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什麼樣r肯況帶無菌手套
擴展閱讀
護理皮衣用什麼工具 2025-09-18 22:06:19
皮衣上粘上強力膠怎麼辦 2025-09-18 21:56:20
手機怎麼下載女裝山脈 2025-09-18 21:49:02

什麼樣r肯況帶無菌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30 05:59:02

『壹』 接觸患者黏膜或破損的皮膚時應戴無菌手套是否正確

醫務人員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樣,不同病毒之間雖然是近親,但性情、態度、處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臨床表現

一般症狀: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征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

3、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二、個人防護

醫務人員在開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診療活動時要做好職業防護工作,應當按照標准防護和加強防護的原則,根據其傳播途徑採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和接觸隔離。

1、個人防護用品通用准則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感染風險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當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時,應當戴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防護面屏),穿隔離衣。

(3)進行氣管插管等有創操作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醫用乳膠手套、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滲隔離衣。

(4)當口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所有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在使用後仔細棄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資源有限無法獲得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則使用可再利用的裝備(如布料的隔離衣或防護服),每次用完後正確消毒。在摘脫及拋棄任何個人防護用品後,總是立即執行手衛生措施。

2、個人防護用品

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個人防護用品應該包括保護軀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裝置。

(1)一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預檢分診處和感染性疾病科門診從事一般性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患者留觀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區患者病房從事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和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

(3)三級防護:適用於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為患者實施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衛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患者前。

b.清潔、無菌操作前,包括進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後,包括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d.接觸患者後。

e.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包括接觸患者周圍的醫療相關器械、用具等物體表面後。

(2)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或可能接觸艱難梭菌、腸道病毒等對速干手消毒劑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時應洗手。

(3)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4)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傳染病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b.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後。

洗手方法:嚴格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規定的「六步洗手法」執行。

手消毒劑:首選速干手消毒劑,過敏人群可選用其他手消毒劑;針對某些對乙醇不敏感的腸道病毒感染時,應選擇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劑,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項:戴手套不能代替手衛生,摘手套後應進行手衛生。

4、面部防護

進行有可能造成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飛濺或噴出的操作時,應佩戴面部防護裝置,包括外科口罩和護眼裝置(面罩,護目鏡),以保護眼結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與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打噴嚏)的患者近距離接觸時,可能會有分泌物噴出,應佩戴護眼裝置。注意普通的眼鏡不能用於防止液體濺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護。

5、安全注射與防針被刺

操作結束後處理針頭、手術刀和其他銳器或設備時防止被刺傷或者劃傷,銳器放置在硬質材料的銳器盒中,容器應放置在靠近操作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傳染病職業暴露。

『貳』 醫生做手術時為什麼要用布蒙著,通過一個洞去做手術

醫生做手術之前,會用一塊綠色的布,把患者的大部分身體蓋起來。布上開有一個洞,醫生會通過這個洞為患者實施手術。蓋在患者身上的布醫學術語叫手術洞巾,或者稱為無菌布,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保證手術過程能有一個穩定的無菌環境。但是,這可不是一塊普通的布,手術洞巾在使用前都是經過高溫高壓來消毒的。

現在的手術室非常先進,基本上都是層流手術室,盡量杜絕從空氣中傳播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手術器械也都是經過高溫高壓或是等離子滅菌的,醫生手術前也都要嚴格清洗雙手直到雙側肘關節上方的部位,還要穿無菌手術衣、戴口罩帽子、戴無菌手套,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避免細菌通過手術切口感染病人,雖然醫生做得很完備,手術器械也嚴格滅菌,但是,如果病人那方面的消毒無菌做的不到位,一切都是徒勞的。手術前,醫生先會標記下病人的手術切口,沿著手術切口及周圍消毒,然後開始一層一層的鋪上本題所講的布,當然了,這個布是嚴格滅菌的,先是小塊的布,然後是中等大小的布,最後才能最大塊的布,需要鋪上很多層,只露出手術切口部位的那部分,也是為了避免污染。需要用的手術器械就可以放心地放在無菌布上。

『叄』 戴無菌手套的原則

一。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1、 環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小時,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
2、 進行無菌操作時,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並修剪指甲,洗手。
3、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於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無菌物品一經使用後,必須再經無菌處理後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
4、 無菌包應註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並按日期先後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14天,過期應重新滅菌。
5、 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鉗(鑷)。未經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或跨越無菌區。
6、 進行無菌操作時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更換或重新滅菌。
7、 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二) 准備質量標准
1、 工作人員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 備齊用物。
3、 治療盤、無菌持物鉗或鑷,浸泡於消毒溶液內,無菌溶液、無菌包布、無菌容器及物品、無菌手套、彎盤、75%酒精、無菌棉簽。
4、 查對無菌物品、滅菌日期及手套號。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無菌操作要求。
(三) 操作流程質量標准
1、 選擇清潔、乾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
2、 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後揭開內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於治療盤內,剩餘部分按原摺痕包起紮好,並註明開包時間。
4、 鋪無菌盤:
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於治療盤上,內面為無菌區,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後,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
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於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向對側覆蓋於治療盤內上,邊緣多餘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
5、 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面)向上,放在穩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後立即蓋嚴。
6、 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後,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隻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於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並消毒翻轉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後立即蓋好,並註明開瓶時間。
7、 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註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後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於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
8、 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面及邊緣。
9、 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捲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並抓住遞送或穩妥地將包內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域內)。
10、 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 終末質量標准
1、 操作有序,方法正確,無菌概念清楚,無菌觀念強。
2、 能口述無菌操作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五) 注意事項
1、 開包後的無菌包和開封後的無菌溶液有效期均為24小時,無菌盤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
2、 無菌持物鉗取時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內壁。使用時應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用後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遠處夾取物品時,無菌持物鉗應連同容器一並搬移,就地取出使用。無菌持物鉗只能用於夾取無菌物品,不能用於換葯和消毒皮膚。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應每周清潔消毒二次,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門診換葯室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清潔消毒一次。
3、 使用無菌瓶內的溶液時,不可將無菌敷料堵塞瓶口傾倒無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內蘸取,以免污染剩餘的溶液。
4、 無菌包內物品不慎污染或無菌包浸濕,外界微生物可滲入包內,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 戴手套時應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則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裡面。戴手套後如發現破裂,應立即更換。脫手套時,須將手套口翻轉膠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以免損壞

『肆』 勞動法規規定什麼情況下工人必須戴手套操作

勞動法沒有這樣的規定,操作機械時是不可以戴手套的。其它易弄臟產品的可戴手套。

『伍』 醫用手套的作用是什麼

外科醫用手套主要作用就是滅菌: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醫用手套使用要求


1、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和規格的醫用手套;


2、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3、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醫用手套;


4、一次性醫用手套應一次性使用,使用後隨即丟棄。


三、醫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醫用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醫用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醫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醫用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醫用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陸』 手術室用的無菌手套上的r和l是什麼意思

r代表的是right 右邊
l代表的是left 左邊
為了讓使用者分辨出哪只手應該戴哪只手套

『柒』 手全部被酒精燒傷,後塗濕潤燒傷膏能用無菌塑料手套不晚上睡覺手沒地方放,怕葯膏染了被褥,想戴那種

問題分析:
你好,燙傷以後,由於創面表皮的破壞,大量的血漿外滲,很容易導致創面的感染,需要積極的處理!

意見建議:
建議,創面現在外用的葯物很多,如果你選擇使用美寶的情況下,不推薦使用橡膠手套,怕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外用無菌紗布包紮即可!

『捌』 戴無菌手套的目的是什麼啊

執行無菌操作或者接觸無菌物品時戴無菌手套,以保護患者,預防感染。

『玖』 關於戴手套的描述正確的是什麼

關於戴手套描述正確方法是進行侵入性操作時應當戴無菌手套,戴手套前應當洗手,摘手套後應當洗手。

戴的手套的大小應該是剛剛好(不要過大或過小),手套若是過大,手和手套定會有縫隙,冷空氣就會趁機而入,就起不到保暖的作用,而且手套過大還會使我們的手指活動不方便,影響我們的工作效率。

手套若是過小會讓我們手的血液循環受到阻力,從而會使手受到傷害所以說戴手套的標準是戴的時候很順暢,戴上以後還很舒服,手指活動自如非常靈活,然後脫得時候方便。

手套的特點

手套是手部保暖或勞動保護用品,也有裝飾用的,手套是個很特別的東西,當初它的產生並不是為了實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區保溫必備之物,或是醫療防菌、工業防護用品,手套按照製作方法分為縫制、針織、浸膠等。

但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手套,如今的手套更有了深一層的含義,與傳統的手套迥然不同,這是由於網路游戲的興起,使得鋪天蓋地的游戲裝備名稱出現,由於游戲玩家數量眾多,尤其是相比於傳統行業,使得網路上的手套信息更多的卻是網路游戲裝備的相關信息,手套最早起源於古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