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套類別 » 中風後為什麼戴手套
擴展閱讀
巴樂兔童裝加盟店怎麼樣 2025-09-25 14:30:30
旗袍了怎麼辦 2025-09-25 14:30:22
刺綉旗袍圖案怎麼弄 2025-09-25 14:27:39

中風後為什麼戴手套

發布時間: 2022-06-20 00:41:52

❶ 外科醫生做手術時為啥帶手套,外科醫生帶什麼手套

樓上說對一半吧。外科手術前會洗手消毒,然後穿手術衣,戴手套,戴手套基本是兩個原因:
1.
保護病人,即使你的手是消毒了,但是不是無菌,而手套是滅菌處理了,是無菌的
2.
保護自己,天知道病人的體液有什麼問題,腫瘤細胞還是各種細菌病毒,戴手套就不用直接接觸了,就保護了自己。
3.
手套也有分的,手術用的是無菌的手術手套,並沒有說拿到醫院要消毒,人家都是滅菌處理了,當然不用再消毒了。平時檢查用的叫檢查手套,那個就不是無菌的,不過也沒有說拿來醫院要消毒。手套都是人家公司搞好的,很多都有獨立包裝,你拆開來用就是了,拆開來消毒就是多此一舉。

❷ 扶老年人為什麼要戴手套

現在才聽說扶老年人要戴手套,該是個人習慣吧,而且有些人是專業人士就喜歡戴手套,這樣可以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❸ 手腳長期的麻木,肌肉跳動應該怎麼治療

手腳發麻有兩個常見原因,具體如下:

1、糖尿病周圍神經損傷:會出現四肢手腳發麻,最常見的是糖尿病周圍神經損傷,治療主要是控制血糖,可以通過飲食控制,多吃蔬菜、水果、富含纖維素食物,少吃主食,多運動、鍛煉,使血糖過多消耗。給予口服降糖葯,如阿卡波糖或者二甲雙胍,這些都可降糖,同時還可配合針灸和康復治療,或者口服維生素B1和甲鈷胺營養周圍神經治療;

2、腦梗後遺症或者腦梗死:這時要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按腦梗治療,主要是原發病的治療,可以給予抗血小板聚集穩定斑塊。還可以給予營養神經的葯,同時也需要康復和針灸治療,配合營養神經的維生素B1和甲鈷胺這些治療。

其它原因有受涼或者局部受壓,主要是解除壓迫。手腳發麻有不同的原因,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就醫,根據不同的病因做針對性治療。

多種原因都可以表現為手腳發麻的症狀。如頸腰椎疾病,壓迫支配麻木范圍的神經根,需要做CT檢查,確診後可以進行牽引、熱療、針灸進行治療。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現手腳麻,可以是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所致,需要積極控制血糖水平並應用甲鈷胺等葯物。另外,末梢循環障礙也可以發生麻木,可以胰激肽原酶改善微循環。中醫認為,氣血虛弱也可以表現末梢麻木,需要進行益氣養血、活血化瘀治療。

❹ 為什麼醫院禁止帶手套按電梯

一種是,手套剛剛用過,不知道上面接觸了什麼細菌,如果操作電梯的話,非醫務人員再接觸按鈕,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種是,手套沒有用過,那麼作為一個干凈無菌的手套,接觸非醫務人員碰過的按鈕,也是有手套被污染的可能。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安全衛生。

醫院里類似電梯按鈕的規定還有禁止穿工作服(即俗稱的白大褂)進食堂,禁止穿工作服走出醫院進出外界公共場合,手術室專用的洗手衣禁止穿出手術室等。這些對非醫務工作者來說可能覺得有些奇怪的規定都是為了防止和減少醫院內醫源性(由醫院工作人員造成)的交叉感染。

❺ 中風西癱要注意什麼呢是什麼樣的原因引起的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 (記者 朱治德)面癱也叫口眼歪斜,在我國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近年來發病率一直在逐年上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面癱一直沒有定論,多數醫生認為是病毒在作祟,也有人考慮面癱就是一種「中風」。為了能更好地預防面癱的發生,北京世紀壇醫院面神經研究室今年對幾百名患者發病的誘因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面神經微循環障礙、過度疲勞、心理壓力過大等都是面癱的誘因。

據這項研究的主持者、北京世紀壇醫院面神經研究室主任李健東博士介紹,調查結果顯示,有53%的患者發病前患側頭部受到過冷風、冷水等刺激,名列誘因排行的第一名。這說明面神經微循環障礙在面癱發病過程中佔了主導地位。很多患者是在體力活動後出了一身汗,為圖一時痛快,用電扇或空調對著頭直吹,殊不知此時人體的抵抗力正處在最低點,遇冷後面神經的血管發生了痙攣,導致面神經缺血水腫而引發了面癱。調查還顯示,超過五分之一的患者發病前幾天有過度疲勞史,排在第二位。人們以往認為的主要原因——病毒感染僅排在第三位,發病前2周至發病後7天內有病毒感染跡象的患者只佔到被調查人群的18.7%。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需要面對來自工作、學習、社交、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有十分之一的面癱患者承認得病前遇到了自己難以承受的心理事件,如調換工作崗位、親友患病、家庭危機等。另外,這次調查還發現,家族中有面癱患者的人以及產褥期的婦女比普通人更容易罹患面癱。

李健東表示,得了面癱其實並不可怕,因為它不會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且現在早期科學診療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大多數情況下面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80%的患者會在發病20天左右不治自愈,另外15%的患者會在治療1個多月後出現恢復過程,最終接近痊癒,只有5%的患者病變非常重,面神經出現了葯物、針灸等方法無法扭轉的腫脹和高壓,只有通過減壓手術盡快地恢復血循環,幫助神經重新通暢,還是有可能痊癒的,否則會因為長期缺血而導致面神經部分壞死,最終會出現多種並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李健東說,從這次調查結果看,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發病是因為對面癱缺乏足夠的常識。現在,人們對這個常見病應該產生足夠的警覺,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受涼和勞累,預防感冒,及時排解心理壓力,是完全有可能預防面癱發生的,這些措施在孕婦和家族中有面癱患者的特殊人群中顯得更加重要。(完)

❻ 殯儀館員工為什麼要帶手套

殯儀館的員工一般經常要接觸到屍體,一方面,出於衛生的考慮,也另一方面,處於心理上的考慮,一般都是要戴手套

❼ 經常手腳發麻,這是身體哪裡出現了問題

大家好我們是紅太陽健康科普,今天跟大家聊一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手腳發麻”,在醫學中引起“手腳發麻”的原因很多,還需要“手腳發麻”的進一步細分,我們今天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 第一就是壓迫導致的臂神經受壓

這個非常常見,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感覺,比如睡眠中如果姿勢不合適,頸部偏斜或手臂受壓等因素都會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姿勢睡,麻木感便可消除。除此之外,有些人坐久了也會發麻,也可能是壓迫神經的問題,只是壓迫的不是臂叢神經。

第六、定期體檢,老年人要定期查血壓、血脂,以及做血液流變學檢查,如有高血壓或高血脂及時治療。

第七、作息規律,堅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長時間看電視。要有睡午覺習慣,40分鍾為宜。出現手腳麻木要去醫院查明病因,不要在家盲目使用土辦法。

❽ 偏癱後導致手腫怎麼辦

偏癱後導致手腫可能是中風後的肩手綜合征,是中風後偏癱病人的常見並發證。一般發生於中風後1~3月,也可見於急性期。如不予適當治療,將導致肩和手、指的永久性畸形。因此,偏癱病人肩手綜合征的早期診斷與康復治療是腦卒中治療過程中的關鍵。現階段的診斷仍主要依靠臨床。引用較多的是Teppenmm等1994年提出的臨床診斷標准:(1)肩部靜止或活動時出現疼痛;(2)手和腕部水腫;(3)手部血管舒縮功能改變;(4)腕、掌指關節、指間關節觸痛。上述肩和手的症狀全部出現為臨床確定的SHS。若僅有手部症狀而肩部不受累或僅出現手部腫脹伴掌指關節和/或腕部觸痛為臨床可能的SHS。
治療:
1急性期在無禁忌的情況下,可口服強的松5-lOmg,每日3次,以消腫止痛。②可酌情給予芬必得、消炎痛等以減輕疼痛。
2 體位擺放保持正確的體位,即腕關節背屈,手指伸直並外展,仰卧位,患者肩甲骨下墊枕,使其處於前伸位;健側卧位,患側上肢伸直並支撐,且掌心向健側和肩胛骨前伸位;患側卧位,患者上肢伸直,肩胛骨前伸並掌心向健側。各種體位擺放均應避免腕屈曲。
3 肢體運動的方法 專人對患者進行運動訓練。以Bobath療法為主,包括正確卧位的保持、定時變換體位, 握手訓練、搭橋方法、床上起坐訓練、坐位起立訓練等,同時教會家屬輔助訓練。一旦生命體征穩定,立即開始進行床上適當的被動和主動運動,尤其是肩關節外展、外旋和腕、指關節屈伸。
4 理療康復法包括向心性纏繞壓迫手指、冰水一浸泡法、冷水一溫水交替浸泡法。向心性加壓可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冷一溫水交替浸泡、物理因子治療及康復訓練可盡快減輕水腫與疼痛,防止攣縮與僵硬。
5 針灸療法取阿是穴、天泉、尺澤、臂中、內關、伏兔、三陰交、太沖等。
6 外擦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中葯擦劑,每日2-3次。可選用當歸、川芎、白芍、桂枝、生草烏、紅花、雞血藤、生乳香、桑枝、防己、生薏苡仁、牛膝、生南星、丹參、防風等中葯,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70% 的酒精中浸泡1周,過濾去渣,以備外用。
7 外敷消腫止痛中成葯,如消腫止痛膏,四黃水密等。

❾ 冬天中風很常見,怎麼正確防止中風

冬天中風很常見,怎麼正確防止中風?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中風的危害

身體行為不便是中風造成的嚴重損害之一。半身不遂是中風發病引起的比較典型的症狀,如果出現這種症狀,患者的行為活動可能會受到嚴重限制。中風等疾病的發生會嚴重損害患者的大腦功能,表現出認知障礙的異常症狀。實際上,中風的發病主要是由患者腦血管發生病變引起的,這種異常病變會影響腦組織的正常功能,導致嚴重的並發症。病情嚴重的中風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及早控制中風,避免病情過於嚴重的情況,才能有效地降低中風的致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