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醫院感染怎麼樣正確使用手套
擴展閱讀
皮帶緊磨怎麼回事 2025-09-25 10:06:50
旗袍的面料怎麼分 2025-09-25 10:06:10

醫院感染怎麼樣正確使用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6-21 20:18:44

❶ 預防醫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標准預防措施

一、標准預防的定義

標准預防是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採用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衛生,
根據
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手套、
隔離衣、
口罩、
護目鏡或防護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
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

標准預防基於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粘膜均可能含
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

二、標准預防的具體措施

(一)手衛生

1
、在以下情況下應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1
)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2
)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
傷口敷料等之後;


3
)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4
)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
)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6
)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2
、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1
)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2
)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

3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1
)當手部有血液或其它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2
)手部沒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

1
、在以下情況下應戴清潔手套: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時、
接觸污染物品時。

2

在以下情況下應戴無菌手套:
醫務人員進行手術時;
為病人進行診療技術等無菌操作
時;接觸病人破損皮膚、粘膜時。

3

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手套。
操作完成後脫去手套,
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
手,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必要時進行手消毒。操作時發現手套破損時,
應及時更換。
戴無
菌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如手部皮膚破損,應戴雙層手套。

(三)正確使用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1

一般診療活動、
手術室工作或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應戴外
科口罩,
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
應戴醫用防護口
罩或外科口罩。

2
、下列情況應使用護目鏡或防護面罩:

在進行診療、護理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
體液、
分泌物等噴濺時;
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時;
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
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近距離操作,
可能發生患者血液、
體液、
分泌物噴濺時,
應使用全面
型防護面罩。

3

口罩潮濕後、
受到患者血液、
體液污染後,
應及時更換;
摘口罩時不要接觸口罩前面;

❷ 如何正確使用醫用乳膠手套

1.1 戴干手套法 雙手先沾滑石粉(或醫用澱粉)少許,以利戴手套,右手拿住手套反折部之內面,取出一雙干手套,左手先伸入左側手套中,戴手套後,將左手伸入右手反折部之外圈內,然後右手伸入手套(先戴右側手套亦可);將手套之反折部,拉到袖口之上不露出手腕;在未戴手套前,手不能接觸手套之外面,已戴手套後,不能接觸皮膚,以後用無菌鹽水沖凈手套上滑石粉再操作。

❸ 怎樣正確戴手套

禮儀往往映照著一個時代。我們回顧一下歷史便能了解到人們的行為舉止是如何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結構,以及傳統是如何對配戴手套的禮儀產生強烈影響的。

戴手套時,要盡可能輕柔地戴上手套,手指不要緊抓袖口而要把手部輕輕送進手套。當你不需要佩戴手套的時候要記住要小心保管你的手套,絕對不能隨便把它們塞到你的大包里。

脫下手套時,要先解開手腕處的紐扣,然後從開口把手輕輕褪出。你可以把脫下的手套部分整齊地卷至腕部位置。

下面我們來看看二十世紀佩戴手套的幾點重要注意事項:

1)在禮拜場所要配戴手套顯示尊重。
2)正式的室內場合要配戴手套。
3)正式的聚會上跳舞時要佩戴手套。
4)雞尾酒會上要佩戴手套,除非服務生拿飲料或開胃菜走過身邊時,你才能摘下一隻手套取用食物。
5)用餐前,如果佩戴的是短手套或者3/4長度的手套,就需要完全摘掉手套;如果佩戴的是長手套,就應該松開紐扣並把手套疊好。
6)到達一個非正式的聚會或午餐會之後要脫去手套,使把他們與你的外套放在一起。
7)用餐、喝飲料、抽煙、打牌或化妝時不要佩戴手套。
8)手套外不要佩戴珠寶首飾,但手鐲例外。
9)手套應成為你的整體服裝的一部分,而不能總是被你拿在手裡。
10)與人握手時不要摘下手套。

如何選擇手套

在出席各種場合之時選擇最合適的手套款式需要注意以下三個要素:型號、顏色和手套的長度。當然任何時候還要保持佩戴手套的禮儀。

首先是如何選擇合適的手套型號。想要確定手套型號,就要先用捲尺測量不包括拇指的其它四指與手掌連接的關節處最寬部分。

而顏色方面,黑色手套自然最為百搭,但正式場合更建議佩戴白色或米色的手套。如今多種顏色的手套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參加婚禮的時候,佩戴合適的手套和女帽會為你的形象大大加分。如果手套的顏色與你的服裝袖子部分的顏色相同會讓你的手臂看起來更修長,相對的,不一樣的顏色則會讓你的手臂顯得更短。

手套的長度由當下潮流以及衣服袖子的長度決定。上街時、白天以及出席非正式夜間活動時通常只需要戴短手套;而正式場合則需要佩戴長手套。

如何正確佩戴手套

在不同的場合,配戴手套的方式會有所不同。
正式場合(如觀看歌劇或參加舞會時):

如果身著晚禮服,一雙黑色長歌劇手套是最優雅的選擇。理想的手套長度取決於你禮服袖子的長度:短袖則佩戴長手套,因此歌劇手套通常都會搭配無袖或短袖晚禮服。至於到手腕長的短手套則更適合在身著短款禮服或參加夏季舞會或婚禮時佩戴,同時也是一種出席晚宴時的時尚搭配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黑色歌劇手套不要搭配淺色的服裝,而只能搭配黑色或深色的衣服。

婚禮和教堂場合:

新娘通常都要穿無肩帶連衣裙搭配蕾絲披肩以覆蓋肩膀,除非是參加非正式的夏季婚禮或在婚禮後跳舞時。新娘在婚禮儀式中佩戴戒指時不要戴手套。傳統的婚紗手套顏色應為白色。在婚禮上,新娘的侍者和到場來賓可以根據自己服裝的需要選擇白色或者其它各色的長款或短款手套。新娘、迎賓隊伍成員和來賓應該時刻佩戴手套直到迎賓結束。

旅遊、休閑或運動場合:

滑雪、滑冰、駕車的時候都需要佩戴高品質的戶外手套。在寒冷的季節里,毛皮襯里的皮手套或內襯輕薄的羊毛手套最受歡迎。而駕車時,掌心部分為皮質的針織手套能夠確保雙手握住方向盤是不會打滑,既實用又時髦。

其它與都市運動相配的功能性手套還有搭配騎馬裝和馬術表演服裝的騎術手套,通常由棕色皮革製成。

高爾夫手套。手套沒有指尖部分,讓手指可以露出來。

打獵手套,通常由針織羊毛或純棉製成。

❹ 護理戴手套時應注意

戴手套的注意事項

手套尺寸要適當,如果手套太緊,限制血液流通,容易造成疲勞,並且不舒適;如果太松,使用不靈活,而且容易脫落。

在選擇手套時除了要具有足夠的防護作用外,也要看實際需求,該選用鋼絲抗割手套的環境,就不能選用合成紗的抗割手套等。

要保證其防護功能,就必須定期更換手套。如果超過使用期限,則有可能使手或皮膚受到傷害。隨時對手套進行檢查,檢查有無小孔或破損、磨蝕的地方,尤其是指縫。注意手套的使用場合,如果一副手套用在不同的場所,則可能會大大降低手套的使用壽命。使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將污染的手套任意丟放,避免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暫時不用的手套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防止將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質接觸到皮膚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最好不要與他人共用手套,因為手套內部是滋生細菌和微生物的溫床,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戴手套前要洗凈雙手,手套要戴在干凈(無菌)的手上,否則容易滋生細菌。摘掉手套後要洗凈雙手,並擦點護手霜以補充油脂。在戴手套前要罩住傷口,皮膚是抵禦外界環境傷害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止細菌和化學物質的進入。不要忽略任何皮膚紅斑或痛癢,防止皮炎等皮膚病的發生。如果手部出現乾燥、刺癢、氣泡等,要及時請醫生診治。工作人員一定要選擇一雙好手套,更好的保護雙手哦!

❺ 醫用手套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項

一、醫用手套的種類有哪些
1.外科醫用滅菌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於無菌程度要求較高的操作如手術操作、分娩、中央導管置管、全胃腸外營養液配製等。

2.清潔檢查手套:清潔非無菌,一次性使用。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體液明顯污染的物品時使用。
3.家政手套:清潔可重復使用。主要用於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環境物表的清潔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醫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項

1、診療護理不同的患者之間應更換醫用手套。
2、操作完成後脫去醫用手套,應按規定程序與方法洗手,戴醫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

3、操作時發現醫用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
4、戴無菌醫用手套時,應防止手套污染。

❻ 如何正確使用醫用手套

正確使用醫用乳膠手套的方法:
1 、戴干手套法 雙手先沾滑石粉(或醫用澱粉)少許,以利戴手套;
2、右手拿住手套反折部之內面,取出一雙干手套,左手先伸入左側手套中,戴手套後,將左手伸入右手反折部之外圈內,然後右手伸入手套(先戴右側手套亦可);將手套之反折部,拉到袖口之上不露出手腕;
3、在未戴手套前,手不能接觸手套之外面,已戴手套後,不能接觸皮膚,以後用無菌鹽水沖凈手套上滑石粉再操作

❼ 接觸患者黏膜或破損的皮膚時應戴無菌手套是否正確

醫務人員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樣,不同病毒之間雖然是近親,但性情、態度、處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臨床表現

一般症狀: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征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

3、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二、個人防護

醫務人員在開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診療活動時要做好職業防護工作,應當按照標准防護和加強防護的原則,根據其傳播途徑採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和接觸隔離。

1、個人防護用品通用准則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感染風險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當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時,應當戴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防護面屏),穿隔離衣。

(3)進行氣管插管等有創操作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醫用乳膠手套、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滲隔離衣。

(4)當口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所有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在使用後仔細棄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資源有限無法獲得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則使用可再利用的裝備(如布料的隔離衣或防護服),每次用完後正確消毒。在摘脫及拋棄任何個人防護用品後,總是立即執行手衛生措施。

2、個人防護用品

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個人防護用品應該包括保護軀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裝置。

(1)一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預檢分診處和感染性疾病科門診從事一般性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患者留觀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區患者病房從事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和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

(3)三級防護:適用於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為患者實施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衛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患者前。

b.清潔、無菌操作前,包括進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後,包括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d.接觸患者後。

e.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包括接觸患者周圍的醫療相關器械、用具等物體表面後。

(2)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或可能接觸艱難梭菌、腸道病毒等對速干手消毒劑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時應洗手。

(3)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4)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傳染病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b.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後。

洗手方法:嚴格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規定的「六步洗手法」執行。

手消毒劑:首選速干手消毒劑,過敏人群可選用其他手消毒劑;針對某些對乙醇不敏感的腸道病毒感染時,應選擇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劑,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項:戴手套不能代替手衛生,摘手套後應進行手衛生。

4、面部防護

進行有可能造成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飛濺或噴出的操作時,應佩戴面部防護裝置,包括外科口罩和護眼裝置(面罩,護目鏡),以保護眼結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與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打噴嚏)的患者近距離接觸時,可能會有分泌物噴出,應佩戴護眼裝置。注意普通的眼鏡不能用於防止液體濺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護。

5、安全注射與防針被刺

操作結束後處理針頭、手術刀和其他銳器或設備時防止被刺傷或者劃傷,銳器放置在硬質材料的銳器盒中,容器應放置在靠近操作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傳染病職業暴露。

❽ 手套的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手套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14點: 手套尺寸要適當,如果手套太緊,限制血液流通,容易造成疲勞,並且不舒適;如果太松,使用不靈活,而且容易脫落。 所選用的手套要具有足夠的防護作用,該選用鋼絲抗割手套的環境,就不能選用合成紗的抗割手套等。要保證其防護功能,就必須定期更換手套。如果超過使用期限,則有可能使手或皮膚受到傷害。 隨時對手套進行檢查,檢查有無小孔或破損、磨蝕的地方,尤其是指縫。對於防化手套可以使用充氣法進行檢查。 注意手套的使用場合,如果一副手套用在不同的場所,則可能會大大降低手套的使用壽命。 使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將污染的手套任意丟放,避免造成對他人的傷害。暫時不用的手套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防止將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質接觸到皮膚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 最好不要與他人共用手套,因為手套內部是滋生細菌和微生物的溫床,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戴手套前要洗凈雙手,手套要戴在干凈(無菌)的手上,否則容易滋生細菌。摘掉手套後要洗凈雙手,並擦點護手霜以補充油脂。 在戴手套前要罩住傷口,皮膚是抵禦外界環境傷害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止細菌和化學物質的進入。 不要忽略任何皮膚紅斑或痛癢,防止皮炎等皮膚病的發生。如果手部出現乾燥、刺癢、氣泡等,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跟別人握手或者跳舞的時候要脫下手套。 手套長度選擇的原則是:衣服的袖子越短,選擇手套的長度應該越長。如果穿短袖、無袖或者無吊帶的衣服就應該戴長手套。 白色手套以及跟白色同一色系的手套,如象牙色、米色、灰褐色等是手套中的經典,可以在任何適合戴手套的場合戴。 不要用黑色手套搭配白色或淺色的衣服,但可以用來搭配黑色、深色或藍色系的衣服。除了白色和黑色,其它顏色的手套也應和你所穿衣服的顏色系列相協調。

❾ 如何正確使用手套

這個手套根是一次性手套,還是外邊帶的手套?要是一次性手套就是弄東西的時候給她帶上,然後弄完了給他摘了,要是外邊帶的手套出去,天冷,出去就得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