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手套膜揉失敗怎麼辦
擴展閱讀
有什麼名牌連衣裙女裝 2025-09-22 06:49:09
漫威品牌童裝是哪裡的 2025-09-22 06:49:09
童裝拍照燈光怎麼布置 2025-09-22 06:49:07

手套膜揉失敗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7-10 00:45:39

⑴ 揉不出手套膜的麵包會怎樣



沒出膜也沒問題,麵包出膜是表示麵筋形成程度比較高,這樣的麵包更加松軟一些,不影響做麵包的。做麵包揉面就是反復將面團折疊用掌根按壓,一半用力折疊按壓十幾分鍾面團表面光滑細膩不太沾手並且很有彈性就好了,就說明揉出筋」了,沒必要出什麼膜」,用市場賣的一般的常用麵粉就可以,沒必要高筋或低筋麵粉。
麵包揉出膜的方法:
1、一定要用高筋粉,超市裡的富強粉、餃子粉這些筋度不夠。
2、面團越柔軟越容易出膜,除了吐司、貝果、羅宋麵包等一些特殊品種的麵包外,普通麵包的水量(雞蛋、牛奶這些液體最好也要折成相應的水量)差不多在粉量的60%左右。
3、揉面的手勢一定要正確,所謂的出膜是通過不斷的擴展、拉扯、摔打等辦法改變蛋白質的排列結構。所以揉面時一定要不斷地去拉扯麵團,就是拉住面團的一段,提起、向前向下把面團甩到案板上、折疊,轉90度再重復這一動作。
4、把除了鹽、酵母、黃油以外的其他所有原料混合,密封,扔冰箱2、3個小時,然後再揉,這樣出膜會很快。或者也可以揉5分鍾,讓面團鬆弛10分鍾,再使勁揉5分鍾,反復這個過程,這樣面團也容易出筋,而且也省力得多。

⑵ 請問怎麼用手能揉出麵包手套膜嗎

一、做法
1
將麵粉、奶粉、糖、鹽放入盆中,加入蛋液和水(一定要冷水),用筷子攪均,直到沒有乾麵粉。蓋上保鮮膜或濕紗布,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就放在室內,醒15-20分鍾。
2
拿出醒好的面,加入酵母粉(酵母也可以加量溫水後放入,前面的水減量即可)稍微揉成團就將面團移到案板上揉。一兩分鍾面團就光滑了(冰箱里拿出來的容易成團,越揉也會越沾)這時可以摔打面團了(摔面團也是有方法的,不會的一定要去搜視頻看。其實就是把面團摔長了,疊起來,換個方向再摔……)。
3
摔打比較省力,又不會覺得很粘手,當然速度不能太慢,大概六七分鍾就可以出膜了,這時的膜還容易破,這時可以加黃油了(黃油不要提前拿到室內軟化,最好是直接從冷凍室拿出來的,很冰很硬的),直接把黃油揉進面團,因為它很硬,容易跑出來,跑出來又塞進去揉就是啦……
二、 大概五六分鍾,黃油基本全揉進去了,這時切一小塊面團,旋轉著扯開就可以拉出薄膜,就算破了,斷面也很光滑,做麵包是可以的啦!要做土司,就繼續摔打吧!最多半小時就能出手套膜了……
三. 小貼士
1、和面的水一定要冷的,不然會促使酵母發酵,會影響出膜的,我之前一直不成功就是揉著揉著就覺得面團膨脹了,加上中途哄孩子,面團越是發酵的厲害,所以徹底失敗。
2、黃油最好先放到冷凍室凍成硬塊,這樣加黃油到面團的時候會讓面團降溫,不用擔心天氣太熱揉著揉著發酵起來; 其次,這樣黃油就是一點點的融入到面團,等黃油完全融入時,膜已經出來了,省事!

⑶ 面團揉不出膜怎麼補救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烘焙師非常喜歡跟大家一起交流在學習糕點中遇到的問題,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進步。

首先我們擺出問題:面團不起膜怎麼辦?

我們需要了解,在烘焙中麵包面打成手套膜非常的重要,大部分北海道麵包吐司一類的麵包都是需要將面團揉出膜,就是所謂的手套膜,良好的手套膜延展性非常的好,透明度非常的高,空口邊緣非常的光滑,薄膜韌性也是非常的好,這樣揉好的面團如果後續發酵整形與烘烤沒出問題的話,那麼這個麵包層次非常的好,無論口感還是外形都更加好。

可是無論你做的多熟練偶爾還是會問題,沒有出膜,或是手套膜韌性不夠。其實這在實踐過程中也很正常,況且絕大部分人都是在家裡做的,大部分人沒有用到廚師機或是攪拌機的,那麼從成功率上來說在家做麵包更加的難,而且也是更加的辛苦。對於一個過來人我需要闡明一下,這很正常,畢竟大部分人不是專業的,多多練習就會不斷地進步的。

說到這,那到底有哪些原因是我們沒有將面團揉出膜的呢?

第一, 麵包中如果麵粉選擇不對,那麼這個麵包一開始就錯了。很多人在學習做麵包時如果使用了低筋面或是中筋麵粉,那麼這個麵包就難了。我們需要高筋麵粉,只有高筋麵粉才是我們做麵包的首選,那麼在我們具體實踐中其他麵粉在我們做麵包時是不是就是一無是處了呢?也不是,有時我們也會在和面時加入少量的低筋麵粉,但是這個麵粉時少量的,不能超過總麵粉的15%,合適的處理這個的面團在發酵時會更高一點,當然了如果是新手不建議用。(一般家庭用的大部分都是普通麵粉,這就是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就是蛋糕粉,主要用於做蛋糕的)

還有就是中筋麵粉是不是不起膜了呢?不是,中筋麵粉也可以起膜,但是這個膜不是手套膜,膜的韌性不夠,即使發酵了也是不大,烤出來口感也是不好的。

第二, 攪拌的時間不夠,無論是手工還是機械面團和好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是機械也是有20分鍾左右的時間了,更別說手工揉面了。

第三, 如果配料中液態配料過少也是不容易出膜,一般情況下水、牛奶還有雞蛋的佔比要佔到麵粉的60~65%左右,為什麼是左右呢?做烘焙時間久了就知道,不同的麵粉吸水性不同,相對來說質量越好的麵粉吸水率越大,成品越是透軟,口感也是越好。

第四, 黃油沒有加或是加的不夠,或是時機不對。我們知道做麵包加黃油口感最好,當然了,色拉油玉米油等也是可以的。如果加的不多很少,面團顯得乾燥,膜也是不容易出,一般黃油占麵粉的10~20%。還有就是我們知道絕大部分麵包是後油法,就是當面團達到完全階段在加入油,就是面團大約可以拉出厚厚的膜時候,在加入油,這樣打出的面團延展性很好。如果是做丹麥麵包一類的完全階段就行了。

第五, 溫度不對。天熱的時候我們建議用冷水和面,這時酵母用量相對於冬天要減少。而在天氣冷的時候建議用溫水35度和面,這時酵母會醒的快,更好的融入麵粉里。水的溫度選好了非常有益於和面的。

第六, 揉面順序,如果是手工和面,一定要慢慢加水,如果你把材料全家進了,會加大難度,和面更加的難成功。一般情況下雞蛋牛奶與粉類先行混合,水在分次加入,讓麵粉慢慢地吸入麵粉,如果一次性把水加進去,麵粉來不及吸水,整個面團很容易直接塌下。

第七, 手工和面時沒有醒面,適當的醒面有助於和面

第八, 面團在手裡耽誤時間太多也不行,太長時間如果酵母已經開始促進面團不斷發酵了,那麼沒有經驗就就難處理了。

第九, 如果面團失敗了,揉過了或是放棄了,是不是面團就沒用了呢?不是,我們需要補救。將整個面團稱重,拿出面團的四分之一。下面我們需要重新稱重一個新的麵包配方,並將整個四分之一面團混合重新加工。如果精力來不了,那麼我們需要把面團用塑料袋給封好,放在冰箱的冷凍裡面,下次做麵包時當做老面用。

好了,說了這么多,希望看到的人都可以少走彎路。

如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教。

⑷ 麵包機和面死活揉不出手套膜 是揉的時間太短了么我又怕久了。麵筋被打爛了。我用的麵包粉。

1.麵粉要充分吸水;2.溫度要合適太高和太低都會影響出膜的速度,所以夏天有時候要開著蓋兒揉;3.用一把廚房剪,在每次攪拌短暫停留的時候剪斷面團,據說是為了切斷組織,讓面團更好的出膜。個人用剪刀後至少可以節約一個揉面程序20分鍾。4.後油法更容易出膜。

⑸ 為什麼我用麵包機也揉不出手套膜

面團的水分不夠,軟硬度應該是把面團放在料理台上馬上就會塌下去的狀態。足夠的黃油,黃油加進去時應該是軟化的。

⑹ 手套膜揉過了怎麼補救

如果手套膜揉過了是需要重新再做的,不然拉絲吐司效果就沒有了,如果懶得去做,那就直接這樣烤起來,說不定效果還可以。
有些麵包製作時一定不能過度攪拌,比如可頌和貝果這種含水量50%左右的麵包是很難攪拌出手套膜的,一般攪拌到面團光滑即可。打面,需要的是讓面團既延展又有彈性,也就是在面團的彈性和延展性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面團二發要很久」,「麵包出爐口感粗糙」,「吐司進烤箱之後不再膨脹」等等的各種麵包問題,都要首先從面團攪打開始尋找原因。手套膜雖然重要,但非必要,不是只有攪拌出手套膜才能做出好麵包。
家裡如果沒有高筋麵粉,也可以用普通麵粉加入適量的雞蛋清揉一揉,做出來後跟高筋麵粉是同樣的效果。和面加白糖時,這里的量可以按個人口味來適量增減。

⑺ 怎樣揉出手套膜

這個很容易吧,大拇指跟食指揉揉就出來了。

⑻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時,明明出手套膜為什麼還是失敗了?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不知為什麼,特別喜歡烤吐司,雖然我以前烤吐司經常失敗,但仍擋不住我要繼續烤的熱情,直到成功!所以對於做吐司,新手也有一些常見的誤區,導致不容易成功。

比如說,最常見的是怎麼也揉不出手套膜。其實很簡單,面團的水量要適中,可以讓面團底部始終粘在攪拌棒上,這樣可以使面團的上半身不停的捶打在缸壁,使面團間形成抻扯,這樣可以加速出膜。如果一直沒出膜,說明攪拌面團時間或力度不夠,這個時間可能會有10-20分鍾左右。

另外,可以輔助出膜的重要問題,也就是所用到的高粉了,可以多嘗試幾種不同的高粉來感受,自己覺得哪種高粉容易出膜。蛋白質含量越高,麵粉吸水性越強。這款金山日式吐司粉比較吃水,揉出來的面團軟而不粘,很好操作,這個配方因為加了淡奶油可以使麵包的風味更棒,葡萄乾的點綴,讓口感更好,我個人覺得製作出來的吐司很好吃。

做吐司其實不難,揉出手套膜也不難,只要記住關鍵的幾點就行。

喜歡我做的菜,就請點個贊!別忘記收藏,想做美食的時候方便查看!想學習各種家常菜、烘焙,就請關注我!有更新的美食可以及時看到,麻煩大家多多點贊、收藏、轉發,您的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也歡迎親在下方留言討論。

⑼ 做麵包,怎麼揉都不出膜,怎麼回事呀

做麵包揉出膜第一點是配方比例要正確,第二點是發酵要能成功,第三點是需要添加黃油,正常的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高筋麵粉250g、 黃油(帶鹽)25g輔料: 酵母3g、水120g、細砂糖35g、食鹽3g 、雞蛋40g。

1、先打入雞蛋40g(兩顆),水120g,糖35g,鹽3g;

⑽ 揉不出手套膜的原因是什麼

1、用的低筋麵粉

用高筋麵粉才能揉出膜。麵粉本身就是一個影響面團出膜的重要因素,製作麵包當然最好選擇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3%),而且不同的牌子,筋性也有差別,選購麵粉時需注意,而且麵粉最好買新鮮的,放置太久的麵粉,進行會降低。

2、配料問題

和面沒有添加任何配料。和面時根據配方加入雞蛋或者食鹽,既可以豐富口感,又可以增加麵粉的筋性,讓出膜更容易。

3、含水量和含油量不合適

配方的含水量對出膜有很大的影響,一般只做麵包的面團濕度在60%~70%之間,比較容易出膜,這種狀態下的面團有些粘手,但是面團能拿得起來,如果濕度略微增加,就更容易出膜,但缺點是難以操作,會特別粘手。(因為麵粉吸水性不同,含水量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在具體和面時,要預留10%的水,視情況增減。)

含油量指的是黃油、淡奶油等的加入,油脂會對面團出膜有影響,按照原來的方子,油量減少或者過多,都會影響出膜。

4、攪拌力度太小

一般,攪拌力度越大,麵筋形成越快,這就是和面需要廚師機的原因,如果是手工揉面,當然也力度更大更容易出膜。

麵粉揉出手套膜一般建議用高筋麵粉。

國標中,麵粉按濕麵筋含量分為: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做麵包等烘焙類產品一般用高筋粉,做可頌類產品一般用高筋偏中筋麵粉,純中筋粉或者低筋粉不適合做烘焙類產品。

麵粉的筋度強弱取決於麵粉中-S-H-轉化成 -S-S-鍵的數量,數量越多,麵粉筋力越強,面團彈性越大,延伸性也會相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