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的手怎麼這樣了我在鋰電池廠工作,做的是真空封裝機工作,每天都要戴著密不透風的大手套工作,電池裡
不是過敏,應該是一種灼傷!電解液也是有一定的腐蝕的!就算戴咯手套也避免不了!建議去醫院做做檢查!!或者敷葯!!
② 請問 電解液 的主要害處是那哪些接觸半年會怎樣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種電解液,給你一份鋰電池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鋰電池電解液主要成分介紹1.碳酸乙烯酯:分子式: C3H4O3透明無色液體(>35℃),室溫時為結晶固體。沸點:248℃/760mmHg ,243-244℃/740mmHg;閃點:160℃;密度:1.3218;折光率:1.4158(50℃);熔點:35-38℃;本品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劑。可用作紡織上的抽絲液;也可直接作為脫除酸性氣體的溶劑及混凝土的添加劑;在醫葯上可用作制葯的組分和原料;還可用作塑料發泡劑及合成潤滑油的穩定劑;在電池工業上,可作為鋰電池電解液的優良溶劑2.碳酸丙烯酯 分子式:C4H6O3無色無氣味,或淡黃色透明液體,溶於水和四氯化碳,與乙醚,丙酮,苯等混溶。是一種優良的極性溶劑。本產品主要用於高分子作業、氣體分離工藝及電化學。特別是用來吸收天然氣、石化廠合成氨原料其中的二氧化碳,還可用作增塑劑、紡絲溶劑、烯烴和芳烴萃取劑等。毒理數據:動物實驗經口服或皮膚接觸均未發現中毒.大鼠經口LD50=2,9000 mg/kg.本品應儲存於陰涼、通風、乾燥處,遠離火源,按一般低毒化學品規定儲運。3.碳酸二乙酯 分子式:CH3OCOOCH3無色液體,稍有氣味;蒸汽壓1.33kPa/23.8℃;閃點25℃(可燃液體能揮發變成蒸氣,跑入空氣中。溫度升高,揮發加快。當揮發的蒸氣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源接觸能夠閃出火花時,把這種短暫的燃燒過程叫做閃燃,把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叫做閃點。閃點越低,引起火災的危險性越大。);熔點-43℃;沸點125.8℃;溶解性:不溶於水,可混溶於醇、酮、酯等多數有機溶劑;密度:相對密度(水=1)1.0;相對密度(空氣=1)4.07;穩定性:穩定;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主要用途:用作溶劑及用於有機合成①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為輕度刺激劑和麻醉劑。吸入後引起頭痛、頭昏、虛弱、惡心、呼吸困難等。液體或高濃度蒸氣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腸道。皮膚長期反復接觸有刺激性。②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毒性:估計能通過胃腸道、皮膚和呼吸道進入機體表現為中等度毒性。刺激性比碳酸二甲酯大。急性毒性:LD501570mg/kg(大鼠經口);人吸入20mg/L(蒸氣)×10分鍾,流淚及鼻粘膜刺激。生殖毒性:倉鼠腹腔11.4mg/kg(孕鼠),有明顯致畸胎作用。危險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熱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③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製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④防護措施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較高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護:戴安全防護眼鏡。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⑤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4.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種無毒、環保性能優異、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分子結構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團,具有多種反應性能,在生產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運輸等特點。由於碳酸二甲酯毒性較小,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綠色」化工產品,DMC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能,其熔、沸點范圍窄,表面張力大,粘度低,介質界電常數小,同時具有較高的蒸發溫度和較快的蒸發速度,因此可以作為低毒溶劑用於塗料工業和醫葯行業。從表1可以看出,DMC不僅毒性小,還具有閃點高、蒸汽壓低和空氣中爆炸下限高等特點,因此是集清潔性和安全性於一身的綠色溶劑。5.碳酸甲乙酯分子量:104.1,密度1.00 g/cm3,無色透明液體,沸點109℃,熔點-55℃,是近年來興起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一種優良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溶劑,是隨著碳酸二甲酯及鋰離子電池產量增大而延伸出的最新產品,由於它同時擁有甲基和乙基,兼有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特性,也是特種香料和中間體的溶劑。由於甲乙基的不平衡性,該產品不穩定,不適宜長期儲存。本品應儲存於陰涼、通風、乾燥處,按易燃化學品規定儲運6.六氟磷酸鋰白色結晶或粉末,相對密度1.50。潮解性強;易溶於水、還溶於低濃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類等有機溶劑。暴露空氣中或加熱時分解。暴露空氣中或加熱時六氟磷酸鋰在空氣中由於水蒸氣的作用而迅速分解,放出PF5而產生白色煙霧。7.五氟化磷五氟化磷(化學式:PF5),是磷鹵化合物,磷原子的氧化數為+5,包含有一個三中心四電子鍵。五氟化磷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惡臭氣體,其對皮膚、眼睛、粘膜有強烈刺激性。是活性極大的化合物,在潮濕空氣中會劇烈產生有毒和腐蝕性的氟化氫白色煙霧。五氟化磷被用作聚合反應的催化劑。國標編號 23022CAS號 7647-19-0中文名稱 五氟化磷英文名稱 phosphorus pentafluoride別 名 氟化磷分子式 PF5 外觀與性狀 無色、有刺激性惡臭味的氣體 ,在潮濕空氣中劇烈發煙分子量 126.0 沸 點 -84.6℃熔 點 -93.8℃ 溶解性密 度 相對密度(水=1)5.81(氣體);相對密度(空氣=1)4.3 穩定性 穩定危險標記 6(有毒氣體,無機劇毒品) 主要用途 用於發生氣體,並用作聚合反應催化劑.①對環境的影響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徑:吸入。健康危害:在潮濕空氣中產生有毒和腐蝕性的氟化氫。本品對皮膚、眼睛、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後可引起呼吸道炎症,肺水腫。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毒性:具刺激性。危險特性:在潮濕空氣中產生白色有腐蝕性和刺激性的氟化氫煙霧。在水中分解放出劇毒的腐蝕性氣體。遇鹼分解。燃燒(分解)產物:氧化磷、磷烷、氟化氫。②.應急處理處置方法一、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300米,大泄漏時隔離450米,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二、防護措施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必要時,佩戴空氣呼吸器。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手防護:戴橡膠手套。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三、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就醫。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斷氣源。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乾粉、二氧化碳。8.氫氟酸本品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受公安部門管制。無色透明發煙液體。為氟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呈弱酸性。有刺激性氣味。與硅和硅化合物反應生成氣態的四氟化硅,但對塑料、石蠟、鉛、金、鉑不起腐蝕作用。能與水和乙醇混溶。相對密度1.298。38.2%的氫氟酸為共沸混合物,共沸點112.2℃。有毒,最小致死量(大鼠,腹腔)25mG/kG。有腐蝕性,能強烈地腐蝕金屬、玻璃和含硅的物體。如吸入蒸氣或接觸皮膚能形成較難癒合的潰瘍。①安全措施泄漏: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露: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露: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②滅火方法燃燒性:不燃滅火劑:霧狀水、泡沫。滅火注意事項:消防人員必須佩戴氧氣呼吸器、穿全身防護服。③緊急處理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新鮮空氣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或者,立即脫去被污染衣著,用敵腐特靈沖洗,如果是含氟的酸,用六氟靈沖洗。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或者用敵腐特靈洗眼器(如果是含氟的酸,用六氟靈沖洗)就醫。④理化性質氫氟酸是氟化氫氣體的水溶液,為無色透明至淡黃色冒煙液體。有刺激性氣味。具有弱酸性,但濃時的電離度比稀時大而與一般弱電解質有別。腐蝕性強,對牙、骨損害較嚴重。對硅的化合物有強腐蝕性。應在密閉的塑料瓶內保存。用HF溶於水而得。用於雕刻玻璃、清洗鑄件上的殘砂、控制發酵、電拋光和清洗腐蝕半導體矽片(與HNO3的混酸)。因為氫原子和氟原子間結合的能力相對較強,使得氫氟酸在水中不能完全電離。
③ 電池極耳的極耳耐電解液測試方法
氮氣瓶、手套箱、磨口瓶、針管、量杯、電解液、蒸餾水、恆溫烤箱、水盆、水、鑷子、吸水紙、防腐蝕手套、口罩
測試要求:
1、實驗操作前確認手套箱、磨口瓶、量杯、恆溫烤箱必須是乾燥的
2、查看設備點檢記錄,確認設備正常後開始操作
測試結果判定按照《極耳檢測規程》執行 1、打開恆溫烤箱,設置溫度為85℃,開始預升溫
2、將極耳放入磨口瓶中
3、針管中抽入少量蒸餾水,單次實驗只需4滴水
4、將磨口瓶、針管、量杯放入手套箱內
5、確認手套箱進氣閥和出氣閥都處於打開狀態。打開氮氣瓶閥門,檢查氮氣瓶氣壓正常,再打開氣壓閥。開始往手套箱內沖氮氣,排除箱內空氣,約2min後開始下一步操作
6、向量杯中倒入15ml電解液,滴入4滴蒸餾水。此時電解液中水含量值約為2500ppm。將量杯中的電解液搖晃均勻後倒入磨口瓶中,蓋緊磨口瓶
7、將電解液瓶密封好,放置在手套箱一角。然後關閉氮氣瓶閥和氣壓閥
8、迅速將磨口瓶放入溫度達到85℃的烤箱中,並設置烘烤時間為240min
9、清理測試設備及現場。每小時監控一次測試情況,並做好相關測試記錄
10、測試結果判定
附:
電池極耳,包括極耳金屬帶,極耳金屬帶的一端與鋁塑包裝膜構成的包裝袋內的極片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包裝袋口外,在包裝袋口處的一段極耳金屬帶被一膠片狀高分子復合材料包覆,在極耳金屬帶與高分子復合材料包覆及包裝袋的交匯處還塗敷有一層液體膠粘劑,該膠粘劑可塗敷在包裝袋口外或內或內外同時塗敷,該液體膠粘劑固化後形成一種固化膜。本實用新型在基本不改變現有電池及其電芯的加工工序工藝的前提下,藉助增加一道塗膠工序,有效地將內含腐蝕性物質的電池電解封堵在鋁塑包裝膜袋內,確保了極耳的密封性,並還適合於其他具有相同包裝型式的各種類型化學電池。
④ 電解液用什麼能分解
酒精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電解液中含有硫酸,對皮膚具有強腐蝕性,硫酸是強氧化劑,它與水有親和作用,溶於水時放出大量的熱量,因此操作人員要戴上護目鏡、耐酸手套,穿膠鞋或靴子,圍好橡皮圍裙。專業點安全。
配製前,要將容器清洗干凈,為防酸液濺到皮膚上,先准備好5%氫氧化銨或碳酸鈉溶液,以及一些清水,以防萬一濺上酸液時,可迅速用所述的溶液擦洗,再用清水沖洗。
⑤ 電解液對人體的危害
電解液是一種強酸,對人的皮膚、眼睛有一定的危害,一旦接觸後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清洗,嚴重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⑥ 電解液放進手套箱需要擰開嗎
電解液放進手套箱不需要擰開。
將電解液放入過渡艙,然後開始將過渡艙抽真空。只敢抽到-0.3bar,泄壓再抽。如此反復三四次,移入工作艙後,還是發現電解液泄露了不少。不抽真空又不行,擔心空氣進入手套箱;抽真空也不好,瓶子會脹開,液體泄漏不可避免。
因為電解液的腐蝕性,在用它製造電池以及電容器的時候,也對製造環境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許多實驗室以及製造商都選擇使用手套箱來進行需要使用電解液進行的生產。
⑦ 蓄電池的電解液是什麼
蓄電池的電解液是由專用硫酸和蒸餾水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密度一般是1.24-1.30克每立方厘米。比重12.75-12.85G/CM3硫酸加純水,如果是電池使用過程中水消耗了,加入純水充電即可。
例如,鉛酸蓄電池的電解液由80%的硫酸和蒸餾水按一定比例組成,其密度一般為1.24-1.30g/cm。比重為12.75-12.85g/cm3。有些鉛酸電池(如摩托車鉛酸電池)需要自己填充,所以我們在填充時要格外小心,千萬不要進入眼睛,入口。
如果在使用電池期間消耗了水,那麼可以用純水對電池充電。電解質不是電解質溶液的縮寫,但是比它覆蓋的范圍更廣,包括電解質的水溶液和處於熔融狀態的電解質。電解液比板高10至15毫米,帶兩條紅線的電池不得超過上部紅線。
過量的電解質會從電池蓋的孔中溢出。電解質導電,一旦它在電池的正極和負極之間流動,就會形成環形自放電。在這種情況下,電解質應該擦掉,或用沸水沖洗。
(7)什麼手套適用防電解液擴展閱讀:
加電解液時,若有東西不小心掉入電池內,千萬不要用金屬打撈,雜質要用木棒夾住。如果使用鐵絲或銅絲釣魚,金屬分子會在硫酸的腐蝕下進入電池,形成自放電並損壞電池。
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由於電解和蒸發,電解液中的水會逐漸減少,導致電解液液位下降。如果不及時補充,有可能縮短電池的壽命。蒸餾水應該及時補充。喝純凈水不能代替。由於純凈水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會對蓄電池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