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球服裝寒潮中,國產品牌何以翻身
2020年9月,安踏 體育 的全新冬奧主題旗艦店亮相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IC photo/圖)
又一個服裝品牌倒在2020年。
11月10日,上海破產法庭公眾號發消息稱,正在破產程序中的艾格品牌Etam以一折價清理庫存。法國時裝品牌艾格1994年進入中國,高峰期有3000家門店,曾是80後、90後青春記憶中的中高端品牌。
早在2020年初,進入中國市場27年的真維斯也進入破產清算程序。此後,美國服飾品牌Old Navy、曾被稱為「時裝之王」的ESPRIT相繼撤離中國市場。2020年8月,「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相反,一些傳統國產品牌,卻在行業震盪中逆勢上揚。
鄂爾多斯(600295.SH)、太平鳥(603877.SH)、波司登(03998.HK)、安踏(02020.HK)和李寧(02331.HK)過去十年的財報顯示,凈利潤和營業收入幾乎都經歷了「V」字曲線,在2012-2016年間先後觸底,而後反彈,至今持續上揚。
2020年「雙11」,天貓女裝商家直播榜前十大品牌中,有八個是國產品牌,前三是常熟的波司登、杭州的伊芙麗、寧波的太平鳥。天貓運動戶外商家直播榜上,福建的安踏集團旗下品牌FILA(斐樂)官方旗艦店、安踏官方旗艦店,分列第三、第五。
這些曾處於價值鏈底端的中國服裝品牌,是憑借什麼步入上升通道的?
中國服裝行業的起伏,可以在各家公司財報的敘述中找到相似的答案。
改革開放後,得益於勞動力優勢,中國紡織服裝工業迅速增長,承接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服裝生產國。
轉折點發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棉花、石油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同時國內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匯率升值,使服裝外銷遭遇重創。
走不出去,加上「群狼環伺」,做貼絕備牌外銷業務的國內服裝品牌在2012年前後陷入低谷。
大環境變埋宏叢動之外,還要為自己的盲目樂觀付出代價。2008奧運年,全國掀起運動熱潮,鞋服企業在樂觀情緒中大步擴張,買品牌、增門店,激進策略導致的庫存危機在幾年後越來越明顯。據報道,2012年上半年,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42家上市服裝企業存貨總量高達483億元。
服裝企業的甩賣潮、關店潮此起彼伏。2015年波司登的財報中可以看到,它調整了過度擴張的戰略,把13000多家門店砍到了5000多家。
面對危機,多數目前崛起的國產品牌在當時選擇了相似的戰略,即專注細分領域,打造多個品牌。
最典型的是鄂爾多斯。2016年,鄂爾多斯羊絨集團拆分為四個品牌,均以羊絨衫為主,但分別針對高端人群、中產階級、傳統客群和年輕客群。
此前一年就任鄂爾多斯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的王臻,推動了這一變化。王臻今年40歲,其父王林祥是鄂爾多斯集團的創始人。
王臻打小就在工廠長大。放學就去會議室寫作業,大人們在旁邊開會,經常開到午夜十一二點。
15歲,王臻被送到倫敦讀書,後來考上劍橋大學。2005年,她辭掉了在咨詢公司羅蘭貝格的工作,次年回集團創立了子品牌「1436」。
2016年,一次大規模的市場調研結果顯示,消費者眼中的鄂爾多斯,品牌認知模糊、老化、貨品管理和形象管理能力薄弱。王臻和團隊開會,決定拋棄老路,重塑品牌。
「現在的消費者需要的不是一件功能性產品,還得符合審美和需求。如果不能很快轉型,變成一個全品類、全系列、有鮮明形象的品牌的話,很快就被淘汰了。」王臻說。
拆分成四個品牌後,一些經銷商因此流失,但王臻認為,這也是對合作者的篩選。
「一個品牌不能無限做大,它一定有固定的受眾群,沒有一個品牌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李玲表示,這也是安踏收購多品牌的原因之一。
李寧採取的策略是「單品牌、多品類、多彎櫻渠道」。李寧旗下有多個品牌,主品牌占絕對核心地位。2016年,李寧品牌的收入占集團總收入的99%。
不過,李寧主張建立不同品類主導的店鋪類別,如綜合店、籃球店、跑訓店、運動 時尚 店。
類似安踏,李寧也開始「吃掉」國外大牌。2020年11月,英國鞋履品牌Clarks公司將多數股權以1億英鎊的價格出售給萊恩資本,萊恩資本的主席正是李寧。這是Clarks在其195年 歷史 上首次出讓控制權。
2019年,安踏 體育 營收339億,李寧營收139億。政府補貼收入,安踏拿到了10億,李寧為6389萬。政府補貼安踏的原因是「肯定其對當地經濟發展做出的貢獻」。
在幾家公司的財報中,貼牌代銷的出口業務佔比越來越少了。王臻說,目前外銷的產量佔30%-40%,但收入連1/10都不到。「外銷是你給別人代工,只收一個加工費,和國內市場完全是兩個概念。」鄂爾多斯外銷的接單主要是彌補淡季的收入。
(梁淑怡/圖)
細讀財報可以發現,這些國產品牌在渠道上都做了一樣的動作:門店逐漸收回直營。
以安踏為例,過去主要採用多層級的分銷批發模式,早期能以較低的投入快速搶占市場。但弊端是總部對渠道的控制能力弱,難以及時了解經營情況。下游的經銷商一旦庫存積壓嚴重,難以生存,品牌也會受到波及。
李玲回憶,2012年左右,為了降庫存,安踏從品牌批發商轉型為零售商,訂貨會從一年4次改為6次,整改了一千多家門店,將庫存清零或回購,迅速關閉經營不善的店鋪。現在安踏品牌有60%的零售商收歸自營,集團旗下其他品牌門店都是100%直營,
太平鳥2016年的IPO報告顯示,其大力拓展直營銷售模式,2017年,直營收入(包括線上及線下)占收入的65%。
波司登的羽絨服業務2012年自營佔17%,批發佔58%;2019年,羽絨服自營佔59%,批發佔36%。
鄂爾多斯也是如此。王臻回憶,以前經銷商拿貨回去賣,總部沒法及時掌握門店的數據,「比如一款衣服在北京已經賣完了,山東還剩著好多,但北京不知道」。
財報顯示,從2016年到2019年,其直營及控股門店從493家增加到了634家,經銷商門店數量在600家左右,稍有下降。
但另一方面,收歸直營也是無奈之舉。
但國內服裝市場整體發展較晚、門檻較低,經銷商水平良莠不齊。「確實沒有那麼多好的經銷商。如果有,品牌方為什麼一定要直營?實在是沒辦法繼續合作。」
收歸直營給品牌帶來的一個壓力是,庫存自負。一旦銷售不佳,壓力顯著。近年來,電商、奧特萊斯是去庫存的主要流向。
何君指出,早期電商是各品牌消庫存的重要渠道,現在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以銷售品牌折扣商品為主營業務的電商平台,成了重要渠道。
在線下,開設工廠店、進駐奧特萊斯,也蔚然成風。
打折生意紅火。新華社報道,2020年3月以來,上海各大奧特萊斯月均銷售額同比普遍增長30%以上。
「以前,一個款的衣服賣幾十萬件,大家撞衫了,彼此還挺有好感。現在變成你穿這件,我就不想穿了。」何君指出,消費理念反作用到服裝企業,讓生產模式逐漸變為小批量、多批次、多款式,滿足個性化。
緊跟市場需求,需要品牌做出「快反」,也就是通過銷售數據,洞察消費者需求,進行產品的快速開發和生產,提供柔性供應模式。
近年來,多個品牌都在提高快反能力。
王臻介紹,以前每年經銷商訂貨會都是把貨訂好,提前半年生產。「現在訂貨只做一部分,另一部分柔性生產,如果這一款賣得好,再追加。」
高麗忠說,現在鄂爾多斯只生產訂貨會上70%-80%的訂單,留下20%-30%,根據市場的反應快速補單。越是小批量生產,越不會有大量庫存。
太平鳥CEO陳紅朝說,2017年之前,太平鳥的生產模式是開完訂貨會,下單,供應鏈再去准備和生產。2015年,開始感覺不對勁,「雖然利潤還很好,但加盟商開始壓貨了,零售庫存增大。我就知道有點被動了,2016年就堅定要轉型。」
2018年,太平鳥開始強化存貨管控,制定快速反應的供應鏈。「我們以前賣完就結束了,去賣其他庫存多的,所以老是在賣庫存。其實供應鏈改造的核心,是讓我洞察到需求。」現在,發現暢銷品,會立刻全鏈條反應,追加生產。
不像鄂爾多斯是全鏈條自己負責,太平鳥的供應鏈是外包的。陳紅朝希望把供應鏈綁得更緊,「公司總部剛搬到這,所有的供應鏈,必須在寧波有辦事處,有工作人員可以及時跟我們對接。」
快反雖好,但對於供應鏈上做代工的廠商來說,單子變小了,成本變高了,利潤空間被壓榨。
此前,小批量的服裝訂單,無廠問津。何君說,她的服裝品牌產量不大,就算願意提高單件製作成本,工廠也不願意接單,嫌單量太少。
但現在,在小單量、多批次的趨勢下,行業整體面臨轉型的陣痛。
他舉了個例子,以前廠子不接1000件以下的單,後面發現,來詢單的都只做500件。「你想一想,只好500也接,因為1000的單已經沒有了。」
何君說,從長遠看,工廠必須要轉型,跟當年品牌轉型一樣。「當消費者變了,最先感受到的是品牌,因為它直面消費者。現在存活下來的品牌,都是當時勇於變革的,不想變的就死掉了。工廠其實也一樣。」
何君與合作工廠的老闆聊天,結論是,未來只有兩種工廠能生存。一種以規模化生產、低成本取勝,另一種做小而美的生產。「如果拼不過那些又有規模又有量的工廠,你就要轉型了,否則夾在中間很難受。」
2001年,太平鳥成立女裝公司,陳紅朝就出資加入了。在此之前,他曾經在寧波杉杉股份做過部長助理。杉杉作為第一家服裝業上市的公司,如今在服裝上已經聲響不大。
陳紅朝說,「市場像流水」,消費者喜好在變,今年賣得好的東西,明年很可能就不好賣。在太平鳥,他最怕的是數據顯示「消費者偏老」。
2016年,他堅持年輕化轉型,擁抱新客戶。這付出了代價,2016年太平鳥凈利潤比上年下降20%,加盟店收入減少18%。他分析原因是,原來熟悉的客戶覺得你變了,不買了,新客戶還沒有認識你,「剛開始年輕化,火候和力度把握得不是那麼好。」
在太平鳥的戰略上,早年是聚焦18-40歲客戶群,2017年改為25-30歲都市男女,2019年又變成了20-30歲 時尚 青年。
因為追逐年輕化,太平鳥上電商這趟車也是最早的。
2008年,淘寶商城上線,太平鳥就進駐了,並且成立電商事業部。2014年,開始做電商特供。2020年「雙11」,太平鳥旗下服裝品牌總銷售額在5分鍾內突破10億。
鄂爾多斯在2010年進駐電商,一開始以賣庫存為主。2016年,開始做電商專供款。目前電商銷售額佔比超過20%。安踏是2014年組織專門團隊管理電商業務,如今線上銷售額已達同品類第三,僅次於阿迪達斯、耐克。
冷芸說,與專供電商渠道的服裝品牌相比,傳統鞋服品牌做電商不但沒有劣勢,還勝在品牌力。「雙11前三年,排名前十都是純電商品牌,現在大多是傳統品牌」。
直播也沒有掉隊。如今在李佳琦的直播間,太平鳥、波司登是常客。太平鳥做直播是從2016年開始。2020年已經多次出現在薇婭、李佳琦、劉濤等明星直播間。現在開始做品牌自播,雙11期間,所有旗艦店連續直播22天,女裝、男裝、童裝自播的直播間均是天貓細分直播排名的前三位。
國際化也是共同的戰略。
2008年,王臻請來曾在Chanel、Fendi供職的法國時裝設計師吉樂·杜福爾擔任創意總監。杜福爾來了之後,從一堆模特中挑出了劉雯,合作已持續11年。鄂爾多斯和劉雯的聯名款已經發布三年,雖然貴,但賣得不錯。
王臻說,旗下不同品牌的設計總監來自不同國家,英國、義大利、德國、法國、美國都有,也有設計師搬家到了中國。「這十年變化真的很大。」
太平鳥的供應鏈雖然外包,但非常看重研發設計。財報顯示,2014年有設計人員346人,2019年是498人。
設計師都是二十七八歲。陳紅朝說,「我們的95後設計師,天天跑國外,日本、首爾、巴黎、紐約……他們的眼界全部被打開。」
如今,這幾家逆勢上揚的國牌,毛利率都達到了50%左右。2019年,鄂爾多斯服裝毛利率54%,波司登55%,太平鳥54%,李寧49%,安踏55%。
2020年以來,撤出中國市場的國外大牌不少易了主。但是這幾家國產品牌,從創辦至今,創始人或其子女始終掌控著公司。
今年,陳紅朝問過女兒一個問題,「作為00後,現在國外的品牌和國內的品牌在你心裡是什麼看法?」女兒說,「爸,沒什麼太大區別,關鍵是我自己喜不喜歡。」
(應受訪者要求,何君為化名)
② 李寧童裝是李寧運動品牌的一個分支么
是有的,目前很多服飾企業都進軍童裝了,市場越來越難做了、1
③ 李寧童裝什麼檔次
中高檔。
李寧童裝是李寧集團專屬5到12歲兒童人群的運動服飾品牌,主張用專注呵護兒童運動的安全與健康成長。
產品范圍包括童裝、童鞋、配件、器材等全品類的兒童用品。
④ 【圖】李寧童裝加盟好嗎
李寧童裝加盟好嗎?李寧童裝加盟,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李寧加盟,但是李寧童裝加盟大家可能還是很陌生。李寧童裝,lining kids。李寧童裝為5歲-12歲的兒童提供運動產品,讓兒童有更安全與保障的運動環境。產品將以消費者為導向,在童裝領域創新整合,從家長與兒童的真正需要出發,為兒童提供更好的運動體驗。李寧兒童品牌產品包含不同系列,專業系列將偏重於生產運動保護的科技產品,主要適用於兒童的體育課、運動會等;運動生活系列將偏重於生產兒童安全的基礎產品,將適用於課外活動、遊玩等日常活動。 李寧童裝加盟隨著李寧市場的擴大被提上日程。李寧童裝加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李寧品牌的加盟條件政策也是很不錯的。 1、講求誠信,規范經營,具有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2、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市場開拓能力和市場運作經驗,有品牌運作經驗者優先; 3、具有品牌經營意識,把經營產品作為主業進行操作; 4、具有市場運做所需的資金實力; 5、首批進貨金額根據經銷范圍的不同,將給予不同的結算扣率,並根據年回款額的多少遞增升級; 以上是粗淺解析了下李寧童裝加盟,當然,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希望了解更多李寧童裝加盟,可以致電李寧加盟熱線。
⑤ 如何為服裝品牌命名怎樣給服裝品牌起名字
給你分享幾個服裝商標起名的方仔弊法:
1、用形象法來起名
就是指運用動物、植物和自然景觀來為品牌命名。運用形象法命名品牌,藉助動、植物的形象,可以使人產生聯想與親切的感受,提升認知速度。比如:耐克公司,全職職員傑夫·約翰遜喜愛古希臘文學的傑夫在夢里遇到了古希臘傳說中掌握勝利的女神nike,夢境中女神給他帶來了靈感,於是他提出以nike(耐克)作為藍帶公司的新名字,得到老闆的認可。體育用品界的巨頭之一耐克(NIKE)公司,最近推了一個名為ConsumerDirectOffense的自救計劃。該計劃打算把旗下業務部門由六個減為四個,並在全球范圍內削掉其公司2%的員工。而耐克在全球范圍內有7萬名以上的員工,這就意味著計劃推出後將會炒掉14多位員工。
2、用人名來起名
就是將念賀族名人、明星或企業首創人的名字作為產品商標,充分利用人名含有的價值,促進消費者認同產品。用人名來命名商標,可以提高認知率。比如: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就是用李寧的名字來命名的,李寧本身是體育人士,具有影響力,更利於公司推廣。李寧公司首次推出的自營童裝品牌李寧YOUNG在本次春季訂貨會正式登台亮相。李寧正式宣告進軍童裝青少年裝,這三年來看,李寧收入增長勢頭明顯,216年收入上升13%至8.15億人民幣,公司開始對原有李寧童裝品牌李寧KIDS重新規劃未來發展策略,決定組建獨立的童裝事業部,推出全新的李寧YOUNG,是針對青少年推出的子品牌。
3、用企業名稱來起名
就是將企業名稱作為產品商標來命名。國外著名商標一般是採用縮寫的形式,採用的是縮略語,即公司(企業)名稱的每一個詞的第一個字母組織起來構成一個新詞,其特點是簡練,但不能說明企業的特徵。運用企業名稱法來進行產品商標命名,有利於形成產品商標、企業商標相互促進,達到有效提升企業形象的拍正目的。
⑥ 中國李寧童裝系列怎麼樣
李寧YOUNG是李寧旗下的童裝品牌,以」運動更舒適、更方便、更健康」為宗旨,將李寧成人裝二十梁擾多年的運動基因遺傳至李寧童裝之中,著力做到活潑可愛、色彩艷麗返渣亂、強視覺沖擊力。
李寧YOUNG產品主要針對3-14歲兒童,在保留原有李寧KIDS的基礎上,嶄新的李寧YOUNG突出「運動傳承、中國驕傲、舒適安全、時尚炫彩」的概念,同時會保障品牌整體延續性。
在產品方面,李寧YOUNG產品類別主要包括漏檔跑步訓練、籃球足球、運動生活三大類,依附於公司主品牌的推進,包括WADE系列等,這與李寧集團的核心品類基本保持一致。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店面設計,李寧YOUNG將專業運動和童趣時尚結合起來,給人以鮮艷、明亮和活潑的形象。
⑦ 為什麼安踏李寧不做嬰幼兒服裝
童裝市場比較旅清淺,孩子拆派前年齡段跨度大,從嬰幼兒羨核到少年。
童裝相對於男裝跟女裝來講市場還是太淺了,而且沒有長久客戶。
如果你開的是嬰幼兒店,那麼你的客戶只能是嬰幼兒(的家長),而偏偏嬰幼兒長大隻在一兩年之間,這意味著你一兩年裡經營起來的老客戶就一去不復返的流失了。然後你要在市場里開發新客戶(新生兒),你的事業年年從0開始做,這樣不穩定的市場是很累的,因為你無法讓老客戶復購,綁定循環,好的賽道是一邊開發新客戶,一邊有老客戶累積疊加,這樣你的市場客戶基數才會在穩定中壯大。
⑧ 李寧童裝本次學習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使命感。
李寧作為中國第一運動品牌,毅然肩負起開創和振興中國運動童裝的重任,為中國童裝行業開辟出了新的發展道路,成為行業典範。李寧童裝將在未來5~10年中為5~12歲兒童提供專注於兒童運動安全與健康成長的兒童運動產品,包括服裝在內的運動產品不僅滿足兒童對運動的需求,更符合家長安全與舒適方面的嚴苛標准。
⑨ 李寧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品牌塑造
創業初始,李寧的廣告語是「中國新一代的希望。開始「農村包圍城市」調整產品定位之後,李寧公司推出了更為「務實」的廣告語「步步為贏」,李寧公司更是推出過「李寧一切皆有可能」的口號實現對品牌概念的進一步詮釋。
從1997年開始,李寧公司根據對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需求的分析,認識到在青年人中蘊藏的巨大消費潛力,從而決心將品牌設計風格從單一的大眾化塑造成「時尚年輕、具有個性」的城市品牌。這一時期的李寧公司認為開發決定市場,在這一時期的廣告中,李寧公司相繼使用「把精彩族乎留給自己」、「我運動我存在」和「季風新運動」作為其廣告語。
2000年,李寧公司在悉尼奧運會前推出的廣告語以世界冠軍、體操運動員李小鵬為主角,並配以廣告語「出色源自本色」。2001年,李寧公司推出李寧高爾夫系列產品,希望由此塑造高端市場的品牌形象。同年,李寧公司協同廣告公司赴巴黎拍攝廣告片,畫面是身穿李寧體操服的法國少女體操運動員,廣告語為「運動之美世界共享」。
2010年6月30日,李寧有限公司高調宣布品牌重塑戰略,發布全新的兆返悉標識和口號,並對品牌DNA、目標人群、產品定位等做了相應調整,打造「90後李寧」。李寧公司新口號為「Make The Change」,品牌新標識則抽象了李寧原創的「李寧交叉」動作。 2010品牌重塑,目標
口號變為「Make The Change」
在這次變化中,最受關注的是李寧經典的標識和口號的更改。
李寧現場揭曉了品牌新標識和新口號「Make The Change」。「源於
全新的品牌宣言,體現了從世弊敢想到敢為的進化,鼓勵每個人敢於求變、勇於突破,是對新一代創造者發出的呼告號召。」李寧公司品牌負責人表示。
此外,李寧品牌新標識不但傳承了經典LN的視覺資產,還抽象了李寧原創的「李寧交叉」動作,又以「人」字形來詮釋運動價值觀。李寧公司品牌負責人解釋稱:「鼓勵每個人透過運動表達自我、實現自我。新的標識線條更利落,廓形更硬朗,更富動感和力量感。」
據介紹,李寧品牌原有標識和膾炙人口的「一切皆有可能」品牌口號,並非退出舞台,而是將作為經典品牌資產,另有適當的應用規劃。
李寧「品牌重塑」未雨綢繆
在本次發布會上,李寧公司除發布全新的標識和口號之外,更對品牌DNA、目標人群、產品定位、品牌內涵及開發體系等做了相應調整。
資料顯示,至本次品牌重塑完成,李寧品牌對應的終端渠道形象,已經是「第六代」。在中國市場,李寧目前是消費者忠誠度最高的體育用品品牌。
2006-2007年,李寧公司對消費者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李寧品牌實際消費人群與目標消費人群相比,有了一定偏移,即整體偏大,近35-40歲的人群超過50%。
另一方面,消費者,尤其年輕消費者,對李寧品牌的印象上,「積極向上」、「有潛力」、「中國特色」、「認同度」等方面得分很高,而「酷」、「時尚」、「國際感」等特質則相較國際品牌略遜一籌。
這促使李寧開始著手研究品牌重塑課題,啟動品牌重塑工程。2007年5月,李寧公司開始與外部合作夥伴接觸,探討品牌重塑事宜。
據悉,在本次品牌重塑之後,李寧品牌將正式在一線城市露出,與耐克等國際品牌展開正面爭奪。2009年,李寧品牌已經在中國市場超越它此前的另外一位競爭對手阿迪達斯。
2010品牌重塑,國際
一、由內而外的國際化
品牌重塑戰略的開始,預示著李寧品牌與其自我設定更近了一步。
2004年,李寧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後,重新規劃了公司的發展目標:2005-2008年,專注國內市場,爭取在本土市場從內外夾擊中突圍;2009-2013年為國際化准備階段,專注加強國際化能力;2014-2018年為全面國際化階段。
「到時預計李寧公司將成為世界前5位的體育品牌公司,屆時國際市場份額將占總體銷售的20%以上。」張志勇說。
而為了完成這一布局,李寧表現了極大的耐心。事實上,早在1999年,李寧就開始了國際市場的接觸,在ISPO體育用品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隨後,在拓展國際市場方面,李寧公司顯得很有遠見,並未採用讓市場利益最大化的「急躁冒進」方式,而是採用了「先打造國際品牌,再開拓國際市場」的穩妥方式在進行。
「先打造國際品牌,再開拓國際市場。這種做法與某些企業的低價傾銷方式不同,我們希望先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張志勇認為,在真正走出去之前,必須要在產品創新與品牌營銷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2008年11月,李寧在公司總部內,正式掛牌「李寧運動科學研究中心」,下設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鞋機械測試實驗室及腳型與鞋楦型研究實驗室。它的落成,也標志著李寧在運動科學研究領域真正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其中,生物力學實驗室是國內首家為提升運動裝備的科技含量而成立的生物力學實驗室。這里配備了世界頂尖的測試設備,大至運動力學,小至橡膠(22350,235.00,1.06%)的回彈力、鞋的抓地能力等,在這里都展開了專項研究。
而基於該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李寧公司鞋品在回彈力、抓地性等很多方面,都已經超越了對手。
李寧公司「李寧弓」減震科技平台就是很好的說明。「李寧弓」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古代建築結晶趙州橋,已經應用到跑步、籃球、網球等專業品類,是李寧公司的科技專利,也是其鞋品科技的集中呈現。
再比如,李寧公司拳頭產品之一的羽毛球,在專業性方面也是國際領先。以產品碎殘率該一指標為例,為了提供過硬的產品,李寧公司組織了3000多人對羽毛球進行試打,從各個角度進行測試。
「我們現在的碎殘率是百分之零點幾,而業界平均指標為百分之幾!」李寧公司室內運動事業部總經洪玉儒說,在羽毛球領域,這是一項無人爭鋒的指標。
如此種種,都為李寧培養出了明確和明顯的競爭力,不斷縮小了與國際品牌相比在產品前端的短板,這為李寧公司的全面國際化市場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李寧觸角向國際市場試探性蔓延
與此同時,李寧的觸角也一直在向國際市場試探性蔓延,與在後端的內功修煉配合,形成了其國際化戰車的前後輪聯動。
比如,2008年1月,李寧公司在美國俄勒岡州建立設計研發中心,作為李寧品牌進軍美國市場的前站。2010年1月,李寧又在同地開出了第一家專賣店,開賣「中國功夫」系列等特色產品。在東南亞,李寧品牌的羽毛球產品和裝備更是行銷不衰。
與步步穩扎的市場推進相比,在國際化聲勢上,李寧品牌則顯得更加引人注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驚艷現身可算是氣氛的最高潮,但在此之下,李寧已經在該一領域做了多年的深耕。比如,李寧是西班牙和阿根廷國家籃球隊的合作夥伴,2008年北京奧運會西班牙和瑞典代表團的合作夥伴;兩屆奧運會冠軍、三次國際田聯年度最佳女運動員得主、26次打破世界記錄的俄羅斯女運動員葉琳娜。伊辛巴耶娃和大鯊魚奧尼爾,都是李寧品牌的代言人之一;職業網球選手聯合會(ATP)也是李寧的長期合作夥伴。
李寧公司相關人士稱,本次品牌重塑的最大的成果,就是率先完成了中國公司中一直難以解決的「品牌之根」問題。據悉,「靈敏、平衡、耐力、精準」將成為李寧品牌的特質。
「這些是誰也無法從我們手上拿走的東西,也能夠讓李寧品牌與其他國際品牌形成明顯的區別。」張志勇說。
而作為這些特質的外露,李寧公司也希望外界能夠感受到一種為李寧品牌獨有的「聰明的幽默」。 品牌到底是什麼?品牌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是需要企業長期維系的核心競爭力,打造一個響當當的品牌,是每個企業的夢想。
據世界體育用品聯合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擁有全球65%以上的體育用品生產份額」,「中國的運動鞋生產已經達到世界年產量的80%」,而且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企業占據本土市場的八成以上。不過品牌專家分析指出,如今的中國只是世界體育用品生產大國,而不是品牌強國。
經過最近幾年的市場歷練,民族體育品牌奮起直追,不斷提升專業屬性的同時,吹響全面「反擊」的號角,向耐克和阿迪達斯「盤踞」多年的高端市場發起挑戰。其中,「李寧」品牌近兩年的卓越表現,值得關注。 有人說,通過一句廣告語就可以看出一個品牌的內涵。廣告語是李寧品牌在過去的15年不斷積累和完善的結晶。李寧品牌逐步積淀出它品牌獨有的內涵。
「步步為贏」
「中國新一代的希望」
「把精彩留給自己」
「我運動我存在」
「運動之美世界共享」
「出色,源自本色」
「一切皆有可能」
「make the change」,讓改變發生 瞿穎、邵兵作為其早期品牌形象代言人
達蒙·瓊斯、奧尼爾
郭晶晶、晏紫、伊辛巴耶娃、埃文·特納德懷恩·韋德 李寧品牌(LI-NING)
李寧公司成立於1990年,是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軍企業,是第一家建成國內運動服裝和鞋產品設計研發中心、第一家實施ERP、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國體育用品企業,以成為全球領先的體育用品品牌公司作為發展目標。李寧公司總部位於北京,李寧品牌以「一切皆有可能」作為品牌口號,是真正代表中國的專業體育品牌,也是第一家贊助中國亞運/奧運體育代表團、第一個出現在美國NBA賽場、第一家贊助國外頂級運動隊的中國體育品牌,是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的象徵。
艾高品牌(AIGLE)
源自1853年的法國知名戶外休閑品牌,專精於提供具有時尚設計感的功能性休閑外套、時尚膠靴,並以航海及馬術活動為靈感來源,充分體現法蘭西民族的戶外休閑生活形態。在歐洲,有65%的戶外運動者曾經購買與體驗過AIGLE產品。
AIGLE源自法文「鷹」的意思,隱喻著俯瞰大地、自由翱翔的自然使者含意。重視在城市與戶外生活之間取得平衡與和諧感,尊重人類回歸自然的意願。
紅雙喜品牌(DHS)
創立於1959年的著名體育用品品牌,產品涵蓋運動服裝、各類體育器械等,自上世紀50年代起即陸續為國內外乒乓球、舉重等多項賽事提供比賽器材。2008年紅雙喜是北京奧運會乒乓,舉重,羽球三大比賽器材供應商。
在乒乓球領域,紅雙喜的成績尤其突出。相關研發技術領先、產品性能卓越、穩居市場鰲頭,是歷史最長,知名度最大,最受大眾歡迎的乒乓球品牌。
樂途品牌(LOTTO)
1973年創立於義大利的經典運動品牌。Lotto一詞是由創始人Caberlotto的姓氏得來的。商標中的兩個重疊的菱形代表了高科技的研發和創新的設計理念,體現了Lotto品牌發展初期對足球和網球運動的熱衷,以及對體育運動天生的喜好。經過近40年的發展,Lotto已成為義大利本土第一大運動品牌,歐洲頂級運動品牌之一。
2009年3月,定位時尚、暢銷歐洲,品味與性感兼備的Lotto Leggenda(樂途經典)進入中國,致力於用意式經典設計和運動精神所迸發的靈感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激情洋溢的運動時尚體驗。
心動品牌(Z-DO)
李寧旗下的運動品牌,針對中低端市場,專注於大賣場渠道,2007年4月入市以來,以優質產品和親民價格廣獲市場青睞。
凱勝品牌(KASON)
李寧旗下的運動品牌,凱勝體育用品有限公司(KASON)創立於1991年,品牌名稱源自於為奪取錦標,奮勇拼搏的運動精神,寓意著中國羽毛球健兒,將揮著凱勝的球拍,凱歌高奏,戰無不勝。
國際體育產品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體育用品休閑化和休閑用品運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另一個必須看到的客觀事實是,中國體育用品消費依然遠未成熟,大多數人購買體育用品並不僅僅是為了運動的需要,超過40%的中國人的購買行為還將是功利性購買行為。
李寧公司應該如何選擇其品牌發展戰略?是根據現有消費群體的需求,從產品的設計開發、廣告等各方面來調整公司的品牌戰略,繼而營銷戰略、經營戰略,還是通過設計開發出優秀的產品、塑造強勢的品牌文化來引導市場的需求?
一個個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現在很平常的馬路、天橋、空地、天台、胡同,沒有專業的運動場地,沒有觀眾,沒有喝彩,他們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籃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們都身著李寧服裝,眼神里流露出對運動無盡的專注與陶醉——他們好像已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小院里晾著衣服,他們站在兩邊打網球;胡同中的鐵門上劃上一個白圈,就成了投藍板;屋子裡,一個孩子以一個標準的投藍動作乾脆利索地關了燈鈕……最後,畫外音響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這是李寧公司新的廣告片呈現的情景。與它以前推出的廣告主題(「我運動我存在,「運動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相比, 「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給李寧品牌的定位精準得多。在年輕、充滿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烏有,一切都剛剛開始,一切都可以從無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動可感的畫面,向觀眾強烈地暗示一種價值承諾:擁有李寧牌產品,不僅僅是擁有一種生活用品,更是擁有一種生活質量,一種人生境界。
⑩ young是啥牌子
young是李寧這個牌子旗下的童裝牌子。該品牌主要是針對的三歲到十四歲的兒童,並且突出了中國的驕傲,運動的傳承,以及時尚炫彩和舒適安全的概念,他們的類別包括了藍球和足球,還有運動生活以及跑步訓練這三大類,不管是產品的設計,還是店面的設計都把專業與時尚童趣結合了起來,給人一種明亮,活潑和鮮艷的形象。
李寧young衣服風格
李寧YOUNG是李寧旗下的童蘆跡裝品牌,以」運動更舒適、更方便、更健康」為宗旨,將李寧成人裝二十多年的運動基因遺傳至李寧童裝之中,著力做到活潑可愛、色彩艷麗、強陪迅並視覺沖擊力。寧YOUNG同時推出適合運動及生活穿著的各類服裝產品,部分產品選用了獨有的天然抗菌纖維,其抗菌特性在經過昌茄50次水洗之後仍然能保持極佳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