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為什麼不戴手套就抓不到泥鰍
擴展閱讀
米色絲絨旗袍配什麼鞋子 2025-09-13 18:51:45
廣州哪裡可以買童裝尾貨 2025-09-13 18:49:22
旗袍窄條怎麼上 2025-09-13 18:17:36

為什麼不戴手套就抓不到泥鰍

發布時間: 2022-08-30 08:08:14

A. 用什麼方法可以抓到泥鰍蟮魚有什麼小技巧

在農村水塘里泥鰍黃鱔尤其多,那塘里濃濃的水怎麼可以抓到泥鰍黃鱔呢?兒時,大家都用一個家中裝飯的飯藍,放點白米飯、泥鰍、海魚等魚餌,再放幾塊土瓦在藍子里,藍子上拴一根繩子,漸漸地的將藍子沉到塘底,半個時辰提一次,每一次都能捉到泥鰍黃鱔。在農村,魚多有蟮有泥鰍的地區,應該是村內的小溪。一到夏季,光屁屁的盟友們一也冼澡一邊打魚捕泥鰍黃鱔。家中爸爸媽媽都是會為大家編制竹柵子,大家就拿這玩藝去小溪里打魚捕泥鰍黃鱔。小夥伴們一個個都光著屁股,用溪里的石頭將水攔成一個倒八字,將竹柵子放到水的出入口,然後又去沖澡。

捉黃蟮一般選取在晚上,並且常常是在三,四月份,三四月份是黃蟮交尾的情況下,在撒了谷種的地里十分多。因此用光亮的陽光照射一來視野好,二來強光照可避免 黃蟮逃離。松明子是松柏樹上砍來鄉村做飯時用於生火用的,具備油溶性大,點燃時間長,並且尤其亮的特性。這類辦法是較為愚蠢的,可是也是以往一直以來都是在應用的。現在在農民的村落里,或是有很多的爺爺會採用這些辦法來抓黃鱔、泥鰍,那便是立即用鐵鍬來挖。在這些水不過多的地里,也稱作旱地里,立即找小孔,隨後用鐵鍬挖。別以為這類辦法很愚鈍,會挖的一天也可以挖到許多。

B. 泥鰍特別的滑,咋能用手抓住泥鰍

適當的力度,不能引起泥鰍劇烈扭動,又能捏得住。慢慢把握,反正不是蠻力。養殖泥鰍容易抓。

C. 泥鰍怎麼抓

迫聚誘捕
即利用葯物的刺激,造成泥鰍不能適應水體,強迫其逃竄到無葯性的小范圍集中受捕。葯物可用茶枯(油茶籽榨油後的渣餅,先用急火烤熱、粉碎,裝入桶中用沸水浸泡1小時,然後潑灑在有泥鰍的池塘、水田或溝渠中,用量每畝5公斤左右。或用巴豆,先將其粉碎,調成糊狀,每畝水面用250克加水15公斤,用噴霧器噴灑。注意,潑或噴灑葯物時要留小部分水面不施葯,以使泥鰍逃到這部分水面,然後集中捕撈。
2、草堆誘捕
此法適合池塘、水庫、石縫、深泥等水域和溝渠施行。做法是把喜旱蓮子草或野雜草堆成小堆,放在岸邊或塘的四角,過3~4 天用網片將草堆圍在網內,把兩端拉緊,使泥鰍逃不出去,將網中的草撈出,泥鰍便落在網中。草撈出後仍堆放成小堆,以便繼續誘泥鰍進草堆然後捕撈。

3、竹簍誘捕
准備1隻口徑20厘米左右的竹簍,另取2塊紗布用繩縛於竹簍口,在紗布中心開一直徑4厘米的圓洞;10厘米左右長的布筒,一端縫於2塊紗布的圓孔處,紗布周圍也可縫合,但須留一邊不縫,以便放誘餌。將菜籽餅或菜籽炒香研碎,拌入在鐵片上焙香的蚯蚓(焙時滴白酒)即成誘餌。將誘餌放入2層紗布中,蒙於竹簍口,使中心稍下垂(不必綳直)。傍晚將竹簍放在有泥鰍的田、庫、池或溝渠中,第2天早上收回。此法在悶熱天氣或雷雨前後施行,效果最佳。竹簍口順著水流方向放,一次可誘捕數10多條甚至幾百條泥鰍,而且泥鰍不受傷,可作為養殖用的種苗。

D. 池塘泥鰍怎麼捕捉

1、須籠捕撈:除了泥鰍入冬休眠以外的均可採用此法,一般選用須籠或黃鱔籠捕,在水溫18~30℃時,捕撈前停食一天。

2、拉網捕撈:在泥鰍攝食旺季,可用捕撈家魚魚苗、魚種的拉網或專門編織的拉網捕撈泥鰍。先清除水中的障礙物,然後將香味濃厚的餌料做成團狀的硬性餌料,放入食場當餌,等泥鰍進食場攝食時下網快速收網。

3、鰍袋捕捉:選擇晴天白天,先將稻田魚溜、水溝中的水放凈,等傍晚時再將水緩緩注回魚溜、水溝,同時將捕鰍袋放入魚溜中。在袋內放些樹葉、水草等,並放入餌料,泥鰍到袋內覓食,即可捕捉。

4、干塘捕捉:在泥鰍吃食量較小,而未鑽泥過冬的秋天進行,或是用上述幾種方法捕撈養殖泥鰍還有剩餘時採用此法。干塘捕捉若有少量泥鰍殘留,則可找到泥鰍鑽泥所留的洞。

5、稻草聚捕:秋冬季節,泥鰍已鑽泥越冬,可以在深秋季時節把稻草、玉米桿或麥草等紮成大捆,再用粗棒捅過幾個洞,預埋入稻田的集蟲凼、魚溝的泥中,隨著水溫的漸漸降低,會紛紛鑽進其中越冬,將其捕捉。

E. 泥鰍怎麼捕捉

要多給我加分哦

1沖水法
將捕撈工具放在進水口,然後放水進池。泥鰍受流水刺激,逆水上游,群集於進水口附近。此時將預先設好的網具拉起,便可將泥鰍捕獲。
2誘捕法
把煮熟的牛、羊骨頭或炒制的米糠、麥麩等誘餌放在網具或魚籠中,用其香味引來泥鰍。
3干塘法
冬季,水溫降至15℃~12℃時,泥鰍就會鑽入池塘底泥中,只能幹塘捕捉。先把水排干,將池塘、稻田劃成若干塊,中間挖排水溝,泥鰍會集中到排水溝內,便於捕捉。稻田中養的泥鰍,還可用曬乾的油菜稈,浸泡於稻的溝、坑中,待油菜稈透出甜質香味,泥鰍聞而易聚,此時可圍埂捕撈。

捕撈方法
由於泥鰍個體小,具有鑽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難度。根據泥鰍的其他特點,可採用以下幾種捕撈方法:

沖水捕撈:即在靠近進水口的地方,鋪上密眼漁網,再從進水口放水,由於泥鰍有逆水逃逸的習慣,從而聚集到進水口處,然後適時將先鋪設的網具提起,使泥鰍被捕獲。

食餌誘捕:把帶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適口的餌料置於網具內,待泥鰍誘入覓食時,將網具適時提起而捕獲。也可以將誘餌裝入魚蔞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鰍進入蔞、袋之中,往往於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獲一定數量的泥鰍。

乾池捕捉:當秋後水溫降低到15℃以下,泥鰍便逐漸鑽入池塘底泥之中。可採取排乾池水捕捉。一般先將塘水抽干,後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溝,泥鰍會集中到排水溝內而進行人工捕捉,或將含鰍淤泥挖入鐵篩,用水沖去泥土而捕獲。

F. 幼兒園大班教案《捉泥鰍》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捉泥鰍》,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捉泥鰍》1

活動目標

1.了解泥鰍外形特點及與生活環境的關系,對自然生物感興趣。

2.願意用各種材料進行操作,感受光滑與摩擦。

3.敢捉、玩泥鰍,體驗快樂。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准備

1.在班級的自然角中飼養泥鰍,開展事先的觀察活動。

2.關於泥鰍黏液知識介紹的視頻。

3.泥鰍若干,養在幾個大盆中。

4.捉玩泥鰍的工具與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動過程

一、徒手玩泥鰍,感知泥鰍的外形特徵

1.第一次玩泥鰍:

教師引出活動主題:讓我們一起去和泥鰍玩玩,看看會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生。

(1)幼兒自由捉玩泥鰍,教師巡迴參與及指導。

重點:教師引導部分膽小、怕臟的幼兒逐漸敢於觸碰和捉玩泥鰍,並鼓勵幼兒間用語言交流、描述玩泥鰍的感受。

(2)玩泥鰍後,師生共同分享趣事。重點突出:幼兒自我感受泥鰍的特性,學習相應的詞句,如滑溜溜、很黏、調皮地逃來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2.第二次玩泥鰍:

(1)教師提出探索重點:試試怎樣才能用手捉住泥鰍,不讓它滑落。

(2)幼兒自由嘗試,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捉泥鰍的方法,並及時請成功者介紹並及時請成功者介紹並展示徒手捉住泥鰍的方法,如捏緊、貼臉盆壁移動、兩手捉等。

(3)教師再次提出捉玩泥鰍時的觀察重點:泥鰍這么調皮,它身上有什麼秘密讓我們難以捉住它?大家來找一找。

集中反饋觀察信息,請有相關知識的幼兒進行介紹,並結合看知識光碟進一步了解黏液的形態及作用。

(本節重點:讓幼兒在看、玩、捉的過程中了解泥鰍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鰍的體型細長、身上的黏液濕滑等,並能用形象化的語言進行描述,為下一環節嘗試用各種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鰍打下鋪墊。)

二、使用材料捉泥鰍,感知光滑與摩擦

1.幼兒敘述經驗:生活中,大人們是怎樣捉住泥鰍的。

2.出示各種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師介紹,幼兒指認。

3.幼兒分散自由試用材料,教師巡迴了解信息。

4.交流梳理:說說用了哪種材料或工具,怎樣使用這些工具捉住泥鰍的,為什麼能捉住。(讓成功者演示)

5.比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了解摩擦力的現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較容易捉住泥鰍。)

6.借鑒別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本節重點:讓幼兒在使用各種材料與工具時,感覺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樣光滑,似乎變得粗糙,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過運用材料捉泥鰍.感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給人帶來的便利。)

三、戴手套捉泥鰍比賽

1.教師出示勞動手套,幼兒說說為什麼要戴手套捉。

2.幼兒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鰍,教師巡迴,鼓勵幼兒捉得又快又多。

3.請幾名幼兒進行戴手套捉泥鰍比賽,最後比比誰多誰少,並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樣的手套,為什麼捉的數量又不一樣呢?(鼓勵幼兒在捉泥鰍時要膽大心細,眼捷手快。)

(本節重點:戴相同的手套提泥鰍,但捉住的數量卻不一樣,由此引導幼兒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還有其他很多因素影響捉泥鰍的效果,比如膽量、運氣、靈敏度等。知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除了運用合適的工具與材料,還要依靠自己的膽量、睿智等。)

四、活動結束

讓幼兒說說泥鰍是屬於哪一類動物.這類動物有哪些相同的特點。(幼兒經驗反饋,教師不作評述。)

(本節重點:讓幼兒憑借對泥鰍的認識,自由說說泥鰍的類別。教師重在了解幼兒對動物歸類的原有經驗,為下次繼續認識泥鰍,並與其他相類似動物進行比較、歸類打下鋪墊。)

幼兒園大班教案《捉泥鰍》2

設計意圖:

泥鰍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之一,也是幼兒園的自然角中經常投放的,孩子們常常喜歡站在旁邊看泥鰍,但卻不敢給泥鰍換水,換水的時候泥鰍跑出來了,有的女孩子嚇得尖叫,不敢靠近,更不敢捉泥鰍。根據孩子們喜歡觀察又害怕泥鰍的特點,我設計了科學活動《捉泥鰍》,消除幼兒對動物的恐懼心理,鼓勵幼兒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活動目標:

1、在探究活動中發現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鰍的現象。

2、認識泥鰍的外形特徵,初步了解其生活習性。

3、消除對動物的恐懼心理,能大膽勇敢地與動物交往。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准備:

1、泥鰍每組五到六條,

2、操作材料每組一份(包括:毛巾、網兜、食品夾、一次性手套、保鮮袋、筷子),

3、實物投影儀,塑料筐、記錄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泥鰍,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

1、師: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群動物朋友,猜猜,是誰?

小結:這是一群調皮可愛的小泥鰍。

2、教師和個別幼兒嘗試捉泥鰍,讓孩子感知泥鰍不可怕,從而激發幼兒捉泥鰍的興趣和勇氣。

3、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說說用什麼方法能捉住泥鰍。(教師肯定孩子的想法。)

二、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探索:使用什麼材料能將泥鰍捉住。

1、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許多的材料能將泥鰍捉住,黃老師也准備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紹材料),請你用這些材料來試一試,玩一玩,用什麼材料可以把泥鰍捉起來。請你把捉到的泥鰍放到綠色的框子里。

2、幼兒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

3、互相交流捉泥鰍的經驗。

師:你捉到泥鰍了嗎?你用什麼方法把泥鰍捉起來的?

出示「捉泥鰍紀錄表」,集體記錄能夠捉起泥鰍的工具。

看著記錄表集體說說操作結果。

4、教師小結:

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鰍,能增加摩擦力,這樣泥鰍很容易捉起來;

而網兜、保險袋他們都有一個兜,能將泥鰍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鰍。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用什麼材料捉泥鰍最快最方便。

1、設疑:用哪種方法捉泥鰍最快最方便?(幼兒自由猜測)

2、幼兒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樂捉泥鰍),教師鼓勵幼兒每一種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

3、幼兒交流操作經驗。

師:剛才,你們把每一種工具都試過了嗎?到底哪一種最快最方便呢?

4、捉泥鰍比賽。

根據幼兒的回答,每一種材料選一個代表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評委,使用哪一種材料的幼兒第一個捉起,哪種材料就最快。

5、教師小結: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用毛巾來捉泥鰍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網兜也很方便,因此,賣魚的地方都用網兜來捉。

四、簡單認識泥鰍。

1、了解泥鰍身上有粘液,及作用。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玩了捉泥鰍,你們高興嗎?泥鰍為什麼會那麼難捉?(身上有粘液)泥鰍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麼用呢?(減少摩擦、保護自己)

2、認識泥鰍身上其它的寶貝及他們的作用。(採用實物投影儀)

頭上有眼睛、腮(呼吸)

身上有花紋、鰭

3、簡單了解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喜歡生活在什麼地方?

五、設疑,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玩了捉泥鰍,還認識了我們的泥鰍朋友,我們把泥鰍放到自然角里飼養,看一看他們喜歡吃什麼。

活動反思:

通過精心地准備材料,設計教案,到活動的實施,我都認真地對待,活動中孩子們非常地投入,效果較好。通過這一活動,我也悟出了以下幾點:

1、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的生活,要順應幼兒的興趣。其實,一開始,我設計的活動是科常類的《認識泥鰍》。而捉泥鰍這一活動是從我試上後才生成的。試上時,我按原來的設計按部就班地進行,由於天熱,泥鰍顯得特別的調皮好動,不停地在托盤里游來游去,最後竟從托盤里跳了出來,這下我可傻眼了,因為我自己害怕泥鰍,不敢捉泥鰍。在我的影響下,幾個女孩子也尖叫起來,可大部分孩子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沖過去捉泥鰍,特別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鰍一滑又逃走的時候,孩子們更是激動,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試一試。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動也從科常類的認識泥鰍改為科探類的捉泥鰍。

活動中,孩子們的表現也如我所料,活動場面可以用熱火朝天來形容,孩子們個個興趣濃厚,積極主動。

2、教師要以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一開始我也害怕泥鰍,可活動開始時,有教師捉泥鰍這一環節,為了克服自己對泥鰍的恐懼,我事先買了泥鰍在家裡練習,先是戴了手套捉,適應一點後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課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時覺得泥鰍還蠻可愛的。我想也正是我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大膽探索,沒有一個孩子因為懼怕泥鰍而不參加活動。

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雖然活動中孩子們能與材料充分地互動,但教師缺乏向孩子傳遞愛護小動物的思想,因此活動時,孩子們的表現顯得有點殘忍,用食品夾夾泥鰍時,有的泥鰍就被夾得出血了,但孩子們還是不放過。當時我也看見抹布上的血,雖然當時我及時鼓勵孩子捉泥鰍時要注意保護泥鰍,玩的時候不要讓泥鰍受傷了,孩子們後面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現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動前就要求孩子們要注意保護動物,不要讓泥鰍受傷了,那孩子們肯定會注意,不至於把泥鰍夾出血來還不放過,那活動就更完美了。這是我在活動前考慮不周,以後要吸取教訓,活動前要考慮周到一點。

G. 泥鰍怎麼抓

泥鰍可以使用以下方式抓,第一,用密網捕捉,將密網放置在投食區,吸引泥鰍過去,第二,用竹籠捕捉,炒一些穀物裝進籠內,埋入小水坑裡,第三,用稻草紮成大捆,捅出幾個洞,埋入泥中。
泥鰍怎麼抓

如果是在泥鰍聚集的稻田內捕捉泥鰍,可以帶著裝泥鰍的容器,直接下田捕捉,捕捉時戴上手套,用手在泥里捧出泥鰍,裝入容器即可。
在秋冬季節,泥鰍多半鑽入泥地深處越冬,不好捕捉,可以將稻草捆埋入泥里,當水溫下降時,大量泥鰍會鑽進稻草捆中,只須將稻草捆輕輕提起,再向籮筐中傾倒即可。
泥鰍是一種底棲魚類,主要棲息於河流、溝渠、水田、池沼等各種淺水多淤泥環境中的底層,捕捉泥鰍時注意做好保護措施,以免被泥中尖銳物扎傷。

H. 怎樣抓泥鰍淺水一米深的水。很多泥鰍就是抓不住!!!

您好 徒手抓泥鰍存在一定的難度 由於泥鰍體表覆蓋了粘液【粘液相當於泥鰍的魚鱗】 所以觸摸上去非常滑 可以借用網兜等工具捕捉 如果暫時沒有網可以借用其它帶有網眼能過濾掉水的物品捕捉

I. 為什麼需要赤腳抓泥鰍

因為泥鰍這種動物的話,本身喜歡在泥漿泥潭裡面生活,他比較喜歡那種濕潤的環境,所以在抓的時候就會手上腳上身上都會沾到污泥。穿鞋的話在泥地里沒辦法行走的。因為會把鞋子陷進泥地里去。光著腳的話會很方便,不光是抓泥鰍,包括平常下地種田大家都是光著腳的。
在一個就是泥鰍是生活在泥漿里的,並且它的行動會很快。如果不光腳的話很難抓的泥鰍。大家現在也都不願意把鞋弄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