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手術室怎麼戴無菌手套
擴展閱讀
真絲旗袍怎麼保養 2025-09-22 01:29:32
乳膠手套英語怎麼讀 2025-09-22 01:19:00
該怎麼穿裙子教程 2025-09-22 01:07:08

手術室怎麼戴無菌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11 16:05:35

A. 手術室常用無菌技術有哪些

無菌技術是指在醫療.護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體和防止無菌區域和無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術。
卵圓鉗:鉗的柄部有兩環,使用時手指套入環內,鉗的下端(持物端)有兩個小環,可用以夾取刀、剪、鉗、鑷、治療碗及彎盤等。由於兩環平行緊貼,不能持重物。
三叉鉗:結構和卵圓鉗相似。不同處是鉗的下端為三叉類,呈弧形向內彎曲。用以夾取盆、盒、瓶、罐等較重的物品。
鑷子:鑷的尖端細小,使用時靈巧方便。適用於夾取棉球、棉簽、針頭、注射器、縫針等小物品。
無菌容器:
無菌盒

治療碗
無菌溶液(密封瓶,燒瓶)
無菌包:包布
治療巾
敷料
標簽
化學指示膠帶。
治療盤
2%碘酊
70%乙醇
棉簽
簽字筆
2.無菌持物鉗(鑷)的使用法
(1)無菌持物鉗(鑷)應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的無菌廣口容器內,液面需超過軸節以上2-3cm或鑷子1/2處。容器底部應墊無菌紗布,容器口上加蓋。每個容器內只能放一把無菌持物鉗(鑷)。
(2)取放無菌持物鉗(鑷)時,尖端閉合,不可觸及容器口緣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內壁。手指不可觸摸浸泡部位。使用時保持尖端向下,不可倒轉向上(圖5-8),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尖端。用後立即放回容器內,並將軸節打開。如取遠處無菌物品時,無菌持物鉗(鑷)應連同容器移至無菌物品旁使用。
(3)無菌持物鉗(鑷)不能觸碰未經滅菌的物品,也不可用於換葯或消毒皮膚。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時,應重新消毒滅菌。
(4)無菌持物鉗(鑷)及其浸泡容器,每周消毒滅菌1次,並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外科病室每周2次,手術室,門診換葯室或其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滅菌1次。。

B. 醫院的手術室是如何實現環境無菌的

無菌技術是在執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過程中,使已滅 菌的物品保持無菌狀態,不再受污染,防止任何微生物進入機體的一種方法。手術室常用的無菌技術有:①物品滅菌技術;②外科刷手。消毒技術;③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④鋪無菌器械車及鋪 無菌巾;⑤使用無菌持物鉗;⑥術中無菌技術操作等。

素質要求——衣帽整潔,儀表端莊,態度和藹。操作前准備——環境清潔、乾燥、三擦(盤、桌、車),洗手,戴口罩。操作過程——檢查無菌包(是否乾燥、無污染、無破損)—打開無菌包,持物鉗取出一條 治療巾—置於治療盤內—原折包好無菌包,註明開包時間—展開治療巾, 治療巾邊緣朝外—根據需要放人無菌物品—折好治療巾,寫好標簽貼於 無菌盤右上角

C. 佩戴無菌手套的注意事項

1、未戴無菌手套的手,只允許接觸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不能碰到手套的外面。
2、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內,注意勿觸及手套外面;再用已戴好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的內側面,幫助左手插人手套內。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觸碰左手皮膚。
3、將手套翻折部翻回手術衣袖口。必要時可用無菌鹽水沖凈手套外面的滑石粉。在手術開始前,雙手應放於胸前。

D. 手術室無菌技術原則

1.手術進行中,所有工作人員均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洗手護士不得從術者背後傳遞器材;巡迴護士不可用手越過無菌台傳遞物品;手術器械的放置不能超過無菌車欄桿。
2.手術人員有必要條換位置時,應稍離開手術台,背對背地進行交換,並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無菌區域。
3.凡已打開放在無菌台上的備用物品,不論使用與否,均不得再放回無菌容器里,必須重新滅菌後才能使用。
4.切口邊緣應以大紗布墊或手術巾遮蓋,並用巾鉗或縫合線固定,僅暴露手術切口,最好使用手術薄膜保護切口。
5.切開空腔臟器前,要先用紗布墊保護周圍組織,以防止或減少污染,用手術薄膜保護切口。
6.手術中用過的器材要及時擦凈血跡,以減少細菌污染及增殖。接觸過腫瘤及胃腸腔的刀剪等器械,應視為已遭污染,必須與其他器械分開,單獨放置和處理。
7.手術開始後通向室外的正門不再開啟。手術間的人員應避免不必要的活動,參觀手術人員要與手術區保持30-40cm以上的距離。
8.給手術者擦汗時,術者的頭部應轉向側面並用濕毛巾擦拭;手術間內不得做與本次手術無關的任何活動,如疊單、作敷料等。
9.為縮短手術時間,手術器械和用具應使術者得心應手。
10.術後需置引流管的病人,引流管的位置最好從離切口較遠的體壁引出。
11.術畢縫合切口前,應先用消毒液塗擦切口兩側的皮膚;縫合時須將組織准確地對合,避免遺留死腔,縫線不宜過緊過密。縫合後,再一次用消毒液塗擦切口兩側的皮膚;然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包裹或用手術敷料貼敷蓋。
12.手術開始前15~20分鍾洗手、穿無菌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做好器械桌的整理准備工作,檢查各種器械、敷料及其他用物是否完備。根據手術步驟、使用先後把各種器械、敷料等物品分類順序排列。
13.術前、術中縫合傷口時,與巡迴護士准確細致地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等,核實後登記。術畢再自行清點一次,確保無誤,以防遺留在體腔或組織內。
14.手術開始後,按手術常規及術中情況,向術者、助手傳遞器械、紗墊等物。做到主動、敏捷、准確。
15.保持手術野、器械托盤及器械桌的整潔、乾燥。器械用後,迅速取回,擦凈血跡。器械及用物按次序排列整齊。用於不潔部位的器械,要區別分放,浸入葯液中或遞給台下護士處理。防止污染擴散。
16.隨時注意術中的進展情況,若發現大出血、心跳驟停意外時,應沉著果斷及時與巡迴護士聯系,盡早備好搶救器械及物品。
17.保留切出的任何組織,需送檢部分用10%福爾馬林固定,術畢寫上病人姓名、病室、日期等並填好送留標本登記簿。
18.術畢協助擦凈傷口及引流管周圍的血跡,包紮傷口及固定好各種引流物。
19.處理術後器械及其他物品。精密、銳利手術器械分別處理,切勿損壞及遺失零件。並對手術間進行清理整頓。

E. 手術室無菌操作有哪些原則

1.手術進行中,所有工作人員均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洗手護士不得從術者背後傳遞器材;巡迴護士不可用手越過無菌台傳遞物品;手術器械的放置不能超過無菌車欄桿。
2.手術人員有必要條換位置時,應稍離開手術台,背對背地進行交換,並注意不得污染手臂及無菌區域。
3.凡已打開放在無菌台上的備用物品,不論使用與否,均不得再放回無菌容器里,必須重新滅菌後才能使用。
4.切口邊緣應以大紗布墊或手術巾遮蓋,並用巾鉗或縫合線固定,僅暴露手術切口,最好使用手術薄膜保護切口。
5.切開空腔臟器前,要先用紗布墊保護周圍組織,以防止或減少污染,用手術薄膜保護切口。
6.手術中用過的器材要及時擦凈血跡,以減少細菌污染及增殖。接觸過腫瘤及胃腸腔的刀剪等器械,應視為已遭污染,必須與其他器械分開,單獨放置和處理。
7.手術開始後通向室外的正門不再開啟。手術間的人員應避免不必要的活動,參觀手術人員要與手術區保持30-40cm以上的距離。
8.給手術者擦汗時,術者的頭部應轉向側面並用濕毛巾擦拭;手術間內不得做與本次手術無關的任何活動,如疊單、作敷料等。
9.為縮短手術時間,手術器械和用具應使術者得心應手。
10.術後需置引流管的病人,引流管的位置最好從離切口較遠的體壁引出。
11.術畢縫合切口前,應先用消毒液塗擦切口兩側的皮膚;縫合時須將組織准確地對合,避免遺留死腔,縫線不宜過緊過密。縫合後,再一次用消毒液塗擦切口兩側的皮膚;然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包裹或用手術敷料貼敷蓋。
12.手術開始前15~20分鍾洗手、穿無菌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做好器械桌的整理准備工作,檢查各種器械、敷料及其他用物是否完備。根據手術步驟、使用先後把各種器械、敷料等物品分類順序排列。
13.術前、術中縫合傷口時,與巡迴護士准確細致地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等,核實後登記。術畢再自行清點一次,確保無誤,以防遺留在體腔或組織內。
14.手術開始後,按手術常規及術中情況,向術者、助手傳遞器械、紗墊等物。做到主動、敏捷、准確。
15.保持手術野、器械托盤及器械桌的整潔、乾燥。器械用後,迅速取回,擦凈血跡。器械及用物按次序排列整齊。用於不潔部位的器械,要區別分放,浸入葯液中或遞給台下護士處理。防止污染擴散。
16.隨時注意術中的進展情況,若發現大出血、心跳驟停意外時,應沉著果斷及時與巡迴護士聯系,盡早備好搶救器械及物品。
17.保留切出的任何組織,需送檢部分用10%福爾馬林固定,術畢寫上病人姓名、病室、日期等並填好送留標本登記簿。
18.術畢協助擦凈傷口及引流管周圍的血跡,包紮傷口及固定好各種引流物。
19.處理術後器械及其他物品。精密、銳利手術器械分別處理,切勿損壞及遺失零件。並對手術間進行清理整頓。

F. 無接觸式戴無菌手套的注意事項

無菌手套佩戴的要點以及注意事項是護士資格考試中可能會用到的知識點,醫學教育網小編整理如下,希望各位考生仔細閱讀。

實施要點:

1.評估操作環境是否符合要求。

2.選擇尺碼合適的無菌手套,檢查有無破損、潮濕及其有效期。

3.取下手錶,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洗手。

4.按照無菌技術原則和方法戴無菌手套。

5.雙手對合交叉調整手套位置,將手套翻邊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注意事項:

1.戴手套時應當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者另一手套的裡面。

2.戴手套後如發現有破洞,應當立即更換。

3.脫手套時,應翻轉脫下。

希望以上內容對於各位考生備考復習護士資格考試有所幫助。

G. 《手術室無菌技術操作規范》

手術中的無菌操作原則外科手術治療的成敗和手術中的無菌操作有密切關系。正確掌握無菌技術是預防切口感染,保證病人安全的關鍵。每人都必須充分理解無菌操作的重要性,才能在手術室各項工作中更好地執行無菌技術。這個所有參加手術的人員必須認真執行的規章,即無菌操作原則。如有違反,應立即糾正。

1.建立一個無菌區 無菌區內所有物品都必須是滅菌的,如稍有懷疑應立即更換。物品有下列情況者,應視為有菌,不能在無菌區內使用:①在非限制區內的滅菌敷料;②無菌包破損或潮濕;③無菌包墜落在地面上;④滅菌有效時間及效果不能肯定;⑤懷疑無菌物已被污染。

無菌區的建立應盡量接近使用時間,以減少暴露和污染的機會。

2.無菌手術衣的應用 無菌手術衣的無菌范圍僅限於前身肩平面以下,腰平面以上及袖子。其他部位應視為有菌區。手術人員在穿好手術衣後,前臂不應下垂,應保持在腰平面以上。雙手不應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於腋下,應肘部內收,靠近身體。由於手術衣在腰平面以下視為有菌的,因而不應接觸無菌桌及鋪好的手術台。手術人員倚牆而立或靠坐在未經滅菌的地方,均是違反無菌原則的。也不應來回走動或走出手術間以外。如因手術需要移動,應面向無菌區。與另一手術人員換位時,應先退後一步,轉過身,背對背地轉到另一位置上。在經過來穿手術衣人員面前時,應互相讓開,以免碰撞污染。

3.正確使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 任何無菌包及容器的邊緣均應視為有菌,開包時應將包布的四角翻轉並用手握住,防其滑脫污染內容物。取用無菌物時注意不觸及邊緣。利用包布鋪無菌區時,包布的內面是無菌的,包布的外面和邊緣是有菌的。若取無菌包內某種無菌物,餘下無菌物仍須保持無菌時,可按原包包好,但須在4小時內應用此包內的無菌物,否則須重新滅菌。

無菌容器為盛無菌敷料、器械或葯液之用。打開無菌容器時,蓋子應朝上,取出無菌物後即蓋好。以容器浸泡消毒用物時,須寫上浸泡時間,中途投入其他器械,應重新計算消毒時間。

無菌溶液瓶一經打開,液體應一次用完,不應保留。倒液時應沖一下瓶口,沖洗瓶口的葯液應棄去,以保證無菌及防瓶口雜質和玻璃碎屑。

4.無菌桌的無菌范圍 無菌桌僅桌緣平面以上是無菌,桌緣平面以下,不能長時間保持無菌完整,應視為有菌。手術護士、巡迴護士都不應接觸無菌桌緣平面以下的桌布,以建立一個安全地帶。凡墜落於手術台邊或無菌桌緣平面以下的物品應視為有菌。已墜落下去的皮管、電線、縫線不應再向上提拉或再用。無菌布單被水或血浸濕時,應加蓋或更換新的無菌單。

5.接觸無菌區時,必須經過手臂滅菌、穿無菌衣及戴無菌手套。巡迴護士取用無菌物品要用無菌持物鉗夾取,並應與無菌物、無菌區保持一定的距離(約30cm),避免衣袖、衣服接觸無菌物及跨越無菌區,傾倒溶液時只許瓶口進入無菌區的邊緣。

6.減少空氣污染、保持空氣凈化效果。手術室門窗應關閉,人員進出應走側門,盡量減少在手術間內走動,避免引起陣風。手術進行中應保持肅靜,避免不必要的談話。咳嗽、打噴嚏時應將頭轉離無菌區,避免飛沫污染。為防手術人員滴汗,可於額部加一無茵汗帶。請他人擦汗時,頭應轉向一側,不使紗布纖維落入無菌區。無菌容器打開後,應及時蓋好,減少暴露。

7.皮膚雖經消毒,只能達到相對無菌 病人的皮膚和工作人員手臂經過消毒以後只能達到相對滅菌,殘存在毛孔內的細菌對開放的切口有一定的威脅,故應注意預防污染。

在穿無菌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時,手不應接觸手術衣和手套的外面。戴好手套的手也不可直接接觸病人皮膚。凡與皮膚接觸的刀片和器械不應再用。手術進行中,如手套被撕破或被縫針、銳利器械刺破,應立即更換。針和器械也不可再用。

在進行皮膚切口前,應用無菌紗布墊遮住切口兩旁,或用無菌聚乙烯薄膜蓋於手術野皮膚上,經薄膜切開皮膚,以保護切口不被污染。在延長切口或進行縫合前應再用酒精消毒。

8.沾染手術的隔離技術 進行胃腸道、呼吸道、宮頸等沾染手術時,在切開空腔前應用紗墊保護周圍組織,並隨時吸除外流的內容物。被污染的器械和其他物品應放在污染盤內,實行隔離。污染的縫針和針持應在等滲鹽水中涮洗。全部沾染步驟完成後,手術人員應用無菌水沖洗或更換手套,以盡量減少細菌的污染。

9.連台手術前台手術結束,手術人員應更換無菌手術衣及消毒手臂戴無菌手套,手術間地面及用物應用消毒液擦拭,並用紫外線照射 20分鍾。

H. 手術室無菌操作有哪些

最重要的就是無菌觀念
污染過的東西碰了後不能再碰無菌的東西
比如接巡迴護士東西時
給一助遞手術單時
注意不要碰到他們的手
1)手術開始前15~20分鍾洗手、穿無菌手術衣及戴無菌手套,做好器械桌的整理准備工作,檢查各種器械、敷料及其他用物是否完備。根據手術步驟、使用先後把各種器械、敷料等物品分類順序排列。
2)術前、術中縫合傷口時,與巡迴護士准確細致地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等,核實後登記。術畢再自行清點一次,確保無誤,以防遺留在體腔或組織內。
3)手術開始後,按手術常規及術中情況,向術者、助手傳遞器械、紗墊等物。做到主動、敏捷、准確。
4)保持手術野、器械托盤及器械桌的整潔、乾燥。器械用後,迅速取回,擦凈血跡。器械及用物按次序排列整齊。用於不潔部位的器械,要區別分放,浸入葯液中或遞給台下護士處理。防止污染擴散。
5)隨時注意術中的進展情況,若發現大出血、心跳驟停意外時,應沉著果斷及時與巡迴護士聯系,盡早備好搶救器械及物品。
6)保留切出的任何組織,需送檢部分用10%福爾馬林固定,術畢寫上病人姓名、病室、日期等並填好送留標本登記簿。
7)術畢協助擦凈傷口及引流管周圍的血跡,包紮傷口及固定好各種引流物。
8)處理術後器械及其他物品。精密、銳利手術器械分別處理,切勿損壞及遺失零件。並對手術間進行清理整頓。

I. 進手術室如何穿戴

穿手術衣方法如下:
(1)取出無菌手術衣,站在較寬敞的地方。
(2)認清衣服的上下、正反面並注意衣服的折法。手術衣的衣襟(開口)對前方,袖筒口對自己,提住衣領,向兩邊分開,輕輕抖開手術衣。
(3)將手術衣輕輕向前上方拋起,兩手臂順勢伸入袖內,手向前伸。
(4)請巡迴護士從身後抓住兩側的衣領角向後拉,雙手前伸出袖口。
(5)戴好無菌手套。
(6)解開胸前衣帶的活結,右手捏住三角部相連的腰帶,遞給巡迴人員或已穿戴好手術衣和手套的手術人員,巡迴人員應用消毒鉗夾住腰帶的尾端,穿衣者原地自轉一周,接傳遞過來的腰帶並:於胸前系好。
注意事項:取衣時應一次整件地拿起,不能只抓衣領將手術衣拖出無菌區。穿衣時,雙手不能高舉過頭或伸向兩側,否則手部超出視野范圍,容易碰觸未消毒物品。未戴手套的手不能觸及手術衣的正面,更不能將手插入胸前衣袋裡。傳遞腰帶時,不能與協助穿衣人員手相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