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央視揭童裝裝飾物安全隱患,具體存在著哪些隱患
首先是材質方面的隱患;再者是鈍器物的安全隱患;另外是窒息的隱患。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一、材質方面的隱患
首先對於這些裝飾物而言,在很多的時候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攜帶材質安全隱患風險的毛病,畢竟對於一些童裝裝飾物而言,在很多的時候他們對於一些材質方面的用料上面都是採取一些劣質的材料,所以在很多的時候對於材質方面的生產過程是沒有保障的,對於兒童的健康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是會出現一些特殊型的疾病,畢竟這些材質都是一些劣質的化學材質製成。
注意事項:對於很多的人而言,他們需要的是一種安全性的裝飾品保障,而廠商也應該及時加強對一些兒童裝飾品的監管,並且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理。
㈡ 童裝的衣帽繩或存在窒息的風險,那童裝該如何設計
首先應該摒棄衣帽繩;再者是盡量不要添加服裝的帽子;其次是通過一些自然紡織的形式來固定帽子的尺寸。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三種情況。
一、應該摒棄衣帽繩子
對於一部分的衣物,不僅僅攜帶有帽子,因為這些服裝主要是在冬天的時候要用到,但是對於這一部分的人群而言,尤其是小孩子,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舒適性以及安全性,所以在很多的時候他們需要一種沒有衣帽繩子的帽子,在很多的時候可以保證他們的生活安全,因為小孩子都是喜歡玩耍的,難免會弄到自己的衣帽繩子,導致窒息的危險。
注意事項:廠商應該對一些重要的問題給予重視,畢竟對於一些重要安全問題而言,是孩子們生命安全的關鍵所在,這不僅僅關繫到孩子的健康,同時還對社會存在一定的潛在安全風險的影響。
㈢ 兒童服裝繩帶安全要求有哪些
根據《GB 31701-2015 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如下:
國家針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提示:
嬰幼兒是3歲以下,本標准將於2016年6月1日正式實施。
另為了保證市場的平穩過渡,標准設置了兩年的實施過渡期: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即實施過渡期。在過渡期內:
2016年6月1日前生產並符合相關標准要求的產品允許在市場上繼續銷售,檢測機構按照企業所執行的標准進行檢測。
2018年6月1日起,市場上所有相關產品都必須符合本標准要求。「設置過渡期的原因是因為該標准大幅提高了對嬰童紡織產品的要求,企業需要一定時間完成技術改造與升級。同時紡織產品為反季生產產品,生產、銷售周期較長,消化庫存需要一定的時間。
㈣ 給孩子買衣服,為什麼不要買帶繩子的
不管是搭配春意盎然的春裝,還是搭配厚重的棉襖,連帽衫絕對是百搭不過時的單品。但一定要注意連帽衫的拉繩有時會威脅到生命。
「他拉著我帽子上的繩子往後扯,我喊住手,他不放,還越拉越緊,然後我就暈倒。」和同學打鬧時,被連帽衫上的拉繩勒到窒息,男孩彬彬(化名)隨後被緊急送至武漢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救治。幸運的是,他的大腦未受損。
小小的連帽繩真的能產生令人致命的拉力么?
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張芙蓉介紹,孩子在玩滑梯、坐電梯、下車時,連帽衫上的繩子很容易被掛住導致勒住脖子。小孩子的肌肉、軟組織等都沒發育好,如果被壓迫了氣管,很快就會窒息。如果被壓迫了頸動脈,一分鍾就會昏迷,幾分鍾就會死亡。
小孩子活潑好動,但識別危險的能力比較差,自我保護能力也比較弱。「孩子們在嬉戲、打鬧時,喜歡相互拉繩子、拽帽子,手沒輕重,這樣的行為極容易造成危險。」
個人提醒,7歲以下低齡兒童服裝的頭部和領部最好不要有抽繩、裝飾繩和功能繩。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衣物時,也要特別注意衣物上繩索之類的問題,避免「兒童不宜」的衣服。兒童的圍巾也不要過長,不能系得很緊。如果孩子坐電動車或是自行車,要將圍巾兩端掖進衣服或進行有效固定,以防意外。
㈤ 童裝製作不合規會有哪些安全隱患
嬰幼兒及兒童紡織品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不合格的兒童衣物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影響是巨大的。
兒童服裝選購注意事項
①注意貼身衣物的標簽(洗嘜)是否外置,以免對孩子的皮膚造成刺激,導致過敏或者割傷;
②新買的衣服要清洗過一次後再穿,避免衣服掉色殘留在服裝表面,刺激皮膚造成危害;
③選擇服裝上含有裝飾物多的衣服時請慎重,特別是嬰幼兒服飾不建議家長購買;
④不建議購買有太長繩帶或者繩帶末端有配飾物的服裝。
延伸資料:
《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童裝)的強制性國家標准。該標准在GB 18401《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的各項安全要求。
它適用於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穿著的紡織產品,以及3-14歲兒童穿著的紡織產品。
標准按照安全技術要求的不同,將產品安全技術類別分為A、B、C三類:
☞要求嬰幼兒紡織產品應符合A類要求,
☞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B類要求,
☞非直接接觸皮膚的兒童紡織產品至少應符合C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