① 棒壘球手套快速變軟的方法
將新手套放入微波爐微波二分鈡,取出手套,就變軟了。
所謂「軟式棒壘球」,英文名稱為「Tee-ball」,原來是為推廣棒壘球而設計,與棒壘球的性質相似,它的競爭性和趣味性都可以和正規棒壘球相媲美,它的特點是比賽規則簡化、場地條件要求低、可參與人數多,而且球是軟的,擊球棒也是軟的,極具安全性,非常適合在校園內開展,從中可以體會棒壘球項目的樂趣。
軟式壘球,在國外叫teeball,台灣稱它為樂樂棒球,在2006年6月登陸中國大陸,並稱它為軟式壘球。這種球的打法是把球放在一個倒置T形支架上,擊打固定球。軟式壘球項目集跑、跳、投、打於一體,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相互配合的團隊協作精神,是一項有益於青少年開展的體育項目。
② 棒壘球如何正確掌握接高空球的動作姿勢
通常來講就是不要急著往前,有點像等公交車注意慣性,
打高空球是需要一定基礎實力的,一般的人也打不好,經常會打的很疵
找人累喂球,多練一點一點積累
體姿勢與接球方法跟接平直球相同。由於騰空球有時成拋物線,有時成直線下落,因此接球時手套的位置與接平直球時略有不同。在接拋物線的騰空球時,手指應向上,手套掌心向前,雙手在頭部前接球;在接直線下落的騰空球時,手指應向前,戴手套的掌心向上,雙手在面前接球。
③ 壘球手套
手套是為了幫助你在球場上有更傑出!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尺寸關鍵便是你在球場上的位置。
投手
投手由於要投球前手都會在手套中抓球,因此手套接球的口袋就會做成完全遮住的方式,以避免不小心真的有人可以看出投手要投那一種球,而手套也會比較大,除了減少被看到的機會外,還有就是防禦時比較有機會把球攔下。
捕手
捕手可說是接強球最多的一個了,因此手套也做得特別厚,相對的也就比較重,靈活度會比其它的手套差一點,但是這是為保護球員,不得不犧牲一點靈活度,因為捕手是以接到球為第一目的,靈活度可以少一點沒關系,不過好的捕手手套就會很注意靈活度的部份。
無指手套(完全無單一手指孔)
強力的護墊以便降低投手球速的壓力
須有經過強化的皮革幫助捕手全程比賽
一壘手
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一種錯覺好像球先進去了。
和捕手手套類似,但護墊比較捕手手套較為減少
手套尺寸較常方面一壘手接內野的球
淺虎口方便一壘手能快速由淺虎口取球
內野手
內野其它的手套都會比較小,以方便拿球及接球時的靈活度,而且也比較能掌控接到球的感覺。
五隻手指手套配合淺型虎口
青少男尺寸大約介於9 - 11 inches
成人棒球手套尺寸介於 10 1/2 to 11 1/2 inch
壘球內野手套碗型虎口較深以便接壘球
二壘手須較小型手套,像縮小版的投手手套,如此一來能有最佳的控制和快速投球
游擊手使較中型的手套便於接滾地球與快球,性質正好介於二壘跟三壘之間,所以手套的模式也在兩者之間,是為『工』字型的為多。
三壘手則須較大型手套,多會做成十字型的,口袋會比較深,因為打向三壘的球都相當的強勁,做深一點可以穩當的把球接住而不易落下。
外野手
通常成人尺寸介於12 to12 1/2-inches,青少年手套則大約11 inches
一個較深的碗型虎口容易接高飛球
手套的長尺寸方便接球
如果你計畫能夠在球場上守不同的位置,找一個最容易控制的外野手套
由於外野防區極大,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壘球手套
通常比一般棒球手套尺寸大方便控制壘球
如果你同時打棒球和壘球,而只能買一個手套,選擇壘球手套將會是最合適的選擇
最適合你的戰器
現今的手套有不同的結構與功能,幫助球員在球場上將潛力極大化。這里幾項主要手套結構與功能能夠幫助你找到最適合你的戰器。
結構
虎口
虎口的尺寸是依據你球場上的位置選擇
淺型虎口能夠讓中內野手快速接球與丟球
較深的虎口幫助外野手接高飛球
壘球選手則需要選擇較大虎口以便接取壘球
球檔
不同形式的球擋可以幫助不同球場位置的球員或是適合個人本身的喜好
封閉式球擋適合投手可以將球遮蓋住防止被打擊者看見
外野手和三壘手輒需要比較強勁的球擋
開放式球擋適合內野手能輕易取球與快速丟球
外背
兩種外背選擇:封閉式與開放式
外背選擇依照個人喜好,但是有些形式則較適合特定球場位置球員
開方式外背讓手套有多餘的空間
許多內野手偏好此款式的原因是有多餘的空間可伸展也較有彈性
外野手多數偏向封閉式外背有著指握口可以提供多些支撐
手腕調整帶
通常手套有一個手腕調整帶,但不是每一個手套都有這樣的功能
D圈調整帶讓你可以拉緊或放鬆
粘黏式調整帶較快速方便
綁帶式調整帶通常是皮製綁帶
暗扣式調整帶如同一般帽子後的調整帶方式
護墊
手套護墊依據各種不同位置也有所不同
捕手手套有較多的護墊方便接取投手的各類球力
手套護墊是為了幫助球員防止接球時的刺痛與震力
有時手套手腕部分也有護墊以加強舒適感
材質
手套有各種不同材質,相同的也提供不同的感覺與耐用性
皮革
手套的最佳選擇
皮革給予最多的舒適感,絕佳控制與觸感
皮革越好,手套也相對的越好
處理過的皮革
處理過的皮革可增長使用時間
經過處理的皮革可以減少未來保養所需花下的功夫
合成皮
較輕,使用時間較短
便宜,適合青少年
適合你手型的手套
盡管年齡也是主要的因素,但是你在球場上的位置卻應是你決定買哪一款手套的重要因素
孩童/初學者
孩童型號都比較小方便孩童控制
防止買大號手套,孩童容易接球時候受傷
8歲以下的孩童應該使用9-11 inches的手套
8歲以上則須考慮11-inch的手套
初學者也應選擇較小型手套有利控制
青少年/ 成人
外野手需要12- 1/2 inch深型虎口的手套
外野手需要較小的淺型虎口手套 (10 1/2-1 1/2 inch) 方便控制球與快速釋球
投手應該選擇比內野手稍大的手套但是仍是屬於較小型手套方便快速釋球
壘球球員應該選擇長深型虎口方便接壘球
尺寸表
年 齡 位 置 手 套 尺 寸
8歲以下內野9 inches
外野11 inches
9-13歲內野9-10 inches
外野 11-12 inches
青少年/成人內野 10 1/2-11 1/2 inches
外野 12-12 1/2 inches
④ 棒球壘手的手套有哪些標准
一壘手手套
一壘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連指手套上下端不得超過30.5厘米,掌面上部寬不得超過20.3厘米;虎口上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8.9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2.7厘米。
分指手套
連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壘手使用。但任何隊員都可使用分指手套。
投手手套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
護具
接手必須戴護帽、護面、護胸和護腿。擊球員和跑壘員都要戴帶有護耳的護帽。
⑤ 新手壘球手套的尺寸怎麼選擇
一般而言棒球手套的尺寸主要為:10.25」 10.75」 11.00」 11.25」 11.50」 11.75」 12.00」 12.50」 12.75」 13.00」 (分指)。31」、32」、33」、33.5」、 34」、(合指,一壘捕手用)
其中 10.25—11.00主要針對少棒或者兒童用,另外還有成人訓練用(主要是為了增加難度(接球面積小),提高訓練強度(需要更靈活))。
11.25'~11.50'二游一般是用11.25居多,主要是更加輕便靈活,因為內場兩邊方向地滾球居多,這種設計便於左右跑動。與此同時二游對手套的要求一個是輕便,另一個是接球面積以及停球功能。所以,在刀模設計上,二游手套設計的接球面積也是更加寬闊,以增加接到球的機會,虎口方向設計的球窩比較深,以利停球。另一方面也特別注重接到球後能夠迅速進行下一個傳球動作。接球位置靠近食指(推薦球檔:片檔、工字、十字)
11.50」-11.75」這個尺寸主要是三壘用,三壘方向一般都是強襲球多,不過由於也是處於內場位置,所以還是要求輕便,所以不會用大尺寸。三壘手套應該說得上是內野通用。刀模設計上更加註重手套強度。接球面積大以及整體球窩深度深,能夠更好的把強力的球牢牢接住。(推薦球檔:T網、十字)
11.50」-12.25」主要用於投手手套,因為本身不需要太多負責防守任務,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負責正面來球。投手的正面來球,所以不可能按照正常設計把球窩放在食指下方,往往偏向於虎口方向。對接球面積要求不大,對強襲球的卸力能力要求高,所以虎口處球窩較深。也便於投手握球時候不被攻方球員看到。(推薦球檔:全片檔)
12.50'~13.00' 外場用尺寸,外場的球,以高飛球居多,手套尺越大,接殺機會就越高。所以設計的尺寸都比較大,接球面積大。另一個,外場的球窩比較深,防止接到球後,球又從手套中掉落。不然就遺憾了。還有個就是輕便!跑動多的時候,輕便的手套也成了重要的要求。(推薦球檔:牛舌、T網、十字)
⑥ 關於壘球手套的知識有哪些
任何球員皆可使用分指手套,但是「連指手套」僅限接手及一壘手使用。任何手套的虎口上端長度,(即拇指與食指間上端之間隔)不得大於12.7厘米,使用皮繩或其他皮製品裝置均可。投手手套必須為單一顏色,除白色及灰色外,其餘均可;其他球員可戴拼色手套,但背面不得有白色或灰色圓圈。
⑦ 壘球手套 內,外場有什麼區別
壘球內,外場手套的主要區別是:
1,有左右手區別,不過大多都是左手的手套
2,內外場的區別主要還是在 外場的手套要大一些,上面有一截擋板一樣的東西,這樣可以接球的高度就增加了,內場的手套呢,則沒有上面加長的那一截,更加靈活。
⑧ 壘球競賽對所使用的手套有哪些要求
(1)分指和連指:任何球員皆可使用分指手套,但是「連指手套」僅限接手及一壘手使用。(2)規格和材料:任何手套的虎口上端長度,即拇指與食指間上端之間隔不得大於0.127米,使用皮繩或其他皮製品裝置均可。(3)顏色的要求:①投手:投手手套必須為單一顏色,除白色及灰色外,其餘均可;②其他:其他球員可戴拼色手套,但背面不得有白色或灰色圓圈。
⑨ 棒球運動中,不同守備位置球員所帶棒球手套的區別
一、投手牽引手(持手套手)更加乾脆有力的款型。投手手套球窩在檔網下方,更容易控制好球,純粹的橫型手套。並不是牽強的將縱型手套橫握,更輕松捕球。
二、捕手輕量同時保持接球手感,輕松易持,讓處理接球更容易。捕手手套提高佩戴舒適感,更明顯的感覺到接球瞬間,更快的支持向盜壘者的傳殺動作。另外,兼備輕量化、操控性,以及在即使手套擺低時也保持接球區直立。,變化球也易於應對。
三、一壘佩戴舒適,輕量化處理和良好的操作性在此得到充分結合。一壘手套同時具備了佩戴舒適,輕量化處理和良好的操作性。採用Be One技術,手套能夠很好傳達指力,手套開合變得十分容易。身前一彈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了。
四、二壘精妙緊湊的設計,易於應對雙殺等精巧的動作。佩戴舒適。輕量化,易操作。完全配合對二壘手迅捷移動的要求,近年來左打者增多,右打球變多,憑借緊湊設計的深型球窩,能很好的對應。
五、三壘優化全形度接球,包括對強打球的處理開指刀模實現手套接球面積更廣。各個角度的球都能對應。強力打球也沒問題。這個寬廣縱深的刀模也深受壘球及軟式棒球球友喜愛。六、游擊設計兼備收球,深捕球兩種習慣的款型。開指刀模設計球窩淺且寬廣。所以更容易收球,但是球檔下側的球窩是比較深的,因此對身前的一彈球處理起來更得心應手。手套整體和手融為一體,輕量化的手套重量更加容易操作。
七、外野捕球位置更深,開合自如,同時輕量化的多重優點於一身的手套。更易操作的修長設計。集合了深球窩,輕量化,易開合三大特點。縱型比較深而且接球面寬廣。採用Be One技術,手套「型」達到了新高度的整體平衡。令手掌和手套最大限度結合達到的輕量感改變了以往外野手套的認識。手掌更好的貼合,手指力量更好的傳遞,用最小的力使手套開合自然。進一步提升接球瞬間感覺,使外野手接球後更快轉換傳球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