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進入潔凈室之前應怎樣清潔
工作人員進入潔凈室,至少要洗三次手。工作人員一般在更衣區換下衣物,進入洗手消毒間,按照要求洗手後,進入二更衣區,再次換上工作服,再次對手部進行洗手消毒。在進入10萬級凈化車間標準的區域時,再次催手部進行消毒,並通過風淋室進入操作間。
有些企業要求嚴格,採用醫院的七步洗手法要求: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濕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 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此外,工作人員保持手的衛生,不應有可見創口,用橡皮膠完全覆蓋住小傷口或感染處;經常修剪指甲,並且不得留長指甲,並保持清潔;不能染指甲和使用化妝品。
手套也是不必可少的,根據生產活動的不同,手套有不同材質,穿戴方法基本一致:戴手套是應避免以光手碰觸手套之手掌及指尖處(防治鈉離子污染),帶上手套後,應將手套的手腕置於衣袖內,以隔絕污染源。一般來說,要滿足10萬級凈化車間標準的而要求,手套要勤洗勤換,如有損壞立即更換。
單從「手上功夫」,便能看出10萬級凈化車間標准之高。潔凈工程公司哪家好?沒有潔凈工程,我們便無法享受衛生的食品,沒有電腦可供使用。凈化車間工程營造不同潔凈度,滿足各行各業的生產需要,為人們的生活質量把關。
⑵ 血製品車間中手套驗證有哪些項目
手套大多數時候是和產品直接接觸的,所以對其品質要求是非常嚴格的,IEST標准要求對生產後的手套,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清洗以及測試合格後方可使用。測試主要分四部分:外觀檢查、物理測試、 ESD性能測試、化學測試。其他的就不詳細講了,主要介紹一下化學方面的測試。
要做化學測試,首先需要專門的儀器、環境、水源、輔助系統等支持,即需要建造一個實驗室。這是一筆相當大的開支,多數企業不會選擇自己做測試,選用專門的有資格的實驗室測試是一個好的辦法,
不過需要付出一定的測試費用。
由於對產品的影響多是微觀因素,即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塵粒子、微生物等,所以測試手套也是從
微觀方面做出分析:1.LPC測試(液態塵粒測試):LPC測試是將被測物浸泡於DI水中,再進行1分鍾的超聲波震盪,將
附著在被測物上的塵粒溶解於DI水中,然後計算DI水中液態塵粒的數量的方法。該測試是檢查手套潔凈
度的一種重要測試方法,主要看手套會跌落多少對產品有影響的塵粒,對於血液製品行業來說,大於或等
於0.5um的塵粒,不能超過3000個每平方厘米。
2.NVR(非揮發性殘留物)測試:是測試手套上非揮發性殘留物含量的一種測試方法,測試時,用一定量的溶劑對被測試部位進行淋洗或浸泡,收集淋洗或浸泡後的溶液使溶劑揮發,用微量天平稱量殘留物,即可得出手套非揮發性殘留物的含量.NVR超標可知手套表面有非揮發性殘留物污染。在血液製品行業,一般規定NVR小於20ug/cm^2。
3.FTIR(傅立葉紅外線光譜)測試:由於產品的要求,無塵室不允許有硅油、氨基化合物、DOP等物質存在,因為該些物質會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因此,對手套必須進行FTIR測試。測試時,用一定量的溶劑對被測試部位進行淋洗或浸泡,收集淋洗或浸泡後的溶液使溶劑揮發,將殘留物作紅外線光譜分析。這種方法可以分析出手套上是否殘留有硅油、氨基化合物、DOP等。(注意:該測試的結果如果合格,則表示上述三種殘留物沒有超過敏感線,並不表示完全沒有)。
4.IC(離子測試):是將被測物浸泡於DI水中,再進行超聲波震盪,將附著在被測物上的無機陰陽離子溶解於DI水中,然後再進行色譜分析的方法。IC測試可測出被測物上陰陽離子的種類,及每種離子的含量。該測試最常監控的離子是Cl-、NO3-、SO4-、PO4-等,一般總重量不能超過1.0(Total小於1.0)。
5.GC(有機揮發物色譜測試):是用來分析手套上有機污染物的種類和含量的一種方法。測試時將手套加溫到一定溫度,使有機污染物揮發,將揮發出來的氣體收集起來,進行色譜分析,可得出有機污染物的種類和含量,當GC測試超標時,說明手套上的有機污染物超標。一般在磁頭行業其標准控制在10ug/g(GC小於10ug/g)。
以上測試是行業中最常規的幾種測試,同時IEST還規定了如硫化氫測試、耐腐蝕測試、灰燼測試等,企業可以根據產品的需要做出適當的選擇。
⑶ 要對食品車間潔凈區空氣消毒, 大家有什麼好的方法最好,最省錢。臭氧不談,如氯先鋒過氧乙酸可以不
諾福 食品飲料廠微生物控制方案
食品,飲料生產加工企業涉及民生,是我國重要的支柱行業之一,但是由於生產過程繁瑣,影響因素眾多,其微生物控制工作歷來是企業生產質量控制的重中之重。作為全球領先的殺菌,消毒方案提供商,諾福針對中國企業的特點,提出了一整套的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方案:
I 水源殺菌消毒:
1) 第一次使用時:按照1:100的濃度稀釋產品,隨後將過水管道的兩端堵住,浸泡2小時後,排出,(排出的水可以用於地面,牆壁的消毒,直接噴灑,或者拖地即可),管道無需沖洗
2) 日常生產:5ppm的比例(1:200000)連續注射入水中,(用一個計量泵可以比正常處理的純水在同樣的保存條件下提高100-500%的無菌期。泵的安裝可以參考下圖:P就是泵的位置,上面的是水管道,右邊的是裝我們產品的桶或者其他容器
II 管道消毒和包裝內面消毒
這里的管道,指的是:成品能夠接觸到的管道,包裝內面指的是:與食品或者飲料直接接觸的包裝內面(例如:瓶子內部)
管道消毒使用方法:
1 易受污染食品飲料:含糖量高的,粘稠度較大的,營養成分高的食品飲料:按照1:500的比例
2 不易受污染的食品飲料:含水量超過90%的產品,糖度低的食品飲料:按照1:1000的比例
稀釋後,浸泡管道25分鍾,無需沖洗,排放的水可以進行地面,牆壁的消毒
包裝內面消毒方法:
1 新品:按照1:10000的比例稀釋後,沖洗包裝內面
2 回收品:按照1:500的比例稀釋後,進行沖洗
III 成品微生物控制,防腐
作為食品,飲料微生物控制方案的核心,諾福應用於成品微生物控制及防腐時,有一個重要的原則:隨水走,即無論成品的最終形態如何,諾福都需要通過水為載體,滲入到成品中,從而完成成品殺菌,防腐的功效,具體的使用方法如下:
1 飲料產品:含水超過90%的產品
在成品使用的水中(建議使用電導率小於25的純水),按照50-100ppm的比例添加,注意事項:
1) 一定要在添加其他配料前加入產品
2) 充分攪拌,促使產品均勻的溶於水中
2 食品:
1)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找出最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環節。可以通過食品經過該環節前的微生物數目,和通過該環節後的微生物數目控制比較,來確定該環節是否是最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根據我們的經驗,通常滿足最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環節的標准都滿足如下幾個條件:
- PH值大於7.5的環節
- 水含量增加的環節
- 溫度較高的環節
- 富養成分加入的環節
2)通過將產品添加到水中,來進行成品微生物控制,具體添加的量,需要客戶提供相關的微生物總數以及所涉及行業對其成品的微生物水平要求
IV GMP車間消毒
根據不同的級別要求,諾福針對GMP車間環境消毒的使用量也有所不同,但是應用的方法,和途徑是一樣的「
1 空間,環境消毒
使用方法:按照1:200-1:500(根據污染程度不同,濃度調整)比例稀釋後,均勻噴灑於空間和地面,具體噴灑濃度如下:3-5ml/ 立方米。噴灑頻率:每天一次,特殊時期,每天兩次
2 器械,物體表面消毒
按照1:500的比例稀釋後,將可以浸泡的器械進行浸泡消毒,消毒時間為5-10分鍾(銅製品除外),針對不可以浸泡的器械等其他物體表面,進行噴灑消毒,直接噴灑於物體表面上,需要時,作用5分鍾後用干凈抹布擦乾。
3 進入車間人員消毒:
1) 穿戴衣物,手套消毒:按照1:500的比例稀釋產品後,將所有手套,衣物浸泡15分鍾後,直接使用,不需要清洗
2) 進入車間時消毒:按照1:100-1:200的比例稀釋後,對進入車間人員的手部,鞋子進行沖洗,浸泡消毒
以上,我們提供的方案是根據目前我們所能涉及到的主要食品飲料企業制定的,針對不同客戶,或者特殊客戶,我們可以提供專門的控制方案
⑷ 葯廠進入潔凈區人員應注意什麼
人員進入潔凈區必需遵循下列要求:
1、更衣室是操作者進入生產崗位更衣的場所,非生產操作人員未經部門負責人允許不得擅自進入。
2、進出更衣室必須先換上工作鞋,更換下的鞋應存放在指定的鞋架上,不得隨意放置。
3、進出更衣室必須關好一道門,違者將給予處罰。
4、更衣室內換下的衣服,必須存放在各自的更衣櫃內,不得懸掛在更衣櫃外。
(4)潔凈車間工人帶手套怎麼做消毒驗證擴展閱讀
葯廠潔凈區劃分ABCD級的標准:
A級:高風險操作區,如:灌裝區、放置膠塞桶、敞口安瓿瓶、敞口西林瓶的區域及無菌裝配或連接操作的區域。
通常用層流操作台(罩)來維持該區的環境狀態。層流系統在其工作區域必須均勻送風,風速為0.36-0.54m/s(指導值)。應有數據證明層流的狀態並須驗證。在密閉的隔離操作器或手套箱內,可使用單向流或較低的風速。
B級:指無菌配製和灌裝等高風險操作A級區所處的背景區域。
C級和D級:指生產無菌葯品過程中重要程度較低的潔凈操作區。
⑸ 食品廠車間工人怎麼消毒
我之前在食品廠實習過,基本上工人的消毒流程如下:
1、首先有一個外面更衣間,工作服晚上都是使用紫外線進行殺菌的。
2、換好衣服以後,會有一個風淋,據說這個設備很貴;
3、緊接著會有一個緩沖池,裡面有次氯酸鈉水,穿著靴子走一遍;
4、接下就是洗手了,消毒液洗手,三次,烘乾,酒精消毒,帶上手套;
5、圍裙、手套、就可以了。
⑹ 戴無菌手套的原則
一。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1、 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
2、 進行無菌操作時,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
3、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
4、 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14天,過期應重新滅菌。
5、 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鉗(鑷)。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或跨越無菌區。
6、 進行無菌操作時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更換或重新滅菌。
7、 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二) 准備質量標准
1、 工作人員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 備齊用物。
3、 治療盤、無菌持物鉗或鑷,浸泡於消毒溶液內,無菌溶液、無菌包布、無菌容器及物品、無菌手套、彎盤、75%酒精、無菌棉簽。
4、 查對無菌物品、滅菌日期及手套號。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無菌操作要求。
(三) 操作流程質量標准
1、 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
2、 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
4、 鋪無菌盤:
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
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
5、 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
6、 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
7、 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
8、 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9、 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
10、 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 終末質量標准
1、 操作有序,方法正確,無菌概念清楚,無菌觀念強。
2、 能口述無菌操作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五) 注意事項
1、 開包後的無菌包和開封後的無菌溶液有效期均為24小時,無菌盤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
2、 無菌持物鉗取時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內壁。使用時應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用後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遠處夾取物品時,無菌持物鉗應連同容器一並搬移,就地取出使用。無菌持物鉗只能用於夾取無菌物品,不能用於換葯和消毒皮膚。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應每周清潔消毒二次,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門診換葯室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清潔消毒一次。
3、 使用無菌瓶內的溶液時,不可將無菌敷料堵塞瓶口傾倒無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內蘸取,以免污染剩餘的溶液。
4、 無菌包內物品不慎污染或無菌包浸濕,外界微生物可滲入包內,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 戴手套時應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則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裡面。戴手套後如發現破裂,應立即更換。脫手套時,須將手套口翻轉膠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以免損壞
⑺ GMP進車間怎麼洗手消毒
分為兩種情況,進入一般生產區的話,用7步洗手法,將手洗干凈,烘乾即可不需要消毒~
進入潔凈生產區的話,在更換潔凈服前需進行洗手,也是7步洗手法,洗完烘乾,消毒~消毒液一般為75%的酒精。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時是否有熱水,如果沒有的話,有的員工可能偷懶不洗手~這條我們公司在過FDA時,檢察官當做建議項提了出來!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⑻ 在潔凈車間使用手套要注意些什麼
無菌室/潔凈室使用手套注意事項
1/手套必須是專用的凈化手套,重點是不支持細菌生長,不發塵。材質以塑料和丁晴為推薦。
2/手套具體材質選擇一定注意結合具體應用。 丁晴和乳膠耐溫,耐化學品對象以及貼合性都有差異。
3/手套一定採用純水清洗過的低離子析出手套,因為大部分手套有硫化和氯化工藝,潔凈度低的手套會析出大量的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這些析出離子如果和車間金屬接觸,會加速金屬的生銹生塵,極其不利!
3/手套存放務必採用線框結構的存放架,這種結構的手套架沒有清潔死角,非常安全,在淘寶中搜索 gmp手套架就可以找到。
⑼ 殺菌車間管理制度
以下僅供參考哦。
車間衛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加強企業衛生管理,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消費者身體健康,特製定本規范。
二、范圍
本公司一切與生產衛生有關的項目均適用本制度。
三、內容
1 加工用水安全
1.1 加工用水必須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生活飲用水 。
1.2 車間使用水管必須是食品級並衛生保管。
1.3 車間污水排放暢通,廢水流向從清潔區到非清潔區,每天班後搞好清洗消毒並且做好記錄。
1.4 廠區污水排放必須按國家環保部門的規定進行排放,保持排放暢通。
1.5 如發現加工用水有異常,立即停止使用並報告主管領導。待有關部門確定水質合格後方可使用。
2 工人的手套、工作服、帽、靴
2.1工人在進入車間以前必須遵守下列洗手消毒程序:
清水洗手→用皂液洗手→用清水洗手→烘乾
戴手套前,必須將手清洗消毒後再戴手套,每日工作完畢需將手套清洗干凈。
2.2 質檢員定期對洗手液和消毒液進行檢查並記錄。
2.3 加工人員進入車間都必須按食品加工人員個人衛生要求穿戴整齊。工作服(包括鞋、帽)要每周清洗。
2.4 工作服在穿戴前必須經過紫外線燈消毒,消毒時間不低於半小時。
2.5加工人員進入車間必須經過消毒液的鞋消毒池或消毒墊。
2.6 對於消毒液的使用種類、濃度、作用時間和地點由公司品質人員制定,並定期檢測。
3 個人衛生
3.1 個人能衛生管理
3.1.1加工人員必須經過健康體檢和衛生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3.1.2加工人員進入車間,不得戴手套和飾品,不得留長指甲,頭發不得外漏。
3.1.3不得將與生產無關的物品帶入車間。
3.1.4車間內嚴禁吸煙、吃東西。
3.1.5進廁所必須更換工作服、鞋、帽,出廁所後要進行手清洗消毒;
3.1.6離開車間必須脫下工作服、鞋、帽。
3.2手部衛生
3.2.1加工過程中每4小時沖洗消毒一次,被污染後立即進行清洗消毒。3.2.2
加工人員上廁所後必須將手按「六步洗手法」清洗消毒後方可繼續加工產品。
3.2.3質檢員檢查消毒液濃度是否達到要求,生產負責人每天檢查洗手設施是否處於良好狀態,洗手液是否充足,工人是否按「六步洗手法」程序進行洗手。
4車間內清洗和消毒
(1)廠內設有與生產車間人數相適應的更衣室。
(2)在生產中所用的機械、設備、容器、管道等的清洗和消毒,必須符合食品生產加工的要求。
(3)生產車間應嚴格執行衛生管理制度,各生產班組每班工作結束後必須按規定將操作場地的廢棄物、垃圾清除到有關的衛生設施處,保持車間清潔,必要時應對地面、牆壁、設備、管道、排水溝等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
(4)更衣室和廁所應經常清掃、沖洗、消毒。
(5)生產車間和庫房內禁止吸煙、隨地吐痰。
5.車間衛生清掃
(1)每班工作人員在工作前需對工作台進行打掃。
(2)每周需對車間進行一次小型清掃,每月需對車間進行一次大型清掃,從而保證車間內部為衛生。
此制度於2011年8月1日正式實施。
陝西楊凌麥力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