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解除疑似病例應佩戴什麼手套

解除疑似病例應佩戴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07 17:34:36

A. 三級防護應穿戴哪些防護用品

三級防護穿戴:穿工作服;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護目鏡或防護面罩;外罩一件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戴面罩或將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換為全面具或帶電動送風過濾式呼吸器。

適用人群:

1、對出現症狀的密切接觸者、觀察或確診病例進行樣本採集人員。

2、對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進行近距離治療操作醫務人員。

3、處理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患者屍體的工作人員。

穿法:

三級防護服一般是連體的防護服。

先坐在凳子上,穿上褲子,然後穿上防護靴或防護靴套;站起來,穿上防護服上衣,然後拉上拉鏈,並合上門襟;如果有面罩或口罩,先戴上面罩或口罩,最後戴上手套;脫防護服時,將穿防護服的順序倒過來即可。

B. 小明今年上五年級為預防新冠肺炎他應採取哪些有效措施a盡量避免在未加防護的

「新冠肺炎」試題答案

姓名:

分數:

一、單選題(每題
2
分)

1
、湖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應由那個部門印發(



A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

B
湖北省委

C
湖北省政府

D
湖北省衛生健康


2
、傳染病報告有全國統一的報告格式,是(



A.
傳染病報告卡

B.
個案信息卡

C.
個案調查表

D.
傳染病登記卡

3
、住院病區新冠肺炎常態化疫情防控指引中監測患者及其陪護人員
的體溫每日(



A.1

B.2

C.3

D.4


4
、關於呼吸道衛生,以下說法不完全正確的是(



A.
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B.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

C.
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實施手衛生

D.
與其他人保持
1
米以上距離

5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有瞞報、緩
報、謊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情況時,應向當地(


報告。

A. 
政府部門
B. 
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C. 
疾控中心
D. 
公安機關

6
、發現甲類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傳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應在
多少小時內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路報告?(



A. 2
小時
B. 6
小時
C. 12
小時
D. 24
小時

7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
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

)和採取其
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 


) 
A. 
隔離檢查
B. 
醫學觀察
C. 
隔離觀察
D. 
醫學檢查

8
、下面哪項不能滅活新冠病毒(






A.
紫外線
B.
乙醚
C.75%
酒精
D.
氯己定


9
、目前我國傳染病疫情信息主要通過(



)進行報告。

A. 
網路直報

B. 
電話報告


C. 
逐級上報


D. 
定期報告




10
、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
IgM
抗體多在發病後(


)出現陽性


A.24
小時

B.48
小時

C.3-5


D.7-14






11
、下面哪項不符合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出院標准(




A.
體溫恢復正常
3
天以上
B.
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
C.
肺部影像學顯示
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
D.
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標本核酸檢測陰







12
、關於新冠肺炎的治療,以下哪項表述不正確(





A.
建議聯合使用廣譜抗生素

B.
不建議同時應用
3
種或以上抗病毒葯物

C.
對於雙肺廣泛病變者及重型患者,
且實驗室檢測
IL-6
水平升高者,
可試用托珠單抗治療

D.
對於氧合指標進行性惡化、影像學進展迅速、機體炎症反應過度
激活狀態的患者,酌情短期內(
3-5
天)使用糖皮質激素

13
、醫患雙方語言交流時距離最好不少於(






A.0.5

B.1

C.1.5

D.
無所謂

14

在外打工的員工回到本省後發現在外感染輸入性傳染病,
傳染病
報告卡需如何填報(







A
.在備注欄中標明輸入病例

B
.在病例屬於中選擇外省病例

C
.在病例屬於中選擇外籍病例

D. 
在現住址中填寫輸入地地址


15
、發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

)
種或者樣本在運輸、儲存中泄漏
的情形,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後(


)內,
向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

A. 
半小時
B. 1
小時
C. 2
小時
D. 24
小時








16
、關於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正確的是(






A.
人群普遍

易感
B.
孕婦不易感
C.
兒童不易感
D.
女性不易感



17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的注意事項,說法錯誤的是(






A.
建議出院後第
2
周和第
4
周到醫院進行隨訪、復診

B.
患者出院後,即可解除隔離,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

C.
出院後要加強康復期心理護理,及時疏導不良情緒

D.
出院後仍應注意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減少與家人近距離密切
接觸

E.
定點醫院要與患者居住地基層醫療機構間共享病歷資料










18

如患者體溫超過





℃,
有疑似症狀及流行病學史,
應由預檢
分診處的工作人員陪送至發熱門診。


A.

37 

B.

37.5 


C.

37.3 


D.

37.8 
19

發熱門診就診的所有患者必須全部開展





檢測,
必要時開展
胸部
CT
檢查


A.
血常規
B.
新冠病毒核酸
C.
新冠病毒
IgM
抗體檢測
D.
新冠病毒
IgG
抗體檢測

20
、手衛生正確洗手需要每步不得少於多少秒?(






A.5

B.10

C.15

D.20


二、多選題(每題
4
分)

1
、突發公共事件分為(






A
、自然災害
B
、事故災難
C
、公共衛生事

D
、社會安全事件




2
、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







A.
呼吸道飛沫
B.
糞口傳播
C.
密切接觸
D.

溶膠傳播

3
、風險評估
3
、新型冠狀病毒感
染病例可分為(








A.
輕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危重型

4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

( 



)
予以隔離治療。

A. 
病人

B. 
疑似病人
C. 
病原攜帶者

D. 

切接觸者

5
、發熱門診三區是哪三區?(







A.
清潔區
B.
污染區
C.
潛在污染區
D.
半清潔



6
、二級防護要求(








A.
穿工作服
B.
一次性隔離衣
C.
戴帽子和醫
用防護口罩
D.
防護眼罩和乳膠手套



7
、醫用防護口罩的佩戴方法(








A.
一手托住防護口罩,有鼻夾的一面背向


B.
將防護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夾部位
向上緊貼面部

C.
用另一隻手將下方系帶拉過頭頂,放在頸
後雙耳下

D.
使用醫護口罩要進行氣密性檢查


8
、病房發現發熱陪護應進行哪些新冠相關
檢查
( 



) 

A.
胸部
CTB.
核酸檢測
C.
抗體檢測
D.
腫瘤全


9
、哪一級衛生行政部門需建立疫情定期發
布制度(





A. 
國家
B. 
省級
C. 
市(州)
D. 
縣級














10
、屬於責任疫情報告人的是(






A.
執行職務的醫療保健人員

B.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人員

C.
個體行醫者

D.
車站、碼頭、機場職工



三、判斷題(每題
2
分)

1
、社區參與是實施傳染病控制措施的基本
條件,大量的措施只有依靠基層才能完
成。





2
、對於與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病
人,已有呼吸道常見病原體的陽性檢驗結
果,則不必要再做新冠的核酸檢測。







3
、國家衛生健康委是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
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領導機構。






4
、疑似病例連續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
測陰性(采樣時間至少間隔
24
小時)可排
除疑似病例診斷。








5
、新型冠狀肺炎疑似病例應多人收治在同
一病室。







6
、發熱門診人員,在工作結束後,嚴格按
照院感要求進行手衛生和其他消毒措施,
避免帶來交叉感染。
( 


) 



















7
、醫療機構應當設立預檢分診點,可以用
導醫台(處)代替預檢分診點
( 



) 














8
、各類操作前後必須嚴格執行手衛生
( 



) 

9
、限制住院患者陪護人員數量,原則上不
予安排陪護,特殊情況可固定
1
人陪護

( 




) 

10
、醫療廢物收集人員不直接接觸患者,
不需要穿戴防護用品
( 

) 



14

在外打工的員工回到本省後發現在外感染輸入性傳染病,
傳染病
報告卡需如何填報(







A
.在備注欄中標明輸入病例

B
.在病例屬於中選擇外省病例

C
.在病例屬於中選擇外籍病例

D. 
在現住址中填寫輸入地地址

C. 個人自我疫情防範措施有哪些

1、盡量減少外出活動,外出佩戴口罩,保持手部衛生。

2、主動做好健康監測,自覺發熱時主動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就醫。

3、居室勤開窗,經常通風。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

4、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

5、出行前若無可疑症狀,可正常出行。若出現可疑症狀,建議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待症狀消失後再啟程。

(3)解除疑似病例應佩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辦公場所的防範措施:

1、工作人員要自行健康監測,不要帶病上班。

2、若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者,工作人員應要求其離開。

3、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觸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4、保持辦公場所內空氣流通。保證空調系統或排氣扇運轉正常,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加強開窗通風換氣

5、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及時清理垃圾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防控疫情,從自我保護做起

D. 新冠一級防護措施包括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為三級防護。一級防護一般是戴上口罩、手套,穿上白大衣等。二級防護一般要穿上隔離,防護面具以及護目鏡或者是帶上防護鞋套等。三級防護一般必須帶n95口罩以及或者是kn90口罩,同時要帶上乳膠手套,穿上防護衣以及防護面具等。這三級防護措施適用於不同的地方,通常情況下,社區的診所就需要實行一級防護措施,醫院一般要實行二級防護措施,但是對於需要接觸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感染者,那麼就需要實行三級防護措施了。

醫務人員根據級別選擇防護用品。
(1)一級防護:適用於預檢分診工作人員: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離衣,乳膠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從事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診療活動: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或隔離衣、一次性乳膠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一次性鞋套,嚴格執行手衛生。目前我院發熱門診工作人員採取二級防護措施。
(3)三級防護:適用於為疑似或確診患者實施產生氣溶膠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
規范著裝工作衣後:手衛生 戴醫用防護口罩 戴帽子 穿防護服 ( 打開防護服並整理好,拉開拉鏈,先穿褲子,再穿上衣,戴帽子,拉上拉鏈、系好扣子,整理好防護服) 戴第一層手套 穿第一層鞋套
加戴帽子、外科口罩 穿隔離衣 戴護目鏡 戴手套 穿鞋套 戴防護面屏
3.外科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防護服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4.醫務人員在診療操作結束後,及時離開隔離區,並規范更換個人防護用品。
5.醫務人員應掌握防護用品選擇的指征及使用方法,並能正確且熟練地穿脫防護用品,脫摘不同的防護用品後應立即手衛生。

E. 關於疫情如何防護

現在是疫情高發期,學生們開學延遲了,很多人都被送到了醫院治療,我的小區都有病例了,實在是太可怕了,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說這場可怕的疫情期間如何做好防護,建議大家耐心看看,為的是你自己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也在這里祝大家身體健康!!!
工具/原料
more
口罩 酒精消毒液(我家用的是這個) 體溫計
方法/步驟
1/7分步閱讀
這次疫情很嚴重,不少人被感染,主要是通過飛沫、咳嗽、打噴嚏傳播,如果一個人被感染了,可能全家都會被感染,那就麻煩了,所以夥伴們不要瞧不起它呀!!!

2/7
第一步:出門一定要佩戴口罩,最好把手套和帽子、眼鏡給戴上,這樣更加保險,如果你沒有佩戴手套,不要用手去摸電梯門、電梯按鈕,不僅要提醒你自己,還要提醒你的家人喲!(口罩最好戴醫用外科口罩)

3/7
第二步:盡量減少外出,不要到人多的地方,減少乘坐公共汽車、地鐵,不要與新冠肺炎患者親密接觸,這可能你也會被感染,所以大家注意啊,如果你要到醫院進行醫學觀察,那要配合醫生的檢查喲。注意:如果你有發熱、咳嗽症狀,那要及時就醫,不要拖了。

4/7
第三步:如果你在疫情期間外出回來,一定要消毒喲,最好量一下你的體溫,然後馬上去洗手,用洗手液洗喲,還要洗干凈。

5/7
注意:疫情重災區是:湖北、溫州也是重災區呀,大家要注意喲。第四步:如果你已經上班了,出門前要量一量你的體溫,以免公司的人也被感染,那就麻煩大了,大家一定要注意

6/7
送給大家一個提示:疫情期間天天在家,感到很無聊,那我們要幹些什麼事情呢?我告訴大家,你可以做手工、看電視,做運動提高免疫能力、陪孩子玩等等,根據你的生活去決定。

7/7
我知道大家呆在家很無聊,這是為了我們的生命啊,我們都不想被感染,但是,美好的一天總會來的,總有一天,我們會摘下口罩,大人們在辦公室里工作,孩子們在學校的操場上奔跑,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注意事項
這是我看新聞總結出來的。

如果有不對的,歡迎大家糾正。

建議大家收看一下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了解情況。

F. 二級防護適用於什麼

二級防護適用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現症狀的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人員。

二級防護要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或更高級別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防霧型)或防護面罩(防霧型)、醫用防護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醫用防護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二級防護注意

(1)、嚴格遵守標准預防的原則。

(2)、嚴格遵守消毒、隔離的各項規章制度。

(3)、工作時應穿工作服、隔離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時戴乳膠手套。

(4)、嚴格執行手衛生。

(5)、下班時進行個人衛生處置,並注意呼吸道與黏膜的防護。

G. 預檢分診醫護人員要不要穿防護服或者是隔離衣

需要的。

對於隔離病區工作人員、醫學觀察場所工作人員、疑似和確診病例轉運人員,開展工作時要求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對於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時,要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被調查對象保持1米以上距離。開展疑似和確診病例調查時,要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7)解除疑似病例應佩戴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預檢分診的相關要求規定:

1、發熱門診應配備有臨床經驗的、經過傳染病知識培訓的醫務人員,同事採取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有效控制疫情。

2、堅持首診醫師負責制,規范病例發現、報告和處置。接觸過程中,要注意詢問發熱病人有無兩周內武漢相關市場流行病學史,要認真做好病例排查工作,及時識別可疑病例。

H. 新冠肺炎患者可服用診療器械器具的消毒正確的是

消毒供應中心是承擔全院可復用醫療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應的部門。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與控制相關規范及要求,結合消毒供應中心的特點,對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使用後的可重復使用器械、器具或物品處置流程,具體如下:

1、醫院在收治疑似病例時,盡量使用一次性診療器械、器具或物品。
2、對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使用後的可復用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應立即將器械、器具和物品套入第一層防滲漏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脫第一層手套後再套第二層防滲漏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進行雙層密閉封裝,包外標明「特殊感染器械」字樣,通知消毒供應中心集中收送。

3、消毒供應中心應使用「特殊感染器械」專用回收車及回收箱,回收人員做好自身隔離防護(需佩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穿一次性防護衣,戴雙層手套),將污染器械用專車專箱密閉式收送至消毒供應中心去污區集中處理。

4、回收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可復用的呼吸機管路、面罩等) ,均應先浸泡於含有效氯 1000mg-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中作用 30-60分鍾消毒,再按照清洗-消毒-乾燥-滅菌等常規流程進行處理,滅菌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不耐熱物品可用低溫滅菌。

5、防護面罩或眼罩如需重復使用,可根據情況集中進行消毒,先用含有效氯1000mg-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 30-60 分鍾消毒,流動水漂洗干凈,75%醫用酒精擦拭,根據說明書可選擇高溫乾燥櫃進行熱力乾燥,有條件的醫院也可進行機械熱力消毒或低溫滅菌。

6、去污區應設置「特殊感染器械」處置專區,有專用浸泡池及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劑一用一更換,清洗用的潔具及清洗消毒器一用一消毒,工作檯面、設備及物表可選用含有效氯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工作結束後進行終末消毒。
7、清洗潔具可選用含有效氯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鍾後用流動水沖洗或清水擦拭乾凈,乾燥存放;也可選用機械熱力消毒處理。

8、去污區盡量固定專人清洗處置,工作人員需佩戴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罩和護目鏡、穿防滲一次性防護服,戴雙層手套。收污和清洗工作人員接觸或處置完物品後立即脫掉或更換個人防護用品,流動水下洗手,再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劑進行快速手消,不能使用含氯己定的手消毒劑。處置過程中如防護用品有破損時應立即更換。

9、運送工具固定使用,專區存放。污物回收車及回收箱可選用含有效氯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鍾後再用清水擦拭;擦拭順序從污染較輕的部位開始處理,再處理污染較重部位,或直接進專用大型清洗消毒器進行清洗消毒。

10、去污區及各工作區每日≥2 次用空氣消毒機或紫外線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去污區每次可適當延長消毒時間。

11、醫療廢棄物的處置應遵循《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要求,使用雙層防滲漏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盛裝醫療廢物,專用袋、利器盒的外表面應當有「特殊感染」醒目標識,盛裝前認真檢查確保其無破損、無滲漏,封口嚴密。並按醫療廢物處置要求進行登記,運送醫療廢棄物的運送工具和存放處可選用含有效氯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

12、污染織物的消毒

耐濕、耐熱的織物可煮沸消毒10min,或用500mg/L~1000mg/L含

氯(溴)消毒劑,浸泡30min。不耐熱的織物可採取過氧乙酸薰蒸消毒。消毒時,將欲消毒的衣物懸掛在密閉空間,按每立方米用15%過氧乙酸溶液7ml(l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熱薰蒸2h。

以上關於復用器械、物品的處理除了消毒供應中心人員必須掌握以外,其他相關臨床、醫技等科室也應該作為常識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