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戴手套怎麼扎止血帶
擴展閱讀
皮衣染色了用什麼擦掉 2025-09-16 07:03:19
諾帝卡皮衣怎麼樣 2025-09-16 07:03:12
膠手套為什麼有白色粉 2025-09-16 07:02:03

戴手套怎麼扎止血帶

發布時間: 2022-08-16 02:20:08

㈠ 安全的日常安全知識

1.如何防止燙傷
燙傷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是被熱水、熱油等燙傷。如何防止燙傷呢?
1.從爐火上移動開水壺、熱油鍋時,應該戴上手套用布襯墊,防止直接燙傷;端下的開水壺、熱油鍋要放在人不容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長在炒菜、煎炸食品時,不要在周圍玩耍、打鬧,以防被濺出的熱油燙傷;年齡較大的同學在學習做菜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熱油中,否則熱油遇水會飛濺起來,把人燙傷。
3.油是易燃的,在高溫下會燃燒,做菜時要防止油溫過高而起火。萬一家中的油鍋起火,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該盡快用鍋蓋蓋在鍋上,並且將油鍋迅速從爐火上移開或者熄滅爐火。
4.家裡的電熨斗、電暖器等發熱的器具會使人燙傷,在使用中應當特別小心,尤其不要隨便去觸摸。
2.如何安全用電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電常識:
1.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總電源。
2.不用手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製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
3.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4.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電源插頭;插拔電源插頭時不要用力拉拽電線,以防止電線的絕緣層受損造成觸電;電線的絕緣皮剝落,要及時更換新線或者用絕緣膠布包好。
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乾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齡小的同學遇到這種情況,應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處理,以防觸電。
6.不隨意拆卸、安裝電源線路、插座、插頭等。哪怕安裝燈泡等簡單的事情,也要先關斷電源,並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
3.如何安全使用電器
如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吹風機、電風扇等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家庭。使用家用電器,除了應該注意安全用電問題以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各種家用電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較復雜。一般的家用電器應當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使用,對危險性較大的電器則不要自己獨自使用。
2.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3.電吹風機、電飯鍋、電熨斗、電暖器等電器在使用中會發出高熱,應注意將它們遠離紙張、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發生火災;同時,使用時要注意避免燙傷。
4.要避免在潮濕的環境(如浴室)下使用電器,更不能使電器淋濕、受潮,這樣不僅會損壞電器,還會發生觸電危險。
5.電風扇的扇葉、洗衣機的脫水筒等在工作時是高速旋轉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觸摸,以防止受傷。
6.遇到雷雨天氣,要停止使用電視機,並拔下室外天線插頭,防止遭受雷擊。
7.電器長期擱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蝕而損壞,重新使用前需要認真檢查。
8.購買家用電器時,要選擇質量可靠的合格產品。
4.居室內活動應注意安全
在家中居室內活動,還有許多看起來細微的小事值得同學們注意,否則,同樣容易發生危險。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磕碰。大多數家庭的居室空間比較狹小,又放置了許多傢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應在居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滑、防摔。居室地板比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需要登高打掃衛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住樓房,特別是住在樓房高層的,不要將身體探出陽台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居室的房門、窗戶,傢具的櫃門、抽屜等在開關時容易掩手、也應當處處小心。
5.防火災。居室內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製傢具、被褥窗簾、書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居室內隨便玩火,更不能在居室內燃放爆竹。
6.防意外防害。改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用後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放在床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5.燙傷的處理措施
生活中發生燙傷,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1.對只有輕微紅腫的輕度燙傷,可以用冷水反復沖洗,再塗些清涼油就行了。
2.燙傷部位已經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圍塗擦酒精,用干凈的紗布包紮。
3.燙傷比較嚴重的,應當及時送醫院進行診治。
4.燙傷面積較大的,應盡快脫去衣褲、鞋襪,但不能強行撕脫,必要時應將衣物剪開;燙傷後,要特別注意燙傷部位的清潔,不能隨意塗擦外用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給醫院的治療增加困難。正確的方法是脫去患者的衣物後,用潔凈的毛巾或床單進行包裹。
6.如何處理外傷
受了外傷,比較嚴重的,需要送醫院診治。比較輕微的,可以按照下述方法來處理:
1.出現傷口並且出血的,需要清洗傷口並擦塗消毒、消炎的外用葯,如消炎粉、紅葯水、創可貼等。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傷口局部的溫暖乾燥;可多吃雞蛋、瘦肉、豆類、乳類等蛋白質含量多的食品;適當服用維生素C或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合理換葯,保持清潔。這樣做,有利於傷口的痊癒。
2.肌肉、關節、韌帶等扭傷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熱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劇腫脹。應當立即停止活動,使受傷部位充分休息,並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待24小時至48小時以後,皮下出血停止再改用熱敷,以促進消散瘀血,消除腫脹。
7.手腳凍僵了應該怎麼辦?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動,常常凍得手腳發僵。手腳凍僵了,千萬不要在爐火上烤或者在熱水中浸泡,那樣會形成凍瘡甚至潰爛。那麼正確的方法應該怎樣呢?
1.應該回到溫暖的環境中去,使凍僵部位的溫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應當設法用大衣等將手腳包裹起來,還可以互相藉助體溫使凍僵的手腳暖和過來。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過摩擦增加溫度,促進自身的血液循環,以恢復正常。
8.被蛇咬傷了怎麼辦?
毒蛇有毒牙和毒腺,頭部大多為三角形,頸部較細,尾部較短粗,色斑較鮮艷,牙齒較長。被毒蛇咬傷的,一般可在患處發現有2—4個大而深的牙痕,局部疼痛。
被無毒蛇咬傷的,一般有兩排「八」字形牙痕。小而淺,排列整齊,傷處無明顯疼痛。對一時無法確定的,則應按毒蛇咬傷處理。
1.立即就地自救或互救,千萬不要驚慌、奔跑,那樣會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擴散。
2.立即用皮帶、布帶、手帕、繩索等物在距離傷口3-5厘米的地方縛扎,以減緩毒素擴散速度。每隔20分種需放鬆2-3分鍾,以避免肢體缺血壞死。
3.用清水沖洗傷口,用生理鹽水或高錳酸鉀液沖洗更好。此時,如果發現有毒牙殘留必須拔出。
4.沖洗傷口後,用消過毒或清潔的刀片,連結兩毒牙痕為中心做「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只要切至皮下能使毒液排出即可。
5.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拔火罐或者吸乳器反復抽吸傷口,將毒液吸出。緊急時也可用嘴吸,但是吸的人必須口腔無破潰,吐出毒液後要充分漱口。吸完後,要將傷口溫敷,以利毒液繼續流出。
6.可點燃火柴,燒灼傷口,破壞蛇毒。
7.盡快食用各類蛇葯,咬傷24小時後再用葯無效。同時可用溫開水或唾液將葯片調成糊狀,塗在傷口周圍的2厘米處,傷口上不要包紮。
8.經處理後,要立即送附近醫院。
9.被狗咬傷了怎麼辦?
被狗咬傷對人的危害較大,因為狗的牙齒生長著各種病菌和病毒,很容易通過傷口侵入人體,引發疾病,甚至造成傷風致人死亡。如果是被瘋狗咬傷,還會由狂犬病毒引發狂犬病,狂犬病致人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被狗咬傷決不能輕視,必須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1.一般情況下很難區別是否被瘋狗咬傷,所以一旦被狗咬傷,都應按瘋狗咬傷處理。
2.被狗咬傷後,要立即處理傷口,首先在傷口上方扎止血帶(可用手帕、繩索等代用),防止或減少病毒隨血液流入全身。
3.迅速用潔凈的水或肥皂水對傷口進行流水清洗,徹底清潔傷口。對傷口不要包紮。
4.迅速送往醫院進行診治,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
10.骨折了怎麼辦?
骨折,指人體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斷裂,大多數骨折是因受到強力的沖擊造成的。發生骨折後,骨折部位有疼痛感,並伴有腫脹、瘀血和變形,人的活動受到限制,無法負重,嚴重的還會出現出血、休克、感染、內臟損傷等。發生骨折應當怎樣進行應急處理呢?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動患者,更不能對受傷部位進行拉拽、按摩。
2.檢查受傷部位,及時就地取材選用樹枝、木板、木棍等,對受傷部位進行固定,防止傷情加重。
3.沒有用於固定的物品時,對受傷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條等懸吊並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與未受傷的另一下肢捆綁固定在一起。
4.開放性骨折(即骨折處皮肢或粘膜破裂,骨頭外露),要注意保持傷處清潔,防止感染。
5.做完應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救治,要注意運送途中不可碰撞受傷部位。避免人為加重傷情。
11.流血不止怎麼辦?
同學們在玩耍時碰傷了身體,往往會流血不止,特別是鼻子最容易出血。出現了這些情況,應該採取下列措施:
1.四肢或手指出血,應該馬上用一塊干凈的紗布或較寬的干凈布條將傷口緊緊地包紮住,如有條件,最好灑一些葯物在傷口上再包紮。
2.如果是鼻子出血,可以把頭抑起,用手指緊壓住出血一側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為止。如果有干凈棉球,可以把棉球塞進鼻孔里壓迫止血。另外,可以用冷水澆在後腦部,這樣會使血管收縮,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㈡ 請問靜脈注射的科學原理與注意事項

靜脈注射應恪守怎樣的技術操作標准?
靜脈搏注射是指自靜脈搏注入葯液的一種注射辦法。適用於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時,需求疾速發作葯效時;做診斷性檢查時,如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前,由靜脈注入葯物;靜脈營養治療時。對不能經靜脈途徑給的葯品禁用靜脈注射。靜脈注射時,因葯物直接注入血液內,故立刻呈現葯理作用;另一方面,由於葯物自身的作用、注入量、壓力、PH值等,可對血管壁及其四周組織產生影響,以至惹起血栓等。因而,靜脈注射慶嚴厲執行技術操作標准。

靜脈注射前應做好如下准備工作:注射盤內另加無菌注射器(依據葯洲量選用),針頭為6.5—7號或頭皮針或留置針與靜脈帽,止血帶,小墊枕,按醫囑備葯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暴露注射部位。對長期靜脈給葯者,為維護血管,應有方案地自遠心端到近端選擇血管停止注射。常用的為四肢淺靜脈(包括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和手背、足背、踝部等處),小兒多採用頭皮殂脈。

靜脈注射的操作程序: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身病人解釋,以獲得協作;排出已抽好薌之注射器內空氣,針頭套上安瓿或以針套維護好;選擇適宜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小枕,在穿刺部位上方約5cm處扎緊止血帶(止血帶末端向上)。用2%碘酸消毒皮膚,待干後以70%乙醇脫碘或單獨運用絡合碘消毒皮膚,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穿刺時,以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針頭和皮膚呈20度,自靜脈搏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見回血,證明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再按壓穿刺點處片刻,以遏止部分滲血。安頓病人,清算用物。

在實施靜脈注射時應留意下列問題:

(1)注射時,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避開關節和靜脈瓣且易固定的靜脈。

(2)需長期靜脈給葯者,為了維護靜脈,應有次序地先下而上,由遠心端到近端地選擇血管,停止注射。

(3)依據病情及葯物性質,控制注入葯物的速度,察看注射部分和全身反響,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

(4)對組織有激烈刺激的葯物,應另備帛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和頭皮針,注射時先做穿刺,並注入少量生理鹽水,證明針頭確在血管內,再取下注射器(針頭不動),互換抽有葯液的注射器停止注射,以避免葯物外溢於組織內而發作壞死,如有刺激性的葯液外滲,應立刻處置,以防形成組織壞死。可用0.25%普魯卡因停止部分封鎖,假如是鹼性葯液外滲,可參加適量維生素C封鎖。

(5)若注葯過程病人訴疼痛或部分隆起,回抽不見回血,標明針頭已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應立刻拔出針頭,改換部位,另換無菌針頭重新注射。

醫務人員在執行上述操作過程中,違背操作規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直接形成病員死亡、殘疾或組織器官損傷招致功用障礙的,可定為醫療事故。

1、未正確控制順應症或/和忌諱症。

2、違背操作規程,惹起嚴重感染,如因注射器械消毒不徹底惹起菌血症。

3、葯液向血管四周漏出惹起的組織操作,察看不細致,未及時正確地處置。

4、違背操作規程,操作中空氣進入靜脈,呈現空氣栓塞。

5、因注射速度快、注入量大加重循環系統負荷,誘發心力衰竭。

6、葯液誤注入動、靜脈;

7、因注射葯自身的葯理作用而呈現的全身病症(葯物中毒)。

靜脈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靜脈的辦法。

(一)目的

1.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需疾速發作葯效時,可採用靜脈注射法。

2.葯物因濃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採取其它注射辦法。

3.作診斷、實驗檢查時,由靜脈注入葯物,如為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

4.輸液和輸血。

5.用於靜脈營養治療。

(二)部位

常用的有肘窩的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或手背、足背、踝部等處淺靜脈(圖10-14)。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注射器(依據葯液量選用),針頭6.2-7號或頭皮針,止血帶,治療巾或一次性紙巾。按醫囑備葯物。

(四)操作辦法

1.將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獲得協作。

2.用注射器汲取葯液,排盡空氣,套上安瓿。

3.選擇適宜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治療巾或紙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約6cm處扎緊止血帶,用2%碘酊消毒皮膚,待干後以70%酒精脫碘,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4.穿刺時,以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針頭和皮膚呈20度角,由靜脈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圖10-15),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

5.見回血,證明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遲緩注入葯液(圖10-16)。

6.在注射過程中,若部分腫脹疼痛, 提示針頭滑出靜脈,應拔出針頭改換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畢,以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點,疾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按壓片刻。清算用物。

8.留意事項

(1)注射時應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的靜脈。如需長期靜脈給葯者,應由遠心端到近心端停止注射。

(2)依據病情及葯物性質,控制注入葯液的速度,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察看體征及其病情變化。

(3)對組織有激烈刺激的葯物,注射前應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滲鹽水,證明針頭確在血管內,再推注葯物,以防葯液外溢於組織內而發作壞死。

9.靜脈注射常見失敗的緣由(圖10-17)。

(1)針頭斜面一半在血管內,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斷斷續續,注葯時溢出至皮下,皮膚隆起,病人部分疼痛。

(2)針頭刺入較深,斜面一半穿破對側血管壁,見有回血,但推葯不暢,局部葯液溢出至深層組織。

(3)針頭刺入過深,穿透對側血管壁,葯物注入深部組織,有痛感,沒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葯液,部分不一定隆起。
五、股靜脈注射法

(一)目的 常用於急救時作加壓輸液、輸血或採集血標本。

(二)部位 股三角區,在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聯線的中點為股動脈,股動脈內側0.5cm為股靜脈
(三)用物 注射盤內10ml或20ml無菌枯燥注射器、紗布、試管。

(四)操作辦法

1.病人平卧,下肢伸直略外展,部分常規消毒,待干。

2.術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後於股三角區捫股動脈搏動,或找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聯線中點的辦法作股動脈定位,再消毒穿刺點及術者手指,並用左手手指加以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針頭和皮膚呈90度或45度角,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刺入,見抽出暗紅色血提示已達股靜脈,固定針頭,依據需求採取血標本或注射葯物。

4.抽血或注射畢,部分用無菌紗布加壓止血3-5分鍾,確認無出血,方可分開。清算用物。

(五)留意事項

(1)嚴厲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避免感染。

(2)抽出為鮮紅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動脈,應立刻拔出針頭,緊壓穿刺處5-10分鍾,直至無出血為至。

六、動脈穿刺注射法

(一)目的 作血液氣體剖析;重度休克,須經動脈輸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實施某些特殊檢查(如腦血管造影);實施某些治療(注射抗癌葯物)。

(二)部位 採集血標本常用橈動脈與股動脈。橈動脈穿刺點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上2cm、動脈搏動明顯處。股動脈穿刺點見前面。

(三)用物 注射盤內加無菌的5ml或10ml枯燥注射器,7號針頭及標本容器,手套。若作治療、檢查,另備葯液。

(四)操作辦法 充沛暴露穿刺部位,常規消毒,范圍要普遍,術者立於穿刺側,戴手套或用2%碘酊與70%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動脈,右手持注射器,在兩指間垂直或與動脈走向呈40度刺入動脈,見有鮮紅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針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葯液或采血。操作終了,疾速拔出針頭,部分加壓止血5-10分鍾。

(五)留意事項

1.嚴厲執行無菌技術,以防感染。

2.有出血傾向者,慎重應用。

溫習考慮題

1.請敘說注射准繩有哪些?

2.注射分哪幾種?試述常用的注射部位和操作辦法?

3.試述皮下和肌內注射在操作上有何不同?

4.為什麼皮下、肌內、靜脈注射前需排盡空氣及抽回血?

犬的靜脈注射法
靜脈注射所產生的葯效作用最快,劑量較大且有刺激性的葯液(如氯化鈣、高滲葡萄糖液、高滲鹽水等)應靜脈注射。
靜脈注射的部位,可選擇頸部靜脈(頸溝內,頸部上1/3與中1/3接壤處,此處靜脈淺在,易於尋覓),腕關節以上的內側或腕關節以下掌中部內側的靜脈,或跗關節外側、跗關節上方的靜脈、股內側的靜脈等。注射時,用膠管結扎注射部位靜脈的向心端,使靜脈血管怒漲,部分剪毛消毒後,將針頭沿靜脈縱軸平行刺入靜脈內,若刺入正確到位,馬上可見到血液迴流。此時松開扎緊的膠管,將針頭順血管腔再刺入一些,然後固定針頭,使葯液緩緩滴入(每分鍾20-25滴)。注射終了後,須用酒精棉球按壓注射處,然後拔出針頭,部分消毒,以免血液順針孔流入皮下方式血腫。靜脈注射時必需留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射器必需配套,各部件銜接緊密,注射器及針頭必需暢通無堵,嚴厲消毒。
第二,要認真核對注射葯物的稱號、用處、劑量和能否過時。同時注射兩種以上葯物時,應留意有無配伍忌諱。
第三,注射前在排盡輸液膠管內的氣泡,注射時要避免葯液漏於血管外。注射過程中要留意心臟的擔負,避免因注射過快而惹起爭性心力衰竭。
第四,有刺激性的葯物漏入皮下時,普通能夠向四周組織注入生理鹽水或蒸餾水,以便稀釋後易被吸收。漏出葯物是氯化鈣時,可注入適量10%的滅菌硫酸鈉液,並在腫脹部分熱敷,促進消散吸收。

㈢ 詳細介紹一下 護士的打針過程,

靜脈的話 扎止血帶 安爾碘消毒皮膚兩遍 看不清筋脈的話在擦點酒精。 患者握拳。進針,推液,拔針 松拳 松止血帶。肌肉針 止血帶一步不要。
打針前 在治療室就把葯業准備好了。

㈣ 安全知識

如何防止燙傷?

燙傷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是被熱水、熱油等燙傷。如何防止燙傷呢?

1.從爐火上移動開水壺、熱油鍋時,應該戴上手套用布襯墊,防止直接燙傷;端下的開水壺、熱油鍋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長在炒菜、煎炸食品時,不要在周圍玩耍、打擾,以防被濺出的熱油燙傷;年齡較大的同學在學習做菜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熱油中,否則熱油遇水會飛濺起來,把人燙傷。

3.油是易燃的,在高溫下會燃燒,做菜時要防止油溫過高而起火。萬一鍋中的油起火,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該盡快用鍋蓋蓋在鍋上,並且將油鍋迅速從爐火上移開或者熄滅爐火。

4.家裡的電熨斗、電暖器等發熱的器具會使人燙傷,在使用中應當特別小心,尤其不要隨便去觸摸。

如何安全用電?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電常識:

l.認識了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總電源。

2.不用手或導電物(如鐵絲、釘子、別針等金屬製品)去接觸、探試電源插座內部。

3.不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

4.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電源插頭;插拔電源插頭時不要用力拉拽電線,以防止電線的絕緣層受損造成觸電;電線的絕緣皮剝落,要及時更換新線或者用絕緣膠布包好。

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乾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齡小的同學遇到這種情況,應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處理,以防觸電。

6.不隨意拆卸、安裝電源線路、插座、插頭等。哪怕安裝燈泡等簡單的事情,也要先關斷電源,並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

如何安全使用電器?

如今,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熨斗、吹風機、電風扇等家用電器越來越多地進人了家庭。使用家用電器,除了應該注意安全用電問題以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各種家用電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較復雜。一般的家用電器應當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使用,對危險性較大的電器則不要自己獨自使用。

2.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3.電吹風機、電飯鍋、電熨斗、電暖器等電器在使用中會發出高熱,應注意將它們遠離紙張、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發生火災;同時,使用時要注意避免燙傷。

4.要避免在潮濕的環境(如浴室)下使用電器,更不能使電器淋濕、受潮,這樣不僅會損壞電器,還會發生觸電危險。

5.電風扇的扇葉、洗衣機的脫水筒等在工作時是高速旋轉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觸摸,以防止受傷。

6.遇到雷雨天氣,要停止使用電視機,並拔下室外天線插頭,防止遭受雷擊。

7.電器長期擱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蝕而損壞,重新使用前需要認真檢查。

8.購買家用電器時,要選擇質量可靠的合格產品。

在居室內活動應怎樣注意安全?

在家中居室內活動,還有許多看起來細微的小事值得同學們注意,否則,同樣容易發生危險。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l.防磕碰。目前大多數家庭的居室空間比較狹小,又放置了許多傢具等生活用品,所以不應在居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滑、防摔。居室地板比較光滑,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需要登高打掃衛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住樓房,特別是住在樓房高層的,不要將身體探出陽台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居室的房門、窗戶,傢具的櫃門、抽屜等在開關時容易掩手、也應當處處小心。

5.防火災。居室內的易燃品很多,例如木製傢具、被褥窗簾、書籍等等,因此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居室內隨便玩火,更不能在居室內燃放爆竹。

6.防意外防害。改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用後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放在床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燙傷了怎麼辦?

生活中發生燙傷,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l.對只有輕微紅腫的輕度燙傷,可以用冷水反復沖洗,再塗些清涼油就行了。

2.燙傷部位已經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圍塗擦酒精,用干凈的紗布包紮。

3.燙傷比較嚴重的,應當及時送醫院進行診治。

4.燙傷面積較大的,應盡快脫去衣褲、鞋襪,但不能強行撕脫,必要時應將衣物剪開;燙傷後,要特別注意燙傷部位的清潔,不能隨意塗擦外用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給醫院的治療增加困難。正確的方法是脫去患者的衣物後,用潔凈的毛巾或床單進行包裹。

受了外傷怎麼辦?

受了外傷,比較嚴重的,需要送醫院診治。比較輕微的,可以按照下述方法來處理:

1.出現傷口並且出血的,需要清洗傷口並擦塗消毒、消炎的外用葯,如消炎粉、紅葯水、創可貼等。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傷口局部的溫暖乾燥;可多吃雞蛋、瘦肉、豆類、乳類等蛋白質含量多的食品;適當服用維生素C或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合理換葯,保持清潔。這樣做,有利於傷口的痊癒。

2.肌肉、關節、韌帶等扭傷的,不能立即按摩或熱敷,以免加重皮下出血,加劇腫脹。應當立即停止活動,使受傷部位充分休息,並且冷敷或用冷水浸泡。待24小時至48小時以後,皮下出血停止再改用熱敷,以促進消散瘀血,消除腫脹。

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麼?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鬆、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l.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游戲時如何保證安全?

游戲是同學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在游戲中也要樹立安全觀念:

1.要注意選擇安全的場所。要遠離公路、鐵路、建築工地、工廠的生產區;不要進人枯井、地窖,防空設施;要避開變壓器、高壓電線;不要攀爬水塔、電桿、屋頂、高牆;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糞坑、沼氣池等。這些地方非常容易發生危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傷亡事故。

2.要選擇安全的游戲來做。不要做危險性強的游戲,不要模仿電影、電視中的危險鏡頭,例如扒乘車輛、攀爬高的建築物、用刀棍等互相打鬥、用磚石等互相投擲、點燃樹枝廢紙等。這樣做的危險性很大,容易造成預料不到的惡果。

3.游戲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游戲的時間不能太久。這樣容易過度疲勞,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戲,天黑視線不好,人的反應能力也降低了。容易發生危險。

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製的起跳板,起跳後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裝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准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或後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後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械旁站立保護。

6.前後滾翻、俯卧撐、仰卧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則對於安全是很重要的。

參加運動會要注意什麼?

手腳凍僵了應該怎麼辦?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動,常常凍得手腳發僵。手腳凍僵了,千萬不要在爐火上烤或者在熱水中浸泡,那樣會形成凍瘡甚至潰爛。那麼正確的方法應該怎樣呢?

1.應該回到溫暖的環境中去,使凍僵部位的溫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應當設法用大衣等將手腳包裹起來,還可以互相藉助體溫使凍僵的手腳暖和過來。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過摩擦增加溫度,促進自身的血液循環,以恢復正常。

被蛇咬傷了怎麼辦?

毒蛇有毒牙和毒腺,頭部大多為三角形,頸部較細,尾部較短粗,色斑較鮮艷,牙齒較長。被毒蛇咬傷的,一般可在患處發現有2—4個大而深的牙痕,局部疼痛。

被無毒蛇咬傷的,一般有兩排「八」字形牙痕。小而淺,排列整齊,傷處無明顯疼痛。對一時無法確定的,則應按毒蛇咬傷處理。

1.立即就地自救或互救,千萬不要驚慌、奔跑,那樣會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擴散。

2.立即用皮帶、布帶、手帕、繩索等物在距離傷口3-5厘米的地方縛扎,以減緩毒素擴散速度。每隔20分種需放鬆2-3分鍾,以避免肢體缺血壞死。

3.用清水沖洗傷口,用生理鹽水或高錳酸鉀液沖洗更好。此時,如果發現有毒牙殘留必須拔出。

4.沖洗傷口後,用消過毒或清潔的刀片,連結兩毒牙痕為中心做「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只要切至皮下能使毒液排出即可。

5.有條件的話,可以用拔火罐或者吸乳器反復抽吸傷口,將毒液吸出。緊急時也可用嘴吸,但是吸的人必須口腔無破潰,吐出毒液後要充分漱口。吸完後,要將傷口溫敷,以利毒液繼續流出。

6.可點燃火柴,燒灼傷口,破壞蛇毒。

7.盡快食用各類蛇葯,咬傷24小時後再用葯無效。同時可用溫開水或唾液將葯片調成糊狀,塗在傷口周圍的2厘米處,傷口上不要包紮。

8.經處理後,要立即送附近醫院。

被狗咬傷了怎麼辦?

被狗咬傷對人的危害較大,因為狗的牙齒生長著各種病菌和病毒,很容易通過傷口侵入人體,引發疾病,甚至造成傷風致人死亡。如果是被瘋狗咬傷,還會由狂犬病毒引發狂犬病,狂犬病致人死亡率非常高。所以,被狗咬傷決不能輕視,必須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1.一般情況下很難區別是否被瘋狗咬傷,所以一旦被狗咬傷,都應按瘋狗咬傷處理。

2.被狗咬傷後,要立即處理傷口,首先在傷口上方扎止血帶(可用手帕、繩索等代用),防止或減少病毒隨血液流入全身。

3.迅速用潔凈的水或肥皂水對傷口進行流水清洗,徹底清潔傷口。對傷口不要包紮。

4.迅速送往醫院進行診治,在24小時內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

骨折了怎麼辦?

骨折,指人體的骨骼部分或者完全斷裂,大多數骨折是因受到強力的沖擊造成的。發生骨折後,骨折部位有疼痛感,並伴有腫脹、瘀血和變形,人的活動受到限制,無法負重,嚴重的還會出現出血、休克、感染、內臟損傷等。發生骨折應當怎樣進行應急處理呢?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動患者,更不能對受傷部位進行拉拽、按摩。

2.檢查受傷部位,及時就地取材選用樹枝、木板、木棍等,對受傷部位進行固定,防止傷情加重。

3.沒有用於固定的物品時,對受傷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條等懸吊並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與未受傷的另一下肢捆綁固定在一起。

4.開放性骨折(即骨折處皮肢或粘膜破裂,骨頭外露),要注意保持傷處清潔,防止感染。

5.做完應急處理後,立即送往醫院救治,要注意運送途中不可碰撞受傷部位。避免人為加重傷情。

流血不止怎麼辦?

同學們在玩耍時碰傷了身體,往往會流血不止,特別是鼻子最容易出血。出現了這些情況,應該採取下列措施:

1.四肢或手指出血,應該馬上用一塊干凈的紗布或較寬的干凈布條將傷口緊緊地包紮住,如有條件,最好灑一些雲南白葯在傷口上再包紮。

2.如果是鼻子出血,可以把頭抑起,用手指緊壓住出血一側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為止。如果有干凈棉球,可以把棉球塞進鼻孔里壓迫止血。另外,可以用冷水澆在後腦部,這樣會使血管收縮,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交通安全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內容,其中的「行」,要涉及交通問題。同學們平日里上學、放學,節假日外出、旅遊,除了步行以外,還要騎自行車、乘公共汽(電)車,路程更遠的,要乘火車、乘船。所以,交通安全問題是我們必須重視的,要從小樹立交通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識,確保交通安全。

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學生外出均頭戴小黃帽,集體活動時還手持「讓」字牌,也是為了使機動車及時發現、避讓,這種做法應當提倡。

橫穿馬路應該注意什麼?

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

l.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迴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騎自行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騎自行車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如下:

1.要經常檢修自行車,保持車況完好。車閘、車鈴是否靈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車的車型大小要合適,不要騎兒童玩具車上街。也不要人小騎大型車。

3.不要在馬路上學騎自行車;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要騎自行車上街。

4.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不逆行;轉彎時不搶行猛拐,要提前減慢速度,看清四周情況,以明確的手勢示意後再轉彎。

5.經過交叉路口,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的行人、車輛;不闖紅燈,遇到紅燈要停車等候,待綠燈亮了再繼續前行。

6.騎車時不要雙手撒把,不多人並騎,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鬧。

7.騎車時不攀扶機動車輛,不載過重的東西,不騎車帶人,不在騎車時戴耳機聽廣播。

8.學習、掌握基本的交通規則知識。

在雨雪天氣騎自行車怎樣注意安全?

在雨雪天氣里騎自行車,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l.騎車途中遇雨,不要為了免遭雨淋而埋頭猛騎。

2.雨天騎車,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傘,一手扶把騎行。

3.雪天騎車,自行車輪胎不要充氣太足,這樣可以增加與地面摩擦,不易滑倒。

4.雪天騎車,應與前面的車輛、行人保持較大的距離。

5.雪天騎車、要選擇無冰凍、雪層淺的平坦路面,不要猛捏車閘,不急拐彎,拐彎的角度也應盡量大些。

6.雨雪天氣。道路泥濘濕滑,騎車要精力更加集中,隨時准備應付突發情況,騎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氣時慢些才好。

乘坐機動車應該注意什麼?

汽車、電車等機動車,是人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為保證乘坐安全,應注意以下各點:

1.乘坐公共汽(電)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5.乘坐小轎車、微型客車時,在前排乘坐時應系好安全帶。

6.盡量避免乘坐卡車、拖拉機;必須乘坐時,千萬不要站立在後車廂里或坐在車廂板上。

7.不要在機動車道上招呼出租汽車。

消防安全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當或者管理不好,就會發生火災,嚴重威脅人們的生活,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家的建設發展造成巨大損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火災的預防;二是滅火。對此,同學們都應該有所了解,並掌握一些基本知識。

預防火災應該注意什麼?

預防火災的措施很多,同學們首先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l.不玩火。有的同學對火感到新奇,常常背著家長和老師做玩火的游戲,這是十分危險的。玩火時,一旦火勢蔓延或者留下未熄滅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

2.不吸煙。吸煙危害身體健康,又容易誘發火災,要遵守學生守則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堅決杜絕吸煙。

3.愛護消防設施。為了預防火災,防止火災事故,居民樓、公共場所都設置了消防栓、滅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設施,還留有供火災發生時人員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覺愛護消防設施,保證安全通道的暢通。

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家庭中的火災常由用火不慎和使用電器不當引起,同學們要注意:

l.使用火爐取暖,火爐的安置應與易燃的木質傢具等保持安全距離,在農村,則要遠離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長時間離開。

3.火爐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時,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燒發生火災。

5.掏出的未熄滅的爐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別的物體燃燒起火。

6.使用家用電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亂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發火災。

7.使用發熱的電器(如電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電器使用完畢或人離開時,要及時關閉電源,以防電器過熱而發生危險。

9.使用煤氣器具要防止煤氣泄露,使用完畢應關閉氣源。

10.煤氣罐應遠離火源使用;要定期檢查,確保煤氣設施及用具完好。

發生火災應如何報警?

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

1.火警電話的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

2.發現火災,可以打電話直接報警。家中沒有電話的,要盡快使用鄰居、電話亭或者附近單位的電話報警。

3.報火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單位或地點,講清所處的區(縣)、街道、胡同、門牌號碼或鄉村地址,還要講清是什麼物品著火,火勢怎樣。

4.報警以後,最好安排人員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車,指引通往火場的道路。

5.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

6.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採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對輕微的火情怎樣緊急應付?

形成火災的,應及時報警。對突然發生的比較輕微的火情,同學們也應掌握簡便易行的,應付緊急情況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滅火劑,木頭、紙張、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撲滅。

2.用土、沙子、浸濕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蓋在起火處,可以有效地滅火。

3.用掃帚、拖把等撲打,也能撲滅小火。

4.油類、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撲救,可用沙土或浸濕的棉被迅速覆蓋。

5.煤氣起火,可用濕毛巾蓋住火點,迅速切斷氣源。

6.電器起火,不可用水撲救,也不可用潮濕的物品捂蓋。水是導體,這樣做會發生觸電。正確的方法是首先切斷電源,然後再滅火。

7.有條件的,還可以學習一些簡易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遭遇火災如何正確脫險?

遭遇火災,應採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l.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採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以後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發現火情不要盲目打開門窗,否則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台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5.在失火的樓房內,逃生不可使用電梯,應通過防火通道走樓梯脫險。因為失火後電梯豎井往往成為煙火的通道。並且電梯隨時可能發生故障。

6.因火勢太猛,必須從樓房內逃生的,可以從二層處跳下,但要選擇不堅硬的地面,同時應從樓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緩沖,然後再順窗滑下,要盡量縮小下落高度,做到雙腳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可以將繩索(也可用床單等撕開連接起來)一頭系在窗框上,然後順繩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時。盡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

9.如身上衣物著火,可以迅速脫掉衣物,或者就地滾動,以身體壓滅火焰,還可以跳進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將身上的火熄滅,總之要盡量減少身體燒傷面積,減輕燒傷程度。

10.火災發生時,常會產生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氣體,所以要預防煙毒,應盡量選擇上風處停留或以濕的毛巾或口罩保護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煙氣侵害。

社會生活安全

中小學生雖然年齡尚小,但已經不同程度地接觸了社會。目前社會治安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社會上還存在違法犯罪現象,中小學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所以,中小學生很有必要學會正確認識遇到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區分真善美和假惡丑,提高預防各種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對危險的麻痹和僥幸心理。同時也要樹立自我防範意識,掌握一定的安全防範方法,增強自身的防範能力,使自己在遇到異常情況時,能夠冷靜、機智、勇敢地去應付。

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報警?

中小學生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脅和侵害,僅憑同學們自身的力量很難防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門報告。

1.匪警電話的號碼是110。這個號碼應當牢記,以便發生異常情況時及時撥打。

2.撥打110電話,要簡明、准確地向公安部門報告案件發生的地點、時間、當事人、案情等內容,以便公

㈤ 靜脈注射的具體步驟

(1)用途

葯液直接注入於靜脈內,隨血液而分布全身,可迅速發生葯效;由於其排泄也快,因而在體內的作用時間較短;能容納大量的葯液,並可耐受(被血液稀釋)刺激性較強的葯液(如氯化鈣、水合氯醛等)。主要用於大量的補液、輸血;注入急需奏效的葯物(如急救強心等);注射刺激性較強的葯物等。

(2)用具

少量注射時可用較大的(50~100毫升)注射器,大量輸液時則應用輸液瓶(500毫升)和一次性輸液膠管。

(3)靜脈注射的部位及方法

依動物種類而不同。

①牛、羊的靜脈注射

多在頸靜脈實施,個別情況也可利用耳靜脈注射;羊多用頸靜脈。

由於牛的皮膚較厚,所以刺入時,應用力並突然刺入。其方法是:局部剪毛、消毒,左手拇指壓迫頸靜脈的下方,使頸靜脈怒張;明確刺入部位,右手持針頭對准該部後,以腕力使針頭近似垂直地迅速刺入皮膚及血管,見有血液流出後,將針頭順入血管1~2厘米,接連注射器或輸液膠管,即可注入葯液。

②豬的靜脈注射

常用耳靜脈或前腔靜脈(圖1-6)。

圖1-6豬的耳靜脈注射

A.耳靜脈注射法

將豬站立或橫卧保定,耳靜脈局部按常規消毒處理。

一人用手指捏壓耳根部靜脈處或用膠帶於耳根部結扎,使靜脈充盈、怒張(或用酒精棉反復於局部塗擦以引起其充血);術者用左手把持豬耳,將其托平並使注射部位稍高;右手持連接針頭的注射器,沿耳靜脈管使針頭與皮膚呈30°~45°角,刺入皮膚及血管內,輕輕抽活塞手柄如見回血即為已刺入血管,再將注射器放平並沿血管稍向前伸入;解除結扎膠帶或撤去壓迫靜脈的手指,術者用左手拇指壓住注射針頭。另手徐徐推進葯液,注完為止。

B.前腔靜腔注射法

可應用於大量的補液或采血(圖1-7、圖1-8)。

圖1-7豬站立保定時前腔靜脈注射

圖1-8豬仰卧保定時前腔靜脈注射

注射部位在第1肋骨與胸骨柄結合處的直前。由於左側靠近膈神經而易損傷,故多於右側進行注射。針頭刺入方向呈近似垂直並稍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深度依豬體大小而定,一般在2~6厘米,依此而選用適宜的16~20號針頭。注射時,豬可取仰卧保定或站立保定。

站立保定時,針頭刺入部位在右側由耳根至胸骨柄的連線上,距胸骨端1~3厘米;稍斜向中央並刺向第一肋骨間胸腔入口處,邊刺入邊回血,見有回血即標志已刺入並可注入葯液。

豬取仰卧保定時,可見其胸骨柄向前突出並於兩側第1肋骨與胸骨接合處的直前、側方各見一個明顯的凹陷窩。用手指沿胸骨柄兩側觸診時更感明顯,多在右側凹陷處進行穿刺注射。仰卧保定並固定其前肢及頭部,局部消毒後,術者持接有針頭的注射器,由右側沿第1肋骨與胸骨接合部前側方的凹陷處刺入,並稍偏斜刺向中央及胸腔方向,邊刺邊回血,見回血後即可徐徐注入葯液;注完後拔出針頭,局部按常規消毒處理。

③馬的靜脈注射

多在頸靜脈實施,特殊情況下可在胸外靜脈進行。

頸靜脈注射多在頸上及頸中1/3部的交界處進行。柱欄保定,使馬頸部稍前伸並稍偏向對側,局部進行剪毛、消毒。術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與中指)在注射部位稍下方(近心端)壓迫靜脈管,使之充盈、怒張。右手持注射針頭,沿頸靜脈使與皮膚呈45°角,迅速刺入皮膚及血管內。見有血液流出後,即證明已刺入;使針頭後端靠近皮膚,以減小其間的角度,近似平行地將針頭再伸入血管內1~2厘米,撒開壓迫靜脈的左手,排除注射器內的氣泡,連接注射器或輸液膠管,並用夾子將膠管近端固定於頸部毛、皮上,徐徐注入葯液。注完後,以酒精棉球壓迫局部並拔出針頭,再以5%碘酊進行局部消毒。

④犬、貓的靜脈注射

犬多在後肢外側面小隱靜脈或前肢正中靜脈實施。貓多用後肢內側面大隱靜脈。

A.後肢外側面小隱靜脈注射法(圖1-9)

圖1-9犬後肢外側小隱靜脈注射法

此靜脈在後肢脛部下1/3的外側淺表皮下。由助手將犬側卧保定,局部剪毛、消毒。用膠皮帶綁犬股部,或由助手用手緊握股部,即可明顯見到此靜脈。右手持連有膠管的針頭,將針頭向血管旁的皮下先刺入。而後與血管平行刺入靜脈,接上注射器回抽。如見回血,將針尖順血管腔再刺進少許,撤去靜脈近心端的壓迫,然後注射者一手固定針頭,一手徐徐將葯液注入靜脈。B.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法(圖1-10)

圖1-10犬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法

此靜脈比後肢小隱靜脈還粗一些,而且比較容易固定,因此一般靜脈注射或取血時常用此靜脈。注射方法同前述的後肢小隱靜脈注射法。

C.貓後肢內側面大隱靜脈注射法

此靜脈在後肢膝部內側淺表的皮下。助手將貓背卧後固定,伸展後肢向外拉直,暴露腹股溝,在腹股溝三角區附近,先用左手中指、食指探摸股動脈跳動部位,在其下方剪毛消毒;然後右手取連有51/2號針頭的注射器,針頭由跳動的股動脈下方直接刺入大隱靜脈管內。注射方法同狗的後肢小隱靜脈注射法。

(4)靜脈注射的注意事項

①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對所有注射用具、注射局部,均應嚴格消毒。

②要看清注射局部的脈管,明確注射部位,防止亂扎,以免局部血腫。

③要注意檢查針頭是否通順,當反復穿刺時,針頭常被血凝塊堵塞,應隨時更換。

④針頭刺入靜脈後,要再順入1~2厘米,並使之固定。

⑤注入葯液前應排凈注射器或輸液膠管中的氣泡。

⑥要注意檢查葯品的質量,防止有雜質、沉澱;混合注入多種葯液時注意配伍禁忌;油劑不能做靜脈注射。

⑦靜脈注射量大時,速度不宜過快;葯液溫度,要接近於體溫;葯液的濃度以接近等滲為宜;注意心臟功能,尤其是在注射含鉀、鈣等葯液時,更要緩慢注射,同時注意觀察動物的反應。

⑧靜脈注射過程中,要注意動物表現,如有騷動不安、出汗、氣喘、肌肉戰栗等現象時應及時停止;當發現注射局部明顯腫脹時,應檢查回血,如針頭已滑出血管外,則應整順或重新刺入。

⑨若靜脈注射時葯液外漏,可根據不同的葯液,採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A.立即用注射器抽出外漏的葯液。

B.如為等滲溶液,不需處理。如為高滲鹽溶液,則應向腫脹局部及周圍注入適量的滅菌蒸餾水,以稀釋之。

C.如為刺激性強或有腐蝕性的葯液,則應向其周圍組織內,注入生理鹽水;如為氯化鈣溶液可注入10摩爾/升硫酸鈉溶液或10%硫代硫酸鈉溶液10~20毫升,使氯化鈣變為無刺激性的硫酸鈣和氯化鈉。

⑩局部可用5%~10%硫酸鎂溶液進行溫敷,以緩解疼痛;如為大量葯液外漏,應作早期切開,並用高滲硫酸鎂溶液引流。

㈥ 簡述止血的方法

  • 體外出血(外傷出血)折疊

    止血根據出血特徵,明確止血方法

    動脈出血:流血頻率與心臟和脈搏一致,一股股流出,因傷及動脈而出血,流血極多,這時一定要送往醫院,自己是止不住血的。在到達醫院之前,需自行止血。

    體皮出血:流血不多,因擦破體表的真皮層出血,一般傷口能自己癒合,癒合前應先用清水清洗傷口,如被生銹的金屬劃傷,千萬不可用毛巾,紙巾遮蓋止血。出血少時,稍坐,便能自愈,多時,則可用創可貼,用酒精消毒後的棉球,或無菌紗布止血。

    靜脈出血:靜脈出血流血較多,但能夠自愈,沒有固定頻率,隨出血者身體運動,而流出,只需先用清水清洗傷口,靜坐一段時間,就能止血,也可用用酒精消毒後的棉球,或無菌紗布止血。

  • 壓迫止血法折疊

    手指壓迫止血法

    用於動脈出血,將傷口附近的動脈壓閉臨時止血。一般均先試做局部壓迫止血,如出血不止,則需要相應的動脈近端加壓,如止血帶止血。

    (1)頭部出血:一手扶住傷員額部以固定大部:另一手壓迫外耳前上方的頸淺動脈。

    (2)顏面部出血:一手固定傷員頭部,另手的拇指壓迫位於下頜用前下方的面動脈。

    (3)頭頸部出血:站在傷員面前。一手放於頸根部.拇指在前,2~5指在後。拇指觸到頸總動脈搏動後即將頸總動脈壓在第六頸椎橫究上。但要注意,緊急時才能採用頸總動脈壓迫止血法,只能壓迫一側,絕對禁止同時壓迫兩側,以免引起腦缺血。

    (4)肩部出血:用拇指摸到鎖骨下動脈,用力向後向下將動脈壓向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在肘窩尺側(通常測血壓處)摸到防動脈搏動,用拇指壓迫。

    (6)手掌、手背出血:摸到撓動脈、尺動脈的搏動處,用雙手拇指壓迫。

    (7)下肢出血:大腿根部腹股溝不沿摸到股動脈搏動處,用雙手拇指重疊將股動脈往深處壓迫。

    (8)足部出血:摸到足背動脈或內外踝動脈搏動處,用拇指壓迫

  • 急救止血(較為專業)折疊

    為更加適應現場及時 、有效地搶救外傷出血傷員的需要 ,介紹以下幾種簡便可行 、有效的止血方法 。

    (一)指壓止血法

    指搶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而達到止血目的。這是一種快速、有效的首選止血方法。止住血後,應根據具體情況換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等。這種方法僅是一種臨時的,用於動脈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採用。下面是根據不同的出血部位採用的不同的指壓止血法。

    1.顳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壓迫耳屏上方凹陷處,可感覺的動脈搏動,其餘四指同時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頭部發際范圍內及前額、顳部的出血。

    2.頜外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頜角前上方約1.5厘米處,向下頜骨方向垂直壓迫,其餘四指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頜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3.頸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外側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搏動處,向頸椎方向壓迫,其餘四指固定在傷員的頸後部。用於頭、頸、面部大出血,且壓迫其他部位無效時。非緊急情況,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時壓迫兩側頸動脈。

    4.鎖骨下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鎖骨上窩搏動處向下垂直壓迫,其餘四指固定肩部。本法用於肩部,眼窩或上肢出血。

    5.肱動脈止血法 一手握住傷員傷肢的腕部,將上肢外展外旋,並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搏動處,向肱骨方向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中或遠端出血。

    6.尺、橈動脈止血法 雙手拇指分別在腕橫紋上方兩側動脈搏動處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部的出血。

    7.股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重疊放在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動處用力垂直向下壓迫。本法用於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窩橫紋中點處向下垂直壓迫。本法用於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動脈與脛後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以及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處(脛後動脈)。本法用於足部出血。

    10.指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與食指分別壓迫指根部兩側,用於手指出血。

    (二)加壓包紮止血法

    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後,再用紗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疊成相應大小的墊,置於無菌敷料上面,然後再用綳帶、三角巾等緊緊包紮,以停止出血為度。這種方法用於小動脈以及靜脈或毛細血管的出血。但傷口內有碎骨片時,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損傷。

    (三)填塞止血法

    用無菌的棉墊、紗布等,緊緊填塞在傷口內,再用綳帶或三角巾等進行加壓包紮,松緊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宜。本法用於中等動脈。大、中靜脈損傷出血,或傷口較深、出血嚴重時,還可直接用於不能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四)止血帶止血法

    四肢較大動脈出血時救命的重要手段,用干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時。如使用不當可出現肢體缺血、壞死,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並發症。

  • 1.結扎止血帶的操作方法

    (1)充氣止血帶 如血壓計袖帶,其壓迫面積大,對受壓迫的組織損傷較小,並容易控制壓力,放鬆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帶 可選用橡皮管,如聽診器膠管,它的彈性好,易使血管閉塞,但管徑過細易造成局部組織損傷。操作時,在准備結扎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帶的一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圍繞肢體纏繞一周,壓住止血帶的一端,然後再纏繞第二周,並將止血帶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夾緊,向下拉出固定即可。還可將止血帶的末端插入結中,拉緊止血帶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絞緊止血法 如無橡皮止血帶,可根據當時情況,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綳帶、領帶、布條等均可,折疊成條帶狀,即可當做止血帶使用。上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後,用止血帶纏繞,然後打一活結,再用一短棒、筷子、鉛筆等的一端插人活結一側的止血帶下,並旋轉絞緊至停止出血,再將短棒、筷子或鉛筆的另一端插入活結套內,將活結拉緊即可。

    2.注意事項

    (1)止血帶不宜直接結扎在皮膚上,應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襯墊纏繞在要結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再上止血帶。

    (2)結扎止血帶的部位在傷口的近端(上方)。上肢大動脈出血應結扎在上臂的上1/3處,避免結扎在中1/3處以下的部位,以免損傷橈神經;下肢大動脈出血應結扎在大腿中部。而在實際搶救傷員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帶結扎在靠近傷口處的健康部位,有利於最大限度地保存肢體。

    (3)結扎止血帶要松緊適度,以停止出血或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結扎過緊,可損傷受壓局部,結扎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

    (4)為防止遠端肢體缺血壞死,原則上應盡量縮短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一般止血帶的使用時間不宜超過2~3小時,每隔40~50分鍾松解一次,以暫時恢復遠端肢體血液供應。松解止血帶的同時,仍應用指壓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帶松解1~3分鍾後,在比原來結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結扎。松解時,如仍有大出血者或遠端肢體已無保留可能,在轉運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帶。

    (5)結紮好止血帶後,在明顯部位加上標記,註明結扎止血帶的時間,盡快運往醫院。

    (6)解除止血帶,應在輸血輸液和採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後方可進行。如組織已發生明顯廣泛壞死時,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帶。

  • 止血原理折疊編輯本段

    加快血小板凝聚到傷口的邊緣,並互相纏結,使血液加快凝固,在傷口處,產生纖維蛋白。]需適當配以活血祛瘀葯物。血隨氣升降,有時需適當配合調理氣機升降的葯物。 用於各種出血病證的治法。適用於吐血、rl]衄血url]、rl]咳血url]、便血、尿血、rl]崩漏url]等各種出血證。 根據出血證的原因不同,止血法的具體運用又有清熱止血、益氣止血和祛瘀止血三種治法。清熱止血適用於rl]血熱妄行url]或熱rl]傷血url]絡所致的出血證。常用rl]白茅根url]、rl]側柏葉url]、rl]小薊url]、rl]槐花url]、rl]地榆url]、犀角、rl]生地url]等葯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rl]十灰散url]、rl]四生丸url]、rl]犀角地黃湯url]、瀉心湯等。益氣止血適用於氣虛或陽虛,失於固攝,血失常道所致的出血證。常用黃芪、rl]灶心土url]、rl]炮姜url]、附子、rl]艾葉url]等葯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rl]歸脾湯url]、rl]黃土湯url]等。祛瘀止血適用於血痹阻脈絡,血行內阻,血不循經所致的出血證。常用rl]桃仁url]、赤芍、三七等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rl]宮外孕url]方。臨床上具體使用本法時應注意以下4點: ①應掌握病情的rl]標本緩急url]。②出血過多,氣隨血脫,當急以益氣固脫。③止血過急易致留瘀。rl]雲南白葯url]為最佳止血中葯。

  • 壓迫止血法折疊

    是手術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其原理是以一定的壓力使血管破口縮小或閉合,繼之由於血流減慢,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可迅速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壓迫止血可用一般紗布壓迫或採用40℃-50℃的溫熱鹽水紗布壓迫止血,加壓需有足夠的時間,一般需5分鍾左右再輕輕取出紗布,必要時重復2-3次。壓迫止血還可用紗布填塞壓迫法,因其可能釀成再出血及引起感染,不作為理想的止血手段,但是對於廣泛滲血及洶涌的滲血,如果現有辦法用盡仍未奏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採用填塞壓迫止血以保生命安全。方法是採用無菌干紗布或綳帶填塞壓迫,填塞處勿留死腔,要保持適當的壓力,填塞時紗布數及連接一定要絕對准確可靠,填塞時要做到有序的折疊。填塞物一般於手術後3-5天逐步松動取出,並且做好處理再次出血的一切准備。

    結扎止血法折疊

    有單純結扎和縫合結扎兩種方法。

    單純結扎法經常使用,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對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見的出血點,首先進行鉗夾,鉗夾出血點時要求准確,最好一次成功,結扎線的粗細要根據鉗夾的組織多少以及血管粗細進行選擇,血管粗時應單獨游離結扎。結扎時上血管鉗的鉗尖一定要旋轉提出(如圖13),扎線要將所需結扎組織完全套住,在收緊第一結時將提的血管鉗放下逐漸慢慢松開,第一結完全扎緊時再松鉗移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止血鉗不能松開過快,這樣會導致結扎部位的脫落或結扎不完全而釀成出血,更危險的是因結扎不準確導致術後出血。有時對於粗大的血管要雙重結扎,重復結扎,同一血管兩道線不能結扎在同一部位,須間隔一些距離,結扎時收線不宜過緊或過松,過緊易拉斷線或切割血管導致出血,過松可引起結扎線松脫出血。

    電凝止血法折疊

    電凝止血即用電灼器止血,現常用的電灼器有高頻電刀,氬氣電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單極電凝及雙極電凝。在止血時,電灼器可直接電灼出血點,也可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點,再用電灼器接觸止血鉗(圖16),止血鉗應准確地夾住出血點或血管處,夾住的組織越少越好,不可接觸其他組織以防燒傷,通電1-2秒即可止血;也可用小的鑷子或Adison鑷(血管外科用的尖頭鑷子)直接夾住出血點電凝。電凝止血適用於表淺的小的出血點止血,使用時要注意:⑴使用前要檢查電灼器有無故障,連接是否正確,檢查室內有無易燃化學物質;⑵電灼前用干紗布或吸引器將手術野沾干凈,電灼後殘面不能用紗布擦拭,只能用紗布蘸吸,以防止血的焦痂脫落造成止血失敗;⑶電灼器或導電的血管鉗、鑷不可接觸其他組織,以防損傷;⑷應隨時用刀片刮凈導電物前端的血痂,以免影響止血效果。

    局部葯物或生物止血法折疊

    在手術創面進行充分止血後仍有滲血時,可用局部止血法,常用的葯物或生物製品有:立止血、腎上腺素、凝血酶、明膠海綿、澱粉海綿、止血粉、解爾分思片(gelfex)、施必止等,可採用局部填塞、噴撒、局部注射等方法,如在手術部位注射加腎上腺素的鹽水或用蘸有腎上腺素鹽水的紗布壓迫局部均可減少創面出血和止血,但應注意監測心臟情況,另外目前使用的一些醫用生物膠作局部噴撒亦有較好的止血作用。

    止血帶止血法折疊

    用於肢體的手術(如矯形、截肢、燒傷的切痂等手術)和外傷。其作用是暫時阻斷血流,創造"無血"的手術野,可減少手術中失血量並有利於精細的解剖,有時作為外傷病人的緊急止血。有三種方法,一般常使用充氣式氣壓止血帶止血法。

    ①棉布類止血帶止血法 在傷口近端,用綳帶、帶狀布條或三角巾疊成帶狀,勒緊止血。一般常作為外傷時現場緊急止血。

    ②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1)指根部橡皮止血帶止血法:用廢手術乳膠手套袖口處皮筋,剪取後清洗,置於75%酒精內備用;指根部襯墊兩層窄紗布,然後用橡皮筋環狀交叉於紗布上,同時用止血鉗適度夾緊交叉處,但不得過緊以免影響動脈血流。

    2)上、下肢橡皮止血帶止血法:將橡皮止血帶適當拉緊、拉長繞肢體2~3周。橡皮帶末端緊壓在橡皮帶的另一端上。③充氣式氣壓止血袋止血法:充氣式氣壓止血袋止血法所需器械包括:

    (1)氣壓止血袋:氣壓止血袋類似血壓計袖袋,可分成人氣壓止血袋及兒童氣壓止血袋、上肢氣壓止血袋及下肢氣壓止血袋。氣壓止血袋還可分成手動充氣與電動充氣止血袋。

    (2)驅血帶:驅血帶由乳膠製成,厚1mm、寬10-12cm、長150cm。

    驅血帶的操作步驟折疊

    (1)先綁扎氣壓止血袋,為防止松動,可外加綳帶綁緊一周固定;

    (2)氣壓止血袋綁扎妥當後抬高肢體;

    (3)用驅血帶由遠端向近端拉緊、加壓纏繞;

    (4)纏繞驅血帶後向氣壓止血袋充氣並保持所需壓力;

    (5)松開驅血帶。

    使用止血帶的注意事項折疊

    (1)上止血帶部位要准確,纏在傷口的近端。上肢在上臂上1/3、下肢在大腿中上段、手指在指根部。與皮膚之間應加襯墊' ,

    (2)止血帶松緊要合適,以遠端出血停止 、不能摸到動脈搏動為宜。過松動脈供血未壓住,靜脈迴流受阻,反使出血加重;過緊容易發生組織壞死。

    (3)用止血帶時間不能過久,要記錄開始時間,一般不超過1~1.5小時放鬆一次,使血液流通5~10分鍾。

㈦ 開放性創傷的常用止血法

一、包紮止血 一般限於無明顯動脈性出血為宜。小創口出血,有條件時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局部,再用消毒紗布覆蓋創口,綳帶或三角巾包紮。無條件時可用冷開水沖洗,再用干凈毛巾或其他軟質布料覆蓋包紮。 如果創口較大而出血較多時,要加壓包紮止血。包紮的壓力應適度,除達到止血而又不影響肢體遠端血運為度。包紮後若遠端動脈還可觸到搏動,皮色無顯變化即為適度。嚴禁用泥土、麵粉等不潔物撒在傷口上,造成傷口一步污染,而且使下一步清創帶不困難。 二、指壓法止血 用於急救處理較急劇的動脈出血。手頭一時無包紮材料和止血帶時,或運送途中放止血帶的間隔時間,可用此法。 手指壓在出血動脈的近心端的鄰近骨頭上,阻斷血運來源。方法簡便,能迅速有效地達到止血目的,缺點是止血不易持久。事先應了解正確的壓迫點,才能見效。 常用壓迫止血點: (1)頭面部: 壓迫顳動脈─手指壓在耳前下頜關節處,可止同側上額、顳部及前頭部出血。壓迫頜外動脈—一手固定頭部,另一手拇指壓在下頜角前下方2—3處,可止同側臉下部及口腔出血。 壓迫頸動脈—將同側胸鎖乳突肌中段前緣的頸動脈壓至頸椎橫突上,可止同側頭頸部、咽部等較廣泛出血,注意不能壓迫時間太長,更不能二側同時壓迫,引起嚴重腦缺血,更不要因匆忙而將氣管壓住,引起呼吸受阻。 (2)肩部和上肢出血: 壓迫鎖骨下動脈—在鎖骨上窩內1、3處按到動脈搏動後,將其壓在第一肋骨上,可止肩部、腋部及上肢出血。壓迫肱動脈—在肱二頭肌溝骨觸到搏動後,將其壓在肱骨上,可止來自上肢下端前臂,手部的出血。 (3)下肢出血: 壓迫股動脈—在腹股溝韌帶中點處,將其用力壓在股骨上,可上下肢出血。 三、止血帶法止血 較大的肢體動脈出血,且為運送傷員方便起見,應上止血帶。用橡皮帶、寬布條、三角巾、毛巾等均可。 上肢出血:止血帶應結扎在上臂的上1、3處,禁止扎在中段,避免損傷橈神經。 下肢出血:止血帶扎在大腿的中部。 上止血帶前,先要將傷肢抬高,盡量使靜脈血迴流,並用軟織敷料墊好局部,然後再扎止血帶,以止血帶遠端肢體動脈剛剛摸不到為度。 使用止血帶應嚴格掌握適應和要領,如扎得太緊,時間過長,均可引起軟組織壓迫壞死,肢體遠端血運障礙,萎縮,甚至產生擠壓綜合症。如果扎得不緊,動脈遠端仍有血流,而靜脈的迴流完全受阻,反而造成傷口出血更多。紮好止血帶後,一定在做明顯的標志,寫明上止血帶的部位和時間,以免忘記定時放鬆,造成肢體缺血時間過久而壞死。上止血帶後每半小時到一小時放鬆一次,放鬆3—5分鍾後再紮上,放鬆止血帶時可暫用手指壓迫止血。 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㈧ 各種注射法的名稱和進針角度

一、皮內注射法(ID) 皮內注射法是將小量葯液注入表皮與真皮之間的方法。 (一)目的 1.用於各種葯物過敏試驗,以觀察局部反應。 2.預防接種。 3.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二)部位 1.皮膚試驗 取前臂內側下段。因該處皮膚較薄,皮色較淡,易於注射和辨認。 2.預防接種 常選用三角肌下緣部位注射,如卡介苗、百日咳疫苗等。 (三)用物 注射盤內放無菌1ml注射器和4.5~5 號針頭,按醫囑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1.將用物備齊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做皮試前,應詳細詢問有無過敏史,如對需要注射的葯液有過敏史,則不能作皮試,應和醫生取得聯系,更換其他葯物後再作試驗。 2.用1ml注射器及針頭,抽取葯液,排盡空氣。 3.選前臂掌側(或三角肌下緣部位),用70%酒精棉簽消毒皮膚待干,左手綳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斜面向上,和皮膚呈5度至15度刺入皮內(圖10-5)。 4.待針頭斜面進入皮內後,放平注射器,注入葯液0.1ml, 葯量要准確,使局部形成一圓形隆起的皮丘,皮膚變白,毛孔變大。 5.注射完畢,迅速拔出針頭,切勿按揉,清理用物,按時觀察反應。 圖10-5皮內注射法 6.如需作對照試驗,用另一注射器和針頭,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1ml等滲鹽水20分鍾後,對照觀察反應。 (五)注意事項 皮膚消毒忌用碘酊,進針勿過深,拔針不按壓,以免影響結果的觀察。

二、皮下注射法(H) 皮下注射法是將小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一)目的 1.需迅速達到葯效、不能或不宜經口服給葯時採用。如胰島素口服在胃腸道內易被消化酶破壞,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局部麻醉用葯或術前供葯。 3.預防接種。 (二)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緣、上臂外側、腹部、後背及大腿外側方(圖10-6)。 圖10-6皮下注射部位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1-2m注射器和5.5~6號針頭,按醫囑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1.將用物備齊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選擇注射部位,用2%碘酊和70%酒精進行皮膚消毒,待干。 2.將葯液吸入注射器,排盡空氣,左手綳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栓,針頭斜面向上和皮膚呈30度到40度角,過瘦者可捏起注射部位(圖10-7),迅速刺入針頭的三分之二,放開左手固定針栓,抽吸無回血,即可推注葯液。 3.注射完畢,用消毒棉簽輕按針刺處,快速拔針,清理用物。 (五)注意事項 1.針頭刺入角度不宜大於45度,以免刺入肌層。 2.盡量避免應用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的葯物作皮下注射。 3.經常注射者,應更換部位,輪流注射。 4.注射少於1ml的葯液,必須用1ml注射器,以保證注入葯液劑量准確。 圖10-7皮下注射法

三、肌內注射法(IM 或im) 肌內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肌肉組織的方法 . (一)目的 1.和皮下注射同,注射刺激性較強或葯量較大的葯物。 2.不宜或不能作靜脈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 (二)部位 應選擇肌肉較厚,離大神經、大血管較遠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為最常用,其次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側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頂點向左或右一側劃一水平線,從服務員骼嵴最高點作一垂直平分線,將臀部分為4個象限,其外上象限並避開內角(從髂後上棘至大轉子連線),即為注射區(圖10-8)。 (2)聯線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線的外上三分之一處為注射部位(圖10-8)。 圖10-8臀大肌肌內注射定位法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別置於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緣處,這樣骼嵴、食指、中指便構成一個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與中指間構成的角內。此處血管、神經較少,且脂肪組織也較薄,故被廣泛使用。 (2)以髂前上棘外側三橫指處(以病人自體手指寬度)為標准。 為使臀部肌肉鬆弛,可取以下各種體位。 側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彎曲。 俯卧位:足尖相對, 足跟分開。 坐位: 坐位椅要稍高,便於操作。 3.股外側肌注射部位為大腿中段外側,位於膝上10cm,髖關節下10cm處約7.5cm寬。此區大血管、神經干很少通過,部位較廣,適用於多次注射者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為上臂外側自肩峰下2-3指,此處肌肉分布較臀部少,只能作少劑量注射。 三角肌九區劃分法;把三角肌的長度和寬度中線都均分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為九個區,分別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後區。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後區為三角肌肌內注射的絕對安全區。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區為相對安全區。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後區深面,因有橈神經通過,為三角肌注射的危險區。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區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內注射。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注射器2-5ml,針頭6-6.5號,按醫囑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1.將用物備齊攜至床邊、核對,解釋,以取得合作,協助病人取適當體位。 2.用2%碘酊和70%酒精消毒皮膚,待干。 3.吸取葯液排盡空氣,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綳緊皮膚,右手持針,如握筆姿勢,以中指固定針栓,針頭與注射部位呈90度,快速刺入肌肉內。一般約進針2.5~3cm(消瘦者及兒童酌減)。 4.松開左手,抽動活塞,如無回血,固定針頭,注入葯物。注射畢以消毒棉簽按壓進針點,快速拔針。 5.清理用物,歸還原處。 (五)注意事項 1.切勿把針梗全部刺入,以防針梗從根部折斷。 2.兩種葯液同時注射時,要注意配伍禁忌;需長期作肌肉注射者,注射部位應交替更換,避免硬結的發生。 3.兩歲以下嬰幼兒不宜選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損傷坐骨神經的危險,幼兒在未能獨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發育不好,應選用臀中肌、臀小肌處注射 (六)病區內集中進行肌內注射 1.在同時間內為多數病人作肌內注射時,可將用物、葯物注射本放於治療車上,治療車下層放一盆消毒液和治療碗,內襯紗布,以收集用過的注射器及針頭,然後推車到病房,按病床順序邊吸葯,邊注射。 2.在同一時間內為多數病人作肌內注射時,需准備集體用的治療盤,內放無菌巾、注射器及針頭、葯物,治療碗一隻,內放消毒液紗布。 3.操作方法 (1)治療盤上鋪無菌治療巾(雙層)。 (2)核對大、小注射卡,將小卡按床號固定在治療盤內,准備葯物。 (3)吸取葯液,套上安瓿,放在無菌治療盤內,使活塞柄對准小注射卡,最後蓋上無菌治療巾備用。 (4)按床號順序核對,向病人解釋後注射。在另一病人注射前,用消毒液的紗布擦拭雙手後,再行注射。

四、靜脈注射法(IV或iv) 靜脈注射法是將葯液注入靜脈的方法。 (一)目的 1.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需迅速發生葯效時,可採用靜脈注射法。 2.葯物因濃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採取其它注射方法。 3.作診斷、試驗檢查時,由靜脈注入葯物,如為肝、腎、膽囊等X線攝片。 4.輸液和輸血。 5.用於靜脈營養治療。 (二)部位 常用的有肘窩的貴要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或手背、足背、踝部等處淺靜脈。 (三)用物 注射盤內無菌注射器(根據葯液量選用),針頭6.2-7號或頭皮針,止血帶,治療巾或一次性紙巾。按醫囑備葯物。 (四)操作方法 1.將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2.用注射器吸取葯液,排盡空氣,套上安瓿。 3.選擇合適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治療巾或紙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約6cm處扎緊止血帶,用2%碘酊消毒皮膚,待干後以70%酒精脫碘,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4.穿刺時,以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針頭和皮膚呈20度角,由靜脈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 5.見回血,證實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緩慢注入葯液。 6.在注射過程中,若局部腫脹疼痛, 提示針頭滑出靜脈,應拔出針頭更換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畢,以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點,迅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按壓片刻。清理用物。 8.注意事項 (1)注射時應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的靜脈。如需長期靜脈給葯者,應由遠心端到近心端進行注射。 (2)根據病情及葯物性質,掌握注入葯液的速度,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觀察體征及其病情變化。 (3)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葯物,注射前應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滲鹽水,證實針頭確在血管內,再推注葯物,以防葯液外溢於組織內而發生壞死。 9.靜脈注射常見失敗的原因。 (1)針頭斜面一半在血管內,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斷斷續續,注葯時溢出至皮下,皮膚隆起,病人局部疼痛。 (2)針頭刺入較深,斜面一半穿破對側血管壁,見有回血,但推葯不暢,部分葯液溢出至深層組織。 (3)針頭刺入過深,穿透對側血管壁,葯物注入深部組織,有痛感,沒有血,如只推注少量葯液,局部不一定隆起。

五、股靜脈注射法 (一)目的 常用於急救時作加壓輸液、輸血或採集血標本。 (二)部位 股三角區,在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聯線的中點為股動脈,股動脈內側0.5cm為股靜脈。 (三)用物 注射盤內10ml或20ml無菌乾燥注射器、紗布、試管。 (四)操作方法 1.病人平卧,下肢伸直略外展,局部常規消毒,待干。 2.術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後於股三角區捫股動脈搏動,或找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聯線中點的方法作股動脈定位,再消毒穿刺點及術者手指,並用左手手指加以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針頭和皮膚呈90度或45度角,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刺入,見抽出暗紅色血提示已達股靜脈,固定針頭,根據需要採取血標本或注射葯物。 4.抽血或注射畢,局部用無菌紗布加壓止血3-5分鍾,確認無出血,方可離開。清理用物。 (五)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防止感染。 (2)抽出為鮮紅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動脈,應立即拔出針頭,緊壓穿刺處5-10分鍾,直至無出血為至。 六、動脈穿刺注射法 (一)目的 作血液氣體分析; 重度休克,須經動脈輸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施行某些特殊檢查(如腦血管造影);施行某些治療(注射抗癌葯物)。 (二)部位 採集血標本常用橈動脈與股動脈。橈動脈穿刺點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上2cm、動脈搏動明顯處。股動脈穿刺點見前面。 (三)用物 注射盤內加無菌的5ml或10ml乾燥注射器,7號針頭及標本容器,手套。若作治療、檢查,另備葯液。 (四)操作方法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規消毒,范圍要廣泛,術者立於穿刺側,戴手套或用2%碘酊與70%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動脈,右手持注射器,在兩指間垂直或與動脈走向呈40度刺入動脈,見有鮮紅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針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葯液或采血。操作完畢,迅速拔出針頭,局部加壓止血5-1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