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進行熔化焊佩戴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絲質睡衣怎麼樣 2025-09-21 14:08:06
趕集賣童裝利潤怎麼樣 2025-09-21 13:56:54

進行熔化焊佩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14 18:12:06

⑴ 焊接安全知識

你好 1
、電焊工首先必須持證上崗,辦理動火手續,嚴格操作規程,各種焊機應在規定的電壓下使用。2
、電焊前應檢查焊機的電源線的絕緣是否良好,焊機應避雨雪、潮濕,放置在乾燥處。3
、焊機、導線、焊鉗等接點應採用螺栓或螺母擰接牢固。4
、焊機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接地良好,接地電阻不小於
1MΩ(歐)。5、開啟電開關時要一次推到位,然後開啟電焊機;停機時先關焊機再關電源開關;移動焊機時應先停機斷電。6
、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焊條頭不得亂扔,應放在指定的安全地點。7
、電弧切割或焊接有色金屬及表面塗有油品等物件時,作業區環境應良好,人要在上風處。8
、作業中注意檢查電焊機及調節器,溫度超過60 °C應冷卻。9
、發現故障、電線破損、熔絲一再燒斷應停機維修或更換。10
、電焊時的二次電壓不得偏離60——80V(伏)

⑵ 燒電焊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傷害怎樣預防和減輕

弧焊時的電弧溫度高達5000K以上,會產生強烈的弧光輻射,當弧光輻射長時間作用到人體,可能被體內組織吸收引起人體組織的致熱作用、光化作用和電離作用,致使人體組織發生急性或慢性損傷。在電子束焊過程中會產生X射線,需要嚴加防護以確保操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3]在焊接質量檢驗過程中,利用射線進行探傷的同時,必須保護探傷人員及周圍職工免受輻射的危害。[4]這些弧光輻射中尤以紫外線和紅外線危害最為常見,並且這種危害具有重復性。

弧光紫外線

焊接弧光產生的紫外線輻射,對纖維也有很強的破壞能力,尤以棉織品最甚,可致使棉布工作服氧化、退色、變質而易碎,尤其是氬弧焊、等離子弧焊表現的更明顯。

產生紫外線輻射的原因

幾部焊機聯合作業或距離太近時,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受臨近弧光的照射。由於護目鏡片破損漏光,工作地點照明不足,為借弧光照明,以致先引弧後戴面罩。由於技術不熟練,在點燃電弧前未戴好面罩,或熄弧前過早揭開面罩;輔助工與焊工配合不協調,在點燃電弧時受到弧光照射等。

焊條電弧焊可產生全部波長的紅外線(760-1500mm)。紅外線波長越短,對機體危害作用就越強。長波紅外線可被皮膚表面吸收,使人產生熱的感覺,短波紅外線可被組織吸收,使血液和深部組織加熱,產生灼傷。

在生產中,弧光紅外線主要引起人體組織的致熱作用。眼睛受到紅外線的輻射,會迅速產生灼傷和灼痛,形成閃光幻覺感,並且氬弧焊紅外線的作用又大於手弧焊。防護弧光主要採取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和設置防護屏兩種措施。

焊工在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穿戴必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服、焊接護目鏡等。焊接護目鏡是特製的化學玻璃,在焊接時,有減弱電弧光、過濾紅外線和紫外線的作用,顏色以墨綠色和橙色為多。

焊接雜訊的來源

電焊車間里,雜訊的來源,主要來自旋轉直流弧焊機運轉時產生的轟鳴聲,雖然隨著焊接設備的發展,硅整流焊接電源,逐步取代旋轉直流弧焊機,使焊接車間的雜訊基本消除;但目前在大部分工廠里,還在使用旋轉直流弧焊機,所以弧焊作業時雜訊的來源主要來自旋轉式直流弧焊機、等離子弧焊、等離子弧噴塗、風鏟鏟邊、碳弧氣刨及錘擊鋼板等。

雜訊對人體的危害

雜訊對中樞神經和血液循環系統都有影響能引起血壓升高、心律過快、厭倦和煩躁等。長期在雜訊環境下工作,還回引起聽覺障礙。

防護雜訊的措施

用弧焊整流器代替旋轉式直流弧焊機。隔離雜訊源。如將等離子弧焊及噴塗隔離在專門的工作室內操作。焊工作業時使用耳塞。耳塞一般由軟塑料和軟橡膠製成,其隔聲值為15~25dB,每付質量不超過2g。

焊接煙塵的來源

在電弧高溫作用下,焊條端部、熔滴和熔池表面液態金屬及熔渣被激烈蒸發,產生的蒸汽排除電弧區外即迅速被氧化或冷卻,變成細小顆粒漂浮於空氣中,而形成焊接煙塵。

熔化焊都要產生煙塵,其中包括煙和粉塵。煙塵的形成過程實質上是液態金屬和焊葯「過熱一蒸發一氧化—冷凝」的過程。過熱蒸發物的固體微粒直徑小於0.1/μm稱為煙;直徑在0.1~10/μm之間稱為粉塵。煙塵是明弧焊的一種有害因素,尤其是黑色金屬塗料焊條手工電弧焊、CO2氣體保護焊以及自保護焊絲電弧焊比較突出,應該是防護的重點。

焊接煙塵的危害

焊工塵肺是由於長期吸入超過允許濃度的以氧化鐵為主並有無定型的二氧化硅、硅酸鹽、錳、鐵、鉻以及臭氧、氮氧化物等混合煙塵和有毒氣體,並在組織中長期作用所致的混合性塵肺。

錳中毒,錳蒸氣在空氣中能很快氧化成灰色的氧化錳(MnO)及棕紅色的四氧化三錳(Mn3O4)煙塵。焊工長期吸入超過允許濃度的錳及其化合物的微粒和蒸氣,則可能造成錳中毒。

焊工金屬熱,焊工金屬熱是指吸人焊接金屬煙塵中0.05~0.5Pm的氧化銅、氧化鋅、氧化鋁、氧化錳及氧化鐵微粒和氟化物等,容易通過上呼吸道進入末梢細支氣管和肺泡,再進入血液,引起焊工金屬熱反焊接通風除塵

焊接作業時,很難減少煙塵的生成量,因此主要應通過加強通風除塵來降低煙塵和焊接有害氣體對人體的危害。

焊接煙塵的個人防護用品

當採用通風除塵措施不能飾煙塵濃度降到衛生標准以下或無法採用局部通風措施時,應採用送風呼吸器面具,也可以開始用防塵口罩和防毒面具,以過濾粉塵中的金屬氧化物及有毒氣體。

⑶ 焊錫需不需要戴手套

如果是用焊錫鍋來熔化焊錫,而不是用焊錫絲和電烙鐵
要戴手套。而且要戴電焊工用的皮手套。不可以戴線手套,和怕燙的手套。有國家的標准規定。但具體文件手頭沒有。

⑷ 焊接什麼金屬時必須戴口罩

在焊接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有害煙塵、弧光輻射、高頻電磁場等,都有可能使焊工發生塵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電光眼病和皮膚病等職業病,嚴重地危害著焊工及有關生產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下面介紹幾種主要危害及防護辦法。

焊接的輻射危害有:可見強光、不可見紅外線和紫外線等,除電子束焊接會產生X射線外,其它焊接作業不會生產影響生殖機能一類的輻射線。氣焊和電焊時可用護目玻璃,減弱電弧光的刺目和過濾紫外線和紅外線。氮弧焊時,弧光最強,輻射強度也最大,紫外線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後,會產生臭氧,工作時除要帶護目眼鏡外,還應戴口罩、面罩,穿戴好防護手套、腳蓋、帆布工作服。

焊接過程中,由於高溫使焊接部位的金屬、焊條葯皮、污垢、油漆等、蒸發或燃燒,形成煙霧狀的蒸汽,粉塵,會引起中毒。有色金屬的煙霧,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如人體吸入這些煙霧後會引起錳中毒。因此在焊接時必須採用有效措施,如戴口罩、裝通風或吸塵設備等;採用低塵少害的焊條;採用自動焊代替手工焊。

⑸ 進行燒焊時,佩戴哪種物料製造的手套會較適宜

行,燒飯時,一般是手不戴手套的,只要臉上帶上防毒面具就行

⑹ 考試時候哪些是焊工手套哪些不是

焊工手套,是為防禦焊接時的高溫、熔融金屬、火花燒手的個人防護用品。一般採用牛、豬絨面革製成五指形,三指形和二指形手套,並配有18cm長的帆布或皮革制的袖筒。焊工手套產品的質量應符合LD34.3-92標準的規定。

⑺ 焊接人在焊接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最主要要的是穿戴好防護用品:防護眼鏡,口罩,腳套,勞保鞋,工作服,反穿服,焊接手套,焊接戴的帽子,還有就是注意工作場所周遍環境,安全最重要.

焊接: 焊接,也可寫作「焊接」或稱熔接、鎔接,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材質(同種或異種)通過加熱、加壓,或兩者並用,使兩工件產生原子間結合的加工工藝和聯接方式。焊接應用廣泛,既可用於金屬,也可用於非金屬。焊接過程中,工件和焊料熔化形成熔融區域,熔池冷卻凝固後便形成材料之間的連接。這一過程中,通常還需要施加壓力。焊接的能量來源有很多種,包括氣體焰、電弧、激光、電子束、摩擦和超聲波等。19世紀末之前,唯一的焊接工藝是鐵匠沿用了數百年的金屬鍛焊。最早的現代焊接技術出現在19世紀末,先是弧焊和氧燃氣焊,稍後出現了電阻焊。

⑻ 對於熔化焊設備來說,當臨時需要使用較長的電源線時,應怎麼辦

焊工必須掌握的電焊安全知識

1.電焊機殼漏電(帶電)原因是什麼?

(1) 電源接線誤碰機殼

(2) 變壓器、電抗器、風扇及控制線路等碰機殼

(3) 未安裝接地線或接觸不良

2. 為什麼電焊機一次電源線不宜超過2—3米?需要較長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一次電源線過長容易發生磨損造成漏電而發生觸電現象。需要較長時,有桿架桿,無桿沿牆走;高度2.5米以上,過鐵路走鐵路下面,加管保護。

3. 焊接電纜為什麼要定期檢查?

破損電纜容易與工件短路打火,遇到易燃物引起火災,人體容易觸電。大電流也會造成電纜老化而損壞漏電。

4. 電焊鉗安全使用主要有哪些要求?

(1) 電焊鉗必須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與隔熱能力。

(2) 焊鉗與焊接電纜的連接應簡便牢靠、接觸良好。

(3) 禁止將過熱的焊鉗浸在水中冷卻後使用。

5. 焊接工作前對焊機和個人防護要做哪些檢查?

檢查焊機絕緣是否良好,有無保護,接地和接零,空載自動斷電裝置,焊機防護裝置,焊機纜線是否良好,個人是否按要求穿戴好勞保用品。

6. 焊工為什麼要穿白色帆布工作服、帶電焊手套、穿焊工防護鞋?

焊工防護服以白帆布工作服為最佳,能隔熱、不易燃及反射弧光,減少弧光輻射和飛濺對人體燒傷及燙傷的傷害。為防止弧光灼傷皮膚和防止觸,電焊工還要穿戴好焊工防護鞋和焊工防護手套。

7. 電器著火為什麼不能用水救火?

因為水是導體,應該用乾粉或者二氧化碳滅火器。

8. 現場發生觸電事故,應採取哪些急救措施?

觸電事故的急救措施主要有脫離電源。急救、和人工呼吸,必要時送醫院等。

9. 電擊是指什麼?

電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心臟、肺部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工作。電流引起的心室顫動是電擊致死的主要原因。

10. 氧氣瓶受熱導致壓力過高引起的爆炸屬於什麼性質的爆炸?

物理性質爆炸。

11. 車間應如何運輸各種氣瓶?

搬運氣瓶時,應關緊氣瓶閥,戴好瓶帽,裝帶橡膠防護圈,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避免可能損傷瓶體,瓶閥和安全裝置劇烈碰撞。廠內車間搬運氧氣瓶應使用膠輪小車,禁止單人肩扛氧氣瓶。氣瓶無防護圈或氣溫-10。C以下時,禁止用轉動方式搬運氧氣瓶。禁止用手托瓶帽來移動氧氣瓶。用吊車、起重機運送氧氣瓶時,應使用吊架或合適的台架,不等使用釣鉤、鋼索或電磁吸盤,嚴禁使用電磁起重機和用鏈繩捆紮。

12. 為什麼各種氣瓶使用時不能放空,瓶內必須留0.1—0.2MPa的余氣?

氣瓶在使用後不得放空,必須留有不小於98—196kpa(0.1—0.2MPa)的余氣,以便於灌氣前檢查氣樣、吹除瓶嘴塵土贓物,防止空氣進入瓶內。

13. 氧氣瓶、乙炔瓶、液化石油氣瓶各是什麼顏色?

氧氣瓶:天藍色 乙炔瓶:白色 液化石油氣瓶:銀灰色

⑼ 危險化學品操作人員需要佩戴哪些勞動防護用品

危險化學品操作人員需要正確佩帶防毒面具及袖套、圍裙、靴套等個人防護器材,必要時應穿全身式防毒衣。

1、眼睛防護

戴上與皮膚密合的游泳鏡或太陽眼鏡,防止眼睛受刺激或有毒液滴濺入眼內。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包住頭部,用毛巾扎住頸部,在口鼻處開孔。

2、呼吸道防護

裝料口罩:用毛巾、紗布、舊布做成比普通口罩稍大的裝料口罩,裝填3~4cm厚的防毒濾料(如1~2mm的黏土粒、0.6~1.2mm的1:1生石灰和黏土混合顆粒、木炭粒、鋸末,或浸10%~15%的碳酸鈉等);或將毛巾鋪平,把濾料倒在中央再進行折疊、縫制、安上系帶;佩戴時必須固定,防止下墜和漏氣。

3、消化道防護

遵照規定不得在工作場所喝水、吃東西、吸煙;工作後要脫去工作服,並洗手洗臉;事故污染區的水源、食品須經檢測無害後方可食用。

4、皮膚防護

全身防護:可用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大衣、斗笠或雨傘等遮住身體各部位,進行全身防護。

(9)進行熔化焊佩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環保、公安、衛生、交通等有關部門,按照本地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

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採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1、立即組織營救和救治受害人員,疏散、撤離或者採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2、迅速控制危害源,測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事故的危害區域及危害程度;

3、針對事故對人體、動植物、土壤、水源、大氣造成的現實危害和可能產生的危害,迅速採取封閉、隔離、洗消等措施;

4、對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狀況進行監測、評估,並採取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