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進行有毒實驗的操作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實驗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項:
(2)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或用CO、H2還原Fe2O3、CuO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3)防暴沸:加熱液體或蒸餾時常在加熱的裝置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4)防失火:實驗室中的可燃物質一定要遠離火源。
(5)防腐蝕:強酸、強鹼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如果皮膚上沾有強酸、強鹼要用水沖洗,再塗抹3%一5%NaHCO3 溶液、硼酸,
(6)防中毒:在製取或使用有毒氣體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注意尾氣處理。如用CO還原Fe2O3、CuO要處理好尾氣.
(7)防炸裂:普通玻璃製品都有受熱不均勻易炸裂的特性,因此: ①試管加熱時先要預熱;
②做固體在氣體中燃燒實驗時要在集氣瓶底預留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③注意防止倒吸。
(8)防堵塞: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9)防污染
(10)防意外:
(1)中毒事故防止和處理一氧化碳中毒時應迅速離開所處房間,到通風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誤食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銀鹽等)應立即服用生蛋白或生牛奶。 (2)火災處理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②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③會用乾粉及泡沫火火器;
④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 「120」,也可撥「110」求助; ⑤因電失火應先切斷電源,再實施滅火
2. 「二氟一氯甲烷」是干什麼用的
主要用作製取四氟乙烯的原料和製冷劑、噴霧劑、農葯生產原料等。
二氟一氯甲烷又名一氯二氟甲烷(monochlorodifluoromethane)別名氟里昂-22(freon-22),無色有輕微發甜氣味的氣體,分子式和結構式均為CHClF2,屬於含氫的氟氯代烴,也簡稱為HCFC-22。性能穩定,不能燃燒,無腐蝕性。
其毒性較低,微溶於水,能溶於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主要用作製取四氟乙烯的原料和製冷劑、噴霧劑、農葯生產原料等。
(2)五氟一氯乙烷需要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1、健康危害:
本品毒性低,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兔、大鼠、小鼠吸入0.2%濃度,6小時/天,共10個月,均無毒性反應;1.4%濃度,體重減輕,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剖檢肺見肺泡間質增厚、肺水腫,心肝、腎及神經系統退行性變。
2、危險特性:
若遇高熱或燃燒,分解出四氟乙烯、氟化氫等有毒氣體,毒性較大,可引起中毒。吸入高濃度裂解氣,初期僅有輕咳、惡心、發冷、胸悶及乏力感,但經24-72小時潛伏期後出現明顯症狀,發生肺炎、肺水腫,呼吸窘迫綜合征,後期有纖維增生徵象。
3. 什麼樣的化合物是三氟甲烷,二氟甲烷,六氟化硫,三氟化氮,三氟甲基氟甲基醚;三氟甲基乙醚
三氟甲烷: 1.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22032
CAS號 75-46-7
中文名稱 三氟甲烷
英文名稱 trifluoromethane;fluoroform
別 名 R23;氟仿
分子式 CHF3 外觀與性狀 無色無臭氣體
分子量 70.01 蒸汽壓 2504kPa(20℃)
熔 點 -155℃ 沸點:-84℃ 溶解性 溶於水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1.52(-80℃);相對密度(空氣=1)2.43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5(不燃氣體) 主要用途 用作低溫致冷劑及作為滅火劑和製造四氟乙烯的原料
2.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
健康危害:接觸後可引起頭痛、惡心和嘔吐,有麻醉作用。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大鼠吸入20%×2小時,存活;豚鼠吸入50~80%(充氧環境連續吸入),存活
危險特性:不燃。受熱分解釋出劇毒的煙霧。
燃燒(分解)產物:氟化氫。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參照《分析化學手冊》(第四分冊,色譜分析),化學工業出版社
5.環境標准: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1000mg/m3
6.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料高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穿一般作業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滅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二氟甲烷:是一種鹵代烴(化學式:CH2F2),簡稱R32,也是鹵代甲烷的一種。它是甲烷的四個氫原子中的兩個被氟原子代替形成的化合物。
二氟甲烷是一種擁有零臭氧損耗潛勢的冷卻劑。二氟甲烷與五氟乙烷可生成一種恆沸混合物(稱為R-410A),用作新冷卻劑系統中氯氟碳化合物(亦稱為Freon)的代替物。雖然它是零臭氧損耗潛勢,但它有高全球變暖潛能,以每100年時間為基礎,其潛能是二氧化碳的550倍。
製作方法
二氯甲烷和氟化氫加熱反應,生成二氟甲烷和氯化氫,經過水鹼吸收HCL後製取純R32。
二氟甲烷在常溫下為氣體,在自身壓力下為無色透明液體,易溶於油,難溶於水,主要是替代 HCFC-22 ,作復配中低溫混合致冷劑。
• 物化性能
分子式 CH2F2 分子量 52.0 沸 點(℃) -51.7
臨界溫度(℃) 78.25 臨界壓力( Kpa ) 5808 臨界密度( Kg/M 3 ) 430
蒸氣壓( 25 ℃ ,Kpa )1702 沸點下蒸發潛能( KJ/Kg ) 390.5
比熱(液體, 25 ℃, KJ/Kg, ℃) 2.35 在水中溶解度( 25 ℃,重量 % ) 0.440
燃燒范圍 無 ODP 值(破壞臭氧潛能值) 0 GWP 值(溫室效應系數值) 0.11
六氟化硫:化學品中文名稱: 六氟化硫
化學品英文名稱: sulfur hexafluoride
分子結構: S原子以sp3d2雜化軌道成鍵,分子為正八面體形分子。
技術說明書編碼: 56
CAS No.: 2551-62-4
分子式: SF6
分子量: 146.05
有害物成分 CAS No.
六氟化硫 2551-62-4
危險性類別: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 純品基本無毒。但產品中如混雜低氟化硫、氟化氫,特別是十氟化硫時,則毒性增強。
環境危害: 在1997年防止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中,將包括SF6氣體在內的6種氣體列為溫室效應氣體,它們對溫室效應的影響依次為CO2,CH4,N2O,PFC,HFC,SF6。其中CO2氣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最大,佔64%,而SF6氣體的影響為最小,僅佔0.07%。
燃爆危險: 本品不燃。
皮膚接觸:
眼睛接觸: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危險特性: 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有害燃燒產物: 氧化硫、氟化氫。
滅火方法: 本品不燃。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一般作業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如有可能,即時使用。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件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准
前蘇聯MAC(mg/m3): 5000
TLVTN: OSHA 1000ppm,5970mg/m3; ACGIH 1000ppm,5970mg/m3
TLVWN: 未制定標准
監測方法:
工程式控制制: 密閉操作,局部排風。
呼吸系統防護: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 必要時,戴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一般作業防護服。
手防護: 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無臭氣體。
pH:
熔點(℃): -51
沸點(℃): 無資料
相對密度(水=1): 1.67(-10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5.11
飽和蒸氣壓(kPa): 無資料
燃燒熱(kJ/mol): 無意義
臨界溫度(℃): 45.6
臨界壓力(MPa): 3.37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
引燃溫度(℃): 無意義
爆炸上限%(V/V): 無意義
爆炸下限%(V/V): 無意義
溶解性: 微溶於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作電子設備和雷達波導的氣體絕緣體。
禁配物: 強氧化劑、易燃或可燃物。
危險貨物編號: 22021
UN編號: 1080
包裝標志:
包裝類別: O53
包裝方法: 鋼質氣瓶。
運輸注意事項: 鐵路運輸時需經生物試驗證明合格,根據合格證托運。採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氧化劑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法規信息: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2 類不燃氣體;車間空氣中六氟化硫衛生標准(GB 8777-88),規定了車間空氣中該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及檢測方法。
SF6氣體已有百年歷史,它是法國兩位化學家Moissan和Lebeau於1900年合成的人造惰性氣體,1940年前後,美國軍方將其用於曼哈頓計劃(核軍事)。1947年提供商用。當前SF6氣體主要用於電力工業中。SF6氣體用於4種類型的電氣設備作為絕緣和/或滅弧;SF6斷路器及GIS、SF6負荷開關設備,SF6絕緣輸電管線,SF6變壓器及SF6絕緣變電站。從用氣量講,80%用於高中壓電力設備。 SF6氣體之所以適用於電力設備,因它主要有如下特性:
·強電負性,具有優異的滅弧性能;
·絕緣強度高,在大氣壓下為空氣的3倍;
·熱傳導性能好且易復合,特別是當SF6氣體由於放電或電弧作用出現離解時;
·可在小的氣罐內儲存,這是因為室溫下加高壓力易液化。
·供氣方便,價格不貴且穩定。
為合理擺放、貯存、正確運輸、安全使用六氟化硫氣體,特此規定如下:
一:六氟化硫氣體貯存、擺放、使用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1、六氟化硫新氣中可能存在一定量的毒性分解物,在使用六氟化硫新氣的過程中,要採取安全防護措施。製造廠提供的六氟化硫氣體應具有製造廠名稱、氣體凈重、灌裝日期、批號及質量檢驗單,否則不準使用。
2、六氟化硫氣體鋼瓶儲存場所必須通風良好,並應遠離熱源和油污的地方,防潮、防陽光爆曬,並不得有水份和油污粘在閥門,經常檢查氣瓶的密封性,擰緊閥門和瓶帽子。
3、六氟化硫氣體鋼瓶的安全帽、防震圈應齊全,安全帽應旋緊,存放氣瓶應豎立在架子上,標志向外,搬運時輕裝輕卸,嚴禁拋滑。
4、末經檢驗的六氟化硫新氣氣瓶和已檢驗合格的氣體氣瓶應分開存放,不得混淆。
5、在新瓶內存放半年以上的六氟化硫氣體,使用前應再次進行抽檢,符合標准後方准使用。
6、從鋼瓶中引出六氟化硫氣體時,必須用減壓閥降壓,並在通風良好的條件下進行操作,使用過的六氟化硫氣體鋼瓶應關緊閥門,戴上瓶帽,防止剩餘氣體泄露。
7、對接觸六氟化硫氣體各相關設備運行、檢修及氣體試驗工作人員在正式工作之前,首先要接受安全防護教育和有關培訓。
二:六氟化硫氣體安全防護用品的管理與使用
1、六氟化硫氣體的操作工作人員應配備安全防護用品,應有專用防護服、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手套、防護眼鏡及防護脂等。安全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2安全防護用品應存放在清潔、乾燥、陰涼的專用櫃中,設專人保管並定期檢查,保證其隨時處於備用狀態。
3、凡使用氧氣呼吸器和防毒面具的人員要先進行體格檢查,尤其是要檢查心臟和肺功能,功能不正常者不能使用上述用品。
4、工作人員佩戴氧氣呼吸器和防毒面具進行工作時,要有專門監護在現場監護,以防出現意外事故。
三:六氟化硫氣體的組織管理與勞動保健
1、設立六氟化硫安全防護專責任崗,各設備運行、檢修及試驗部門應有專人負責安全防護。
2、各類安全監測儀器要定期標定、校準,隨時處於完好狀態,
3、對從事六氟化硫氣體檢修、運行、試驗及監督的工作人員,每年應體檢1-2次,體檢項目應有特殊要求(如血相、呼吸系統、皮膚等),並建立健康檔案。
三氟化氮:第一部分: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 三氟化氮
化學品英文名稱: nitrogen trifluoride
中文名稱2:
英文名稱2: nitrogen fluoride
技術說明書編碼: 67
CAS No.: 7783-54-2
分子式: NF3
分子量: 70.01
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三氟化氮 7783-54-2
分子結構: N原子以sp3雜化軌道成鍵,分子為三角雙錐形分子。
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 尚未見職業性中毒報道。
環境危害:
燃爆危險: 本品助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眼睛接觸: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強氧化劑。受熱或與火焰、電火化、有機物等接觸能燃燒,甚至爆炸。與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與還原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爆炸。
有害燃燒產物: 氟化氫。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
第六部分: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還原劑接觸。搬運時戴好鋼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鋼瓶碰撞、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1
前蘇聯MAC(mg/m3): 未制定標准
TLVTN: ACGIH 10ppm,29mg[F]/m3
TLVWN: 未制定標准
監測方法:
工程式控制制: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 空氣中濃度較高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 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 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嚴禁吸煙。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帶霉味的氣體。
pH:
熔點(℃): -208.5
沸點(℃): -129
相對密度(水=1): 1.89(沸點,液體)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無資料
飽和蒸氣壓(kPa): 無資料
燃燒熱(kJ/mol): 無意義
臨界溫度(℃) :-39.3℃
臨界壓力(MPa) :4530kPa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
引燃溫度(℃): 無意義
爆炸上限%(V/V): 無意義
爆炸下限%(V/V): 無意義
溶解性: 不溶於水。
主要用途: 用作高能燃料。
其它理化性質: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
禁配物: 還原劑、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觸的條件:
聚合危害:
分解產物:
NF3在潮濕的空氣中與水蒸氣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
3NF3+5H2O=9HF+2NO+HNO3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無資料
LC50:19000mg/m3,1小時(大鼠吸入);5600mg/m3,4小時(小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對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
致敏性: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無資料。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
廢棄處置方法: 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製造商聯系,確定處置方法。
廢棄注意事項: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 23016
UN編號: 2451
包裝標志:
包裝類別: Z01
包裝方法: 無資料。
運輸注意事項: 鐵路運輸時須報鐵路局進行試運,試運期為兩年。試運結束後,寫出試運報告,報鐵道部正式公布運輸條件。採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還原劑、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禁止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3 類有毒氣體。
2008年聯合國環境大會上,三氟化氮被列為溫室氣體,其製造溫室的能力極強,能在大氣中維持550年. 主要在生產液晶電視時排放,目前排放量為每年4000噸
三氟化氮擁有導致全球變暖的強大潛力,其存儲熱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12000—20000倍,在大氣中的壽命可長達740年之久
三氟甲基氟甲基醚:結構簡式:CF3OCH2F
三氟甲基乙醚:結構簡式:CF3OCH2CH3
4. 五氟乙烷的發展前景
一定的五氟乙烷與一氯二氟甲烷的組合物,作為加熱或冷卻的液體時具有非凡的效率和容量。這種組合物可以包含潤滑劑和潤滑劑的增溶劑如丙烷。
包含五氟乙烷和二氯二氟甲烷的新穎組合物
五氟乙烷選擇性好,工藝簡便,適於工業化生產
factory list and their proct lines
5. 誰知道五氟氯乙烷的易燃性、穩定性、健康性、特殊性 如:「氧氣」的易燃性0、穩定性0、健康性0、特殊性0x
五氟一氯乙烷 (CFC-115): 性狀用途: CFC-115,化學名:五氟一氯乙烷,主要用於配製低溫致冷工質R502(系F22和F115的恆沸共混物)等。 物化性質: 化學式:CF3CF2Cl 分子量:154.5 沸點 ℃:-38.7 臨界溫度 ℃:80 臨界壓力 KPa: 3118.5 臨界密度 (kg/m3): 1221.0 Cp/Cv比熱比(latm, 25℃): 1.091 蒸發潛熱(沸點,KJ/kg. ℃): 0.686 可燃性:無 質量指標: 外觀:無色、不渾濁 氣味:無異臭 純度(≥%): 99.8 水份(≤%): 0.002 酸度(≤%, 以HCl計): 0.0001 蒸發殘留物(≤%): 0.01 包裝和貯存: 鋼瓶包裝,充裝系數不大於0.9kg/L。必須貯存在陰涼、乾燥和通風的地方,避免日曬雨淋。
6. r142b是什麼
R142b一般指1,1-二氟-1-氯乙烷。
1,1-二氟-1-氯乙烷是一種化學物質,分子式是C2H3ClF2。又稱氟里昂-142b。無色透明液體。可燃,低毒。不溶於水,溶於有機溶劑。無濕氣存在時,化學性質特別穩定,200℃以下不與金屬、酸和氧化劑作用。
爆炸物危險特性:與空氣混合易爆。
由不對稱二氟乙烷和氯氣在紫外線照射下反應而得。用作冷凍劑、分散劑、噴射劑、發泡劑以及航空推進劑的中間體。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臭氧層的污染。氟代烴在低層大氣中比較穩定,而在上層大氣中可被能量更強的紫外線分解。 該物質對大氣臭氧層破壞力極強。
應急處置方法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避免高濃度吸入。
7. 橡膠製品主要用於什麼
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主要來源於三葉橡膠樹,當這種橡膠樹的表皮被割開時,就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稱為膠乳,膠乳經凝聚、洗滌、成型、乾燥即得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製得的,採用不同的原料(單體)可以合成出不同種類的橡膠。1900年~1910年化學家C.D.哈里斯(Harris)測定了天然橡膠的結構是異戊二烯的高聚物,這就為人工合成橡膠開辟了途徑。1910年俄國化學家SV列別捷夫(Lebedev,1874—1934)以金屬鈉為引發劑使1,3—丁二烯聚合成丁鈉橡膠,以後又陸續出現了許多新的合成橡膠品種,如順丁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等等。合成橡膠的產量已大大超過天然橡膠,其中產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膠。
1特性編輯
1.橡膠製品成型時,經過大壓力壓制,其因彈性體所俱備之內聚力無法消除,在成型離模時,往往產生極不穩定的收縮(橡膠的收縮率,因膠種不同而有差異) ,必需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和緩穩定。所以,當一橡膠製品設計之初,不論配方或模具,都需謹慎計算配合,若否,則容易產生製品尺寸不穩定,造成製品品質低落。
2.橡膠屬熱溶熱固性之彈性體,塑料則屬於熱溶冷固性。橡膠因硫化物種類主體不同,其成型固化的溫度范圍,亦有相當的差距,甚至可因氣候改變,室內溫濕度所影響。因此橡膠製成品的生產條件,需隨時做適度的調整,若無,則可能產生製品品質的差異。
3.橡膠產品是由橡膠原料進行密煉機煉膠後製成的混煉膠作原材料,在煉膠時根據所需橡膠製品的特性而設計配方,並且定下所需要的產品硬度。產品製作成型由橡膠平板硫化機進行模壓成型。產品成型後最後進行飛邊處理,把產品表面處理光滑無毛刺。
4.橡膠製品老化測試屬於老化測試范疇,橡膠老化是指橡膠及製品在加工,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由於受到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引起性能結構發生改變,進而喪失使用價值的現象。表現為龜裂,發粘,硬化,軟化,粉化,變色,長霉等。
2發展編輯
2011年,歐債危機持續蔓延,國際市場反應敏感,國內宏觀經濟不景氣,在國民經濟中應用廣范且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橡膠製品行業無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同時,上游三大天然橡膠出口國已組成戰略同盟抬高膠價,導致橡膠製品行業因生產成本增加出現減產停產現象;下游汽車製造行業面臨政策調控風險,而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政策仍未見放鬆。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橡膠製品行業的發展速度放緩。
據《2013-2017年中國橡膠製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分析10家重點內外資輪胎企業2013年1月生產經營情況:輪胎產量環比下降0.53%,同比增長32.22%,其中子午胎產量同比增長44.28%;輪胎出口交貨量同比增長30.55%;產成品存貨值同比下降-7.46%,實現開門紅。
1月份數據好於去年同期,行業回暖態勢明顯:今年1月份,我國輪胎產量同比大幅增長,出口情況顯著改善,產成品貨值首次出現負增長。由於去年春節在1月份,有效工作日少,從而造成基數低,增幅大。近幾個月的子午胎產量,基本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長,且產成品貨值持續下降,說明我國輪胎需求面持續好轉,回暖正當時[1]。
3製品編輯
海綿橡膠是一種多孔性的彈性體材料,通常又稱之為泡沫橡膠、發泡橡膠或微孔橡膠,它是具有孔眼結構的各種橡膠的總稱。ASTM D1055和ASTM D1056分別對膠乳海綿和干膠海綿進行了定義和分類,並制定了常規物理性能的測定方法。該標準定義這類多孔狀材料的孔眼應遍及材料整體,根據孔眼結構的不同,可分為閉孔(孔眼與孔眼之間互不相通)、開孔(孔眼與孔眼相互之間未被孔壁完全隔開,具有一定程度的連同性)和混合孔(兼有開孔和閉孔兩種結構)三種。據此,微孔橡膠主要包括膨脹橡膠和海綿橡膠兩類。由於使用習慣的不同,國內的科技文獻中「海綿橡膠」的含義並未將泡孔的開孔和閉孔機構區別開。
4分類編輯
海綿橡膠的品種繁多,分類方法多種多樣:
泡孔機構類
閉孔微孔橡膠和開孔微孔橡膠;
發泡倍率類
低發泡(視密度≥0.5g/平方厘米)和高發泡(視密度<0.5g/平方厘米);
橡膠基體類
NR橡膠(天然橡膠)、SBR橡膠(丁苯橡膠)、EPDM橡膠(三元乙丙橡膠)、NBR(丁腈橡膠)、硅橡膠海綿、橡膠並用海綿、橡塑並用海綿等;
性能與性能類
軟質海綿、硬質海綿、微氣泡海綿、導電性海綿、磁性海綿、水膨脹海綿、復合海綿等。
5對比編輯
與實心橡膠相比,海綿橡膠由於其結構上的特殊性,即多孔性,使它具有很多特殊可貴的性能,如:⑴、視密度小,質輕料省;⑵、富於彈性和柔軟性,具有優異的防塵、防水氣等密封作用;⑶、提高了隔熱性能,具有較低的導熱系數;⑷、提高了吸收沖擊載荷的能力,有優良的緩沖減震性能;⑸、提高隔音、吸音效果;⑹、改善觸感,提高舒適性;⑺、物理性能變化范圍大,改變視密度或泡孔結構可得到相應性能的海綿橡膠。因此,海綿橡膠製品廣泛應用於密封、減震、隔熱、隔音、印染乃至離子交換等許多方面,在航空、汽車、儀器、儀表、家電和包裝工業中都起著廣泛的應用。其外形有板狀、條狀、管狀、輥筒、墊圈等,規格繁多,形狀各異。不同的使用條件,要求有不同的孔眼結構和孔徑尺寸。為此,要求在配方設計和加工工藝上作相應的調整以達到相應的使用性能。
6結構組成編輯
線型結構:未硫化橡膠的普遍結構。由於分子量很大,無外力作用下,呈細團狀。當外力作用,撤除外力,細團的糾纏度發生變化,分子鏈發生反彈,產生強烈的復原傾向,這便是橡膠高彈性的由來。
支鏈結構:橡膠大分子鏈的支鏈的聚集,形成凝膠。凝膠對橡膠的性能和加工都不利。在煉膠時,各種配合劑往往進步了凝膠區,形成局部空白,形成不了補強和交聯,成為產品的薄弱部位。
交聯結構:線型分子通過一些原子或原子團的架橋而彼此連接起來,形成三維網狀結構。隨著硫化歷程的進行,這種結構不斷加強。這樣,鏈段的自由活動能力下降,可塑性和伸長率下降,強度,彈性和硬度上升,壓縮永久變形和溶脹度下降。
7生產工藝編輯
一、基本工藝流程
橡膠製品種類繁多,但生產工藝過程卻基本相同。以一般固體橡膠——生膠為原料的橡膠製品的基本工藝過程包括:塑煉、混煉、壓延、壓出、成型、硫化6個基本工序。當然,原材料准備、成品整理、檢驗包裝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 橡膠的加工工藝過程主要是解決塑性和彈性性能這個矛盾的過程。通過各種工藝手段,使得彈性的橡膠變成具有塑性的塑煉膠,再加入各種配合劑製成半成品,然後通過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變成彈性高、物理機械性能好的橡膠製品。
二、原材料准備
1.橡膠製品的主要原料是以生膠為基本材料,而生膠就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的橡膠樹上通過人工割開樹皮收集而來。
2.各種配合劑,是為了改善橡膠製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輔助材料。
3.纖維材料有(棉、麻、毛及各種人造纖維、合成纖維和金屬材料、鋼絲)是作為橡膠製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強機械強度、限制製品變型。 在原材料准備過程中配料必須按照配方稱量准確。為了使生膠和配合劑能相互均勻混合,需要對材料進行加工。 生膠要在60--70℃烘房內烘軟後再切膠、破膠成小塊,配合劑有塊狀的。如石蠟、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狀的若含有機械雜質或粗粒時需要篩選除去液態的如松焦油、古馬隆需要加熱、熔化、蒸發水分、過濾雜質, 配合劑要進行乾燥不然容易結塊、混煉時若不能分散均勻硫化時產生氣泡會影響產品質量
三、塑煉
生膠富有彈性,缺乏加工時必需的可塑性性能,因此不便於加工。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對生膠進行塑煉,這樣在混煉時配合劑就容易均勻分散在生膠中,同時在壓延、成型過程中也有助於提高膠料的滲透性滲入纖維織品內和成型流動性。 將生膠的長鏈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過程叫做塑煉。 生膠塑煉的方法有機械塑煉和熱塑煉兩種。機械塑煉是在不太高的溫度下通過塑煉機的機械擠壓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長鏈橡膠分子降解變短由高彈性狀態轉變為可塑狀態。熱塑煉是向生膠中通入灼熱的壓縮空氣在熱和氧的作用下使長鏈分子降解變短從而獲得可塑性。
四、混煉
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使用條件、獲得各種不同的性能,也為了提高橡膠製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須在生膠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劑。 混煉就是將塑煉後的生膠與配合劑混合、放在煉膠機中通過機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劑完全、均勻地分散在生膠中的一種過程。 混煉是橡膠製品生產過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勻就不能充分發揮橡膠和配合劑的作用影響產品的使用性能。混煉後得到的膠料人們稱為混煉膠它是製造各種橡膠製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稱膠料通常均作為商品出售購買者可利用膠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製成所需要的橡膠製品。根據配方的不同?混煉膠有一系列性能各異的不同牌號和品種?提供選擇。
五、成型
在橡膠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利用壓延機或壓出機預先製成形狀各式各樣、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藝過程?稱之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
1.壓延成型
適用於製造簡單的片狀、板狀製品。它是將混煉膠通過壓延機壓製成一定形狀、一定尺寸的膠片的方法叫壓延成型。 有些橡膠製品?如輪胎、膠布、膠管等所用紡織纖維材料必須塗上一層薄膠在纖維上塗膠也叫貼膠或擦膠??塗膠工序一般也在壓延機上完成。纖維材料在壓延前需要進行烘乾和浸膠烘乾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纖維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發起泡?和提高纖維材料的溫度以保證壓延工藝的質量。浸膠是掛膠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為了提高纖維材料與膠料的結合性能。
2.壓出成型
用於較為復雜的橡膠製品?象輪胎胎面、膠管、金屬絲表面覆膠需要用壓出成型的方法製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煉膠放入到擠壓機的料斗內在螺桿的擠壓下通過各種各樣的口型也叫樣板進行連續造型的一種方法。壓出之前膠料必須進行預熱使膠料柔軟、易於擠出從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確的橡膠製品。
3.模壓成型
也可以用模壓方法來製造某些形狀復雜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膠製品?藉助成型的陰、陽模具將膠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熱成型。
六、硫化
把塑性橡膠轉化為彈性橡膠的過程叫做硫化它是將一定量的硫化劑如硫磺、硫化促進劑等加入到由生膠製成的半成品中在硫化罐中進行在規定的溫度下加熱、保溫使生膠的線性分子間通過生成「硫橋」而相互交聯成立體的網狀結構從而使塑性的膠料變成具有高彈性的硫化膠。由於交聯鍵主要是由硫磺組成所以稱為「硫化」。隨著合成橡膠的迅速發展現在硫化劑的品種很多除硫磺外還有有機多硫化物、過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等。因此凡是能使線狀結構的塑性橡膠轉化為立體網狀結構的彈性橡膠的工藝過程都叫硫化凡能在橡膠材料中起「搭橋」作用的物質都稱為「硫化劑」。 硫化後的彈性橡膠叫硫化橡膠又叫軟橡膠俗稱「橡膠」。 硫化是橡膠加工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工藝過程各種橡膠製品必須經過硫化來獲得理想的使用性能。未經硫化的橡膠在使用上是沒有什麼使用價值的,但欠硫硫化程度不夠?硫化時間不夠未能達到最佳狀態和過硫硫化時間超過、性能顯著下降都使橡膠性能下降。所以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硫化時間?以保證硫化後的橡膠製品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和最長久的使用壽命。
七、輔助措施
為了達到使用性能還應在生產工藝中增加輔助措施
1.增加強度——配用硬質碳黑摻用酚醛樹脂
2.增加耐磨性——配用硬質碳黑
3.氣密性要求高——少用揮發性高的組分
4.增加耐熱性——採用新的硫化工藝
5.增加耐寒性——通過生膠的解枝鑲嵌?降低結晶傾向?使用耐低溫 的增塑劑
6.增加耐燃性——不用易燃助劑、少用軟化劑、使用阻燃劑如三氧化銻
7.增加耐氧性、耐臭氧性——採用對二胺類防護劑
8.提高電絕緣性——配用高結構填充劑或金屬粉配用抗靜電劑
9.提高磁性——採用鍶鐵氧粉鋁鎳鐵粉鐵鋇粉等作填充劑
10.提高耐水性——採用氧化鉛或樹脂硫化體系配用吸水性較低的填充劑如硫酸鋇、陶土
11.提高耐油性——充分交聯、少用增塑劑
12.提高耐酸鹼度——多用填充劑
13.提高高真空性——配用揮發性小的添加劑
14.降低硬度——大量填充軟化劑。
八、橡膠製品硫化的有關問題
1.橡膠製品硫化時產生哪些有毒氣體? 橡膠的硫化過程中採用烘箱半封閉式硫化有的橡膠會有微量的有毒氣體排出能聞到很重的橡膠味。比如一氧化硫、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硫化氫氣體雖劇毒的東西基本上沒有但對人體肯定有害有的產品硫化會產生致癌的東西或者本身硫化前的橡膠就有致癌成分最好少接觸為好。 橡膠硫化所採用的有機試劑或多或少對人體都是有害的。如二甲基苯等
2. 一般橡膠的硫化溫度是多少一般為115度到180度看什麼橡膠品種而定。而200度的溫度則為高溫硫化。
3.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危險性類別--三星級 侵入途徑通過呼吸系統,健康危害易被濕潤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亞硫酸、硫酸。對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腫、喉水腫、聲帶痙攣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輕度中毒時發生流淚、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嚴重中毒可在數小時內發生肺水腫極高濃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聲門痙攣而致窒息。皮膚或眼接觸發生炎症或灼傷。慢性影響長期低濃度接觸可有頭痛、頭昏、乏力等全身症狀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嗅覺及味覺減退等。 環境危害 對大氣可造成嚴重污染。
8優缺點編輯
天然橡膠 NR
(Natural Rubber) 由橡膠樹採集膠乳製成,是異戊二烯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彈性、扯斷強度及伸長率.在空氣中易老化,遇熱變粘,在礦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脹和溶解,耐鹼但不耐強酸. 優點:彈性好,耐酸鹼。缺點:不耐候,不耐油(可耐植物油) 是製作膠帶、膠管、膠鞋的原料,並適用於製作減震零件、在汽車剎車油、乙醇等帶氫氧根的液體中使用的製品。
丁苯膠SBR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丁二烯與苯乙烯之共聚合物,與天然膠比較,品質均勻,異物少,具有更好耐磨性及耐老化性,但機械強度則較弱,可與天然膠摻合使用。優點: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質,良好的抗水性,硬度70 以下具良好彈力,高硬度時具較差的壓縮性,缺點:不建議使用強酸、臭氧、油類、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氫化合物之中。廣泛用於輪胎業、鞋業、布業及輸送帶行業等。
丁基橡膠ⅡR
(Butyl Rubber) 為異丁烯與少量異戊二烯聚合而成,因甲基的立體障礙分子的運動比其他聚合物少,故氣體透過性較少,對熱、日光、臭氧之抵抗性大,電器絕緣性佳;對極性容劑抵抗大,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54-110 ℃. 優點:對大部份一般氣體具不滲透性,對陽光及臭氣具良好的抵抗性可暴露於動物或植物油或是可氣化的化學物中。缺點:不建議與石油溶劑,膠煤油和芳氫同時使用 用於汽車輪胎的內胎、皮包、橡膠膏紙、窗框橡膠、蒸汽軟管、耐熱輸送帶等。
氫化丁晴膠HNBR
(Hydrogenate Nitrile) 氫化丁晴膠為丁晴膠中經由氫化後去除部份雙鏈,經氫化後其耐溫性、耐候性比一般丁晴橡膠提高很多,耐油性與一般丁晴膠相近。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 -25~150 ℃。優點:較丁晴膠擁有較佳的抗磨性,具極佳的抗蝕、抗張、抗撕和壓縮性的特性
在臭氧等大氣狀況下具良好的抵抗性,一般適用於洗衣或洗碗的清洗劑中.缺點:不建議使用於醇類,酯類或是芳香族的溶液之中 空調製冷業,廣泛用於環保冷媒 R134a 系統中的密封件。
汽車發動機系統密封件。
乙丙膠EPDM(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 由乙烯及丙烯共聚合而成,因此耐熱性、耐老化性、耐臭氧性、安定性均非常優秀,但無法硫磺加硫.為解決此問題,在EP主鏈上導入少量有雙鏈之第三成份而可加硫即成EPDM,一般使用溫度為-50~150 ℃.對極性溶劑如醇、酮等抵抗性極佳 優點:具良好抗候性及抗臭氧性, 具極佳的抗水性及抗化字物 ,可使用醇類及酮類, 耐高溫蒸氣,對氣體具良好的不滲透性。缺點:不建議用於食品用途或是暴露於芳香氫之中。高溫水蒸汽環境之密封件衛浴設備密封件或零件。制動(剎車)系統中的橡膠零件。散熱器 (汽車水箱) 中的密封件。
丁腈膠 NBR
(Nitrile Rubber) 由丙烯腈與丁二烯共聚合而成,丙烯腈含量由 18%~50% ,丙烯腈含量越高,對石化油品碳氫燃料油之抵抗性愈好,但低溫性能則變差,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 -25~100 ℃。丁晴膠為目前油封及 O 型圈最常用之橡膠之一 優點:具良好的抗油,抗水,抗溶劑及抗高壓油的特性
具良好的壓縮性,抗磨及伸長力。
缺點:不適合用於極性溶劑之中,例如酮類、臭氧、硝基烴,MEK 和氯仿.用於製作燃油箱、潤滑油箱以及在石油系液壓油、汽油、水、硅油、二酯系潤滑油等流體介質中使用的橡膠零件,特別是密封零件.可說是目前用途最廣、成本最低的橡膠密封件
氯丁膠CR
(Neoprene 、 Polychloroprene) 由氯丁烯單體聚合而成.硫化後的橡膠彈性耐磨性好,不怕陽光的直接照射,有特別好的耐候性能,不怕激烈的扭曲,不怕製冷劑,,耐稀酸、耐硅酯系潤滑油,但不耐磷酸酯系液壓油.在低溫時易結晶、硬化,貯存穩定性差,在苯胺點低的礦物油中膨脹量大.一般使用溫度范圍為 -50~150 ℃. 優點:彈性良好及具良好的壓縮變形,配方內不含硫磺因此非常容易來製作.具抗動物及植物油的特性,不會因中性化學物,脂肪、油脂、多種油品,溶劑而影響物性,具防燃特性
缺點:不建議使用強酸、硝基烴、酯類、氯仿及酮類的化學物之中 耐 R12 製冷劑的密封件,家電用品上的橡膠零件或密封件。適合用來製作各種直接接觸大氣、陽光、臭氧的零件。適用於各種耐燃、耐化學腐蝕的橡膠品。
氟橡膠FKM
氟橡膠的優缺點及其適用介質
氟橡膠(Fluorocarbon)是由含氟單體經過聚合或縮聚而得到的分子主鏈或側鏈的碳原子上連有氟原子的彈性聚合物。由於在製造時所用含氟單體的不同,氟橡膠擁有許多品種,大類可分為含氟烯烴類共聚物和亞硝基類共聚物。具體來說,按化學組成可分為含氟烯經類氟橡膠、氟硅橡膠、亞硝基氟橡膠、氟化丙烯酸酯橡膠、氟化磷腈橡膠、含氟醚橡膠等。氟橡膠具有耐高溫、耐油及耐多種化學葯品侵蝕的特性,是現代航空、導彈、火箭、宇宙航行等尖端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材料。隨著汽車工業對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的不斷提升,氟橡膠在汽車中的用量也迅速增長。
溫度范圍:-45℃~204℃
優點:· 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耐大部分油品及溶劑,尤其是各種酸類,脂族烴芳香烴及動植物油· 優異的耐高溫性· 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極佳的真空性能· 優良的機械性能· 良好的電性能· 良好的滲透性
缺點:
· 不建議用於酮類、低分子量的酯類及含硝基的化合物· 低溫性能不好· 耐輻射性能較差
適用介質:
· 礦物油,ASTM 1號油 IRM902油及903油
· 不可燃HFD 液壓油
· 硅油及硅酯
· 礦物及植物油、脂
· 脂肪烴(丁烷、丙烷、天然氣)
· 芳香烴(甲苯、二甲苯)
· 氯代烴(三氯乙烷、四氯化碳)
· 汽油(包括高醇汽油)
· 高真空
不適用介質:
· 乙二醇基剎車油
· 氨氣、胺、鹼
· 過熱水蒸氣
· 低分子量有機酸(甲酸及乙酸)
9行業發展編輯
橡膠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它不僅為人們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醫用等輕工橡膠產品,而且向採掘、交通、建築、機械、電子等重工業和新興產業提供各種橡膠制生產設備或橡膠部件。可見,橡膠行業的產品種類繁多,後向產業十分廣闊。
近幾年來,橡膠行業得到不少發展,已有細分行業穩中有升,新生橡膠細分行業則飛速發展,但同時,橡膠行業也還存在環境、資源、災害、創新等問題。
2004年,全國天然橡膠種植總面積69.62萬公頃,開割面積45.19萬公頃,干膠產量57.33萬噸。其中農墾橡膠種植面積41.1萬公頃,民營28.52萬公頃,分別佔全國橡膠總面積的59.03%和40.97%。
2005年,海南遭遇50年罕見的乾旱和百年不遇的台風災害,天然橡膠生產遭受重創。為挖掘國內天然橡膠種植、加工的發展潛力,增加自給,中國橡膠行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節能、環保和清潔生產方針,並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橡膠助劑行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綠色環保型助劑大幅增長,防老劑優良品種產量比例已達80%,促進劑達50%,有毒、有害、高致癌的NOBS生產量得到有效控制;廢橡膠綜合利用率達65%以上,再生膠及膠粉後加工利用領域擴大。
2006年,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六屆三次理事會討論通過並發布《中國橡膠工業「十一五」科學發展規劃意見》及橡膠行業「十一五」實施名牌戰略規劃意見。這是首次由協會組織制訂的行業規劃。規劃表明,橡膠工業「十一五」期間要走自主創新之路,全行業要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使中國成為世界橡膠工業的強國。
中國橡膠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到2010年,中國天然橡膠總消耗量將達到230萬噸,橡膠工業的產品結構將有較大變化,新型產品、更新換代產品增多、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擴大,生產技術有明顯進步。
據統計,2010年1-5月,中國橡膠製品業累計實現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2205.04億元,同比增長35.3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1.57個百分點。在形勢大好的輸送膠帶及膠管、橡膠密封製品、小型密封件、建築減震橡膠製品、汽車橡膠製造業的拉動和刺激下,中國橡膠製品行業已經走出了全球金融風暴的逆境,快速向上發展。[2]
橡膠行業的特徵決定了當一國的橡膠行業成熟後,該行業的景氣狀況與整個經濟的運行狀況將保持很強的相關性:其發展周期的長度與該國經濟周期的長度相當,走勢同向;但由於橡膠行業屬於基礎工業,它的周期變化要略提前於經濟周期的變化。另外,同樣由於橡膠行業處於國民經濟生產鏈的前端,其周期波動的波幅要小於產業鏈末端行業的波幅,也小於整個經濟的波幅。因此,從產業投資的角度看,成熟的橡膠行業比較接近收益型投資行業。
簡介硅橡膠製品是以硅膠和橡膠為主要原材料生產各種硅橡膠製品的活動,硅橡膠製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遙控器、鍵盤、pos機、掃描儀、手機、電子詞典、手機套等都與硅橡膠製品有關系。
10橡膠製品編輯
橡膠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天然橡膠主要來源於三葉橡膠樹,當這種橡膠樹的表皮被
橡膠手套有天然乳膠、氯丁橡膠和PVC的
割開時,就會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稱為膠乳,膠乳經凝聚、洗滌、成型、乾燥即得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製得的,採用不同的原料(單體)可以合成出不同種類的橡膠。1900年~1910年化學家C.D.哈里斯(Harris)測定了天然橡膠的結構是異戊二烯的高聚物,這就為人工合成橡膠開辟了途徑。1910年俄國化學家SV列別捷夫(Lebedev,1874—1934)以金屬鈉為引發劑使1,3—丁二烯聚合成丁鈉橡膠,以後又陸續出現了許多新的合成橡膠品種,如順丁橡膠、氯丁橡膠、丁苯橡膠等等。合成橡膠的產量已大大超過天然橡膠,其中產量最大的是丁苯橡膠。
通用橡膠
是指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橡膠使用的膠種,如丁苯橡膠、順丁橡膠、異戊橡膠等,主要用於製造輪胎和一般工業橡膠製品。通用橡膠的需求量大,是合成橡膠的主要品種。
丁苯橡膠
丁苯橡膠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製得的,是產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膠,有乳聚丁苯橡膠 、溶聚丁苯橡膠 和熱塑性橡膠(SBS)。
順丁橡膠
是丁二烯經溶液聚合製得的,順丁橡膠具有特別優異的耐寒性、耐磨性和彈性,還具
乙丙橡膠製品
有較好的耐老化性能。順丁橡膠絕大部分用於生產輪胎,少部分用於製造耐寒製品、緩沖材料以及膠帶、膠鞋等。順丁橡膠的缺點是抗撕裂性能交差,抗濕滑性能不好。
異戊橡膠
異戊橡膠是聚異戊二烯橡膠的簡稱,採用溶液聚合法生產。異戊橡膠與天然橡膠一樣,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耐磨性,優良的耐熱性和較好的化學穩定性。異戊橡膠生膠(未加工前)強度顯著低於天然橡膠,但質量均一性、加工性能等優於天然橡膠。異戊橡膠可以代替天然橡膠製造載重輪胎和越野輪胎還可以用於生產各種橡膠製品。
乙丙橡膠
乙丙橡膠以乙烯和丙烯為主要原料合成,耐老化、電絕緣性能和耐臭氧性能突出。乙丙橡膠可大量充油和填充碳黑,製品價格較低,乙丙橡膠化學穩定性好,耐磨性、彈性、耐油性和丁苯橡膠接近。乙丙橡膠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作為輪胎胎側、膠條和內胎以及汽車的零部件,還可以作電線、電纜包皮及高壓、超高壓絕緣材料。還可製造膠鞋、衛生用品等淺色製品。
氯丁橡膠
它是以氯丁二烯為主要原料,通過均聚或少量其它單體共聚而成的。如抗張強度高,耐熱、耐光、耐老化性能優良,耐油性能均優於天然橡膠、丁苯橡膠、順丁橡膠。具有較強的耐燃性和優異的抗延燃性,其化學穩定性較高,耐水性良好。氯丁橡膠的缺點是電絕緣性能,耐寒性能較差,生膠在貯存時不穩定。氯丁橡膠用途廣泛,如用來製作運輸皮帶和傳動帶, 電線、電纜的包皮材料,製造耐油膠管、墊圈以及耐化學腐蝕的設備襯里。
天津市金升橡膠製品廠-可加工生產各種橡膠製品。
8. 五氟碘乙烷的簡介
中文名:五氟碘乙烷
中文別名:全氟乙基碘
英文名:Pentafluoroethyliodide
英文別名:Iodopentafluoroethane分子式:C2F5I
分子結構:I-CF2-CF3 (見右圖)
CAS號:354-64-3
分子量:245.92
9. 氯五氟乙烷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氯五氟乙烷
中文別名:氟利昂115;五氟氯乙烷;一氯五氟乙烷
英文名稱:chloropentafluoroethane
英文別名:-; Refrigerant R115; Monochloropentafiuoroethane; (mono)chloropentafluoroethane; 1-Chlor-1,1,2,2,2-pentafluorethan; 1-Chloro-1,1,2,2,2-Pentafluoroethane; 1-chloro-1,1,2,2,2-pentafluoro-ethane; 1-chloropentafluoroethane; CF3CF2Cl
CAS:76-15-3
EINECS:200-938-2
分子式:C2ClF5
分子量:154.4664
分子式:
10. 甲煥和已煥是什麼呀
甲煥和乙煥 是中國早期的叫法:甲烷和乙烷 相當於別稱。
比如 本.拉登 同學現在我們稱作 本.拉丹 。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