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一隻手套可以做什麼手工
可以做娃娃,比如一個蓬頭樹。用一隻顏色深一點的手套,將裡面塞上填充公仔棉(如果沒有,可以用碎步頭替)。然後將一些線頭,什麼毛線拉,棉線啦等等,揉在一起,最好毛茸茸的,用萬能膠粘上。再在「樹干」上縫一些扣子
2. 怎麼養小水母
首先購買水母,水母個體大小5cm為最佳,過大的水母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度過在養殖場,過小的水母觀賞性較差。將水母缸按說明書安裝並泡缸後,加入海水,天然海水內需要加入水母保護劑,在使用前需要進行約24小時的沉澱,人工海水以1:0.032的比例在純凈水中加入人工海鹽(不要加入食用鹽),海水鹽度一般為3.5%放入海水且運轉水母缸24小時後,水母入缸。先進行10分鍾的兌溫,再進行三次兌水後即可將水母倒入水母缸(注意不要讓水母暴露在空氣中)接下來就是水母的日常養護了。海月水母入缸後的第一天不要餵食,從第二天開始每天餵食一次。餵食時可選用豐年蝦幼體或水母專用液體飼料。每次每隻水母喂1/3茶匙蝦卵孵化出的豐年蝦幼體或2滴液體飼料,餵食時關閉水泵(循環系統),方便水母攝食,為使完畢後要及時清理剩下的食物,以免水質變壞。水母的胃腔變為橙紅色時就說明水母已經吃飽,不能過量餵食,以免水母撐死。水母不喜歡太頻繁的換水,給水母換水本著少量少次的原則,夏天每周換一次水,冬天每兩周換一次水,每次換水只需換掉總水量的1/10,且水,和鹽度必須與原水相同,換下的水可用於豐年蝦的孵化。海月水母可以在15—30℃的水溫中生存,最佳溫度為25℃,要避免陽光直射,不要將水母缸放在暖氣正上方。海月水母對光源的要求不大,只要不是陽光直射基本沒什麼大問題,如果是澳洲斑點水母則必須保障充足光照。
3. 自己在家怎樣養水母
水母養殖的方法
1、購買水母,水母個體大小5cm為最佳,過大的水母的生命中大部分時間度過在養殖場,過小的水母觀賞性較差。
2、將水母缸按說明書安裝並泡缸後,加入海水,天然海水內需要加入水母保護劑,在使用前需要進行約24小時的沉澱,人工海水以1:0.032的比例在純凈水中加入人工海鹽(不要加入食用鹽),海水鹽度一般為3.5%
3、放入海水且運轉水母缸24小時後,水母入缸。先進行10分鍾的兌溫,再進行三次兌水後即可將水母倒入水母缸(注意不要讓水母暴露在空氣中)
4、接下來就是水母的日常養護了。海月水母入缸後的第一天不要餵食,從第二天開始每天餵食一次。餵食時可選用豐年蝦幼體或水母專用液體飼料。每次每隻水母喂1/3茶匙蝦卵孵化出的豐年蝦幼體或2滴液體飼料,餵食時關閉水泵(循環系統),方便水母攝食,為使完畢後要及時清理剩下的食物,以免水質變壞。(豐年蝦的孵化見網路經驗相應詞條)水母的胃腔變為橙紅色時就說明水母已經吃飽,不能過量餵食,以免水母撐死。
5、水母不喜歡太頻繁的換水,給水母換水本著少量少次的原則,夏天每周換一次水,冬天每兩周換一次水,每次換水只需換掉總水量的1/10,且水,和鹽度必須與原水相同,換下的水可用於豐年蝦的孵化。
6、海月水母可以在15—30℃的水溫中生存,最佳溫度為25℃,要避免陽光直射,不要將水母缸放在暖氣正上方。
7、海月水母對光源的要求不大,只要不是陽光直射基本沒什麼大問題,如果是澳洲斑點水母則必須保障充足光照。
4. 用手套怎麼做手工
半指的
5. 水母怎麼做法
可以做韭黃拌海蜇,具體做法如下:
主要食材:海蜇,韭黃,米醋,白糖,雞精,鹽,香油,熟芝麻碎。
1,海蜇洗凈,清水浸泡並多換幾次水,去掉過多鹽份,切成條
6. 白色的水母有毒嗎
白色水母有毒。
白色水母一般指白色霞水母。白色水母屬於霞水母科霞水母屬,是一種大型浮游生物,屬於災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長過程中分泌毒素並纏粘網具,暴發性增殖使海洋生態失衡,因此對海洋漁業資源造成巨大負面影響。中膠層較薄,食用價值低。成體水母傘徑200-300mm,大型個體超過500mm。外傘表面光滑,近中央的傘頂上有許多密集的刺胞叢隆起,8個緣葉,8個感覺棍,口腕非常發達,口腕上有大量刺細胞團。
白色水母體內含有水母刺胞毒素。水母刺胞毒素中所含的主要成份除有毒的類蛋白毒素和多肽、酶類外,還有四氨鉻物、強麻醉劑、組織胺、5-羥色胺等生物活性介質。
當碰到水母觸須可刺傷皮膚,從刺絲囊中迅速放出刺胞毒素,其毒素含有的激肽樣成分可使局部小靜脈、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局部皮膚充血水腫,痛癢、水皰糜爛、出血壞死。大量刺胞毒素進入機體,可導致全身毛細血管廣泛擴張,通透性急劇增加,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引起強而持久的降壓導致休克。
激肽、5-羥色胺可使血管平滑肌鬆弛而致其他平滑肌收縮痙攣,引起劇烈疼痛。同時血中兒茶酚胺升高,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急劇增加,使全身及肺血管收縮,引起肺血流動力學改變,外周血管總阻力增加造成左心過度負荷,使心輸出量下降,左房擴大,肺靜脈迴流受阻導致肺水腫。
刺胞毒素中的類蛋白毒素、彈性蛋白酶、羧肽酶等能直接作用於心肌細胞,使心肌細胞去極化,局部Na+流入,膜電壓降低;使Ca2+通道開放,Ca2+流入過多,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心肌收縮無力、心律失常等。刺胞毒素還可直接抑制心肌減少冠狀動脈血流量和心肌細胞溶解,致心肌嚴重受損,傳導功能障硬、心動過緩、心室纖顫、心跳驟停死亡。水母毒素作用機制反映出水母毒素毒性效應的多樣化。
臨床症狀觀察及動物實驗研究表明,水母毒素含有溶血、心血管、神經、肌肉、肝臟、腎臟及皮膚壞死等多種生物毒性,這些毒性效應導致了蜇傷患者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被水母蟄了怎麼辦?
1、去除觸手:首先如水母的觸手依然掛在皮膚上可試著將其弄下來,但要保證傷者不要亂動,有條件可戴手套來移除,或使用厚的衣服、鑷子、小木棍等輕輕地將水母觸手從皮膚上分離。
2、海水沖洗:然後用海水沖洗蟄傷部位以抑制皮膚上未發射刺細胞的活性,如用淡水則有相反的效果,任何改變刺細胞內外溶液鹽濃度平衡的舉動都可能刺激刺絲囊射出並釋放更多的毒液。
3、刮刺細胞:有條件的話可用小刀或者剃須刀、卡片之類的東西輕輕分離掉皮膚上的刺細胞,在刮之前用剃須泡或肥皂泡沫進行塗抹效果更好,刮掉後重新用海水、醋或鹽水溶液沖洗。
4、服用葯物:最後讓被蜇傷部位自然乾燥,可服用一些抗組織胺葯物如苯海拉明,或者塗抹氫化可的松乳膏,在後續處理中需要每天清洗開放的創口,並塗抹抗生素軟膏以防止細菌感染。
7. 70後80初的進來答——手套娃娃的做法
呵呵,你可問對人了,我會做!聽好了!首先准備一副手套。第一步,將其中一隻A的裡面翻到外面來。這個是做頭的。第二步,將另一隻B的大拇指按到裡面,這樣這只能看見的手指頭就是4根了,塞進去的大拇指,是玩偶的衣服兜。第三步,該將A、B兩只手套組合。B手套的四個手指,其中小拇指和食指是當玩偶的手的,那麼我們要將用中指和無名指來跟A組合。方法是:將A的口(也就是手套的口)沖下,將上面的帶有5個洞的手套反面沖上,然後用B的中指和無名指把A綁上。第四步,把沖下的手套口,翻到上面來,將A上面的那5個由於將手套翻去露出的洞,包上。這時玩偶就帶上帽子了!成功了!如果我闡述的不明白,給我留言,我晚上回家給你找付手套拍步驟給你看,希望可以幫到你!
8. 如何利用廢舊物品做小動物
所需工具:廢舊紙杯一個,畫筆,剪刀
具體步驟:
1、准備一個用過的紙杯,不要太臟就行,一般都不怎麼臟的,同時准備好筆跟剪刀,來輔助製作。
9. 戴上手套水母還會蜇人嗎 折的疼嗎
一、海蜇蜇傷的症狀:
海蜇又稱水母,種類約有300餘種,其中只有少數水母能夠引起皮膚損傷。當水母觸及人體皮膚時,可將其刺胞彈開把刺絲刺入皮膚並注入毒液,毒液內含有蛋白質、肽類、組胺、5-羥色胺及致痛劑等物質,輕者引起局部水母皮炎,重者引發全身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人被海蜇蜇傷後,因海蜇的種類和個人的敏感性不同,反應有較大差別。大多數人立即感到觸電樣刺疼、麻木、瘙癢及燒灼感,但不嚴重。經過數小時後,局部會產生線狀排列的紅斑、丘疹,甚至出現瘀斑,水泡。個別嚴重的患者可伴有全身症狀,如疲勞、肌肉痛、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心慌、低熱、口渴、出冷汗等。極少數對毒素敏感的患者,可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血壓下降、咳血性泡沫痰等。若搶救不及時,甚至會因肺水腫、過敏性休克而死亡。
專家介紹說,海蜇須子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內含有毒液,此外還有強麻醉劑、致痛劑等。當人體接觸海蜇觸手時,刺胞可刺入皮膚,引起刺胞皮炎,形成排列紅斑、丘疹、水皰。輕者一兩天皮疹可消退,多數患者一兩周皮疹才能結痂痊癒。如果被毒性強的海蜇蜇傷,傷者會在1至4小時內出現畏寒、發熱、腹痛、倦怠、出冷汗症狀,少數傷者出現胸悶、口吐白沫、血壓下降、呼吸困難、肺水腫等症狀,嚴重者導致死亡。
二、被海蜇蟄傷怎麼處理?
首先是去除觸手,有條件的話,戴上手套來移除觸手,或者使用厚的衣服、鑷子、小木棍等,輕輕地將海蜇觸手從皮膚上分離。
第二是如果在海水中,可以用海水沖洗,以抑制皮膚上未發射的刺細胞的活性,到了岸上,可以用鹼性水沖洗,比如明礬等,目的是中和海蜇的毒素。
再就是,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用小刀或者卡片之類的東西,輕輕地分離掉皮膚上的刺細胞。
三、海蜇真有這么可怕嗎?
對於這個問題,醫生介紹說,海蜇蜇人每年都有不少,但被蜇後身亡的,極其少見。海蜇雖然毒性不小,但還沒有到直接致命的程度,這也與個人身體狀況以及送醫是否及時有關,一些過敏體質或者身體比較虛弱的,可能被蜇後發生強烈反應。
市民也不必過度恐慌,一般被蜇傷後經過處理很快就會消腫。一般海水浴場都會配備明礬水,方便遊客蜇傷後使用。
溫馨提示:被海蜇蜇傷後,不要用淡鹽水沖洗,因滲透壓驟變,可促使刺胞釋放毒液。另外,夏季游泳要去正規的海濱浴場,浴場的周邊水域內設有防護網,能有效阻擋海蜇。以減少海蜇對人體的蜇傷。一旦蜇傷,也不要驚慌,經過醫生治療,大多能較快的好轉和痊癒。
10. 商店裡五毛錢一包的水母怎麼養
首先挑選合適的水母。如海月水母,毒性相對其他危險水母(如箱水母)而言小很多。或者水母湖裡的水母。但是體質敏感的人若是不小心觸碰了水母,還是有可能因為接觸了水母身上的刺細胞而產生發癢、發紅的症狀。
海水養殖。水母是海洋生物,因此一定需要用海水來養殖。每隔一星期左右還要替它們換水,換水時注意不要碰到水母,可以帶手套或者用小魚網和罐子撈出來。加水時不要急要緩。
專業的設備。專為海洋生物特別是水母設計的水族箱,特殊品種的水母需要有一定的水流控制。
溫度。水族箱里還要擺放恆溫器,保持水溫在攝氏25度左右,否則其「生存」便會出現問題。
餵食方面。水母對食物的要求很高,小水母嘛,鹵蟲、豐年蝦等浮游生物才是它們的最愛。大水母可以喂魚蝦。當發現水母翼中的消化器、口腔變成橘色,就表示水母已經吃飽。餵食次數給份量要控制好,不宜過多,因為會導致水質容易變壞。
光源。光是水母補充能量的重要因素。水母體中有的藻類單細胞蟲黃藻,它們將自身光合作用產生的氧份供給水母,而水母代謝所產生的含氮廢物,恰好提供給體中的單細胞蟲黃藻。二者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大部分專業的水母養殖水族箱會含有珊瑚藍燈,可以提供單細胞蟲黃藻的光合作用,光照時間不需要特別的加強。希望能夠幫到你,朋友。祝樓主飼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