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給魚消毒能用碘伏嗎
可以啊
對於我們玩觀賞魚的朋友,碘伏有三個大作用。
第一個作用:外傷消毒
在觀賞魚的運輸和飼養過程中,難免遇到外傷的情況。
在水質良好的前提下,給魚寶寶外傷處用棉簽蘸著碘伏順著鱗片方向擦拭幾下,然後靜置十五秒左右,然後放回魚缸里靜養幾日即可。
第二個作用:對付寄生蟲病
這里說的是錨頭蚤這種寄生蟲。錨頭蚤是一個可惡的傢伙,大約長一厘米,頭部像一個大船的錨,深深刺入魚鱗下方,或者鰭條外表。
先用鑷子順著方向拔除錨頭蟲,然後用碘伏擦拭患處。靜置十五秒後,放回魚缸,大約五天後,魚即可康復。
第三個作用:輕度細菌性感染
碘伏可以給觀賞魚患處殺菌。因為外傷或者是其他原因引起了觀賞魚體表局部感染,早期症狀完全可以使用碘伏擦拭的辦法來應付。
感染的本質是厭氧菌在患處作祟,碘伏里的碘可以破壞厭氧菌的有機蛋白質,從而達到殺菌目的。
這樣使用碘伏是不對的!
碘伏有好處,但是也有禁忌。
不知道寵物魚玩家們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玩觀賞魚不讓使用碘鹽。
那是因為碘是傷魚的,主要傷的是魚鰓。
碘伏裡面就有單質碘!通常是0.5%,而碘酒里的碘,濃度是2%!
所以,在魚缸里,不推薦使用碘酒,而選擇碘伏。
熟悉魚葯的朋友一定聽過一個概念——廣譜殺菌葯。
碘伏也是廣譜殺菌葯,但是——千萬不要在魚缸里使用碘伏來殺菌。
魚缸里用碘伏,不僅會殺死魚,也會殺死硝化細菌的。
當然,用於擦拭傷口少量帶入魚缸的碘伏,因為濃度過低,是無妨的。
最後,在使用碘伏時,千萬不要把碘伏滴入魚鰓,如果是魚鰓周圍需要用葯,就選用其他外傷葯吧!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⑵ 新買回的魚如何消毒
1、過溫:把買回的魚去掉最外層包裝袋,只留最里層的袋子。將袋子放進魚缸,利用缸內的水溫來調節袋子里的水溫,起到袋內與缸內的水溫一致,這就是過溫環節。通過過溫,實現水溫一致!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新魚適應缸內水溫,避免水溫波動引發白點病。
2、過水:過溫20分鍾左右,內外水溫基本一致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了,那就是過水。過水的程序是:用小勺子先從袋中舀掉幾勺子袋中的水(一般控制在帶能總水量的10%),再從原缸水中舀出同等量的水慢慢注入袋中。每間隔10分鍾再重覆上述程序一次,一般需要50分鍾或更多時間。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新魚盡快適應缸內水質,避免因水質的不同造成魚兒不適,從而引發疾病。
3、消毒:完成過溫、過水環節後,用溫水將適量的上野黃粉溶解後倒入袋中(根據袋子的大小,一般0.5克黃粉足矣)進行葯浴消毒30分鍾。這個環節的目的是對新魚進行消毒工作,避免新魚帶菌入缸,給缸內的原有魚兒造成疾病隱患。
觀賞魚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種不下數千種。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有的來自熱帶地區。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⑶ 新買的魚缸(觀賞魚)如何消毒,後如何建立硝化菌。
消毒用高錳酸鉀,高濃度,全缸浸泡十五分鍾,就可以。。別泡太久。再放入新水,沖幾次。然入再注入新水。
硝化菌的建立,你完全不用買現成的硝化菌的。。。
可以放一塊新鮮的魚肉或是蛤蜊肉。一定是新鮮,並要沖洗干凈。
過濾系統,平時多開。。一周就可以建立好了。。
過濾材料,你可以准備,濾棉,生化棉,陶瓷環。。條件允許也可以准備一些活性碳。
新缸新水。切忌亂放葯或是什麼鹽的。。。什麼都不用放。。。
⑷ 買回來的魚怎樣消毒處理呢
粗鹽水消毒:這是用的比較多的一種消毒方式,不論是食用魚還是觀賞魚都適合用這一方法,其操作方法是先將粗鹽按100斤水用3-5斤粗鹽溶解好,之後將魚放入鹽水中泡10-15分鍾。
高錳酸鉀消毒:這種葯一般的醫葯店都有賣的,我們按一噸水用15-20克的量將葯物溶解好,之後將魚放進去浸泡10-15分鍾,用這方法消毒時要注意避光,因為光線過強時會加速分解葯物,這樣會影響到消毒效果,正常情況下用這方法消毒時,配好的葯水一般只能連續消毒2-3次魚就沒用了,因此消毒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氯制劑消毒:這一方法在食用魚養殖中用的較多,常用的漂白粉、二氧化氯之類的都行,但是這種一定要注意用量,要不很危險,如果不是養魚老手並不建議用這一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哪種方法來消毒魚體,在消毒轉魚時要注意水的溫差變化,如果溫差過大也會引起魚的不適;同時要有專人看著,發現魚有較嚴重的反應時要及時將魚停止消毒並轉入清水中。另外消毒好的魚放入養殖水體後,最好是在水中再用一次殺菌葯物,這樣效果會更好。
⑸ 怎麼給魚缸消毒殺菌
定期給魚缸消毒對魚兒的健康有很多好處,能夠促進它們生長的更好。那麼如何給魚缸消毒呢,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這三種方法,非常實用,效果還不錯。
1.高溫暴曬
將魚缸放在太陽底下暴曬,非常適合小型的魚缸,小魚缸很容易移動,把它放到外面,高溫暴曬一段時間也能進行殺菌。高溫暴曬殺菌之前,應該將魚缸中原來的水都清洗干凈,之後在把它放在陽光下曬,一般是曬一天到兩天左右,這也能把細菌去除,當然這種方法是非常有用的和簡單的。
2.高濃度鹽水消滅細菌
採用高濃度的鹽水浸泡,也能除去魚缸裡面的細菌。一般適應於比較大的魚缸,還有這種魚缸裡面的細菌繁殖的特別多,會導致魚兒很難正常生長發育,所以就要及時進行殺菌處理。用鹽水殺菌,把握一個關鍵點在於鹽水的飽和度,那麼鹽水的飽和度該怎麼辨別呢?
其實鹽水的飽和度是比較好辨別的,可以准備一個小盆,在裡面倒入半盆水,然後再往裡面加入鹽。若是你看到水裡面有結晶,一部分鹽不能溶於水,這就可以被視為飽和了。將這些飽和的水用抹布浸泡後,擦拭魚缸進行全面消毒殺菌處理。放在太陽下經過30分鍾之後,就可以拿回家了,最後用清水清洗魚缸,這個殺菌的過程就結束了。
其實高濃度鹽水殺菌的作用是很不錯的,通過高濃度鹽水讓細菌脫水而亡,最後就將缸里的細菌除去。
3.高錳酸鉀溶液消滅真菌
這種方法適用於由真菌引起的觀賞魚生長不好的情況,家裡的魚缸較大,不能搬動,就這可以這么處理。其實採用高錳酸鉀殺菌和飽和的鹽水殺菌是一個道理,它們的操作方式幾乎是相似的。就是把高錳酸鉀溶液噴在魚缸的各個角落,等它曬干之後,然後再用抹布擦拭乾凈。之後再用清水將魚缸洗干凈,每次消毒的時間在30分鍾左右。
採用高錳酸鉀給魚缸殺菌是在利用其中的強氧化性,讓這些細菌體內的代謝紊亂,最後會使細菌滅亡。
⑹ 新魚買回來怎麼消毒和過水
新魚買回來浸入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
在魚缸里添加砂石、植物或造景物品前,一定要清洗干凈,並浸入鹽水或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再徹底清洗後才可使用。
如果條件好,最好隔離7天在一起養殖。新魚需要進行過水和消毒才能入缸,病魚入缸肯定會殃及全缸。即使是沒病的魚入缸前也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水溫、水質的突然改變都可能使健康的魚生病。
換水的預防措施:
在換水時,注意換水量不超過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最好,盡量少改變魚原有的水質環境。因為觀賞魚對水質非常敏感,一次性換水太多對原有水質影響較大。
使用自來水換水時,可提前兩天將水晾一下,讓自來水中的余氯揮發。市場上有一些水質穩定劑可以穩定水質,每次換水後可以添加。
⑺ 買回來的觀賞魚用什麼消毒
新魚消毒用黃粉就行,溫和不刺激,對魚傷害小。
新魚入缸,應該做好「過溫、過水、消毒」這三個環節
1、過溫:把買回的魚去掉最外層包裝袋,只留最里層的袋子。將袋子放進魚缸,利用缸內的水溫來調節袋子里的水溫,起到袋內與缸內的水溫一致,這就是過溫環節。通過過溫,實現水溫一致!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新魚適應缸內水溫,避免水溫波動引發白點病。
2/3
2、過水:過溫20分鍾左右,內外水溫基本一致了,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了,那就是過水。過水的程序是:用小勺子先從袋中舀掉幾勺子袋中的水(一般控制在帶能總水量的10%),再從原缸水中舀出同等量的水慢慢注入袋中。每間隔10分鍾再重覆上述程序一次,一般需要50分鍾或更多時間。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新魚盡快適應缸內水質,避免因水質的不同造成魚兒不適,從而引發疾病。
3/3
3、消毒:完成過溫、過水環節後,用溫水將適量的黃粉溶解後倒入袋中(根據袋子的大小,一般0.5克黃粉足矣)進行葯浴消毒30分鍾。這個環節的目的是對新魚進行消毒工作,避免新魚帶菌入缸,給缸內的原有魚兒造成疾病隱患。
⑻ 養觀賞魚的常見病
龍魚(詳情介紹)
五、趴缸
成因:龍魚趴缸主要原因就是龍魚情緒緊迫,多為受驚嚇所致。
解決辦法:關燈靜養半個月,靜養期間頭三天不要投喂任何食物,三天後正常投喂,靜養期間始終保證不要開啟缸中的任何燈,當然,龍缸所處的客廳,卧室的燈光因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可以正常開啟,但路過龍缸跟前,需要放輕自己的動作幅度以免再次驚嚇到龍魚,另外,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為了省電,只開魚缸燈,而客廳卧室的燈卻不打開,此時如果人一走動,龍看不清楚移動物體是主人,很容易誤認為是獵食者而慌忙逃竄,這樣不但會讓龍從此以後易受驚嚇,而且會讓龍在逃竄的過程中猛烈撞擊缸壁而造成嚴重的物理傷害
六、水霉病
成因:水質過老(長期不換水)或由於過濾系統長期不清洗(濾材長期不清洗,光換水對改善水質作用也不大),龍魚由於有創傷或自身抵抗力不足,導致創面或體表受水黴菌侵襲,在創面或體表附著著一層類似棉絮狀的菌絲,此病一年四季均會爆發。
解決辦法:水黴菌最害怕鹽類,所以通常下鹽就可以殺滅水黴菌,但為了讓效果來的更快而有效,通常我們會進行三步走,即換水,升溫,下鹽(為了發揮最大效果,三步走順序不要打亂),下鹽劑量比例,通常一米的缸需要使用半斤鹽。
七、燒尾
成因:水質過老,雜菌含量過高導致,其表現為龍魚尾部邊緣發白(青龍尾部邊緣發白屬於此品種正常的自然表現,不屬於此范疇)
解決辦法:如果過濾系統中濾綿過久沒清洗,先清洗過濾面,消除此污染源後,一星期後,每天換1/3水,連續換3天。
八、蝕鱗
成因:同燒尾,另外一種蝕鱗往往被人忽視,就是龍魚過胖,導致鱗片迅速被拉伸而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給形成蝕鱗現象。
解決辦法:將已經被侵蝕的鱗片拔除,其他同燒尾的解決辦法一樣,如果是過胖導致的蝕鱗,還需要減少投喂量,放緩龍魚生長的速度,降低龍魚脂肪來解決。
其實,在飼養龍魚的過程中,對於保持龍魚水質的清潔是非常重要的,再者就是龍魚不宜喂的太飽,過多的飼料只會增添龍魚的身體負擔,不利於龍魚的健康。
⑼ 新買的觀賞魚如何消毒
要注意水溫的一致,將新魚泡入新池內20分鍾至1小時,讓水溫慢慢達到同樣的溫度。如果水溫變化太快超過5度,魚就會表現出不適應的症狀,如感冒(魚爬池不精神沒食慾離群)。
這一步是基礎,必須做好,之後將魚撈出、放入配有20ppm(百萬分比)濃度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進行2-3分鍾消毒處理,然後直接將魚放入池中,同時去除原有袋中的水和塑料包裝袋。
放魚到池水裡的同時,可以在水中加入0.5%的鹽,更好的起到殺菌消毒,減少應激反應的作用。
(9)觀賞魚手套怎麼消毒擴展閱讀:
夏季為觀賞魚生長旺季,水溫通常30℃以上,魚很少生病。若餌料充足且勤換水,其長勢均優於其他季節。
對氧氣需求量增大,防止水體缺氧已成為飼養的關鍵。降低放養密度,勤換水排污,注意充氧,尤其是悶熱、暴雨將臨的天氣。注意防暑降溫,用竹簾等遮1/3~1/2的水面,以防「燙尾」事故發生。
秋季管理重點是喂足喂飽,適當增加餌料中脂肪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比例。
⑽ 錦鯉能用高錳酸鉀消毒嗎
錦鯉原產中國,後傳入日本後經日本改良,種類繁多,色澤艷麗,有「水中的活寶石」、「會游泳的藝術品」的美稱。當今社會,錦鯉已經作為一種高檔的觀賞魚類而風靡全球。而還有一部分受到錦鯉風水的影響,飼養錦鯉可以帶來的好運,對錦鯉更是頂禮膜拜。當然錦鯉受到如此的關注是可想而知,對錦鯉養殖就要更加細致入味,小心謹慎了,錦鯉魚怎麼養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各位錦鯉愛好者的關注,如何錦鯉魚消毒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因為錦鯉魚本身就是病毒的攜帶者,為了預防錦鯉身上寄生蟲的繁殖而影響剛買回來的錦鯉以後的健康成長,就得對新入缸的錦鯉進行消毒,這樣你的魚兒才會自由自在快活的在水中健康生長。當我們剛買回來錦鯉後就要對錦鯉自身進行消毒,那麼下面具體介紹大家如何給錦鯉魚消毒。
第一種方法:葯浴
一般來說,我們常用來給錦鯉魚消毒用的溶液是高錳酸鉀,首先准備一個飼養錦鯉魚的魚缸,放入高錳酸鉀,是水質的標准達到20ppm濃度的高錳酸鉀水。然後將要進行魚體消毒的錦鯉放入水中進行2-3分鍾的消毒,稱為葯浴。
第二種方法:潑灑
除了葯浴以外,還可以選擇水溶性的抗生素,比如青黴素、紅黴素等在錦鯉魚缸或魚池進行潑灑,潑灑要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