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做壞的手套膜能做什麼
擴展閱讀
米色絲絨旗袍配什麼鞋子 2025-09-13 18:51:45
廣州哪裡可以買童裝尾貨 2025-09-13 18:49:22

做壞的手套膜能做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30 18:35:50

Ⅰ 發過頭的面團能做什麼

麵食在北方地區很常見,包子、饅頭、花捲等,有的朋友第一次接觸,因為溫度或其他原因,導致面團久久發不起來,也就是所謂的死面團,這樣的饅頭不能再蒸了,會出現塌陷、硬面等,口感相當差勁,這時的面團已經沒有「補救」的可能了,新手一定要避免誤區,你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面團「死」了嗎?

1、酵母粉被燙死,萬物皆有定律,酵母粉是生物發酵原理,菌群遇水之後會變得活躍,最喜歡的溫度為25°-30°度左右,假如水溫過高,酵母菌被燙死,也就沒有發酵的能力了,高於40°的水最「危險」。

2、酵母粉比例合理,春季、夏季、秋季,比例為100:1,冬季比例為100:1.5,單位是克,冬天氣溫低,酵母活性也低,應該適當多放一些,保證酵母活性在范圍之內。

3、發酵環境不好,春夏秋季節,面團在常溫下發酵即可,尤其是到了冬天,天氣冷氣溫低,要採取額外的措施,放置陽光處、地暖處發酵,或者蓋一層棉被保暖。

4、有人甚至忘了放酵母粉,那百分之百會成死面團。

5、和面太干,無論用什麼方式發酵,和面必須達到一定的濕度,這就是所謂的打基礎,也是重要的一步,蒸饅頭500克麵粉,配250克水,麵粉食水率達到38%一42%,低於這個標准,面團有幾率成為死面。

面團變成死面,雖然不能蒸饅頭,但可以做成餅,以免浪費掉了
把面團分成均等的面劑,擀成薄餅後,刷上一層薄油,在隨意位置劃上一刀。

沿著劃開的口子,順時針捲起來,這樣的餅層次更充分,口感也更好。

收口處捏緊,輕輕按壓扁,擀成一張薄餅,注意力度別太大,分層別擀死了。

電餅鐺提前預熱,刷上一層薄油,下入餅胚,在餅上也刷一層油,鎖住水分,上下盤一起加熱,中間多翻動幾次,等兩面金黃色即可出鍋。

死麵食品是可以吃的,有的朋友還專門做來吃,酥香美味,非常好吃,除此之外,還可以做成蔥花餅、早餐餅等,吃死麵食品對身體沒害,只不過消化慢,腸胃消化差的人盡量少吃,在發酵的時候,把准備工作做足了,以免重蹈覆轍。

Ⅱ 為什麼自製麵包不軟和呢

麵包松軟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和面過程很重要。

入坑烘焙的人都知道做麵包最好可以揉出成功的手套膜,這樣做出來的吐司或者餐包都可以實現拉絲的效果。一般吐司會更強調一些,餐包大部分揉到擴展階段就可以接受,但手套膜始終是很多人做麵包過不去的坎兒。

成功的手套膜延展性很好,拉開薄到可以看清指紋,光滑細膩而且面團的韌性也是很好的。影響手套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配方的含水量、含油量以及揉面的方式等等

廚師機和麵包機都是可以出膜的,手揉對大部分人來講都比較費勁,一般我自己廚師機揉面最多不超過30分鍾,時間太長也會影響面團狀態,揉過頭面就斷筋了。

我自己烤好的吐司、歐包都是放涼切片分裝保鮮袋冷凍的,餐包這類就直接分裝冷凍。復烤都是拿出來不解凍,150度烤10分鍾-15分鍾左右就好了。或者你喜歡更脆的一點延長時間加高溫度都可以,烤出的麵包和剛出爐的麵包沒有區別。

以上就是我覺得做麵包松軟的關鍵,其實自己做的麵包比外面做的好吃多啦,注意這幾點完全可以做出松軟可口的麵包的!

Ⅲ 家裡做麵包怎麼和出手套薄我怎麼做成饅頭了

在麵包製作中,我們對「手套膜」都非常神往,揉一會兒就要拉扯一下,檢測是否出膜了。可能累的滿頭大汗也不見「膜」的影蹤,也可能沒看見「膜」,卻斷筋了,怎樣才能快速揉出「手套膜」呢?

今天就分享一個手工製作麵包的包括手揉法。


取一塊醒發好的面團,包上一球椰蓉餡,收口處捏緊。用擀麵杖擀開成比較長的橢圓形。用鋒利的刀劃開四道,每一刀都要劃透。用手捏住面片的兩端,再拉長些。將面片擰成一束,然後打個結。放在烤盤上。放在烤箱里,旁邊放一杯熱水,關上烤箱門,發酵40分鍾左右。

長度能打上結就好,兩端不要留太長,不然就不好看了。

製作步驟 6

當麵包變成2倍大小的時候,在麵包表面刷上一層蛋液。放入預熱好的烤箱,170度上下火,烤大約17分鍾就好。烤的過程中如果顏色過深就蓋上一層錫紙。

訣竅點

1.麵包烤好後要及時放在晾網上晾涼。以免麵包和烤盤接觸的位置產生水汽。
2、涼到麵包有一點點溫熱的時候密封保存,麵包會保持柔軟表皮不幹燥。
3、吃不掉的麵包可以放在冰箱冷凍室里,吃之前自然解凍就好。

Ⅳ 手套膜失敗的面團可以做什麼

除了吐司都可以。麵包種類很多,嚴格來說只有吐司才真正需要攪拌出手套膜。

Ⅳ 面團揉不出膜能做麵包嗎做麵包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嗎

我們都知道,麵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麵食甜點,它的做法多樣,口味豐富,吃起來香軟可口,味道很不錯,深受人們喜歡,很多人都會在家做麵包吃。那麼做麵包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嗎?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做麵包一定要揉出手套膜嗎
不是所有麵包都需要手套膜。
面團在不同力度和時間的攪拌下,拉出的膜也不同,「手套膜」大概是最高的標准,所謂「手套膜」,它就是一種形象的叫法,指的是面團攪打到完全擴展階段,它的特點是透明又光滑,不容易破裂和斷開,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指上的紋路。
雖然我們經常把「手套膜」掛在嘴邊,但嚴格地來說,只有吐司才需要把面團攪拌出手套膜,其他的麵包則沒那麼高的要求,當然如果想要更細膩和綿軟的口感,揉出手套膜也是可以的。
做麵包揉出手套膜的好處
「手套膜」是烘焙愛好者製作麵包時,將高筋面團揉到可以套在手上類似薄膜而不破的一種狀態,俗稱手套膜。面團揉到手套膜對提升麵包口感有如下優點:
1、手套膜意味著高筋面團已經揉到最佳的出筋狀態。
2、高筋面團揉成手套膜後,烤制的麵包,特別是手撕包、北海道吐司等,麵包的組織會很細膩,可以達到「拉絲」狀態。
3、手套膜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麵粉、黃油、水、鹽、酵母比例的掌握,揉面力度、發酵時間、麵粉好壞的檢驗,太油或者麵粉不對,都會影響手套膜的出筋狀態,所以手工揉面的烘焙者往往力求達到手套膜。
反之做麵包如果揉不出手套膜也就不是麵包的靈魂所在了。
麵包揉出膜的注意事項
第一、水分的多少將影響面團的軟硬,如果水分少了麵筋就會特別脆弱容易斷,水分多了也會照成麵筋容易斷裂。
第二、麵粉:麵粉不能長期囤放,麵粉放久了筋度會隨著時間降低。當用著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器材同樣的時間會發現麵筋已經斷裂了。
第三、後油法:黃油會阻斷麵筋的形成,所以要等麵筋形成一定的擴展階段後,再加入黃油這時揉面更容易形成手套膜。
第四、拉膜:拉膜不能急要從四周慢慢撐開,不是在中間往外拉,不然是拉不出手套膜的。我用過4種麵粉筋度都不一樣,出膜時間也不一樣。用同一檯麵包機同樣的配方時間最短的是23分鍾最長的45分鍾。
麵包揉出膜的具體做法
准備材料:
廚房用的電子秤一個、牛奶一盒、一包酵母(視頻中開始錯拿成了甜酒麴)、雞蛋、麵粉、白砂糖。餡料:香蕉、菠蘿、罐頭裝的黃桃、椰果、紅豆、火腿腸、葡萄乾、果凍。
製作步驟:
1、先在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容器裡面加入300克的麵粉,再加入30克的白砂糖,再加入2克的乾酵母,加入兩個雞蛋,然後用筷子攪拌麵粉,是麵粉變成均勻的絮狀,然後再邊加牛奶邊攪拌,當容器里的麵粉快要變成面團的時候拿出面團,放在砧板上開始揉面,直至面團光滑出現手套膜,若中途比較粘手,可以在手上塗抹少量的植物油。
2、待面團醒發至兩倍大,先在砧板上均勻的塗抹植物油,然後拿出面團放在砧板上輕輕的揉,讓面團變得光滑。
3、開始製作,面團分為兩半。一般的面團用來製作烤的麵包,一半用蒸鍋蒸制。拿出一半的面團,用刀切成均勻的小劑子,把小劑子揉成規整的小面團。然後用小捏一下,把准備的餡料包進去,就像包小包子一樣,包好的小麵包,整齊的碼在塗了植物油的盤子里二次發酵20分鍾左右,冷水上鍋,先不要蓋鍋蓋,進行三次發酵,待水開後,蓋上鍋蓋,蒸制40分鍾左右,做的麵包越大蒸的時間就要相應增加。
4、准備烤制的小麵包。做法和第4步驟相似。
5、開始烤制
6、試吃
總結:用蒸鍋蒸出來的小麵包吃起來更加酥軟,比較適合小朋友、老人以及牙口不好的人食用。用電餅鐺烤制的小麵包,死起來比較乾爽脆甜。這八種餡料裡面香腸的是最好吃,第二好吃是葡萄乾,第三好菠蘿(酸酸甜甜會讓你有戀愛的感覺)。

Ⅵ 怎麼用手能揉出麵包手套膜

一、做法

1
將麵粉、奶粉、糖、鹽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攪均,直到沒有乾麵粉。蓋上保鮮膜或濕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內,醒15-20分鍾。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溫水後放入,前面的水減量即可)稍微揉成團就將面團移到案板上揉。一兩分鍾面團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來的容易成團,越揉也會越沾)這時可以摔打面團了(摔面團也是有方法的,不會的一定要去搜視頻看。其實就是把面團摔長了,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較省力,又不會覺得很粘手,當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鍾就可以出膜了,這時的膜還容易破,這時可以加黃油了(黃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內軟化,最好是直接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黃油揉進面團,因為它很硬,容易跑出來,跑出來又塞進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鍾,黃油基本全揉進去了,這時切一小塊面團,旋轉著扯開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斷面也很光滑,做麵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繼續摔打吧!最多半小時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貼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會促使酵母發酵,會影響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著揉著就覺得面團膨脹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團越是發酵的厲害,所以徹底失敗。
2、黃油最好先放到冷凍室凍成硬塊,這樣加黃油到面團的時候會讓面團降溫,不用擔心天氣太熱揉著揉著發酵起來; 其次,這樣黃油就是一點點的融入到面團,等黃油完全融入時,膜已經出來了,省事!
3、摔面是很好的方法,但一定要注意方法,不知道怎樣摔的,就去看看《保羅教你做麵包》第一集。其實就是把面團摔兩下,它就變長了,然後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4、希望愛麵包的廚友們都能把面團套手上……加油,親愛的們,只有自己總結了方法,才能得心應手!

Ⅶ 沒揉出膜可以做麵包嗎

沒揉出膜是不可以做麵包的,因為麵包只有揉出了手套膜,最後吃起來口感才會好,才會形成一絲一絲的拉絲狀。

Ⅷ 手套膜是什麼

「手套膜」是烘焙愛好者製作麵包時,將高筋面團揉到可以套在手上類似薄膜而不破的一種狀態,俗稱手套膜。手套膜對於麵包烘焙而言,不但使得烤制的麵包組織更細膩,口感更松軟,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面團掌握能力的考驗,所以麵包製作中,烘焙者都會強調要揉出手套膜。

「手套膜」指的是攪打面團到「完全階段」。一個最佳的手套膜,會薄到可以看清指紋的程度。面團只能拉出相對厚的膜的話就是還處於擴展階段,說明面團的延展性還不夠,還要繼續攪打。

拉出的薄膜狀態應該是很光滑很細膩,可以看到很多小氣泡的,如果薄膜拉出來還是很粗糙,有很明顯的網狀結構,就表明麵筋還沒有強化到位,也沒有排列整齊,需要繼續攪打。

面團揉到手套膜對提升麵包口感有如下優點:

1、手套膜意味著高筋面團已經揉到最佳的出筋狀態。

2、高筋面團揉成手套膜後,烤制的麵包,特別是手撕包、北海道吐司等,麵包的組織會很細膩,可以達到「拉絲」狀態。

3、手套膜也是檢驗烘焙者對麵粉、黃油、水、鹽、酵母比例的掌握,揉面力度、發酵時間、麵粉好壞的檢驗,太油或者麵粉不對,都會影響手套膜的出筋狀態,所以手工揉面的烘焙者往往力求達到手套膜。

Ⅸ 手套膜揉過了怎麼補救

如果手套膜揉過了是需要重新再做的,不然拉絲吐司效果就沒有了,如果懶得去做,那就直接這樣烤起來,說不定效果還可以。

有些麵包製作時一定不能過度攪拌,比如可頌和貝果這種含水量50%左右的麵包是很難攪拌出手套膜的,一般攪拌到面團光滑即可。打面,需要的是讓面團既延展又有彈性,也就是在面團的彈性和延展性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面團二發要很久」,「麵包出爐口感粗糙」,「吐司進烤箱之後不再膨脹」等等的各種麵包問題,都要首先從面團攪打開始尋找原因。手套膜雖然重要,但非必要,不是只有攪拌出手套膜才能做出好麵包。

家裡如果沒有高筋麵粉,也可以用普通麵粉加入適量的雞蛋清揉一揉,做出來後跟高筋麵粉是同樣的效果。和面加白糖時,這里的量可以按個人口味來適量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