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男生戴紅手套接親是什麼風俗
擴展閱讀
牛年諾手套裝怎麼樣 2025-05-15 10:43:47

男生戴紅手套接親是什麼風俗

發布時間: 2022-08-06 12:29:31

❶ 結婚接親要備哪八件禮品

各地風俗不同。四色糖 需准備二份,冬瓜糖、冰糖、金棗、桔餅,表示新人甜甜蜜蜜。 早生貴子 包括花生(長生果)、紅棗、蓮子、桂圓。(花生可省或只用紅棗代表)。 米、糖 斗二米(米袋裝12斤)、糖仔路(紅糖2包)。供女方做湯圓用,有團圓美滿之意。 桂圓 又稱福圓,祝福新人圓滿,多子多孫多福氣,興旺之意

❷ 山西結婚有什麼風俗

山西結婚風俗:

一、婚前准備
1.定結婚日子
2.領結婚證
3.確定參加婚禮人數及桌數
4.預定飯店
5.購買、填寫請帖,根據邀請人數購買,連新娘的一起買了
6.准備喜聯(家門、卧室門)

准備大紅喜字(包括單喜、雙喜,大喜、小喜)家門上要貼紅色雙喜、卧室門上要貼紅色雙喜,樓單元門上要貼紅色雙喜,小區門前要貼一對紅色雙喜,樓梯上每個台階裡面上貼一對小喜;女方家裡貼單喜。
准備拉花(客廳、卧室均要使用拉花裝飾);准備帳本(預估來賓人數之後,買適當數量,記得買簽字筆);准備煙(除了婚禮當天用的煙,還要准備給丈人帶的煙,給幫忙的人准備的煙,家裡用的煙);准備酒(和煙的情況一樣,要准備接親的酒);准備飲料;准備糖(除了婚禮當天的糖,還有家裡招呼客人的糖)、花生、瓜子、水果;准備點心(接親的時候用,買兩種,一種買四塊,一種買八塊);准備氣球(婚車用,婚禮頭天晚上新娘踩的用);准備綵帶(婚車用);准備飯桌上來客登記紙(每桌一張記名字)。

7.車輛確定
攝像車一輛、婚車一輛、車隊。

8.人員確定
總管一名、禮房 2名(一名記帳、一名收錢)、司儀 1名、娶親代表最少六名、飯店負責人兩名、車隊長一名(車隊最好有電台)、炮長一名、炮手三人、錄相師 1名、攝影師1名、伴郎一名。

9.包餃子、鋪床人兩名(要求父母雙全、公婆健在、未離異、有後代的女性)。
10.准備結婚前一天晚上飯
11.安排婚車裝飾、安排車隊集合報到時間
12.確定行車路線(結婚前一天晚上)
13.結婚前一天下午或當天早上派人到飯店送給飯店負責人煙、酒、糖、飲料、乾果、禮簿。

二、結婚前一天晚上到女方家負責談判
參與人員總管、接親代表、介紹人
商量事項:1.酒席錢(協商);2.壓箱錢(協商、一般情況888或者1888);3.開箱錢(200);4.開門錢;5.歲數錢虛歲+2(天、地)(一元硬幣);6.包袱皮(紅色) 8 個、帶20個別針;7.四色禮:2瓶酒、2條煙、2盒點心(一種四塊兒,一種八塊兒)、2包糖(散糖用紅紙包);8.豬肉十斤;9.紅腰帶 1條(共2條給新郎各新娘1條);10.紅手絹(帶喜字)10個;11.五色線:紅、黃、蘭、綠、紫各1條;12、內衣、內褲 1套(背心、短褲紅色);13、紅手套 1副;14、紅襪子 1副;15、頂針十個;16、開心餃子寬心面(餃子的數量取決於新娘的歲數,即新娘虛歲+天+地+子孫,其中子孫餃子是大套小,套的多一些最好,所以餃子一定要袖珍,面條必須是寬面條,且只能是一根);17.鞭炮若干;18.紅色臉盆、牙刷、香皂盒、漱口杯、毛巾各一對。

三、結婚正日子
1、早晨6點放3根大炮、貼喜字、貼對聯(頭天晚上准備好也行)
2、婚車、車隊、攝像車集合
3、每車紅包、糖一包、煙一盒。
4、接親車輛出發前放炮
5、電話通知女方接親車已出發
6、接親車輛出發人員安排(接親代表帶開門錢)
7、接親車到女方家放3根報信炮(臨走時徵求女方意見是否能放炮)
8、接親車隊回男方家開始放炮
9、安排接親代表、介紹人、女方送親人員休息
安排 1桌8個盤(點心、水果、煙、花生、瓜子、糖、茶水等)招待
10、新娘換衣服
11、典禮認親攝像攝影留念
12、送親朋到飯店,新郎、新娘乘婚車到飯店

四、飯店
1、飯店負責人及放炮人員帶煙、酒上午10點左右到飯店
2、飯店負責人飯前每桌擺酒、煙、飲料、花生、瓜子、糖 1盤
3、飯店負責人把花生、瓜子、糖1盤給飯店服務員
4、放炮負責人在飯店門口擺放鞭炮
5、新人車到放炮
6、客人每桌10人安排
7、安排送親人員到包間
8、司儀講話
9、家長、新人感謝來賓
10、開飯
11、每桌發放紅紙1張
12、敬酒陪客1人

五、放炮次數及數量
1、結婚前1天晚上12點放3根大炮、
2、結婚正日子早晨6點放3根大炮
3、迎親汽車出發前放炮。15根大炮、5串1000響鞭炮
4、到女方家放3根報信炮 3串鞭炮
5、接親回家放20個大炮6串鞭炮
6、到飯店門口放2根禮炮10串鞭炮、20個二踢腳

六、附加說明
結婚前一天新娘和新郎不見面,喜字貼到窗戶、櫃子、箱子等地方,女方陪嫁的東西上都要貼。陪嫁品中要有被子、枕套、被套、牙刷牙缸等生活品,還要有新娘從里到外的紅色衣服,准備一個紅色皮箱,這裡面要放好陪嫁禮單和壓箱底錢。
結婚當天,新娘做頭要早,換婚紗之後不能下床,腳不能沾地,等待新郎的到來。新郎經擠門(准備擠門紅包)進門後把捧花送到新娘面前,說好話設法讓她接下捧花。當新娘接過捧花之後,新郎要開始找鞋。
穿好鞋,新娘和新郎要認親,這個時候,新郎要叫爸媽,要給新郎改口費。如果新娘有弟妹也要改口,新郎給改口費。然後,弟妹為新娘新郎戴上胸花,伴娘伴郎互戴胸花。然後,和親戚們照相,新娘的腳不能踩地,腳底下鋪上紅手絹。下樓的時候,新娘的腳也不能沾地,被新郎抱著或背著上花車。
走在路上的時候,伴娘要拿出提前准備好的手絹,在路上碰見接親的隊伍花車等時要搶在對方前扔出手絹。
到了男方家,新郎也要將新娘抱上樓去。新娘換衣服之後(註明:穿來的婚紗、鞋子必須換掉,鞋子以後也不能穿了),要開箱。開箱之人為新娘的弟弟或侄子,別忘了要紅包哦,開箱包可是很大的。開完箱後,要將陪嫁之品宣讀出來,並擺出壓箱底錢。這個時候,婆婆公公要將壓箱底錢翻倍再放入箱中鎖起來。隨後就是跟女方家一樣的認親、改口了。
去飯店的路上,伴娘依舊要把手絹准備好。到了飯店,如果有另外一家也在舉辦婚禮,那伴娘就要先下車,將帶有頂針的紅手絹塞到對方新娘的手裡。一定要搶先,頂住對方喜氣!

❸ 尋求有關山西的婚俗

榆次結婚風俗
結婚安排程序表
一、 婚前准備
1.定結婚日子
2.領結婚證
3.確定參加婚禮人數及桌數
4.預定飯店
5.發放邀請書、印製邀請書
6.准備對聯 幅
准備紅喜字大 對、小 對
准備拉花 個
准備帳本 本
准備煙 條
准備酒 瓶
准備飲料 瓶
准備送親飲料 瓶
准備糖 斤
准備花生 斤
准備瓜子 斤
准備水果 種
准備點心 種
准備紅旗 面
准備旗桿 根
准備紅紙 張
准備紅氣球 個(每車兩個)
准備認親名單(禮房)
准備桌上紅紙 張(每桌一張記名字)
准備結婚典禮儀程(禮房)
7.車輛提前 天預定
小轎車 輛
錄相車 輛(面的或可開後窗的車)
客貨兩用車 輛
8.確定總管 名
確定禮房 2名(一名記帳、一名收錢)
確定司儀 1名
確定娶親代表 1名
確定飯店負責 名
確定負責車輛 名
確定錄相 1名
確定照相 1名
9.包餃子 名
10.准備結婚前一天晚上飯 桌、做飯人員 名
11.通知車輛結婚早晨 點 分到男方家等候
其中 頭車裝飾 點 分
12.確定行車路線(結婚前一天晚上)
13.結婚前一天下午派人到飯店送給伙食長
煙 盒
酒 瓶
糖 包
二、 結婚前一天晚上到女方家負責談判
人員 總管、接親代表、介紹人
1.酒席錢 1888-3888 (協商)
2.壓箱錢 400-800 (協商)
3.開箱錢
4.開門錢
5.歲數錢 虛歲+2(天、地) (硬幣)
6.富貴錢 2分、5分 總數約20-30元
7.包袱皮 8 個、帶20個別針
8.四色禮 2瓶酒、2條煙、2盒點心、2包糖(散糖用紅紙包)
9.墨鏡 1個
10.紅腰帶 1條(共2條給新郎或新娘1條)
11.銅鏡 1個(共2個給新郎或新娘1個)
12.紅紗巾 1條
13.紅手絹(帶喜字)10個
14.五色線:紅、黃、蘭、綠、紫各1條
15、內衣、內褲 1套(背心、短褲紅色)
16、紅手套 1副
17、紅襪子 1副
18、紅紗服 1套(租)
19、頂針 2個
20、晚上12點放3根大炮、新郎新娘吃歲數餃子
三、 結婚正日子
1、早晨6點放3根大炮、掛紅旗、貼喜字、貼對聯
2、裝飾婚車 點 分到男方家
3、其餘車輛 點 分到男方家等候
4、派負責車輛的人應酬汽車司機。每個司機
紅包 個(內裝 元)
酒 瓶
糖 包
5、派人吹氣球,每車2個
6、接親車輛出發前放炮
7、電話通知女方接親車已出發
8、接親車輛出發 人員(接親代表帶開門錢、照相師、錄相師 去單回雙)
9、接親車到女方家放3根報信炮 ( 臨走時徵求女方意見是否能放炮)
10、接親車隊回男方家開始放炮
11、安排接親代表、介紹人、女方送親人員休息
安排 1桌8個盤(點心、水果、煙、花生、瓜子、糖、茶水等)招待
12、新娘換衣服
13、典禮認親
14、放典禮炮
15、典禮完畢
16、送親朋到飯店
17、新郎、新娘乘婚車到飯店
四、 飯店
1、飯店負責人及放炮人員帶煙、酒上午11點左右到飯店
2、飯店負責人飯前每桌擺
酒 瓶
煙 盒
飲料 瓶
花生、瓜子、糖 1盤
3、飯店負責人把花生、瓜子、糖1盤給飯店服務員
4、放炮負責人在飯店門口擺放鞭炮
5、新人車到放炮
6、客人每桌10人 安排
7、安排送親人員到包間
8、司儀講話
9、家長、新人感謝來賓
10、開飯
11、每桌發放紅紙1張
12、敬酒 陪客1人
五、 回門
第二天內弟接新人。男方父母給1個紅包80元,新人帶四色禮(煙、酒、糖、點心)
六、 放炮次數及數量
1、結婚前1天晚上12點放3根大炮、
2、結婚正日子早晨6點放3根大炮、貼對聯、掛紅旗、貼喜字
3、迎親汽車出發前放炮。15根大炮、5串1000響鞭炮
4、到女方家放3根報信炮 3串鞭炮
5、接親回家放20個大炮6串鞭炮
6、在家認新放3根大炮、禮炮2根
7、到飯店門口放2根禮炮10串鞭炮、20-30根大炮

❹ 接親有什麼習俗

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大概都差不多:

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後,應持捧花給房中待嫁的新娘,此時,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攔住新郎,可是條件要新郎答應,通常都以紅包禮成交。

拜別:新娘應叩別父母道別,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

出門:新娘應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長輩持竹匾或紅傘護其走至禮車(這個一般都省去了而由新郎抱上婚車)(註:准備竹匾,並在上面貼上喜字)

不說再見:當所有人離開女方家門時,決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燃炮:禮車離開女方家燃放鞭炮,到達男方家也需要燃放禮炮。

知識拓展

男方去女方家接親流程:

1、出發。新郎可以從父母家出發,也可以從新房出發,如果婚車需要扎花車,也可從扎花車的地方出發,這就沒有具體規定了。只是要記住出發前給每個婚車車隊的司機每人發一個喜袋(紅包+喜煙)和一張路線圖,攝像車上要有一個認識新娘家的人。

另外,新郎不用太早出發,只要避開高峰就好。到的太早只會讓自己更累,但是也不能太晚了,防止會有突發事件發生。當然,什麼時候出發還要考慮到路程的遠近、路況等。



❺ 接親的人有什麼講究

1、未婚

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參加接親的人,都必須保證一個原則,那就是未婚。

2、性格

最好找一些性格比較開朗,能夠玩的開的人一起接親,這樣有利於調節接親現場的氣氛。

3、人數

按照接親流程的風俗,新郎出門接親為單數,到新娘家接親結束後,返回夫家是需要雙數的,也就是接親的人要單數,送親的也要單數,單數來雙數回。中國有句古話說「夫妻雙雙把家還」,中國人覺得雙數都是吉利的數字,所有要成雙成對。接親人數安排也是如此。

(5)男生戴紅手套接親是什麼風俗擴展閱讀:

親迎禮始於周代,女王成婚時也曾親迎於渭水。此禮歷代沿襲,為婚禮的開端。親迎禮形式多樣。至清代,新郎親迎,披紅戴花,或乘馬,或坐轎到女家,儐相贊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諸親。

岳家為加雙花披紅作交文,御輪三周,先歸。新娘由其兄長等用錦衾裹抱至轎內。轎起,女家親屬數人伴送,稱「送親」,新郎在家迎侯。

❻ 新娘穿紅手套和白長手套是哪裡的風俗

白色是歐洲那面的,紅色在中國很流行

❼ 結婚風俗

訂婚禮俗記要
訂婚又稱「文定」,昔稱「納吉」及「納徵」,訂婚雖然不像結婚般繁復,但傳統習俗仍非常重視,男女雙方均需准備若干禮品,其過程如下: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後與媒人同乘一車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車,進了門,紅包可跑不掉哦!
(一)貢禮官:俗稱「押箱先生」,專門負責送禮行聘事宜。貢禮官必須控制人數(湊成雙數)、車輛(六輛或十二輛)、聘金(雙數且用紅紙包裝妥當)、六件禮。
(二)家祭:出發前往女方家納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儀式,這時將納采所用之「盒仔餅」或大餅,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將前往某處女方家下聘,請示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姻椽美滿幸福。
(三)出發:行完家祭後,貢禮官負責將所有聘禮搬上車,新郎與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紅包:出發前貢禮宮除了打理人數、車數、聘禮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備紅包。如:前來開新郎車門的舅爹、「壓桌」、六名隨去的親人都需備有新娘見面禮、捧洗臉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禮。
· 訂下終身後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禮中要有米香餅。
·為什麼要准備四色糖呢?
是象徵新人甜甜蜜蜜,白頭到老的意思。
聘禮不僅代表男方報答女方家長的心意,感謝女方家含辛茹苦撫養即將過門的新嫁娘,同時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數都願意添置得風風光光、體體面面,而且每件聘禮也都包含了討吉利、增圓滿的象徵意義。
聘禮通常分簡單的六件禮或講究的十二件禮,聘禮的多寡依照個人的預算安排,同時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長請教,詢問女方意見,做個兩全其美的排場。
·男婚女嫁正式登場
霹哩叭啦!鞭炮聲響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當天要進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牽手到白頭的戒指後才算禮成。
·大禮過後,女方如何回禮?
中國人一向講究「禮尚往來」,在男方過大禮後,女方自然也要備回禮,可不能讓男方空手而歸啊。

漢族--婚俗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春秋時,人們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為婚乾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中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並,只禁止同宗結婚。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查日子: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夥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准備嫁妝,男方准備傢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賀郎歌: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夥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回門: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❽ 紅色手套代表是什麼意思

戴紅色手套是代表女生答應男生的求婚。

在中古世紀時,準新郎為穩定心上人的心,便向心上人送愛的信物。當時許多紳士流行送手套給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對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時戴著那副手套,就表示她已答應他的求婚。所以,婚禮上戴手套不僅漂亮還很浪漫。

挑選婚紗手套的基本原則

1、嬌小型新娘不宜佩戴長度高於手肘位的手套。

2、手臂較粗的新娘不宜佩戴長過手肘款式的手套。

3、短袖婚紗宜佩戴剛蓋手腕位的手套。

4、背心款型婚紗宜佩戴到手肘長度的手套。

❾ 榆次的婚嫁習俗

1、訂婚

訂婚儀式可以在酒店舉辦,也可以在女方的家中舉辦。一般男方需要攜帶彩禮和其他禮品,前往女方家參加訂婚儀式。

2、出嫁

在山西地區,結婚日期是非常重要的。基本上的婚禮日期都是用男女雙方的八字推算出來的,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黃道吉日。女方在出嫁這一天,需要在自己家設宴答謝親朋好友以及媒人,隨後等待男方前來迎親。

3、迎親

男方在婚禮當天,選擇一個吉時從家中出發,前往女方家迎親。迎親一般是新郎帶上雙數的親朋好友一起,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前進。

4、婚禮

新郎接到新娘之後,共同到達婚禮現場,准備開始婚禮儀式。儀式基本上和其他地區沒什麼不同,都是西式或者中式婚禮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新娘下婚車的時候,需要由全福人攙扶,還要向男方索要下車紅包。隨後新人一起到達婚房,進入洞房。



5、回門

回門是結婚的最後一個流程,山西也有這個習俗。一般結婚後的第二天,新郎還要設宴答謝親朋好友。女方也會派遣一些專人,到男方家道喜。隨後第三天,新郎新娘一起返回娘家,參加回門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