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選擇棒球手套的尺寸(要投手的!)
這個和身高沒有關系的,是按位置劃分的
成人的手套投手的應該是在11.5-12 英寸之間,可用單片,雙片,棋盤,T,密T,鯊魚等封閉型球擋
『貳』 關於棒球手套的問題
這個沒有標准答案的,看個人習慣。
成人的球棒一般是在32-34英寸之間,再長再短都應該不舒服了。
手套嘛,總體來說,內野的小一些11寸,外野稍大12寸,看你自己了
『叄』 不同守備位置球員所帶棒球手套的區別
棒球手套的長度大概是從11英吋到13吋之間,以一般守備需求來說,需要快速拿球的野手(例如二壘手、游擊手)會偏好使用較小的手套,大約是11~11.75英吋;三壘和投手可能會面對許多快速的強襲球,因此會選擇稍微大一些的手套,大約是11.75~12.5吋左右;而外野手則需要較長的手套以因應守備范圍的需求,所以多半挑選最大的尺寸,大約是12.5~13英吋。投手手套:投手的球擋是密封的,目的是為了不讓打者觀察到投手的握球方式,以致判斷出所投球種。投手多用棋盤擋或單片擋一壘手:一壘手主要接內野手的傳球,所以較長,14吋左右,夠長會比較快接到球。因此一壘手套會和其他手套完全不同。因此,手套也會比較大。二壘手:二壘手手套的特點是輕量化,快速。手套形狀寬闊,便於接地滾球,也便於快速拿球傳給一壘手。因此手套多為11.5~12吋,多為工字擋和十字擋。投手手套對顏色都有很多的限制,禁止白色和灰白色的手套。三壘手:三壘手強襲球多:多用單片和工字擋較多。尺寸也為11.5~12吋p.s. 以上為內野手套,較為通用的是十字擋和密網擋,除了一壘手有特殊的手套外,2,3壘及游擊手的球擋沒有明確歸類,主要為工字,十字和密網。也有人會因自己喜好選擇不同球擋。外野:左外,中外和右外沒有明確的手套區分,但是因為跑動距離大,常常要接高飛球,為了增加接球幾率,外野手的手套要比內野手手套長。一般為12.5吋以上。
『肆』 棒球手套的尺寸問題!!急!!
手套大小除了跟位置有點關系,很重要的是還要看你手的大小(我手很小,超短
只打壘球的話,選壘球手套,棒球手套的球窩會比較小。
另外,手套會陪你很久,長相好看也蠻重要的,要培養感情
『伍』 新手壘球手套的尺寸怎麼選擇
一般而言棒球手套的尺寸主要為:10.25」 10.75」 11.00」 11.25」 11.50」 11.75」 12.00」 12.50」 12.75」 13.00」 (分指)。31」、32」、33」、33.5」、 34」、(合指,一壘捕手用)
其中 10.25—11.00主要針對少棒或者兒童用,另外還有成人訓練用(主要是為了增加難度(接球面積小),提高訓練強度(需要更靈活))。
11.25'~11.50'二游一般是用11.25居多,主要是更加輕便靈活,因為內場兩邊方向地滾球居多,這種設計便於左右跑動。與此同時二游對手套的要求一個是輕便,另一個是接球面積以及停球功能。所以,在刀模設計上,二游手套設計的接球面積也是更加寬闊,以增加接到球的機會,虎口方向設計的球窩比較深,以利停球。另一方面也特別注重接到球後能夠迅速進行下一個傳球動作。接球位置靠近食指(推薦球檔:片檔、工字、十字)
11.50」-11.75」這個尺寸主要是三壘用,三壘方向一般都是強襲球多,不過由於也是處於內場位置,所以還是要求輕便,所以不會用大尺寸。三壘手套應該說得上是內野通用。刀模設計上更加註重手套強度。接球面積大以及整體球窩深度深,能夠更好的把強力的球牢牢接住。(推薦球檔:T網、十字)
11.50」-12.25」主要用於投手手套,因為本身不需要太多負責防守任務,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負責正面來球。投手的正面來球,所以不可能按照正常設計把球窩放在食指下方,往往偏向於虎口方向。對接球面積要求不大,對強襲球的卸力能力要求高,所以虎口處球窩較深。也便於投手握球時候不被攻方球員看到。(推薦球檔:全片檔)
12.50'~13.00' 外場用尺寸,外場的球,以高飛球居多,手套尺越大,接殺機會就越高。所以設計的尺寸都比較大,接球面積大。另一個,外場的球窩比較深,防止接到球後,球又從手套中掉落。不然就遺憾了。還有個就是輕便!跑動多的時候,輕便的手套也成了重要的要求。(推薦球檔:牛舌、T網、十字)
『陸』 棒球手套的尺寸問題
1.12:接手所用的連指手套,周長不得超過96.5厘米(38英寸),上下端長不得超過39.4厘米(15½英寸);虎口的上沿長不得超過15.2厘米(6英寸),下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4英寸),拇指與食指之間的網連結上端部分不得超過17.8厘米(7英寸),而自上端至虎口部分其長度不得超過15.2厘米(6英寸)。虎口處用整塊的皮革縫制,也可用皮條編成,但不得編成網兜狀。手套重量不限。
1.13:一壘手所用的分指手套或連指手套上下端長不得超過30.5厘米(12英寸),掌面上部寬不得超過20.3厘米(8英寸);虎口上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4英寸),下沿長不得超過8.9厘米(3½英寸),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2.7厘米(5英寸)。虎口處可用整塊皮革縫制,也可用皮條編成,但不得編成網兜狀。手套重量不限。
1.14:連指手套限接手和一壘手使用。但任何隊員都可以使用分指手套。其大小自四指頂端經掌心至手套下端不得超過30.5厘米(12英寸),手套的幅度以食指內側下端縫線部分經由各指下端至小指外沿應在19.7厘米(7¾英寸)以內。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柒』 棒球手套尺寸大小是多少
棒球手套的長度大概是從11英吋到13吋之間,以一般守備需求來說,需要快速拿球的野手(例如二壘手、游擊手)會偏好使用較小的手套,大約是11~11.75英吋;三壘和投手可能會面對許多快速的強襲球,因此會選擇稍微大一些的手套,大約是11.75~12.5吋左右;而外野手則需要較長的手套以因應守備范圍的需求,所以多半挑選最大的尺寸,大約是12.5~13英吋。投手手套:投手的球擋是密封的,目的是為了不讓打者觀察到投手的握球方式,以致判斷出所投球種。因此,手套也會比較大。投手手套對顏色都有很多的限制,禁止白色和灰白色的手套。
『捌』 棒球手套尺寸的計算方法
棒球規則上無明確的規定手套的差別,關於各個野手手套的差異,是為了適應各守備位置傳接球的需要,一般來說,棒球手套可以分為:1.投手2.捕手3.一壘手4.內野5.外野。
1.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投手球檔為了防止球種被看到所以多屬密閉式,在虎口這個區塊的皮革(俗稱手檔)一般都不做空格,多為12-13吋。
2.捕手:主要為接投手的快球,所以手套厚度也較厚。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製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場員使用。棒球手套在場上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形狀,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為特殊。其相對於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點為:除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為了緩沖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裡面的海綿內襯也相對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捕手手套常規2個尺寸:少年32英寸左右,成人34英寸左右,這里尺寸指的是捕手手套的周長。
3.一壘手:主要為接內野手的傳球,所以較長,也蠻厚的(多為14吋左右)。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 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球先進去了。可以是分指手套也可以是連指手套。手套重量不限。
4.內野手套又分二壘手、游擊手與三壘手,但是皆可通用,多為11-12吋。
(1)二壘手:為封閉式,比投手手套短一些,基本上二壘手大多都是用工字或是十字為主,主要選擇為手套稍短,球擋(手套接球的虎口部分)比較淺、目的是希望手套可以靈活移動接球,接到球之後可以快速的將球從手套中拿出,約11-12吋
(2) 游擊手:基本上游擊手的手套,用工字的不多,大多數都是用十字或是短網的為主,也有少數例外。
(3)三壘手:多以單片或是工字為主,用十字的也有,不過三壘強襲球多,有時候不小心十字檔球線會斷掉或是發生棒球卡在手套上面的情況,約11.5-12吋。
5.外野:由於外野防區極大,主要是接高飛球,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 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多為12.5吋以上)
另有擊球手套,是進攻(打擊)時所用的手套,我們也叫打擊手套。是專供擊球手使用的手套,其作用為:1.防止手上出汗沾到球棒使球棒打滑脫手。2.在某種意義上說起到了保護手的作用。
綜上所述,棒球手套分類簡述如下:
1.投手手套:分指手套;一般較大,12-13吋;手套材料為同一顏色,手檔密閉無空格。
2.捕手手套:連指手套;較厚較笨重,一般有32吋或34吋兩個尺寸。
3.壘手手套:嚴格地說應為一壘手手套,類似於削薄了的捕手手套。長而且大,13或14吋。可以是分指手套也可以是連指手套。
4.內野手套:分指手套,又分二壘手、游擊手與三壘手,皆可通用,多為11-12吋。手檔多為工字或十字。
5.外野手套:分指手套,一般較大,多用13吋,手檔雙十字型。
6.打擊手套:分指手套,較薄較輕巧。
『玖』 棒球的捕手手套尺寸問題
棒球手套 尺寸單位 英寸(通常成人用11.5英寸-13英寸)
你的捕手手套 32英寸 指的是捕手手套的周長 (只有捕手手套 也用周長定尺寸)
捕手手套常規2個尺寸 少年(12英寸左右) 成人(13英寸左右)
你看到的偶爾13英寸就是通常的成人(只不過通常不標13英寸而是周長33英寸)
非常容易分辨 三十幾英寸就是專指捕手手套的周長(只有捕手手套才會有用周長這樣特殊方法)
你會懷疑 不對啊 32英寸-33英寸是周長尺寸也計算不出12英寸13英寸啊?是的、那是因為 棒球手套尺寸計量方法並不是直徑出來的尺寸 而是按照棒球手套特有的結構 從手套食指尖開始貼著凹面經過掌心直到手腕入口末,出來手套的尺寸。
推薦手套的話 淘寶上店名 棒球世家 有320元 太陽鳥牌子的成人捕手手套很不錯 牛皮的
以上內容有誤之處請高人補充。
『拾』 棒球運動中,捕手戴的手套有什麼特點
熟悉棒球的人都知道,防守隊員和投手都是要戴手套的,其實在19世紀中葉,在棒球的初級階段,隊員們是赤手空拳參加比賽,而球的速度過快,接球手每一擊都要處理來球,因此擊球手後面的接球手成為第一個尋求保護措施的隊員,棒球手套就開始應運而生了。
現在棒球運動中,棒球手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與球棒一樣重要。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都有哪些手套哦。
1.捕手手套
捕手手套是最常見的手套,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製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場員使用。接手所用的連指手套,周長不得超過96.5厘米,上下端不得超過39.4厘米;虎口的上沿不得超過15.2厘米,下沿長不得超過10.2厘米,上下沿長不得超過15.2厘米。其主要功能有:1.緩沖球的巨大能量。2.更好地牢牢接住球。
棒球手套在場上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形狀。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為特殊。其相對於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點為:除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為了緩沖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裡面的海綿內襯也相對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棒球手套尺寸:
棒球手套的尺寸與身高無關,一般是按場地或位置劃分的。內野一般是11.5~12英寸,外野一般是12.5~13英寸。捕手和一壘有自己專門的手套,投手手套一般是11.5~12英寸。手套的松緊可以用手套上的綁繩來調節。
棒球手套就跟大家介紹到這里啦,大家都看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