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鐵手套怎麼戴
擴展閱讀
森達皮帶多少錢 2025-09-22 15:26:05
買布做睡衣怎麼算 2025-09-22 15:25:49

鐵手套怎麼戴

發布時間: 2022-07-06 23:30:57

1. 暗黑破壞神

一般是練狼德和熊德,不過德魯伊對裝備的依賴比較的高,沒有好裝備在地獄很難混,下面是轉載的德魯伊指南:

一.風德

一:技能篇
這里比較簡單也沒有什麼爭議,無條件MAX風系龍卷風及其聯技能。
召喚方面,熊及其所需的過路技能1點,剩下技能點全加OAK
在LV94的時候可以MAX OAK。

二:狀態篇
STR應該<80,夠拿裝備,DEX*裝備用到75%BLOCK(格擋)。其它全部VIT(精力---生命)。
理想的狀態應該是:LIFE正常情況下在1000-1300之間,MANA>500。在bo oak(通過戰爭召喚,相樹之心加血)之後LIFE 3500-4500之間,MANA>700
BLOCK 75%,DR(物免) 43%或者50%(取決於你是否使用SHAKO),FCR(高速施展)達到12F,FHR(快速打擊恢復)達到7F甚至更快的6F(一般來說使用09的狼頭(加爾的長發+13#比較容易實現),FBR (快速格擋)6F(在鑲13#後)。
颶風傷害>2K,龍卷風>5K。

三:裝備篇
武器/盾牌:OAK(相樹之心)/暴風盾(無條件鑲13#),副手武器CTA(戰爭召喚 有條件的))/聖堂盾。PK小刀(巫師之刺)作為備用以對抗冰SOR和FOH(天堂之拳) PAL,最好鑲個15全抗的豬。同樣地luna(吸冰盾,鑲蘭色PG----抗寒40%)作為對抗冰SOR的備用裝備。

OAK對風德來說是最好的了,暴風盾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副手的CTA不用說了,而聖堂盾可以放出slow missiles,而且有50-70的全抗。
頭盔:09狼頭(+22#或者13#),SHAKO。

狼頭的好處不用多說了,能彌補很多方面的不足;SHAKO的優勢在於血和魔法(但是注意,shako上加的血和魔法不能被OAK,BO技能加成),以及10%的DR。
盔甲:th:迷團
沒有什麼好說的,要TP只能用它了T_T,可以提供8%的DR。
新人 hsp(海蛇皮 jp的升級)
腰帶:蛛網腰帶(技能腰帶),另外雷神之力,雪之沖突(編者註:落雪之音)為備用。
技能腰帶,+1所有技能、20fcr為首選。
雷神之力作為對抗ASN/FOH PAL以及電系SOR的裝備。
雪之沖突僅僅用來對抗冰系SOR。
手套:法師之拳,而塔格奧(NEC SET)作為備用裝備
20FCR是必須的,而個人把法師之拳作為首選的原因在於25%的快速MANA恢復。
NEC GLOVE的30CR主要是用來對抗冰系SOR。
鞋子:水上飄/骨髓行走/沙暴之旅,asn set boot為備用。
鞋子的選擇面比較大,前面提的3種各有優勢
水上飄的優勢是15dex和60左右的life(注意,這種life會被技能加成);but boot(骸骨靴)的優勢是17dex和10-20的str;而少暴之旅行的優勢則在於15str+15vit(可惜不能被加成)以及20fhr(重要)。
鞋子的選擇更主要的是看你的實際情況。另外ASN SET可以有2X的抗寒作為備用BOOT在對抗C系SOR的時候使用(rate的加CR高的更好)
項鏈:馬拉的萬花筒
如果有好的合成項鏈的話,更好,但是要注意的是只有+18-20FCR的才有用。
戒指:SOJ/烏鴉之霜,1鬼火,1烏鴉,1矮人作為備用。
SOJ+烏鴉沒有什麼可說的,另外3個分別是3種元素吸收的,在對抗元素類角色的時候換掉SOJ。

CHARM:
GC方面肯定以元素技能為主流了,有LIFE/FHR/DEX/STR的也都可以。
SC方面最理想的是高LIFE/MANA和單項抗性/FHR的也是非常好的。但是QR就只能用單屬性的20life sc和5fhr sc了。

暴風盾=storm shield 聖堂=sanctuary(runeword,18#+18#+23+) 蛛網腰帶=arachnid mesh
雷神之力= thundergods vigor 雪之沖突=snowclash 法師之拳=magefist 塔格奧=trang-oul
水上飄=waterwalk 骨髓行走=marrowwalk 沙暴之旅=sandstorm trek 馬拉的萬花筒=mara』s kaleidoscope 烏鴉之霜=raven frost。
二.暴力毒狼
裝備篇:暴力毒狼的裝備總的來說是非常固定的,只有某些item可以變化.
頭盔:Jalal's Mane(09狼頭)
看點: 4變形skill 30%fhr(打擊恢復),+30allres(抗性),+20str(力量),+AR20%(准確率),每殺一個敵人+5mana(法力),可以說是狼德的不二選擇,建議:

升級+ed jew.
盔甲:Leviathan(110物免甲)
看點 吸物理傷害15-25%,40-50的str使傷害能提高一大塊,1514-1722的高防禦能大大提高安全性,永不磨損也能為你省下一大筆修理費,kaka.不用升級的mesh是因為它的def遠小於110wmj,30life只相當於狼德的6str,多的那點物免完全可以由多出的40-50str的傷害leech回來.

腰帶:
Thundergod's Vigor(雷神之力)
看點 +10%maxLR,吸電,+20str,+20vit
run baal防止被soul放閃電噴死時使用的。
String of Ears(長串之耳)
看點 DR和leech,平時使用。

手套:
Dracul's Gras p(卓古拉之握)
看點 最高的10%leech,25%OW,10-15str,5%的概率施放Tap。
Tap和leech是嗜血者的興奮劑,pvc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
Steelrend(食人魔鐵手套)

看點 30-60ed,10%cb,15-20str,高def.
注重攻擊的lr用後者,注重安全的lr用前者,看個人愛好了.k boss時用laying of hand 也
不錯,300%對惡魔的ed.

鞋子:
Gore Rider(蝕肉騎士)
看點 15%CB,15%DS,可以升級.

項鏈:
Highlord's Wrath(大君之怒)
看點 1skill,隨等級增長+N%DS

戒指:
Raven Frost(霜之渡鴨)
看點 +AR,+dex,吸冰20%,無法被冰凍,注意暴力毒狼戴的raven forst的ar重要性是大
於dex的.
Carrion Wind(腐肉之風)看點 暴力毒狼的」毒」,就出自這里了.利用110的bug原理,即item上的charge skill能對相關技能有加成作用,前提是在技能樹上,這個charge skill一點也不要投入.除了skill 的加成,它還提供了6-9%的ll,55%的pr,另外還有一定的概率出現毒環和颶風以增強視覺效果.

主武器:
Tomb Reaver(掘墓者)
看點
高傷害,高ias,對不死系的高ared加成,30-50res,10%召骷髏,殺死敵人後獲得10-14life,50-80mf.鑲法:首先要求是把2-3s,高ED的。根據1.10Fury計算表,Fury達到4f所需的ias-wsm(武器上的ias-武器基本速度)為75%,這時fury的5次攻擊為7/4/4/4/4(fury的第一擊為normalattack). Tomb Reaver的基本速度wsm=10,自帶60ias,所以還需要25ias,TH的話用3s ethTomb Reaver+2*ias/40edjew+ZOD,一般的就用3s的+2ias/ed jew+40ed jew. 如果追求極速,就要考慮啟動速度。normalattack最快能達6f,最低還需要40%IAS。因此,放3個ED/IAS珠是最好的做法,傷害很可觀,速度也很爽了。另一種較為經濟的鑲法:放2shael,1個ohm或ED/MAX jew。

副武器:Hellrack(地獄拷問)
看點:極高的火電冰元素傷害,再配合上毒狼的毒,破物免沒的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遇到放攻擊反彈詛咒的敵人,使用副武器時就是用fury也沒事,因為弓和十字弓的傷害是由dex提供的,狼德的高str對其不起作用,所以這時的fury傷害幾乎全是元素傷害.放2個shael後,fury速度是10/6/6/6/6.

裝備欄:
UniqueSC
GC—以Sharp(銳利或精銳)為魔法前綴,+MAX dam,+str,+AR的GC是很不錯的選擇{MAXdam過低了不行,一般在9以上整體效果才好}。如果你覺得life太少,放幾塊shifting+life的GC也是可行的.若有更好的GC,

大家自行補充;
C—根據FHR表,狼德的fhr要達到4f是輕而易舉的事,有了狼頭,再配上3個5%fhrSC就行了{共45%FHR},TH用5fhr/other mod sc.
裝備了上面的衣服和武器後4r會可能不足{視你的裝備而言},放幾個+4r的sc補滿就行,有多的空位就放20lifeSC.
另外箱子里放一個Windhammer or IK Hammer和一個 set Item Guillaume's Face,這些dd

kcd時用.
狀態: Dex:算上裝備後103夠拿tomb reaver.
Vit:加到變狼後life>1500就可以了.
Eng:還用說幺,不加
Str:剩下的all放在這里,暴力的保障.
技能:
變形術max 狂犬病max 狂怒max 狼獾之心max 召喚4種動物各1級
加上過路技能共87點,在76級成形,剩下的skill point加到狼人變化上好加ar.(用了tombreaver後和幾個加變身技能的item後,狼人變化1級和1級以上提供的加速已經相同了)

pet:
噩夢的act2 攻擊pet,他的力量光環能使狼德的dam提高一個台階.
戴tal mask或黑角或gaze或Andariel's Visage,穿mesh或110wmj或其它,拿thrusher放衰老.
戰術:
pet,小熊和狼獾之心隨時都要在身邊,一般比較少的敵人fury 一兩下就死光光了,如果敵人多了或去殺牛就先用狂犬病咬某個敵人一下,然後feralrage幾下,掛上大光球後就fury吧.這樣很快一大群敵人(牛牛)都綠了,掉血也很快,碰上fury的則是馬上玩完,同時身上的光球還能提高l l和奔跑速度,提高安全性.
遇到物免就切換副武器,用狂犬病咬一下後連續fury,反彈回的傷害是很小的.
需要注意的是碰到了manaborn的敵人,挨一下打mana就空了,連fury都出不來,只能乾瞪眼.所以腰帶里應該帶一排大藍瓶,被manaborn了馬上喝一瓶就能繼續攻擊以及leech了,當然你要帶16個大紫就更好了.

暴力毒狼的培養過程: (參加什幺強化班學習的lr就不用看這個了,直接去學習然後leech就行了)前幾級沒什幺說的,自己solo到安得利爾前大概能6-7級了,2-4級就學werewolf和lycanthropy和reven這樣lifear跑步速度攻擊速度比別的cha就佔了很大便宜了,到了8級學1級oak,1級小狼當肉盾,剩下技能all
lycanthropy以+血和延長變身時間,壯態點全+到str好拿sigon set,12級左右就好穿裝備了.sigon shield elt oot+cathan helm/amu/ring+death
glove+sword或穿sigon一身+Civerb's Cudgel或angelic一身+sigon一身(除衣服),總之很多選擇,應以set為主,因為這時的set bounous對於初期的cha幫助很大.選好裝備後殺怪很輕松,k到baal前差不多小30級了,不要殺baal,一直run到4x級換上一些中級的uni item,拿大炮,就可以solo nightmare了.這時應先把fury和lycanthropy max了,帶上一個1級小熊,去nm act2雇個off pet,只要run diablo時小心點攻擊反彈就可以了.這時的狀態點應多投入到vit上加血. k了nm 3bar後run nmbaal到7x級,大多數dd就都能拿了.這時用windhammer或bonehew+2shael都不錯,dams peed都很可觀,用bar star+龍盾去破物免,solo hell應該沒有什幺問題了.

這時先把狼獾之心max了再把狂犬病max,多的點數就都放到werewolf上加ar吧. 到了84級就可以使最終武器tomb reaver了.

暴力毒狼的特點就是物理傷害毒傷害都很高,都能上10k,總的投資也不是很大,3sc以內肯定能搞定,性價比極高,而且能適應任何環境,操作也不難,lrs都可以來試試.更有趣的是如果裝備里有bonehewlaying of hand等dd時,再加上固有的腐肉之風,經常一次fury就能出幾個小旋風,幾個骨矛,幾個聖光彈,還放毒環,如果用最終武器tomb reaver時,經常還能出幾個骷髏跟著你,使樂趣增加了很多.

Ps:這里的暴力毒狼是以暴力為主,毒為輻,如果想練個」毒暴狼」的話,可以帶nec setglove,穿毒甲,副武器用death web(破隱發杖),都放毒豬,這樣的毒傷害會高的多.

2. 為什麼現在薛之謙參加火星情報局要戴鐵手套

那是他以前獲得王牌特工的獎品吖~他在炫耀哈哈

3. 義大利皇室貴族禮儀是怎樣的

中世紀歐洲貴族禮節中世紀時期貴族禮儀基本是法國人和法國宮廷倡導,並為其他各個宮廷所普遍效仿的。貴族無論是敵是友,在見面時候必須相互致意,男子(如果不穿全身鎧甲)規定為左手扶右胸,右手脫帽,身體稍微前躬同時點頭。女子規定為雙腿略微曲膝同時兩手稍提裙擺兩側,點頭致意。雙方如若在馬背上,男子禮節不變,女子只需點頭。男子如若全身鎧甲,只要未上馬就必須脫帽、左手按右胸同時點頭致意(不必躬身,因為中世紀全身重型鎧甲胸與腰是一體的,不可能讓你彎下腰去)。如若在馬上,不必脫帽也不必按胸,只點頭即可。另外騎馬的男貴族遇見站著的貴族,如果對方是比自己爵位高或者是女性,男性貴族只要未著鎧甲就必須下馬行禮。如果騎馬人穿著鎧甲,只需點頭致敬即可。所有情況下行禮時,武器尖頭必須指向地面,(出鞘的刀劍可以不放歸鞘內但必須尖端向地),有帶弓箭者則必須將箭放歸箭盒內、右手挽弓才能行禮。當時禮節還不允許吻女士的手。貴族晉見國王和王後禮儀中才有吻手:貴族單膝跪下,低頭吻國王、王後的手錶示崇敬。國王和一般貴族見到負責本國教務的紅衣主教時也吻手:他們躬身吻主教左手中指佩帶的表示主教身份的大寶石戒指(這種戒指每個主教都有,為教廷欽賜)中世紀吃飯時候必須主人先入坐,客人才能入坐,主人有義務提議喝第一杯酒,第一杯酒之後,主客就可以相互敬酒了.中世紀客人和主人都不允許身穿全套鎧甲入席,鐵手套、上臂甲、前臂甲和前後胸甲以及頭盔都不可以穿著進入飯廳,因為這樣的穿戴明顯表示自己在防備周圍有暗殺,是一種對他人名譽公然的冒犯。不過武器是可以帶的。胃口越好,主人越認為舉辦的宴會獲得了成功。邊吃邊說和邊喝邊說都是允許的(17世紀之後就漸漸認為是不禮貌的),敬一次酒雙方必須乾杯到底,沒有現在稍微抿一口的說法。吃飯過程中可以賓主雙方歌唱,但禁止大聲喧嘩,如果有吵架鬧事現象,不論責任在誰,客人應當立即退席。用餐完畢,客人必須用語言向主人表示感謝款待,退席時候客人行本人在上一段提到的全套禮節致敬。教堂禮拜彌撒時,按宮廷地位和爵位尊卑順序進入教堂,地位爵位相同的話,則男士要比女士優先,年長者比年輕者優先。聽完彌撒,男士有義務為任何女士捧聖水,出門順序仍按爵位和年齡順序排列,但地位和爵位相同時,女士優先。與他人的任何爭執都可以請自己的好朋友向對方要求圓滿解釋,如對方拒絕提供解釋或解釋讓你不滿意,則你可以提議決斗;對方此時如果意識到錯誤,可以主動公開承認錯誤,決斗就此取消;對方如果不打算認錯,則必須參加決斗。埋伏在路邊暗殺對方是不允許和不光彩的。只有貴族和教士兩個階層有權利提出決斗,貴族和教士不能向比騎士低的階層提出決斗(候補騎士、商人、農民、工匠、市民、無爵位的小地主都是這樣的階層),貴族也不能主動向教士提出決斗,只有教士向貴族提議決斗(這樣的情況下,教士方面會派十字軍里的騎士代表教士參加決斗)。決斗雙方必須使用同樣武器,這樣作為決斗應戰方,對方有決定使用何種武器的權利。決斗時只要一方已經無力戰斗或主動放棄抵抗,另一方就可宣布獲勝。因為決斗一般關系著自己家門的名譽,所以敗方常常明知無力戰斗也會硬撐,直到戰死。

4. 諸神的黃昏是什麼故事

諸神的黃昏是北歐神話故事。

諸神的黃昏是北歐神話預言中的一連串巨大劫難,包括造成許多重要神祇死亡的大戰,講述了索爾、弗雷、海姆達爾、火巨人、霜巨人、洛基,無數的自然浩劫,之後整個世界沉沒在水底。

然而最終世界復甦了,存活的神與兩名人類重新建立了新世界,諸神的黃昏主要記錄在詩體埃達與散文埃達。

(4)鐵手套怎麼戴擴展閱讀:

北歐神話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諸神的黃昏,即神話的最終章。這場神話史上最為凄美的戰役所描述的場面已然達到當時人類想像力的臨界點。

在世界各國的神話中,毀滅神話都是一個重要的母題。但在各國的毀滅神話中,大都表現的是神毀滅自己創造的人類世界的主題,毀滅方式也主要以洪水與乾旱為主。

同時它們大都出現在神話的開始部分,反映的是人類先祖對自然的恐懼與對生命起源的原始探索。但在北歐神話中,由於北歐特殊的地理環境,北歐的先民們很少受到洪水等自然災害的侵襲,

因此他們的毀滅神話也沒有以自然力為主題,出現地點也在神話的最後部分。但最為特殊的,是它們的毀滅神話不僅只毀滅了人類的世界。

所有的神祇與他們的家園也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中徹底覆滅,同時這場毀滅又是在神創造世界時便已註定的,誰也無法避免,誰也無法阻攔。

因此,從北歐神話的一開篇,它的悲劇性便已被牢牢鎖定,而最終的這場諸神的黃昏將這幕悲劇推向了一個燦爛而殘酷的高潮。

5. 熱血英豪對付鐵手套的方法

鐵手套簡單,你自己站在邊緣讓他打你,你機靈的話就跳起來,他自己會滑下去
2順手一摔,用飛行器,要看準了,在邊緣時直接把它扔下去
3跳著打,如果用武術家的跳T,那你必須得學會變向踢,不然你T了他,等你下來後,他會給你一拳,你飛掉
4氣功師的賴招,所謂氣功的賴招就是被動技能,你能夠時機把握的准,被動技能玩幾下他就廢了,不過,打鐵手套我建議用玄符背包,它可是重擊力道減輕,並且可迅速給予反擊,況且它還有飛道符(zx)你在遠處都能打到他

6. 熱血英豪鐵手套帶超人攻擊是幾格啊

不是的,有上限的,最多隻有那些,不會再多的了,不過黃金裝會有隱藏的屬性,會超越滿格

7. 戰神4碎裂的鐵手套怎麼完整

可以在藍蘇爾礦區收集到。
碎裂的古老鐵手套,這個飾品升滿級以後有三個咒術槽,單憑這一點就是最強級別的護身符了。升級所需的龍淚除了解放的三隻龍會掉之外,第一次殺的龍與巴德爾之後騎的龍都會掉,後一條需要自己去它的屍體附近探索。
在戰神4游戲中,破碎的古老鐵手套是史詩級護身符,玩家可以裝備增加防禦。跟著支線任務「家務事」一路來到諾德里要塞最深處的船上,調查掠奪者兒子的屍體拿到磨刀石,會出現一個荒原浪人,解開機關就有了宙斯手套 。

8. 很多電視電影中的人物都戴著鐵手套,淘寶網卻找不到,怎麼回事

可以找的到,有在賣的, 你在淘寶搜索欄里輸入鐵手套就有相應的商品了

9. 歐洲人打戰都用鐵手套,為什麼中國鎧甲卻缺乏手部防護

在人們的印象中,歐洲的板甲騎士有著完整的防護,從頭到腳都覆蓋著鐵甲,就連手部都有著華麗的鐵手套作為防護。比如下圖中的義大利的哥特式鐵手套。還刻有浮雕,非常的華麗。

近些年冷兵器格鬥開始慢慢流行起來,只要是玩過兵器類格鬥的朋友都會發現,手部是最容易被打到的部位。而手指由於骨骼纖細,且神經密集,手部被擊中更加疼痛且更容易受傷,甚至致殘。於是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西歐有防護嚴密的鐵手套,而中國古代卻從未見過手部防護?難道中國古代的人就不怕被擊中手部嗎?

首先要說一點的是,古代中國人是有手套的。畢竟中國北方的冬天冷,行軍打仗都會凍掉手指,所以凍傷膏都發明出來了,怎麼會不戴副手套?

▲戰國中期楚地持兵器時所戴皮手套

比如在1973年湖北江陵縣藤店1號墓,就出土了一雙皮手套。湖北省江陵縣藤店公社社員在興修水利時發現一座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中期墓葬。經研究,墓主生前的身份相當於大夫一級。當時與刻有「越王朱勾自作用劍」的烏書銘文銅劍等300餘件隨葬品同時出土的,還有一雙皮手套。

▲北朝時期的玫紫色地刺綉菱格紋手套

手套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也有出土。墓中隨葬的一件九子漆奩里,就裝著三副手套。其中一副「硃色菱紋羅手套」,長26.5厘米,直筒露指頭形,大拇指套分縫,掌面為朱紅色菱紋羅,掌部上下兩側飾「千金絛」,絛上有篆書白文「千金」字樣。所以禦寒用的手套在中國是不缺的。在馬王堆漢墓中,由於墓中所有的隨葬品都登記在簡冊上,所以我們才有機會知道漢代人稱手套為「尉」。

但雖然有禦寒用的手套,古代中國卻的確沒有戰斗中用來防護的鐵手套。事實上,除了歐洲,其他地區也都沒有這種防護用的鐵手套。也就是說在世界范圍來看,出現這種防護的鐵手套的西歐騎士才是非主流,是另類。之所以沒有鐵手套,不是因為其他地區的古人的手指砍掉了能再生,而是因為戰爭形態以及軍制的不同。

▲唐代壁畫中的士兵

我們先看一下戰爭形態,首先中國古代戰爭對弓箭非常重視。我們看看《新唐書?6?兵志》中的唐代士兵的裝備記載:「人具弓一,矢三十」,??麥飯九斗,米二斗,皆自備,並其介胄、戎具藏於庫。有所征行,則視其入而出給之。其番上宿衛者,惟給弓矢、橫刀而已。」看到了沒?人手一把弓,30支箭。即便宿衛也要必備弓矢和橫刀。

再看看明末《從征實錄》中記載鄭成功鐵人軍:「每班帶班長六員,配雲南斬馬各二、牌?各二,弓箭則全班俱執。又十班之中,弓箭居四,刀牌居六。每班另募伙兵三名,挑帶戰裙、手臂、披掛隨後,遇戰便穿帶,行伍免勞頓。」鄭成功的軍隊里,有的部隊是所有人都拿弓箭,有的是四成配備弓箭。

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對於遠程武器的裝備率是非常高的。玩過射箭的人就能明白,戴鐵手套是沒法射箭的。所以出於射箭需要,我國古代盔甲並沒有出現鐵護手。歐洲的著名的英格蘭長弓手,也沒有任何裝備鐵護手的記載。而歐洲的板甲騎士也沒有騎射的記錄。所以因為戰爭形態的不同,護具產生了不同的變化。中國頂盔摜甲的將軍們都以能開幾石弓來彰顯勇武。而重步兵們,以宋代穿著步人甲的重步兵為例,大多使用長槍和重弩,手部的防護需求其實並不高。至於那些穿號衣的雜兵,誰會在乎他們手指會不會被砍掉?

而且,歐洲騎士早期的比武風氣可能也有著對於手部防護的需求推動。畢竟只是比武,在比武中死去還能獲得榮譽和賠償,但沒人希望在比試中掉幾根手指致殘,那代表以後生活可能都無著落。而且比武和戰斗也是有區別的,比武的公平比試的環境下,雙方實力接近,這就導致想要一下擊中對手要害其實比較難以做到,而攻擊對方手部則更方便打擊,且能解除對方武裝取得勝利又不傷及對方性命。所以在比武的環境下,比起戰場上廝殺環境對於手部的攻擊招式就更多。

而且這也跟歐洲與其他國家不同的軍隊制度也有很大的關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歐州大陸的戰場上,雖然意識形態已經從中世紀發展為文藝復興時期,但是軍制仍然是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自備裝備的軍事貴族們充當騎兵。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騎士們自行准備,而不是國家統一招募、訓練和裝備。

即便是在後期的法國敕令騎兵團中,國王也只是給騎兵們支付薪餉,而士兵的裝備需要按照「置裝敕令」自行購買。這種情況就導致從中世紀延續而來的騎士階層普遍具有較好的經濟能力,因此對於自己掏錢保護自己的小命積極性還是很充足的。而到了17世紀,歐洲的軍制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自備武器裝備的雇傭兵團逐漸被常備軍團所代替。常備軍團的裝備則由國家承擔。別說昂貴的板甲了,普通的士兵們能領到制式軍服都算不錯了,更不用說鐵手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人渣嘯西風,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10. 歐洲鎧甲的種類

歐洲鎧甲的發展(玖羽) 當希臘羅馬古典文明毀滅之後,在中世紀早期的黑暗時代中,歐洲又重新回到了蒙昧時代,人們幾乎沒有防具的概念。在皮革上縫上骨頭、金屬片,戴上一個可以保護頭蓋骨或鼻樑的頭盔,拿上一個木製的盾牌,就算是完成了防禦;就是在稍後的時代中,西歐的蠻族也無法製造工藝復雜的環甲。因此,鎖子甲和舊式的鱗甲就成了他們僅有的選擇。再加上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優秀的羅馬鱗甲製造工藝,鎧甲的歷史開始在歐洲重復,鱗甲又逐漸推廣,很快就和鑲嵌皮甲一起流行起來。 但是要注意一點:這時候的鎧甲和文藝復興之後的鎧甲在防護力上相差甚遠。皮甲的皮革基本沒有加工,活動不便,容易腐爛,防禦能力也不高,僅僅能抵禦遠射的箭石和吸收一些沖擊力;所謂「鑲嵌」皮甲也只是在粗糅的厚皮衣服上加厚某些部位,然後再鑲嵌上護心鏡等配件,而鱗甲則是用細小的鐵環將寬而厚的長方形金屬片連接起來。鱗片間有空隙,活動也不方便,就像是「麻將席」那樣;所以那時的鱗甲一般只做成背心大的一塊,由頭上套下去,再用皮繩扎緊兩脅,這樣的裝備直到查理曼時期才算有了一些進步:由更寬的弧型鐵片夾在延展性好的麻布袍子里,互不連接,由鉚釘固定在袍子上,類似清朝的鎧甲。這樣的鎧甲可以比較自在地活動,但缺點是無論什麼季節都要穿著一身棉被打仗…… [cchere.com 西西河 南山賊] 在這個時代,鎧甲基本上不提供對四肢的防護。取而代之地,繼承自諾曼人的尖錐型頭盔和帶護鼻的整體鐵面具出現了,而鳶盾(KiteShield)也就是最早出現在這個時代。鳶盾長將近150CM,上部是橢圓,下部變尖,由輕、厚又有彈性的木材精製,四周包裹鐵片,中央把手處有半球型的金屬突出。因其防禦面積大,所以往往由重步兵和騎兵使用,在13世紀前都很流行。 8世紀的時候,鱗甲的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魚鱗形的甲片互相直接連接,並且緊密覆蓋,無論是可動性還是防禦能力都比原來的鱗甲上了一個台階。但是這樣的鱗甲很沉重,製造時間非常長,而且必須完全定做,因此非常昂貴;即使是到了10世紀,也是領地1000英畝以上的大貴族才能夠擁有的防具,因此它也有一種身份的象徵在其中。同時,鎖子甲也逐步恢復過來:雖然5世紀時已經出現了由粗大的鐵圓環互相連接而成的鎧甲,但是巨大的空隙使得它的實用性並不高;羅馬時代的鏈甲製作技術失傳了很久,而也是在8世紀時,歐洲的鎖子甲終於再次達到了實用的程度。——可實際上真正登峰造極的工藝其實是被羅馬文化影響到的阿拉伯;當初是羅馬人把鎖子甲介紹到西亞的,阿拉伯人的鎖子甲工藝又隨著十字軍東征反饋回了歐洲,自此之後,歐洲的鎧甲製作工藝才真正地發展起來。以12世紀的鎧甲作坊為例子,讓我們來看看一件鎖鏈甲是如何製造的。 [cchere.com 西西河 南山賊] 首先,和做衣服一樣,需要量體裁衣,畢竟鎧甲其實就是金屬制的服裝,特別是軟甲類;一個熟練的鎧甲師傅,首先必須是一個好裁縫。由於對鎧甲的大量需要,基本上一件鎧甲必須在一個星期內完工,因此鎧甲作坊必須由好幾個師傅分工製造:鎖鏈甲是由直徑在2毫米左右的鐵絲,加熱後煅打扭曲成直徑1厘米左右的圓環,並且敲打成寬3毫米左右的扁環,在環的兩端沖出直徑1毫米左右的小眼,在互相套住之後,用一毫米直徑的鉚釘連接起來。 做鎧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此一個鎧甲師傅一天內能完成10到20厘米見方的一塊「鐵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在鍛造出按制衣的方法畫出的裁剪圖上規定形狀尺寸的鐵布後,再由大師傅精心地用鐵環連接每一個部分;為了活動方便,鎧甲一般比設計的略大一點點。然後在領口,袖口等地方包上皮革,防止掛傷衣服和皮膚,一件鎧甲就完工了;知道鎧甲為什麼值錢了吧?11、12世紀時一名騎士的全套裝備價值相當於一個小型農場;鎧甲師傅在中世紀的農奴制度中,也是能夠和牧師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受到普遍的尊敬。 [cchere.com 西西河 南山賊] 在鎧甲的工藝方面,11到15世紀是個冷場的階段。除了一方面完善鱗甲和鎖鏈甲,並且發展出水桶一樣的全盔、金屬大盾牌——從12世紀開始流行,被後世稱為騎士盾——和佩帶舒適的豬臉盔外幾乎沒有什麼大的進步;但是鎖鏈甲工藝也在13世紀晚期達到登峰造極,就是所謂「編織甲」。這是一種將極細的金屬絲和亞麻絲編製成線,然後再以制衣方法製造的軟甲,看上去如同一件金屬色粗毛衣一樣,它對砍劈和穿刺的防禦力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價格也一樣居高不下;常規的鎖鏈甲這時也達到了「縫隙中穿不過貓的胡須,看上去如銀色的粗緞子」的程度…… 15世紀,鍛造大型弧型金屬的技術和冶金技術的大發展,奠定了後世整體式鎧甲的基礎。尤其是在1400年左右,在材料學上出現了重大突破,就是發明了高爐:燃燒溫度的上升使鑄造鐵的出現成為可能(在此之前使用的都是熔解鐵),這就奠定了這個時代中鎧甲工藝飛躍的基礎,此後一直到18世紀,在鎧甲的材料方面,都沒有重要的成就。而在應用方面,由於十字軍東征時受到了大量強弓勁弩的威脅,原來的鱗甲和鎖子甲都難以應付,歐洲人才重新開始整體式護甲的研製。在這個時代,米蘭的鎧甲工匠們率先嘗試用鋼板製造出整體的鐵手套、護臂、護腿和大型的護心鏡;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作為單純的鎧甲來穿著,而是作為鎖鏈甲和鱗甲的加強部件,靠皮帶固定在鎧甲的四肢上的。13世紀,局部的整體護甲如胸甲等開始出現;14世紀,帶活動面罩的頭盔問世,全身甲已具雛形。 [cchere.com 西西河 南山賊] 全身甲產生的意義,是在冷兵器為主的戰場上,雖然軀幹部的鎧甲往往是以雙層,乃至三層的防護來增加防禦力,但是四肢為了活動方便卻不能採用多層結構,因此死於四肢損傷造成的大出血或鐵環嵌入皮肉造成的感染的戰士甚至比被軀體創傷致死的更多;而原始的火槍也逐漸開始出現在戰場上,雖然機動能力不足,往往只能一次性發射,但是對軟質鎧甲來說卻已經足以造成巨大的破壞,即使沒有穿透鎧甲,彈丸巨大的沖擊力也往往會造成骨折。 所以逐漸地,開始有人試驗製造能夠整體防護住整個身軀的防具,於是就開始製造出了全身的鎧甲。這時候做出來的並不是我們熟悉的整體式鎧甲,而是類似羅馬時代的環甲,或者是靠皮帶掛在肩膀上的護胸板。對於這種鎧甲,後世有專門的名稱——「織甲」;雖然防護性能很好,但是穿著這種鎧甲的騎士就象應試教育下的中國小學生一樣,由於幾乎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負擔,所以根本不適合長時間作戰,兼之護胸板非常干擾手腳的活動,使落馬或者跌倒的騎士甚至難以自己站起來。對全身蠻力的騎士來說,鎧甲的重量絕不是問題,但是一套將手腳的活動范圍拘束住的鎧甲卻沒辦法發力,甚至連翻身都很困難;在經過30多年之後,早期的全身甲逐漸被發展出來。但是也有嚴重的問題:由於「板甲是穿在鏈甲外面的」這種傳統思想,這時候的全身甲有著非常極端的「整體化」傾向。手臂和鐵手套被鉸鏈固定在胸甲上,而胸甲前後又是靠鉸鏈鉸接,然後護腰和護腿又是鉸接在一起,因此穿鎧甲非常地辛苦費事,一個人是絕對穿不了的;現在我們一般認識中的「中世紀的騎士都是運動不便的鐵皮人肉罐頭」,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cchere.com 西西河 南山賊] 由於14世紀時的鎧甲就已經在強度上達到了很高的層次,所以此後對鎧甲的純材料性能的改善是緩慢的。雖然材料上的進步並不大,但是結構上和造型上的進步非常明顯,所謂的哥特式和米蘭式鎧甲就是從這時開始出現:因為前者是從米蘭開始流行的,而後者受哥特藝術風格影響很大,所以把這兩種鎧甲風格稱為米蘭式和哥特式。在所有的鎧甲中,大致來分的話就是最流行的這兩種了,別的風格不是沒有,但基本都是仿造這兩種的;米蘭式的特點是線條圓潤、貼身,優美,造型漂亮;而哥特式則簡潔、充滿機能美,多稜角,運動性好。——從這時開始,鎧甲所出現的大量的稜角狀設計,可以極大地改變箭石和彈丸的彈道,避免直接的撞擊,也可以偏轉分散近戰的力度。就象坦克裝甲的傾斜角度一樣,即使在厚度材料不變的情況下,也可以增加防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