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新冠環境采樣帶什麼手套
擴展閱讀
miti童裝是哪裡的 2025-09-23 12:10:41
短靴配什麼裙子冬款 2025-09-23 12:10:37

新冠環境采樣帶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7-01 10:43:25

1. 疫情期間配帶什麼手套

最好是一次性的手套 最好是一次性的手套 最好是一次性的手套 最好是一次性的手套 最好是一次性的手套

2. 醫療機構設置新冠病毒采樣點應遵循什麼原則

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

新冠病毒采樣點應當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采樣點應當為相對獨立空間,具備通風條件,內部劃分相應的清潔區和污染區,配備手衛生設施或免洗手消毒裝置,采樣過程要做到「一人一室(區)」。

室外采樣點要根據人員數量合理安排采樣空間,統籌設置等待區。盡可能保證人員單向流動,落實「1米線」間隔要求,嚴控人員密度。

新冠病毒采樣點人員管理

1、從事標本採集的技術人員應當經過生物安全、監測技術培訓並合格,熟悉標本採集方法,熟練掌握標本採集操作流程。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采樣,按要求做好標本信息記錄,確保標本質量符合要求、標本及相關信息可追溯。

2、采樣時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雙層手套、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屏、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必要時,可加穿防水圍裙或防水隔離衣。如果接觸了患者鼻咽分泌物,應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

3、等待人群應佩戴口罩,在等待采樣時應遠離采樣區,被采樣人員逐一進入采樣區,全程應確保被采樣人員不與采樣工作人員之外的任何人員有近距離接觸。

3. 新冠實驗室戴手套注意事項

1. 操作前,要仔細檢查一次性手套有無小孔或破損、磨蝕的地方,尤其是指縫處;


2. 操作中,用過的手套不要隨意丟放,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 用正確的方法脫除手套,防止將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質接觸到皮膚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
4. 不可共用手套,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5. 穿脫手套前後需潔凈雙手;
6. 戴手套前要治癒或罩住傷口,阻止細菌和化學物質進人血液;
7. 不要忽略任何皮膚紅斑或痛癢、皮炎等皮膚病,如果手部出現乾燥、刺癢、氣泡等,要及時就醫診治。

4. 採集新冠病毒標本時戴什麼口罩

採集新冠病毒的時候必須要帶專業的N95口罩,而且要穿好防護服,戴好隔離手套。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較強,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感染者打噴嚏、咳嗽、說話時產生的飛沫,攜帶著病毒,可被近距離接觸者直接吸入,導致感染。

因此在選擇口罩時,要挑選具有阻隔飛沫、體液、分泌物等作用的,且可以與面部良好貼合的口罩,不僅可以阻擋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阻擋飛沫被佩戴者吸入。



(4)新冠環境采樣帶什麼手套擴展閱讀:

預防方法

到底應該如何預防感染冠狀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要加強個人防護,避免接觸野生禽畜,杜絕帶病上班、聚會。

從武漢等地外出旅行歸來,如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根據病情就近選擇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並戴上口罩就診,同時告知醫生類似病人或動物接觸史、旅行史等。具體建議如下: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熱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觸時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觸摸過公共設施後、照顧發熱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病人後、探訪醫院後、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觸動物、動物飼料或動物糞便後。

3、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強鍛煉,規律作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5. 核酸檢測規定及標准

為落實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要求,進一步規范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技術人員、標本採集、標本管理、實驗室檢測、結果報告等工作,保證檢測質量,提高檢測效率,滿足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特製定本手冊。本手冊適用於所有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醫療機構。

一、技術人員基本要求

(一)采樣人員。從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標本採集的技術人員應當經過生物安全培訓(培訓合格),熟悉標本種類和採集方法,熟練掌握標本採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做好標本信息的記錄,確保標本質量符合要求、標本及相關信息可追溯。

(二)檢測人員。實驗室檢測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相關專業的大專以上學歷或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有2年以上的實驗室工作經歷和基因檢驗相關培訓合格證書。實驗室配備的工作人員應當與所開展檢測項目及標本量相適宜,以保證及時、熟練地進行實驗和報告結果,保證結果的准確性。

二、標本採集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則。

1.各醫療機構的檢測能力應當與門急診就診人次、住院人次等診療量相匹配,並與採集的標本量相適應,避免採集數量明顯超出檢測能力導致的標本積壓、標本失效、檢測結果反饋遲緩等問題。

2.各醫療機構在採集標本時,要根據不同採集對象設置不同的采樣區域,將發熱患者與其他患者、「願檢盡檢」人群分區采樣,避免交叉感染。

3.標本採集應當在滿足本機構發熱門診、住院患者、陪護人員及院內職工的檢測需求基礎上,進一步保障其他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和一般人群「願檢盡檢」的要求。

(二)采樣點設置。醫療機構設置新冠病毒采樣點應當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采樣點應當為獨立空間,具備通風條件,內部劃分相應的清潔區和污染區,配備手衛生設施或裝置。采樣點需設立清晰的指引標識,並明確采樣流程和注意事項。設立獨立的等候區域,盡可能保證人員單向流動,落實「1米線」間隔要求,嚴控人員密度。

(三)人員配置及防護要求。每個采樣點應當配備1-2名采樣人員。合理安排采樣人員輪替,原則上每2-4小時輪崗休息1次。采樣人員防護裝備要求:N95及以上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服、乳膠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雙層乳膠手套;手套被污染時,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每采一個人應當進行嚴格手消毒或更換手套。

(四)采樣流程。各醫療機構應當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采樣操作流程制度,根據采樣對象類別確定具體采樣流程,包括預約、繳費、信息核對、采樣、送檢、報告發放等。應當利用條碼掃描等信息化手段採集受檢者信息。標本採集前,采樣人員應當對受檢者身份信息進行核對,並在公共區域以信息公告形式告知核酸檢測報告發放時限和發放方式。每個標本應當至少記錄以下信息:1.受檢者(患者)姓名、身份證號、居住地址、聯系方式;2.采樣單位名稱、標本編號,標本採集的日期、時間、採集部位、類型、數量等。

(五)採集方法。應當採集呼吸道標本,包括上呼吸道標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等)或下呼吸道標本(呼吸道吸取物、支氣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等)。其中,重症病例優先採集下呼吸道標本;根據臨床需要可留取便標本。

1.口咽拭子。被採集人員先用生理鹽水漱口,采樣人員將拭子放入無菌生理鹽水中濕潤(禁止將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避免抗生素引起過敏),被採集人員頭部微仰,嘴張大,並發「啊」音,露出兩側咽扁桃體,將拭子越過舌根,在被採集者兩側咽扁桃體稍微用力來回擦拭至少3次,然後再在咽後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將拭子頭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滲鹽溶液、組織培養液或磷酸鹽緩沖液)的管中,尾部棄去,旋緊管蓋。

2.鼻咽拭子。采樣人員一手輕扶被採集人員的頭部,一手執拭子貼鼻孔進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後緩緩深入,由於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過猛,以免發生外傷出血。待拭子頂端到達鼻咽腔後壁時,輕輕旋轉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應停留片刻),然後緩緩取出拭子,將拭子頭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

3.深咳痰液。要求患者深咳後,將咳出的痰液收集於含3ml采樣液的50ml螺口塑料管中。如果痰液未收集於采樣液中,可在檢測前,加入2~3ml采樣液,或加入痰液等體積的痰消化液。可以採用痰液等體積的含1g/L蛋白酶K的磷酸鹽緩沖液將痰液化。

4.鼻咽或呼吸道抽取物。用與負壓泵相連的收集器從鼻咽部抽取粘液或從氣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將收集器頭部插入鼻腔或氣管,接通負壓,旋轉收集器頭部並緩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並用3ml采樣液沖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兒導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來替代收集器)。

5.支氣管灌洗液。將收集器頭部從鼻孔或氣管插口處插入氣管(約30cm深處),注入5ml生理鹽水,接通負壓,旋轉收集器頭部並緩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並用采樣液沖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兒導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來替代收集)。

6.肺泡灌洗液。局部麻醉後將纖維支氣管鏡通過口或鼻經過咽部插入右肺中葉或左肺舌段的支管,將其頂端契入支氣管分支開口,經氣管活檢孔緩緩加入滅菌生理鹽水,每次30~50ml,總量100~250ml,不應超過300ml。

6. 為新冠感染者做咽拭子采樣的人員應採取哪種防護

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采樣人員防護裝備要求
A、N95及以上防護口罩
B、護目鏡
C、防護服
D、乳膠手套
E、防水靴套

7. 低風險區域核酸標本採集者應執行幾級防護

採集低風險區域人群的採集者,採用二級生物安全防護。每個采樣點應當配備1~2名采樣人員。合理安排采樣人員輪替,原則上每2-4小時輪崗休息1次。

采樣人員防護裝備要求:N95及以上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服、乳膠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雙層乳膠手套;手套被污染時,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每采一個人應當進行嚴格手消毒或更換手套。

采樣點設置

醫療機構設置新冠病毒采樣點應當遵循安全、科學、便民的原則。采樣點應當為獨立空間,具備通風條件,內部劃分相應的清潔區和污染區,配備手衛生設施或裝置。

采樣點需設立清晰的指引標識,並明確采樣流程和注意事項。設立獨立的等候區域,盡可能保證人員單向流動,落實「1米線」間隔要求,嚴控人員密度。

8. 核酸檢測前、采樣時、采樣後都需要注意什麼

檢測前:做核 酸檢 測前2小時盡量避免進食,以免引起嘔 吐;采樣前30分鍾做到不喝飲料(包括不喝水)、不吸煙、不喝酒、不咀嚼口香糖等;臨檢要減少吞 咽動作,不做清 嗓子(例如咳 痰、吐 痰)動作。採集鼻咽拭子前,被檢測者應告知採集人員是否有相關既往病史或相關事項。檢測者需要正確佩戴 口 罩,檢測前取下 口 罩,檢測後立即戴好,可准備一個備用 口 罩,污 染後方便隨時更換。
檢測中:在採集口咽拭子時,被檢測者頭後仰,張口發出「啊」音,有助於暴 露咽喉,但過程中會出現刺 激性干 咳、惡 心、嘔 吐等症 狀,被檢測者可配合採集人員盡量放 松、深呼吸;採集過程中可能出現鼻部酸 癢 感,刺 激打 噴 嚏,可立即用紙巾(提前備好)或手肘 遮 擋。
檢測後:採集後立即離開採集地點,避 免在採集地點周圍吐 痰、嘔 吐。核 酸檢測前後都需要注意手部衛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免洗酒精擦 拭雙手。
1.檢測後要立即佩戴好口 罩,不要在檢測地點逗 留。根據檢測後等待結果要求,回家等待或者是回到隔 離地點。
2.核 酸檢測需要6~8小時可以取結果,不能即刻出結果,所以不必過於著急向醫 生詢問檢查結果。
3.檢測後如果沒有發現口腔內黏膜受 損 出 血,鼻腔沒有疼 痛、鼻 出 血,就可以正常生活,正常飲食即可。

9. 新冠集中隔離需要帶什麼東西

居家隔離必備11樣物品清單
進行居家隔離前,一定先要准備好如下物品:
1. 醫用或外科口罩是目前最適合的防護口罩,如果實在買不到,只好以布制口罩或紙口罩代替,可以阻隔一些大飛沫。一般的布口罩清洗消毒後可以重復使用,但紙口罩需要每日換新,且一旦破損或潮濕就不可使用。如果沒有任何口罩,最好保持和患者一米以上的距離。
2. 帶蓋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放在隔離者的房間,用來裝可能沾染隔離者飛沫等分泌物的垃圾。若沒有密封垃圾袋,也可用塑料袋代替。
3. 濕巾、多層不透水紙巾一次性濕巾用於沾酒精或消毒水進行消毒。也可用抹布代替,但注意每次用完抹布,都要消毒一次。多層不透水紙巾一般是指多一層塑料薄膜的紙巾,用於處理痰液等物,避免污液滲漏。
4. 一次性塑膠手套、防護衣在處理患者分泌物、清潔消毒、清洗可能被污染的衣物時,都要使用一次性塑膠手套、穿防護衣(比如一次性塑料圍裙)。一次性塑膠手套不僅能隔絕病毒,還能減少雙手的磨損、避免病毒經手部微小傷口滲透。
5. 含次氯酸鈉5%以上的漂白水、75%消毒酒精漂白水和酒精會成為一般家庭消毒的主要選擇,是因為它們便宜,而且方便取得。如果沒有,可用家裡70%~75%的酒精製品代替。超過75%的酒精消毒力會減弱。至於醋的消毒效果如何,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6. 肥皂、洗手液或酒精乾洗手液肥皂和洗手液洗去手上的病毒,酒精乾洗手液可以使新型冠狀病毒失去活性。
7. 洗碗精、洗衣精。
8. 每人一套獨用的毛巾浴巾、床上用品。
9. 每人一套獨用的水杯、碗筷等餐具。
10. 娛樂物品如書籍、繪本、手機。
11. 充足的、新鮮的、營養均衡的食物。居家隔離期間難以出門補充物資,可准備罐頭、泡麵、冷凍蔬菜等容易儲存的食物。隔離者或病人,這些東西最好獨享。

10. 採集多少人次需要更換手套

採集每5人次需要更換手套。

核酸檢測采樣過程中做不到每個人核酸檢測采樣完就更換一次手套,但采樣人員每一次采樣完,手部就嚴格消毒一次這個細節也很關鍵。

保證標本採集的安全性及合格率,核酸採集的原則:

1、一人一屋一操作,除了直系親屬或者帶孩子的。

2、站在患者的側面,防止正面產生大量氣溶膠對操作者的危害。

3、操作前後,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雙手。

4、五次更換手套,快速手消毒達到五次後更換一次外層手套,因為五次消毒外層手套會增加手套本身的通透性,降低防護和隔離的效果。

核酸的採集要求

核酸采樣要求,利用1根聚丙烯纖維頭的塑料拭子擦拭雙側咽扁桃體及咽後壁,拭子與9名其他檢測對象的單支拭子(3CM折斷點)集中存放在一支采樣管中用於核酸檢測,尾部棄去,旋緊管蓋,放置在有支撐材料的樣本轉運箱內。

每例採集後採集人員均應進行手消毒,每組採集後應更換外層手套。被采樣人員采樣前48小時不能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現場從事人群新冠病毒檢測標本採集人員採用二級生物安全防護。包括: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口罩(N95)、手套(必要時雙層)、護目鏡/面屏、防護服,鞋套(必要時)。

如接觸了被檢者體液等,應及時更換外層乳膠手套。其他工作人員戴醫用外科口罩、隔離衣、乳膠手套,被檢人員除在采樣區摘除口罩外,其餘時間全程佩戴口罩,減少人員近距離接觸及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