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母牛用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皮衣補起來是什麼樣子 2025-09-22 05:02:00
齊齊哈爾哪裡賣女裝 2025-09-22 04:33:46

母牛用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10 12:15:14

『壹』 賣牛肉用什麼手套

一次性手套。
在一些手套更換頻率較高的行業,通常建議使用一次性手套,這樣不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更可以大大節約更換成本,比如醫療行業、實驗室、食品加工行業等對衛生要求比較高的行業。
一次性手套是用橡膠薄片或薄膜製成的一類手套。
一次性手套通常有兩種材質:一種是乳膠手套,一種是丁腈手套。

『貳』 如何讓母牛發情

確定母牛發情的方法稱為發情鑒定。母牛發情時,其精神狀態、行為和生殖器官等都有一定的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可以比較准確地判斷牛的發情程度,適時配種,提高母牛受胎率。母牛發情鑒定的主要方法有外部觀察法、陰道檢查法和直腸檢查法幾種。
(1)外部觀察法
主要觀察母牛的精神、爬跨行為、陰道分泌物狀況以及因爬跨在身體上留下的痕跡。發情母牛表現興奮不安,經常哞叫;在牛舍內常站立不卧,當有人走過其後部時,常回顧;食慾減退,反芻的時間減少或停止;排糞、排尿次數增多,尾頻頻上翹,泌乳量下降。母牛發情開始時,在運動場或放牧時會爬跨其他母牛,但不接受其他母牛的爬跨;在發情旺盛期,則接受其他母牛的爬跨。發情牛被爬跨時站著不動,並舉尾,如不是發情牛,則往往拱背逃走。其他牛常嗅發情牛的陰唇,發情母牛的背腰和尻部有被爬跨所留下的泥土、唾液。有時母牛不發情也會爬跨,因此應結合母牛的精神狀況和外陰變化確定母牛是否發情。若在室外沒有及時發現爬跨的母牛,進牛舍可以根據尾根毛的豎立、甚至皮膚磨破等後軀被爬過的痕跡判斷。
(2)陰道檢查法
發情母牛外陰部紅腫,陰道黏膜充血潮紅,表面光滑濕潤。子宮頸外口充血、鬆弛、柔軟開張,排出大量透明的牽縷性黏液,不易掛斷。在尾上端陰門附近,可以看出黏液分泌物的結痂。發情初期的母牛子宮口的黏液清亮如水,隨著發情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稠,量也由少變多,到發情後期,量逐漸減少且混而黏稠,有時含淡黃的細胞碎屑。不發情的母牛陰道蒼白、乾燥,子宮頸口緊閉。
(3)直腸檢查法
檢查者穿好工作服,衣袖挽起,帶長臂手套。檢查時,宜站在牛的正後方,五指並攏成錐形,緩慢捻轉伸入肛門,進入直腸,掏出糞便後,掌心向下,按壓撫摸,在骨盆腔底部,即可摸到一個長形、質地較硬的棒狀物——子宮頸,再向前下方可摸到角間溝。角間溝的兩旁為向前下方彎曲的兩側子宮角,沿著子宮角大彎下外側可摸到卵巢,用手指檢查其形狀、大小,以及卵巢上卵泡的發育情況,判斷母牛是否發情。一般情況下,發情母牛子宮頸稍大而軟,子宮黏膜水腫,子宮角堅實、體積增大,子宮收縮反應比較明顯。不發情的母牛,子宮頸細而硬,子宮較鬆弛,收縮反應差。發情母牛卵巢中的卵泡表面突出,圓而光滑,觸摸時略有波動。卵泡直徑發育初期約1.5厘米,發育最大時可達2.5厘米。在排卵前6~12小時,卵泡質地柔軟,波動明顯。排卵後,原卵泡處有不光滑的小凹陷,此後將形成黃體。
直腸檢查時要注意卵泡與黃體的區別。卵泡有光滑、較硬的感覺。卵泡與卵巢連接處光滑,無界線,呈半球狀突出於卵巢表面,而沒有退化的黃體在卵巢上一般呈扁圓形條狀突起。此外,卵泡發育是進行性的,由小到大,由硬到軟,由無波動到有波動,由無彈性到有彈性。沒有妊娠時,黃體則發生退行性變化,發育時較大,較軟,到退化時期愈來愈小,愈來愈硬。
母牛受胎效果的好壞,能否准確掌握母牛的發情是關鍵。一般正常發情的母牛其外部表現比較明顯,所以用外部觀察輔以陰道檢查就可以判斷。但母牛發情持續期較短,不注意觀察則容易漏配。在生產實踐中,可以發動值班員、飼養員和擠奶員共同觀察。建立母牛發情預報制度,根據前次發情日期,預報下次發情日期(按發情周期計算)。有些母牛常出現安靜發情或假發情,有些母牛營養不良,生殖器官機能衰退,卵泡發育緩慢,排卵時間延遲或提前,對這些母牛可以通過直腸檢查判斷其排卵時間來確定最佳輸精時間。
此外,還有一些輔助檢查設備,如奶牛計步器檢查和B超檢查等方法,奶牛產奶量的減少也是發情的重要徵兆,可以作為輔助檢查的指標。

『叄』 很多人不會鑒別母牛的發情,怎麼鑒別母牛的假發情

很多人不會鑒別母牛的發情,怎麼鑒別母牛的假發情?

採用觀察的方法,觀察奶牛的心理狀態和外陰的變化,根據陰道分泌物的粘液來判斷奶牛是否處於發熱狀態。
奶牛也處於發情期,通常在陰毛處有大量粘液,通常在夜間。我們可以在早上最好地檢查效果。我們還可以看到,如果一頭牛處於高溫狀態,它通常會通過四處走動和環顧來緩解自己的壓力。

我們可以通過檢查的方法知道,奶牛一般都處於高溫狀態,其生殖器官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通過經驗觀察來檢查是否發情。

奶牛的生殖器應保持清潔,並用消毒劑擦拭。最後通過專業的檢查工具打開奶牛的陰部,通常通過奶牛子宮的開口、粘液的程度、顏色和光澤程度等來判斷奶牛的發情情況,這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技術,很多奶牛養殖區都是根據這種方法來識別的,當然,也有專門的標記方法直接識別。

外部觀察通常是判斷母牛是否處於高溫狀態的方法之一。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母牛的外觀等來確定母牛的發情期。正如我所說,處於高溫狀態的母牛非常興奮,它不僅會接受其他母牛的攀爬,還會攀爬其他母牛,甚至可能表現得像公牛交配一樣。外陰出現紅腫、腫大、痙攣伴粘液流出。

『肆』 很多人不會鑒別母牛的發情,應該如何准確的判斷母牛發情呢

一、首先採用觀察的方法,看一下母牛的精神狀態以及外陰部變化情況,根據陰道流出的粘液來判斷母牛是不是發情。

檢查之前一般先要讓母牛的外陰部處於比較干凈的狀態,並且還需要用一些消毒酒精擦拭。最後才通過專業的工具打開母牛的陰部進行檢查,一般會通過母牛的子宮開口情況、粘液程度、色澤程度等等來觀察母牛的發情情況,這也是一種非常常用的手法,很多養牛的養殖區域就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鑒別,當然還有特別直接的試情法。

『伍』 母牛發情該如何鑒定

判斷奶牛的發情,主要有外部觀察、直腸檢查及陰道檢查等方法。外部觀察法簡單易行,應用最廣,其要點是「四看 」。

(1)看神色 發情母牛敏感、躁動不安、不喜躺卧。神色異常,有人靠近時,回頭看望。尋找其他發情母牛,活動量、步行數比平常多幾倍。嗅聞其他母牛的外陰,下巴依託其他牛的臀部並進行摩擦。

(2)看爬跨 在散放的牛群中,發情牛常追爬其他母牛或接受其他牛爬跨。開始發情時,對其他牛的爬跨往往半推半就,不太接受。以後隨著發情的進展,有較多的母牛跟隨、嗅聞其外陰部(但發情牛卻不嗅聞其他牛的外陰),由不接受其他牛爬跨,轉為開始接受爬跨,或強烈追爬,或強烈追爬其他牛。「靜立」是重要的發情標志。牛的爬跨姿勢多種多樣,有時出現兩個發情牛互相爬跨(見下圖)。母牛發情有時在夜間出現,白天不易被發覺(漏情),等到次日早晨發現,該牛已處於安靜狀態(發情後期),但從牛體表上可發現其臀部、尾根有接受爬跨造成的痕跡,有時有蒸騰狀,體表潮濕。

(3)看外陰 牛發情開始時,陰門稍顯腫脹,表皮的細小皺紋消失展平;隨著發情的進展,進一步表現腫脹潮紅,原有的大皺紋也消失展平;發情高潮過後,陰門腫脹及潮紅現象出現退行性變化,發情的精神表現結束後,外陰部的紅腫現象仍未消失,直至排卵後才恢復正常。

(4)看黏液 在發情過程中黏液的變化特點是:發情開始時最少、稀薄、透明,此後發情牛分泌黏液量增多,黏性增強,儲留在陰道和子宮頸口周圍;發情中期即發情旺盛期,由子宮排出的黏液牽縷性強,粗如拇指;發情後期,流出的透明黏液中混有乳白絲狀物,黏性減退牽之可以成絲,牛躺卧時,易觀察到黏液「吊線」;發情末期,黏液變為半透明,其中夾有不均勻的乳白色黏液,最後黏液變為乳白色,狀似煉乳,量少。

陰道檢查方法現在較少應用,這里不作介紹。直腸檢查法因為操作麻煩,技術要求高,一般情況下也不使用,只有當母牛發情徵候不明顯時或長時間發情(3~5天)時才使用直腸檢查手段。直腸檢查主要通過觸摸卵巢上的卵泡發育狀況判斷牛的發情狀況。

奶牛發情表現示意圖

『陸』 牛犢大了怎麼接生呢需要什麼特殊方法嗎

遇有牛、羊難產時,接產員應先做好准備工作,將兩手指甲剪去、磨光,放在消毒液中浸泡3~5分鍾,塗上凡士林或石蠟油等,再套上經過嚴格消毒的橡皮手套,然後在接產前用肥皂水或菌毒光4000倍液,將母畜的陰唇、肛門、尾根處清洗干凈,再用酒精棉球塗擦陰唇等處進行消毒,方可對症進行助產。

1、 胎頭側彎 母牛難產時——若在陰門外只見胎兒的前肢而不見胎頭,則十有八九是胎頭側彎於左或右。此時,應讓母牛站立於前低後高處,接產員先用繩子套住陰門外胎兒的前肢,以右手伸入產道握住胎兒的腕部或肘部,將其推回子宮,同時將手伸入骨盆的前緣,觸摸到側彎胎頭上的鼻孔或下頜,矯正胎頭並導向產道,然後牽引系在胎兒前肢上的繩子,即可慢慢拉出胎兒。
2、 腕關節屈曲 母牛分娩時——長時間不見胎兒排出,接產員要及時探測檢查產道。若在產道內觸摸到胎頭和骨盆前緣屈曲的前肢,則一般是胎兒屈曲的腕關節低於骨盆的邊緣,致使前肢不能順利進入產道而發生難產。如果是一腳(肢)屈曲,就應立即將胎兒推回子宮,同時迅速握住屈曲的掌骨或蹄部向上抬、向後拉,將胎兒導向產道;若兩前腳(肢)都屈曲,則用同法整復另一腳(肢)後,再頭、肢同時牽引,拉出胎兒。
3、 胎位不正—— 遇有因胎位不正而難產的母羊時,要將其後軀墊高,接產員先用手輕輕將胎兒露出陰門的部分送回,再伸入產道糾正胎位。操作方法是:輕輕地先拉出來,再送回去,重復3~4次即可。
4、 胎兒過大—— 遇有胎兒過大、母羊無力產出時,接產員可用手握住羊羔的兩前肢,隨著母羊的努責,輕輕向下方拉,即可拉出小羊羔。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助產時的摩擦等原因可能造成損傷,故羔羊產出後,更需用碘酒塗擦其臍帶頭,以防發生臍炎。
望採納!給點贊!

『柒』 母牛生小牛前的徵兆是什麼

母牛生小牛前的徵兆有:

1、首先看乳房膨脹:產前半個月乳房開始膨大,產前4-5天可擠出粘稠奶水(淡黃色),如果能擠出白色奶,分娩很可能就在1-2天之內。

2、其次看外陰漸腫:外陰腫脹,皺褶消失,子宮頸口粘液塞溶化,並有透明索狀物流出,垂於陰門外,此現象表明1-2天內可分娩。

3、再次看臀部塌陷:尾根兩側肌肉鬆弛已凹陷,這表明即將臨產 最後如果母牛不安:母牛時起時卧,頻頻排糞排尿,回頭看腹。說明子宮已發生陣縮,子宮開口,胎水流出,隨即胎兒產出,6-12小時胎衣排出。

4、不停的走,很慌張,奶包要比平時的大,只要一躺下就要生了,是躺下不是卧下;

5、注意事項:記的在母牛發慌的時候給它燙半筒熱食吃下去,有助吹產,在產下後馬上點上火不能凍到小牛,產牛的地方要多鋪一些乾草。

(7)母牛用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母牛分娩以後的管理方法

1、飼養管理:無論是在產前的15天,還是在產後的15天,我們都需要控制精飼料的使用量最大不能超過體重的1%,分娩前幾天盡量不飼喂精飼料,可以補充一些食鹽和電解質,而且還可以提供一些麥糠,青貯飼料等不要飼喂。

2、生產以後:生產以後為了讓他舔干凈牛犢身上的粘液,還有就是為了讓他盡早排出胎衣,我們需要保持環境的安靜,這個時候可以提供溫暖的30多度的小麥麩皮加一些食鹽,或者是碳酸鈣,再加一些紅糖等,可以使母牛迅速的恢復體力。

在冬季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分娩的時候如果溫度過低,我們需要生火來防止犢牛被凍傷,天氣寒冷站不起來等。

產後的幾天母牛消化機能跟不上,這個時候不要飼喂精飼料,主要是以青乾草為主讓它自由採食就好啦,從第三天開始也可以每天慢慢的增加精飼料飼喂量,第一次可以是500克在慢慢的增加四天以後逐漸正常。

3、環境管理:環境管理的話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冬季管理,圈舍裡面鋪設乾草保持環境的衛生,而且一般在分娩之前都需要消毒,乾燥是必要的防止母牛和小牛風濕病。

4、哺乳期同樣也非常重要,因為有大量的鈣,磷流失,如果不及時得到補充的話,有可能會癱瘓因此精飼料的補充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配合著使用預混料,這樣就可以避免微量元素缺乏。

『捌』 如何處理母牛產後胎衣不下

母畜分娩後胎衣在正常時限內不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衣滯留,胎衣為胎膜的俗稱。產後排出胎衣的正常時間為12小時,如超過以上時間則表示異常。以飼養管理不當、有生殖道疾病的舍飼乳牛多見。有的地區乳牛胎衣不下約占健康分娩牛的8.2%,有些乳牛場甚至高達25%~40%,在個別乳牛場,每頭牛平均4.5胎即被淘汰,其中多數就是由於胎衣不下引起子宮內膜炎而導致不孕者。因此,本病給牛的繁殖,尤其是乳牛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病因】

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與產後子宮收縮無力、懷孕期間胎盤發生炎症及胎盤結構有關。

(1)產後子宮收縮無力

懷孕期間,飼料單純、缺乏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是缺乏鈣鹽與維生素A,孕畜消瘦、過肥、運動不足等,都可使子宮弛緩。

流產、早產、難產、子宮捻轉時,產出或取出胎兒以後子宮收縮力往往很弱,因而發生胎衣不下。流產或早產後容易發生胎衣不下,還與胎盤上皮未及時發生變性及雌激素不足、孕酮含量高有關;難產可使子宮肌疲勞,故產後收縮無力。

在水牛,給小牛哺乳者胎衣不下的發生率為4.9%,不哺乳者為22.7%。幼畜吮乳能刺激催產素釋放,增強子宮收縮,促進胎衣排出。

(2)胎盤炎症

懷孕期間子宮受到感染(如布魯氏菌、沙門氏菌、李氏桿菌、胎兒弧菌、生殖道支原體、黴菌、毛滴蟲、弓形體或病毒等引起的感染),發生輕度子宮內膜炎及胎盤炎,導致結締組織增生,使胎兒胎盤和母體胎盤發生粘連,流產後或產後易於發生胎衣不下。維生素A缺乏,可使胎盤上皮的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受到感染。

(3)胎盤組織構造

牛、羊胎盤屬於上皮絨毛膜與結締組織絨毛膜混合型,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聯系比較緊密,這是胎衣不下發生較多的主要原因;胎盤少而大時,更易發生。

(4)其他因素

高溫季節,可使懷孕期縮短,增加胎衣不下的發病率。產後子宮頸收縮過早,妨礙胎衣排出,也可以引起胎衣不下。乳牛的胎衣不下還可能與遺傳有關。

【症狀】

胎衣不下分為部分不下及全部不下2種。

(1)胎衣全部不下

即整個胎衣未排出來,胎兒胎盤的大部分仍與母體胎盤連接,僅見一部分已分離的胎衣懸吊於陰門之外。脫露出的部分主要為尿囊絨毛膜,呈土紅色,表面上有許多大小不等的胎兒子葉。嚴重子宮弛緩的病例,胎衣則可能全部都滯留在子宮內;有時懸吊於陰門外的胎衣可能斷離;在這些情況下,只有進行陰道或子宮觸診,才能發現子宮內還有胎衣。

經過1~2天,滯留的胎衣就腐敗分解,夏天腐敗更快;從陰道內排出污紅色惡臭液體,內含腐敗的胎衣碎片,病畜卧下時排出的多。由於感染及腐敗胎衣的刺激,發生急性子宮內膜炎。腐敗分解產物被吸收後,出現全身症狀。病畜精神不振,拱背、常常努責,體溫稍高,食慾及反芻略微減少;胃腸機能紊亂,有時發生腹瀉、瘤胃弛緩、積食及臌氣。但一般說來,牛及綿羊的症狀較輕。

(2)胎衣部分不下

即胎衣大部分已經排出,只有一部分或個別胎兒胎盤殘留在子宮內,從外部不易發現。在牛,診斷的主要根據是惡露排出的時間延長,有臭味,其中含有腐爛胎衣碎片。

【預後】

牛的胎衣不下,一般預後良好,多數牛經過一個月左右,胎衣腐敗分解,自行排盡,這和牛子宮的生理防衛能力較強有關;然而常常引起子宮內膜炎、子宮積膿等,影響以後懷孕,成為乳牛業的嚴重問題。故對牛的胎衣不下,也應當十分重視。

【治療】

治療胎衣不下的方法很多,概括起來可以分為葯物療法和手術療法兩大類。對牛的胎衣不下,首先可試行手術剝離,如有困難,則採用葯物治療;但亦有人反對應用手術剝離的方法,只主張採用葯物療法。

1.葯物療法

產後經過12小時,如胎衣仍不排出,即應根據情況選用下列方法進行治療。

(1)促進子宮收縮

肌肉或皮下注射催產素50~100國際單位,最好在產後12小時以內注射,超過24~48小時,效果不佳。此外,尚可應用麥角新鹼1~2毫克皮下注射。

灌服羊水300毫升,也可引起子宮收縮,促使胎衣排出。如灌服後2~6小時不排出胎衣,可再灌服一次。羊水可在分娩時收集,放在陰涼處,防止腐敗變質。如用非本身的羊水,必須保證供羊水的母牛健康無病,尤其是沒有結核病及傳染性流產等傳染病。用羊水治療胎衣不下,其作用是否與羊水中含有前列腺素及雌激素等有關,尚待進一步研究。

(2)促進胎兒胎盤與母體胎盤分離

在子宮內注入5%~10%鹽水3升,可促使胎兒胎盤縮小,與母體胎盤分離;高滲鹽水還有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但注入後須注意使鹽水盡可能完全排出。

(3)防止胎衣腐敗及子宮感染,等待胎衣排出

可在子宮黏膜與胎衣之間放置粉劑土黴素或四環素1~2克,把葯物裝入膠囊或用水溶性薄膜紙包好置放於兩個子宮角中,隔日一次,共用2~3次,效果良好。也可應用其他抗生素(氟苯尼考、青黴素、鏈黴素)或磺胺類葯物。子宮內治療可同時肌內注射催產素。

如子宮頸口已縮小,可先注射雌激素,如乙烯雌酚、雌二醇等,使子宮頸口松軟開張,便於排出積液及放置葯物。且雌激素能增強子宮收縮,促進子宮的血液循環,提高子宮的抵抗力;可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共用2~3次。

2.手術療法

即剝離胎衣。胎衣不下的病牛葯物治療無效時,可在子宮頸管尚未縮小到手不能通過以前(產後2~3天),進行剝離。子宮頸管收縮的速度,犏牛比乳牛快,子宮頸管內無胎衣的(胎衣全部存在於子宮內)比有胎衣的快。

剝離胎衣應注意的原則是,容易剝離就堅持剝,否則不可強行剝離,以免損傷子宮,引起感染;而且胎衣不能完全剝凈時,其後果與不剝無異。體溫升高的病畜,說明子宮已有炎症,不可進行剝離,以免炎症擴散,加重病情。對這樣的病例可繼續採用葯物療法。

(1)術前准備

母畜外陰部按常規消毒。術者將手臂消毒後,先擦0.1%碘化酒精加以鞣化,使保護層不易脫落,然後塗油。術者手上如有傷口,不宜進行胎衣剝離,以免感染。操作時必須穿戴長臂塑料手套、長筒靴及橡皮圍裙。

為了避免胎衣黏附在手上,妨礙操作,可在子宮內灌入10%鹽水500~1000毫升。母牛努責強烈時,可在後海穴用普魯卡因封閉。

(2)操作

剝離時,一手握住懸垂的胎衣並稍牽拉,一手伸入子宮內,沿宮壁或胎膜找到子葉基部,向胎盤滑動,以無名指、小指和掌心挾住胎兒胎盤周圍的絨毛膜成束狀,並以拇指輔助固定子葉;然後以食指及中指剝開母、子胎盤相結合的周緣,待剝離半周以上後,食、中指兩指纏繞該盤周圍的絨毛膜,以扭轉的形式將絨毛從小竇中拔出。若母子胎盤結合不牢或胎盤很小時,可不經剝離,以扭轉的方式使其脫離。子宮角尖端的胎盤,手難以達到,可握住胎衣,隨患畜努責的節律輕輕牽拉,借子宮角的反射性收縮而上升後,再行剝離。

胎衣剝離完畢後,因子宮內可能尚存有胎盤碎片及腐敗液體,必須用0.1%高錳酸鉀、0.1%新潔爾滅或其他刺激性小的消毒溶液沖洗,清除子宮中的感染源。沖洗方法是將粗橡膠管(如馬胃管、子宮洗滌管)的一端插至子宮的前下部,管的外端接上漏斗,倒入沖洗液2~4升;待漏斗內的液體快流完時,迅速把漏斗放低,借虹吸作用使子宮內的液體自行排出;有時病畜強烈努責,也能自行將子宮內液體排出。這樣反復沖洗2~3次,至流出的液體基本清亮為止。沖洗完後,子宮內要放置抗生素等葯物,隔日一次,連用2~3次,防止子宮感染。

子宮有明顯炎症的病畜,剝離完後,不宜沖洗子宮,僅將抗菌葯物放入子宮即可。另外有人認為,牛剝離完畢後不宜用消毒液沖洗,因子宮腔太大,沖洗液不易排出,可導致子宮弛緩,延遲復舊過程。

(3)術後護理

手術剝離後數天內,要注意檢查病畜有無子宮炎及全身情況。一旦發現變化,要及時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

胎衣不下的牛、馬治癒後,配種可推遲1~2個發情周期,使子宮有足夠的時間恢復。

【預防】

懷孕母畜要飼喂含鈣維生素豐富的飼料;舍飼牛要適當增加運動時間,產前一周減少精料;分娩後讓母畜自己舔干仔畜身上的黏液,盡可能灌服羊水,並盡早讓仔畜吮乳或擠乳。分娩後立即注射葡萄糖酸鈣溶液或飲益母草及當歸煎劑或水浸液,亦有防止胎衣不下的效用。如有條件,分娩後注射催產素50單位,可降低胎衣不下的發病率。

『玖』 做牛軋糖用什麼手套

一次性手套。帶上一次性手套,將牛軋糖不斷的折疊,使其充分的混合到一塊,一定要使用較厚的一次性手套,如果不戴手套,那就要看你鐵砂掌的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