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泉州疫情嚴峻,當地需要哪些物資捐贈
當地急需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的捐贈,例如: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乳膠檢查手套,護目鏡、防護面罩、防護面屏,隔離衣、防護服等等。
B. 百色市開放接收社會捐贈渠道,當地急需哪些物資
百色市開放接收社會捐贈渠道,當地急需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大家在看到捐贈渠道的時候,就可以把多餘的口罩或者是防禦物資捐贈過去。現在百色市的疫情依舊比較的嚴重,也嚴重的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也希望大家可以貢獻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當地的工作人員考慮的特別的周全,為了防止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說建議大家通過網路進行在線捐款的形式。同時在捐贈的時候,一定要註明清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利用這筆錢。那麼大家捐贈的物資,一定是用於疫情的。同時也會把接受捐贈的物資公開,這樣就能夠讓每一個人看到自己的愛心已經到達了需要的人手裡。在一些低風險地區,就可以把家裡多餘的口罩捐過去。
C. 怎麼給吉林疫情的家人寄東西
等疫情過去。
省消協提出,郵政快遞企業、貨運物流公司應建立上崗員工健康狀況台賬和風險接觸信息報告制度。每日全程記錄因病缺勤人員、原因和健康狀況,加強工作場所人員出入管理,定期每周2次以上,必要時一天一次組織全體員工進行核酸檢測,每日落實測溫、驗碼、消毒等防控措施,嚴格綠碼上崗工作制。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傳,引導從業人員掌握新冠肺炎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良好的衛生防病習慣。郵政快遞、貨運物流一線員工需全程接種新冠疫苗方可上崗,提倡完成全程免疫滿6個月者進行加強免疫。
郵件快遞投遞人員,投遞過程中應當與收件人盡量保持1米以上距離,減少直接接觸,提倡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郵件。在投遞過程中,要持續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隨身備用醫用外科口罩、消毒液消毒紙巾、手套等防疫物品。工作中,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工作結束後,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水在流動水下洗手。
D. 怎麼向疫情地區捐款捐多少可以領證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紅十字會就可以為疫情地區捐款。頒發證書要看是個人還是企業。
1、個人捐款上1000的可頒發證書。
2、企業捐贈上10000的可頒發證書。具體還要以紅十字會為准。
E. 請問怎麼向災區捐贈衣物.
關於捐衣&郵寄流程:
1、家裡收拾出不再穿的舊衣包鞋書等等(內衣啦、破洞很大
啦建議自裁拖地)。
2、敬請清洗干凈,(能用消毒液浸泡一下最好),曬干。 這一點,是對對方的尊重與負責,還希望好心的朋友們能不嫌麻煩地做一下啦。
3、裝袋——在郵局有郵寄包裹專用的紙箱,但比較貴,最小的都要花8、9元錢。因此我們建議大家自找紙箱或不透明的布袋(米袋、麵粉袋,自己用布縫一個布袋都可以,比較節約),最好先把衣物先分裝進塑料袋再裝進紙箱或布袋,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衣物在郵寄過程中被雨水淋濕。
4、扛到郵政局。
5、購買包裹單,5毛,包裹單要綠色的,最便宜又實用(郵局人員往往會問你要寄快件還是普通包裹,寄快件不實用費用也高),用力填上地址。
6、把袋子封好(郵局會有針線提供縫袋子封口),寫上地址。
7、可以選擇保價,1元可保100元的東東。
8、寄吧!看目的地的遠近,每公斤收費是2塊-4塊錢。
相關釋義
社會捐贈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會團體出於愛心,自願無償地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公益性非營利單位、某個群體或個人捐贈財產進行救助的活動。
目前,社會捐贈不僅被列為民政部門的一項日常性工作,而且也是街道、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並逐步擴展為政府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各類學校、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熱心群眾積極響應的一種奉獻愛心的公益活動。
1999年6月全國人大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對捐贈和受贈行為、捐贈財產的使用和管理、優惠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2002年5月民政部發布《救災捐贈管理暫行辦法》,對救災捐贈行為進行了規范。
2004年3月8日國務院公布《基金會管理條例》,明確對基金會的設立變更、組織管理、監督和法律責任等方面的行為。在實踐中,民政部制定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監督管理機制,建立了捐助款物管理使用的社會公示制度,自覺接受輿論和群眾監督。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社會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