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拳卧撐和騰空的俯卧撐
武術鍛煉傳統武術各派鍛練亦很重視俯卧撐,少林派稱為卧虎功、鉄牛耕地,武當派功夫稱龍腿功,不同的是加入了以指爪作俯卧撐 非鍛煉用途俯卧撐主要鍛煉的肌肉群有胸大肌和肱三頭肌,同時還鍛煉三角肌前束、前鋸肌和喙肱肌及身體的其他部位。俯卧撐在日常鍛煉和體育課上,特別是在軍事體能訓練中是一項基本訓練。類型標準的俯卧撐要求背部和雙腿伸直且離開地面,而除了標准型,還有一些不同類型的俯卧撐,如雙手二指(拇指和食指)俯卧撐和肘尖指向身體後方彎曲的俯卧撐。這兩種俯卧撐著重於鍛煉肱三頭肌而不是胸肌。當兩只手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俯卧撐也能鍛煉身體核心部位(整個腰腹肌肉群)。如果將腳或手分別墊高,那麼鍛煉的部位分別是上胸肌和下胸肌。在任何一種俯卧撐中,訓練者都要抬起其自身重量的60%以上。俯卧撐是一項可隨意定製和調整強度的運動,如人們可以把一隻手放在高台上,另一隻手放在地上做俯卧撐;或者將雙手與身體成不等距,這兩種形式都可以增加單臂或單側身體的訓練強度,而且可以鍛煉各種不同部位的肌肉。如果要增加難度,訓練者可以用五指指尖撐地甚至單指做俯卧撐,或者單手以及負重做俯卧撐。俄式挺身俯卧撐俄式挺身俯卧撐是一種難度極大的俯卧撐,要求訓練者只能用手撐地,而身體的其他部位,包括腳都要離開地面。這種俯卧撐需要身體的重心向前傾斜,並且將雙腿懸空,因此需要極大的力量和高超的平衡技巧。拳面俯卧撐拳面俯卧撐最初是拳擊手戴著拳套撐地進行俯卧撐訓練,現在發展到不戴拳套也可進行,因此訓練者需要用指關節著地,手腕也不彎曲。在一些武術項目,如跆拳道和空手道中也採用這種俯卧撐。下地俯卧撐下地俯卧撐是體操運動中的一個動作,這種俯卧撐中,兩手間距很大,而且撐地位置離臀部較近,離胸大肌較遠。印度俯卧撐印度俯卧撐在印度體育文化和印度武術,特別是在印度式摔角(Pehlwani)中是一種很常見的訓練方式,其常規訓練中就包括印度深蹲、印度俯卧撐和棍棒操。印度俯卧撐可以提高人體的力量、耐力和關節的靈活性[1],也是李小龍的常規訓練之一。[2]印度俯卧撐和印度深蹲配合訓練對脊柱有益,因為這兩項訓練可以放鬆脊椎,並且可以強壯脊椎,以應對直立姿勢對脊椎施加的外力。[3]2000年,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推薦了一種測試上體肌肉系統耐受力的俯卧撐。以男性測試為例,先保持印度俯卧撐姿勢,直背抬頭,手分開撐地同肩寬,然後身體下降並使下頜觸墊,而腹部不能碰到墊子。[4]簡單版俯卧撐簡單版俯卧撐可以減少身體的支撐重量,更為省力。訓練者可以做完標准俯卧撐後做簡單版俯卧撐。扶牆俯卧撐是面對牆壁,推牆以做雙臂屈伸;要增加難度,可以離牆遠些站立。還有一種俯卧撐是用膝蓋而不是腳支撐下體,也可以降低難度。超等長力量訓練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俯卧撐訓練擊掌俯卧撐是一種超等長力量訓練,需要用爆發力推手使身體騰空足夠的時間,同時擊掌一次或多次,在落下之前雙手回到原位。另外一種屬於超等長力量訓練的俯卧撐稱作騰空俯卧撐,需要把兩個手墊放在受訓者身體兩側。首先把雙手放在兩個手墊上支撐身體,然後受訓者雙手離開手墊使身體下落,落地後用爆發力做一個俯卧撐,然後舒展軀乾和雙臂彈回手墊,雙手回到起始位置。還有一種俯卧撐是騰空俯卧撐的變形,做法是快速做俯卧撐,用足夠的爆發力使身體騰空數厘米,並保持片刻。俯卧撐也常被用作健康測試或者溫和的體罰,或者是展示自己的強壯身體,亦或是表示屈服。在競技運動中,尤其是在訓練中,有時也會使用一些作弄人的俯卧撐類型作為訓練內容,如讓受訓者在泥地、雪地和土地里脫掉衣服做俯卧撐,或是在受訓者的背上放重物(比如在背上放一個裝滿水的玻璃杯,如果失去平衡玻璃杯就會摔碎),甚至是踩住受訓者的背部。有時也會要求受訓者使用指關節或是幾根手指撐地做俯卧撐。世界紀錄目前由英國人派迪·多勒在2007年保持的世界紀錄是1小時最多做了1940個雙手手背俯卧撐[5],而連續做俯卧撐最多達到10507個的世界紀錄,是由日本人Minoru Yoshida在1980年10月保持的。..
Ⅱ 做拳卧撐在水泥地上是徒手做好還是需要帶手套如果需要帶手套那要帶什麼手套
不需要,主要是看你個人習慣,如果覺得不幹凈要帶手套的話 ,只要是防滑的就可以了
Ⅲ 做拳卧撐要不要戴手套 還有 1天做多少個為宜
不帶為好,剛開始適應不了可以戴著,做多少看你自己身體素質了,一般也要做3,4組,每組都做到力竭,後面慢慢增加量。
Ⅳ 拳卧撐怎麼練爆發力
要放鬆,因為人肌肉放鬆的時候的爆發力比肌肉緊張時的爆發力強。
連續、快做練爆發力,不過只練手臂爆發力,而且對力量的要求很高,先把力量練上來。做完後拉拉手腕、抻抻胳膊,拉伸肌肉
如果要練出拳爆發力,那得依靠腰力,拳卧撐起來的時候腰使勁,帶著身體起,手臂不要使太大勁……其實我也不太理解
Ⅳ 如何練習拳頭,才能達到用紗布或帶手套可以拿牆當沙袋練
練習拳頭的硬度。
方法:
用拳頭在地上做俯卧撐
開始如果受不了劇痛,可以用拳頭在牆上打40餘次一組,每天做3~4組。
半個月後,一定要忍住痛,用拳頭做俯卧撐。
如果做不了,用拳頭在地上撐一會也可,40秒鍾左右為適。
如果能做了,可以先做8個一組,做4到6組。
接著,提升功力,增至15個一組。
做到30到40個一組,仍然輕松者,則不僅拳頭硬度非常人可及,臂力也會大幅度提升,兩全其美。
能做35個左右,拳頭明顯比別人硬,臂力也很大。
【注】:每做完一組,必須反復做握拳和松開的動作堅持10秒,以促進血液循環。做完一組覺得手沒有知覺很正常,多做握拳和松開的動作就可以放鬆了。
Ⅵ 怎樣把拳頭練硬
拳卧撐+打沙袋完全可以練到你說的打爆木板不傷手的程度,但是貴在堅持,受不得痛,吃不得苦,還想練硬拳頭怎麼可能,即便給你一副堅硬的拳頭,沒有堅韌的意志,打出去的拳照樣軟弱無力,練武磨練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肉體,更要將自己的意志磨練的堅如磐石,只有這樣才能練出真正堅硬的拳頭。享受痛苦吧,到了一定程度你會發現,痛苦就像毒葯一樣讓你上癮,那時候你就能一拳搗碎一顆大樹的硬皮而不傷手,另外再提供給你一個練法,用松木鋸成粉末+胡椒+沙,按照4:2:4,或者3:3:4的比例做成沙袋,沙袋要緊,不需要太大,每天500拳,每拳必出全力,只出直拳,1年後,去掉松木粉和沙,換成鐵砂+胡椒。不能多打,也不能少打,更不能中斷。至於打凍豬肉,打牆,打的血花四濺的那種,你就別相信電影的誤導了,1周不到,你手就廢了,那些都不是初學者能玩的,高手更不會打到出血,連接手指的幾條筋,傷一條,普通人半年都養不好,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才是王道
Ⅶ 怎樣正確練拳卧撐
這個希望可以幫到你
由易到難分為:
一、提重物。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提東西的運動,這些看似好像對腕力沒有什麼關系,其實不然,提高自己的握力是為將來發展強大的腕力的基礎。
二、指卧撐。用十個指頭著地的方法做俯卧撐。這是鍛煉握力和腕力的第一步。在這一環節上堅持的時間越長效果會越好。
三、單杠懸垂。時間越長握力越大。
四、卷」千斤腕「。就是朋友所說的辦法。這種辦法對握力是很大的提高而且可以增強手的持握耐力,但鍛煉起來相當費力。必須持之以恆而且每次鍛煉完以後需要徹底放對前臂進行放鬆練習。可以將繩子所系的重物加重,以提高強度。所吊重物為5公斤時,繩長1.2米,可一口氣卷2個來回,此時右手握力可捏碎普通的茶杯。
五、雙手側握舉體。即用雙手握住一個垂直於地的杠子,將身體舉起,至與地面平行。初聽覺得不可思議,其實不難,大約能一口氣做100個指卧撐的時候,就有能力做雙手側握舉體了,時間越長鍛煉強度越大,此法是鍛煉腕部爆發力的。
無論以上任何方法,根據自身條件和環境限制,任選其一聯系一段時間,都可以增強腕力,但若想有所成,必須持之以恆從易到難,三年一小成,九年一大成。要放鬆,因為人肌肉放鬆的時候的爆發力比肌肉緊張時的爆發力強。
連續、快做練爆發力,不過只練手臂爆發力,而且對力量的要求很高,先把力量練上來。做完後拉拉手腕、抻抻胳膊,拉伸肌肉
如果要練出拳爆發力,那得依靠腰力,拳卧撐起來的時候腰使勁,帶著身體起,手臂不要使太大勁。
Ⅷ 關於15歲初學拳卧撐的問題
拳擊綳帶是最好不過了,醫用也無所謂,醫用的,直接纏關節就OK,反正不是拿來美觀的,你的關節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護好!要是變形了,救不回的!初學者,在木板上,不要再地上!
以下是我永春的方法,我們初學者在我們武館的地板上,木的,4/5層布,一到一個階段後拿掉布-->下一個階段在牆壁沙包(Wall punching bag)平放在地上,手纏拳擊綳帶,再下一個階段---〉水泥地板上,手纏拳擊綳帶。
注意事項-不管多厲害的人,手畢竟還是人的皮,所以關節處,特別是你拳頭接觸物體那一塊,最好要包好,也可以穿拳擊手套,小的那種(保護關節),你可以一圈擊破一塊木板,但不代表你的手不會破皮流血。還有,每次打完後,或者晚上睡覺前,揉一下跌打葯酒,然後不要再碰水了。
至於老繭,一定會有,不然怎麼進步,我反而覺得關節的老繭很酷!它又不是像手掌的那種又黃又大的,而是你關節處,那些皮,比較粗,膚色比較暗而已,不影響美觀
你可以先那幾本書,放在地上先練,慢慢的,在沙包上,那個布袋填些沙就可以,最後才在地上,不管怎樣,關節都要包好!
Ⅸ 我想要把拳頭練的更硬戴上手套也能一拳把人打暈、怎樣才能
首先,一拳打暈,不僅看你的力量,也要看對方的抗擊打跟搖閃。
增加打擊力量,最好的辦法就是打沙袋,但是這個只能練打擊力,準度還要提升
拳卧撐可以增加拳頭硬度。
還可以輔助手持小啞鈴空擊。
打移動靶,或者跟陪練對練,增加准確度
學會正確發力,拳法的發力主要依靠伸膝力量(蹬地),其次是轉髖力量(旋轉腰部),上肢力量只起輔助作用。發力過程中各部位用力有短暫的時間差,腿部力量用來初始啟動,腰部、上肢力量用於加速。伸膝力量在各種拳法的發力中都佔有50%以上的比例,在直拳發力中高達80%,是拳擊發力的關鍵的核心力量。
Ⅹ 標準的拳卧撐怎麼做啊
身體伸直,以兩腳尖和兩拳面(拳心相對)著地,身體其它部位不動就做肘關節的屈伸,由於握拳後屈伸活動受腕部活動幅度的限制,所以下屈時兩個肘關節要彎向身體的兩側。如果腳與拳一樣高練的主要是中胸的肌肉,如腳比拳高練的主要是上胸,如腳比拳低主要是下胸;兩拳的間距小於肩寬主要練的是胸內側的肌肉和三頭肌,如兩拳的間距大於肩寬主要練的是胸外側的肌肉和肩帶。
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