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棒球傳接球用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皮衣為什麼有膻 2025-09-21 01:48:22
旗袍大怎麼快速改 2025-09-21 01:23:56

棒球傳接球用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18 01:29:33

Ⅰ 棒球需要哪些東西

純外行買個軟球(橡膠的)、手套(百元級別的就行),兩三個人練練傳球;
新手達到能穩定傳接球的級別可以買個棒子,練習揮棒和打、接地滾球;
如果朋友多了(5個以上)就可以上場地練了,這時需要戴帽子嘍,練練打、接地滾球和高飛球。可以開始買硬球練,同時應該補兩根棒子;
這時如果要練投球的話就需要穩定的捕手配合,建議給捕手買臉(面部的護具),如果能買全套護具當然更好,手套要買500元級別的,打擊練習如果刻苦的話需要打擊手套。同時應該通過看比賽來學習一點戰術嘍;
10個人左右,水平較好了就能自己訓練了,包括投球與捕接、打棒、防守,要是13人以上可以練跑壘和防守,這時如果沒有專業的場地需要准備壘包,另外各個位置的手套要區別了;
如果水平較專業能打比賽了就要准備全套的器材,包括隊服、打者頭盔、補齊捕手護具等。
最後提醒一下棒球的投入可大可小,但是關鍵不在器材,甚至也不是技術,喜歡的話一定要多看比賽多想場面,腦子清楚是最重要的。

Ⅱ 問:1打棒球戴的手套叫什麼 2打棒球用的頭盔叫什麼 3打棒球的棍子叫什麼 4打棒球穿的衣服叫什麼

呵呵,中國的棒球運動需要大力普及和宣傳哪!
推薦你去看《棒球英豪》咯!
2008到豐台體育場去體驗棒球的魅力吧!

哦,我愛棒球!我愛達也!

Ⅲ 用物理知識解釋,棒球運動員為什麼要戴著厚而軟的手套接球

使球與手套的接觸時間長,減小其沖量

Ⅳ 棒球手套尺寸的計算方法

棒球規則上無明確的規定手套的差別,關於各個野手手套的差異,是為了適應各守備位置傳接球的需要,一般來說,棒球手套可以分為:1.投手2.捕手3.一壘手4.內野5.外野。
1. 投手所用的手套包括皮條、縫線和指蹼都必須是同一種顏色,而且不得為白色或灰色。手套上不得有任何與手套顏色不一樣的附飾物。投手球檔為了防止球種被看到所以多屬密閉式,在虎口這個區塊的皮革(俗稱手檔)一般都不做空格,多為12-13吋。
2.捕手:主要為接投手的快球,所以手套厚度也較厚。一般戴在左手上,也有特製的右手用手套,供守場員使用。棒球手套在場上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形狀,其中接手(捕手)的手套最為特殊。其相對於其他位置的接球手套的不同點為:除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是連在一起的,為了緩沖投手投出的球的巨大力量以便接住球,裡面的海綿內襯也相對其他位置用的接球手套要厚很多。
捕手手套常規2個尺寸:少年32英寸左右,成人34英寸左右,這里尺寸指的是捕手手套的周長。
3.一壘手:主要為接內野手的傳球,所以較長,也蠻厚的(多為14吋左右)。由於一壘關繫到出局的次數很多,都是在跟跑者比看球先到還是人先到, 因此一壘手手套都會做得長且大,有一點像削薄的捕手手套,因為夠大才能把傳不好的球接的好一點,夠長就會比較先接到球,而且會給人一種錯覺,好像球先進去了。可以是分指手套也可以是連指手套。手套重量不限。
4.內野手套又分二壘手、游擊手與三壘手,但是皆可通用,多為11-12吋。
(1)二壘手:為封閉式,比投手手套短一些,基本上二壘手大多都是用工字或是十字為主,主要選擇為手套稍短,球擋(手套接球的虎口部分)比較淺、目的是希望手套可以靈活移動接球,接到球之後可以快速的將球從手套中拿出,約11-12吋
(2) 游擊手:基本上游擊手的手套,用工字的不多,大多數都是用十字或是短網的為主,也有少數例外。
(3)三壘手:多以單片或是工字為主,用十字的也有,不過三壘強襲球多,有時候不小心十字檔球線會斷掉或是發生棒球卡在手套上面的情況,約11.5-12吋。
5.外野:由於外野防區極大,主要是接高飛球,因此手套也跟著做得比較大,一般都會做成雙十字型 的,可以方便接高飛球時不會因手套擋到而接不到,越大也就越容易撈到球。 (多為12.5吋以上)
另有擊球手套,是進攻(打擊)時所用的手套,我們也叫打擊手套。是專供擊球手使用的手套,其作用為:1.防止手上出汗沾到球棒使球棒打滑脫手。2.在某種意義上說起到了保護手的作用。
綜上所述,棒球手套分類簡述如下:
1.投手手套:分指手套;一般較大,12-13吋;手套材料為同一顏色,手檔密閉無空格。
2.捕手手套:連指手套;較厚較笨重,一般有32吋或34吋兩個尺寸。
3.壘手手套:嚴格地說應為一壘手手套,類似於削薄了的捕手手套。長而且大,13或14吋。可以是分指手套也可以是連指手套。
4.內野手套:分指手套,又分二壘手、游擊手與三壘手,皆可通用,多為11-12吋。手檔多為工字或十字。
5.外野手套:分指手套,一般較大,多用13吋,手檔雙十字型。
6.打擊手套:分指手套,較薄較輕巧。

Ⅳ 為什麼棒球運動員用手接球時,要戴著厚而軟的手套

為了緩沖棒球的沖力,保護球員的手不受傷。運動員在場上接球會遇到各種情況,由於棒球是實心的,被擊球員擊出之後,球速很快,曾經發生過擊出的棒球直接將人擊中致死的事件,可見被擊出的棒球力量有多大了。

Ⅵ 不同守備位置球員所帶棒球手套有什麼區別

1、捕手。捕手是場上防守半局的指揮和靈魂,捕手手套主要功能是接住投手丘上投手投出來的球,所以捕手手套兩側邊緣會非常厚實,這樣接高速球就不容易彈出,其次顏色都會比較鮮艷,可以給投手醒目的提示投球的位置,最後,捕手手套外會有十指指套作為保護,防止擦棒球擦傷。

6、外野。外野捕球位置更深,開合自如,同時輕量化的多重優點於一身的手套。更易操作的修長設計。集合了深球窩,輕量化,易開合三大特點。縱型比較深而且接球面寬廣。採用Be One技術,手套「型」達到了新高度的整體平衡。令手掌和手套最大限度結合達到的輕量感改變了以往外野手套的認識。手掌更好的貼合,手指力量更好的傳遞,用最小的力使手套開合自然。進一步提升接球瞬間感覺,使外野手接球後更快轉換傳球動作。

7、另外任何隊員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大小自四指頂端經掌心至手套下端不得超過30.5厘米,手套的幅度限制為食指內側下端縫線部分經由各指下端至小指外沿長度不超過19.7厘米。分指手套重量不限。

Ⅶ 棒球手套在接球中有哪些作用

1.接球部位應在虎口和掌心之間,是手套的最深處;

2.用掌跟接,球易彈出;用虎口接,向後緩沖突然、不安全、皮條易打斷、夾不緊,球易掉。

3.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線;手套的正面和來球應垂直。無論來球方向怎樣,均用手套的掌心對著球。

4.接球時,務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則易掉球。

5.接球好的人有響聲,主要是緩沖好和空氣壓力起作用;

6.戴手套不宜過深或太淺。過深則不靈活,太淺則易被球打掉。

7.戴手套時可將食指放在手套背後。接手和游擊手用此方法較常見,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後,以防傷痛。

8.盡量用雙手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