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新冠采樣應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三個指頭的棉手套怎麼做 2025-09-15 03:24:50
浙江品牌童裝大廈在哪裡 2025-09-15 03:24:50
純手工牛皮皮帶怎麼樣 2025-09-15 03:13:35

新冠采樣應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8-22 18:58:21

① 采樣轉運時注意哪些事項

摘要 您好,感謝信任。感謝您的耐心等待,咱們拿核酸樣本舉例。

② 核酸檢測規定及標准

為落實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要求,進一步規范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技術人員、標本採集、標本管理、實驗室檢測、結果報告等工作,保證檢測質量,提高檢測效率,滿足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特製定本手冊。本手冊適用於所有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醫療機構。

一、技術人員基本要求

(一)采樣人員。從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標本採集的技術人員應當經過生物安全培訓(培訓合格),熟悉標本種類和採集方法,熟練掌握標本採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做好標本信息的記錄,確保標本質量符合要求、標本及相關信息可追溯。

(二)檢測人員。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相關專業的大專以上學歷或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有2年以上的實驗室工作經歷和基因檢驗相關培訓合格證書。實驗室配備的工作人員應當與所開展檢測項目及標本量相適宜,以保證及時、熟練地進行實驗和報告結果,保證結果的准確性。

二、標本採集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則。

1.各醫療機構的檢測能力應當與門急診就診人次、住院人次等診療量相匹配,並與採集的標本量相適應,避免採集數量明顯超出檢測能力導致的標本積壓、標本失效、檢測結果反饋遲緩等問題。

2.各醫療機構在採集標本時,要根據不同採集對象設置不同的采樣區域,將發熱患者與其他患者、「願檢盡檢」人群分區采樣,避免交叉感染。

3.標本採集應當在滿足本機構發熱門診、住院患者、陪護人員及院內職工的檢測需求基礎上,進一步保障其他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和一般人群「願檢盡檢」的要求。

(二)采樣點設置。醫療機構設置新冠病毒采樣點應當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采樣點應當為獨立空間,具備通風條件,內部劃分相應的清潔區和污染區,配備手衛生設施或裝置。采樣點需設立清晰的指引標識,並明確采樣流程和注意事項。設立獨立的等候區域,盡可能保證人員單向流動,落實「1米線」間隔要求,嚴控人員密度。

(三)人員配置及防護要求。每個采樣點應當配備1-2名采樣人員。合理安排采樣人員輪替,原則上每2-4小時輪崗休息1次。采樣人員防護裝備要求:N95及以上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服、乳膠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雙層乳膠手套;手套被污染時,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每采一個人應當進行嚴格手消毒或更換手套。

(四)采樣流程。各醫療機構應當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采樣操作流程制度,根據采樣對象類別確定具體采樣流程,包括預約、繳費、信息核對、采樣、送檢、報告發放等。應當利用條碼掃描等信息化手段採集受檢者信息。標本採集前,采樣人員應當對受檢者身份信息進行核對,並在公共區域以信息公告形式告知核酸檢測報告發放時限和發放方式。每個標本應當至少記錄以下信息:1.受檢者(患者)姓名、身份證號、居住地址、聯系方式;2.采樣單位名稱、標本編號,標本採集的日期、時間、採集部位、類型、數量等。

(五)採集方法。應當採集呼吸道標本,包括上呼吸道標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等)或下呼吸道標本(呼吸道吸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等)。其中,重症病例優先採集下呼吸道標本;根據臨床需要可留取便標本。

1.口咽拭子。被採集人員先用生理鹽水漱口,采樣人員將拭子放入無菌生理鹽水中濕潤(禁止將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避免抗生素引起過敏),被採集人員頭部微仰,嘴張大,並發「啊」音,露出兩側咽扁桃體,將拭子越過舌根,在被採集者兩側咽扁桃體稍微用力來回擦拭至少3次,然後再在咽後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將拭子頭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滲鹽溶液、組織培養液或磷酸鹽緩沖液)的管中,尾部棄去,旋緊管蓋。

2.鼻咽拭子。采樣人員一手輕扶被採集人員的頭部,一手執拭子貼鼻孔進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後緩緩深入,由於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過猛,以免發生外傷出血。待拭子頂端到達鼻咽腔後壁時,輕輕旋轉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應停留片刻),然後緩緩取出拭子,將拭子頭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

3.深咳痰液。要求患者深咳後,將咳出的痰液收集於含3ml采樣液的50ml螺口塑料管中。如果痰液未收集於采樣液中,可在檢測前,加入2~3ml采樣液,或加入痰液等體積的痰消化液。可以採用痰液等體積的含1g/L蛋白酶K的磷酸鹽緩沖液將痰液化。

4.鼻咽或呼吸道抽取物。用與負壓泵相連的收集器從鼻咽部抽取粘液或從氣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將收集器頭部插入鼻腔或氣管,接通負壓,旋轉收集器頭部並緩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並用3ml采樣液沖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兒導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來替代收集器)。

5.支氣管灌洗液。將收集器頭部從鼻孔或氣管插口處插入氣管(約30cm深處),注入5ml生理鹽水,接通負壓,旋轉收集器頭部並緩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並用采樣液沖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兒導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來替代收集)。

6.肺泡灌洗液。局部麻醉後將纖維支氣管鏡通過口或鼻經過咽部插入右肺中葉或左肺舌段的支管,將其頂端契入支氣管分支開口,經氣管活檢孔緩緩加入滅菌生理鹽水,每次30~50ml,總量100~250ml,不應超過300ml。

③ 被采樣人員需攜帶什麼護士核對後做好登記

身份證,采樣人員個人防護裝備要求有:1、佩戴防毒面罩或N95口罩,盡量減少與他人通過空氣接觸;2、穿著無菌防護服,降低與細菌接觸的機會;3、佩戴無菌手套、無菌帽,做好防護工作;4、佩戴醫護眼鏡,眼鏡也是容易感染到的一個部位。

④ 新冠一級防護措施包括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為三級防護。一級防護一般是戴上口罩、手套,穿上白大衣等。二級防護一般要穿上隔離,防護面具以及護目鏡或者是帶上防護鞋套等。三級防護一般必須帶n95口罩以及或者是kn90口罩,同時要帶上乳膠手套,穿上防護衣以及防護面具等。這三級防護措施適用於不同的地方,通常情況下,社區的診所就需要實行一級防護措施,醫院一般要實行二級防護措施,但是對於需要接觸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感染者,那麼就需要實行三級防護措施了。

醫務人員根據級別選擇防護用品。
(1)一級防護:適用於預檢分診工作人員: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離衣,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從事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診療活動: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一次性乳膠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目前我院發熱門診工作人員採取二級防護措施。
(3)三級防護:適用於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
規范著裝工作衣後:手衛生 戴醫用防護口罩 戴帽子 穿防護服 ( 打開防護服並整理好,拉開拉鏈,先穿褲子,再穿上衣,戴帽子,拉上拉鏈、系好扣子,整理好防護服) 戴第一層手套 穿第一層鞋套
加戴帽子、外科口罩 穿隔離衣 戴護目鏡 戴手套 穿鞋套 戴防護面屏
3.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防護服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4.醫務人員在診療操作結束後,及時離開隔離區,並規范更換個人防護用品。
5.醫務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品選擇的指征及使用方法,並能正確且熟練地穿脫防護用品,脫摘不同的防護用品後應立即手衛生。

⑤ 採集多少人次需要更換手套

採集每5人次需要更換手套。

核酸檢測采樣過程中做不到每個人核酸檢測采樣完就更換一次手套,但采樣人員每一次采樣完,手部就嚴格消毒一次這個細節也很關鍵。

保證標本採集的安全性及合格率,核酸採集的原則:

1、一人一屋一操作,除了直系親屬或者帶孩子的。

2、站在患者的側面,防止正面產生大量氣溶膠對操作者的危害。

3、操作前後,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雙手。

4、五次更換手套,快速手消毒達到五次後更換一次外層手套,因為五次消毒外層手套會增加手套本身的通透性,降低防護和隔離的效果。

核酸的採集要求

核酸采樣要求,利用1根聚丙烯纖維頭的塑料拭子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後壁,拭子與9名其他檢測對象的單支拭子(3CM折斷點)集中存放在一支采樣管中用於核酸檢測,尾部棄去,旋緊管蓋,放置在有支撐材料的樣本轉運箱內。

每例採集後採集人員均應進行手消毒,每組採集後應更換外層手套。被采樣人員采樣前48小時不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現場從事人群新冠病毒檢測標本採集人員採用二級生物安全防護。包括: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手套(必要時雙層)、護目鏡/面屏、防護服,鞋套(必要時)。

如接觸了被檢者體液等,應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其他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隔離衣、乳膠手套,被檢人員除在采樣區摘除口罩外,其餘時間全程佩戴口罩,減少人員近距離接觸及交流。

⑥ 作為疾控人員要執行流調,采樣,消殺任務,應做好哪類防護分別到那些防護用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3

⑦ 采樣人員防護裝備要求

a、n95及以上防護口罩b、護目鏡c、防護服d、乳膠手套e、防水靴套。
采樣人員個人防護裝備要求有:佩戴防毒面罩或N95口罩,盡量減少與他人通過空氣接觸。穿著無菌防護服,降低與細菌接觸的機會。佩戴無菌手套、無菌帽,做好防護工作。佩戴醫護眼鏡,眼鏡也是容易感染到的一個部位。
采樣人員是作為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發展起來的一群特殊工作人員,在采樣期間,他們很可能會直接與病毒感染者直接接觸,為降低感染機率,佩戴好全套的防護裝備尤為重要,從口鼻的呼吸接觸到肢體的直接接觸,任何一個環節都有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采樣人員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人,即使帶了防護裝備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佩戴好齊全的防護裝備只能說是降低風險。

⑧ 採集新冠病毒標本時戴什麼口罩

採集新冠病毒的時候必須要帶專業的N95口罩,而且要穿好防護服,戴好隔離手套。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感染者打噴嚏、咳嗽、說話時產生的飛沫,攜帶著病毒,可被近距離接觸者直接吸入,導致感染。

因此在選擇口罩時,要挑選具有阻隔飛沫、體液、分泌物等作用的,且可以與面部良好貼合的口罩,不僅可以阻擋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阻擋飛沫被佩戴者吸入。



(8)新冠采樣應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預防方法

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感染冠狀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要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接觸野生禽畜,杜絕帶病上班、聚會。

從武漢等地外出旅行歸來,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具體建議如下: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時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後、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探訪醫院後、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

3、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⑨ 核酸檢測前、采樣時、采樣後都需要注意什麼

檢測前:做核 酸檢 測前2小時盡量避免進食,以免引起嘔 吐;采樣前30分鍾做到不喝飲料(包括不喝水)、不吸煙、不喝酒、不咀嚼口香糖等;臨檢要減少吞 咽動作,不做清 嗓子(例如咳 痰、吐 痰)動作。採集鼻咽拭子前,被檢測者應告知採集人員是否有相關既往病史或相關事項。檢測者需要正確佩戴 口 罩,檢測前取下 口 罩,檢測後立即戴好,可准備一個備用 口 罩,污 染後方便隨時更換。
檢測中:在採集口咽拭子時,被檢測者頭後仰,張口發出「啊」音,有助於暴 露咽喉,但過程中會出現刺 激性干 咳、惡 心、嘔 吐等症 狀,被檢測者可配合採集人員盡量放 松、深呼吸;採集過程中可能出現鼻部酸 癢 感,刺 激打 噴 嚏,可立即用紙巾(提前備好)或手肘 遮 擋。
檢測後:採集後立即離開採集地點,避 免在採集地點周圍吐 痰、嘔 吐。核 酸檢測前後都需要注意手部衛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 拭雙手。
1.檢測後要立即佩戴好口 罩,不要在檢測地點逗 留。根據檢測後等待結果要求,回家等待或者是回到隔 離地點。
2.核 酸檢測需要6~8小時可以取結果,不能即刻出結果,所以不必過於著急向醫 生詢問檢查結果。
3.檢測後如果沒有發現口腔內黏膜受 損 出 血,鼻腔沒有疼 痛、鼻 出 血,就可以正常生活,正常飲食即可。

⑩ 醫療機構設置新冠病毒采樣點應遵循什麼原則

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

新冠病毒采樣點應當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采樣點應當為相對獨立空間,具備通風條件,內部劃分相應的清潔區和污染區,配備手衛生設施或免洗手消毒裝置,采樣過程要做到「一人一室(區)」。

室外采樣點要根據人員數量合理安排采樣空間,統籌設置等待區。盡可能保證人員單向流動,落實「1米線」間隔要求,嚴控人員密度。

新冠病毒采樣點人員管理

1、從事標本採集的技術人員應當經過生物安全、監測技術培訓並合格,熟悉標本採集方法,熟練掌握標本採集操作流程。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采樣,按要求做好標本信息記錄,確保標本質量符合要求、標本及相關信息可追溯。

2、采樣時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如果接觸了患者鼻咽分泌物,應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

3、等待人群應佩戴口罩,在等待采樣時應遠離采樣區,被采樣人員逐一進入采樣區,全程應確保被采樣人員不與采樣工作人員之外的任何人員有近距離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