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開童裝店市場前景可觀嗎
《中國童裝市場2009-2012年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將進入第四次生育高峰期,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進入高峰期。「嬰兒潮」帶來的就是「嬰童經濟」的全面爆發。有關資料顯示,自2000年之後,中國嬰童產業增長率高達30%,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嬰童產品消費大國,到2010年將有望邁入「萬億俱樂部」。而在這個嬰童產業中,童裝將占據重要份額。
今年5月,在北京市商業信息中心統計的女裝、男襯衫、男西服、童裝、皮衣和女鞋的數據中,女裝、童裝、男襯衫和女鞋在本月的日均零售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其中童裝的日均增幅達到35.28%,在六類服飾中最高。
一、後來者爭相掘金童裝市場
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是許多產業發生變局的動因。原本已是白熱化競爭的中國服裝業,也在加速求變的步伐。
近幾年,團搜在國內服裝市場,男裝、女裝、休閑裝、運動裝等「戰場」到處彌漫著競爭的硝煙味,而伴隨著這場金融風暴的深入,無論慧蘆是本土品牌還是國際品牌,表現在各種營銷渠道的淘汰率都比過去任何時候更慘烈。但在童裝市場,雖然也存在競爭,但相對顯得「這邊風景獨好」。現實的情況是,迄今為止國內童裝市場還沒有形成如男裝、女裝、休閑裝、運動裝那樣的全國性品牌或領袖品牌,品牌集中度尚不高。正是如此,越來越多後來者都看到了機會,尤其是那些本就與鞋服與時尚相關聯的產業。
今年6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國內運動品牌361°融資約18.1億港元,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明年啟動童裝業務。事實上,七匹狼、康奈、安踏等眾多本土知名成人鞋服品牌在這次「童裝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電子商務的逐步成熟,也使一度靠成人男女裝取勝的B2C公司也將觸角延伸至童裝領域。目前最火爆的兩大服裝B2C公司凡客誠品和麥考林均做起了童裝生意,價格與時尚依然是他們攻城略地的法寶。
此外,遍覽中國童裝熱淘金眾生相,也閃現著國際品牌的身影,如Baby Dior、D G baby、ARMANI Junior等。最火爆的還屬阿迪達斯和耐克兩大世界運動品牌,憑借著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出色的市場營銷策略,後者啟動僅兩三年的童裝童鞋項目已迅速占據了市場制高點。
作為童裝熱的衍生品,各種專業孕嬰童展會也成為淘金軍團的一員。在2008年的「第八屆上海兒童、嬰兒、孕婦產品博覽會」上,有65個童裝品牌及53個玩具品牌參展。今年7月29~31日舉行的第九屆CBME上海兒童、嬰兒、孕婦產品博覽會,也特別為國內外童裝企業推出「第一屆上海CBME兒童服裝及配飾博覽會」。
二、「童裝熱」看上去很美
今年六一前夕,各地工商局紛紛發布童裝質量監測報告,例如廣東省工商局發現童裝合格率只有34.1%,除去標簽不合格的童裝外,內在質量合格的僅為五成,其中不少知名品牌均榜上有名。這個觸目驚心的結果正是中國童裝業現狀的真實反映。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童裝市場50%的份額被國際品牌占據,國內70%的童裝企業處於無品牌狀態,同時因為缺乏明確定位,大部分企業很快陷入低水平、同質化和價格戰的競爭泥淖之中。「童裝熱」看上去很美,但現實的殘酷性使每個不同路徑的進入者的未來不得不正視市場的檢驗。傳統的本土鞋服企業將品牌和產品線延伸到童裝童鞋領域,這會是他們得心應手的世界嗎?市場自然會用時間來檢驗這些問題。
三、1000萬本錢打出億元戰果的生意經前或帶
「一切請拭目以待。中國市場太大,也許各種檔次的企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是我們中國童裝品牌要學會成為時尚和品位主導者,而不是跟風模仿,陷入同質化競爭怪圈。」。
總部位於廣州的T100親子童裝堪稱中國童裝的「大黑馬」,去年至今連續被《北大商業評論》、《21世紀商業評論》、《創業家》等國內商業案例專業期刊分別作重點報道。創業初始投資資金僅為1000萬元的T100於2003年「非典」期間殺入童裝市場,僅用了4年時間,銷售額就突破億元大關,從而成為高端童裝細分市場銷售迅速超過億元的「大黑馬」。T100曾對顧客購買行為跟蹤分析,其VIP客戶保持了80%以上的回頭率,連續5年增長率都在50%以上。去年受金融危機和地震的影響,銷售額增長略有放緩,但仍然超過30%。
⑵ 開一家孕,嬰,幼,童裝童鞋店,可以嗎
當然好了,我也想呢,可是現在精力有限,我們這邊有幾家做得非常好。
⑶ 母嬰用品店怎麼樣
開母嬰用品店 這四點非常關鍵
第一 選址選社區要看成熟度
母嬰用品店若能傍著大醫院,尤其是婦產醫院,生意當然不錯。不過,大醫院周邊通常也是商業中心,租金昂貴,投資少說也要數十萬。但選址社區有些不僅要看居住人口,還要看「成熟度」。老社區出生率不夠,新小區入住率不夠。建議選擇大型社區,既有數萬常住人口,又有建設中的新小區,能保證5到10年的嬰兒持續出生量。而具體在社區的哪個位置也有講究。
第二 產品品種豐富,品牌精緻
母嬰店要盡量滿足顧客一站式購物的需求,但新手入行,開店面積往往不大。品種要配齊,品牌要精選。嬰兒用品分類細致,每一類精選兩三個主打品牌即可。即便是銷量最大的奶粉、紙尿褲,也不要超過5個品牌。品牌上得太多,資金佔用量大,庫存風險大。經營者可制定「平效」指標,即每平方米銷售面積應帶來多少銷售額,若某些產品銷量長期上不來,就要果斷下架。
第三陳列分區清晰,引導流向
例如您的店有100多平方米,中間兩排貨架可分別賣保健品、食品和日用品、玩具;左側靠牆擺奶粉,右側靠牆是服裝,店堂後部賣紙尿褲。這樣分區清晰,相關聯的產品就近擺放是基本原則;紙尿褲是必需品,但利潤低,放在最後會引導顧客經過保健品、玩具等非必需品,增加高利潤產品的購買機會;奶粉集中陳列,方便顧客對比選購;嬰兒日用品體積小,價格高,放在進門的地方,店員好照看,防止被人「順手牽羊」。新店開業時,一定要把奶粉、紙尿褲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吸引顧客進店。等有了穩定的客戶群,可以通過陳列,有意引導顧客流向
第四 促銷贈品要有「價值感」
促銷活動可以調動顧客的購買欲。不過,促銷門檻要合適,過高顯得沒有誠意,過低則投入太大。母嬰用品店最常用的形式是購物達到一定金額後送贈品,贈品選擇要有技巧。奶粉、保健品有保質期,當保質期過半或跨年銷售時,要趕緊促銷出清,比如買三罐新鮮日期的奶粉,贈一罐老日期的奶粉。還可選擇新品的試用裝做贈品,讓顧客體驗。玩具也是常見的贈品,它們成本低,價值感高。
母嬰門店良性發展的六大要素
一精準的數據管理和分析
其一,自身銷量任務的分解,當年的年度任務,清晰的分解到毎季每月,甚至每天。這期間會考慮到節慶或店慶因素,系統到會涉及每店、乃至細化到每個部類及個人,依此為基準尋求各大合作廠商的支持,建立各種健全考核制度以此來達到目標銷售數據的統計。例如年度計劃為1500萬的某系統,現有門店為5家,平均每家均銷應為300萬,每月均銷即為25萬,然後在將這25萬進行淡旺季分解,甚至根據各門店實情細化到各部類中的具體品牌,銷售業務自在掌控之中。
其二,對當月或當季度會員進行數據分析。根據會員消費數據,發現本系統注冊會員與消費會員之間的差距,並以此為基礎,將會員進行分級管理,如將會員分為A、B、C三類並分類建群,A類會員即定義為忠實會員或VIP會員,這類會員是門店主要銷售支撐點,將傳統型管理變為"會員俱樂部"管理模式,經常組織諸如戶外等聚會,以此增強會員粘性;B類會員一般屬飄浮不定型,這類會員忠誠度不太高,有可能多家店都辦有會員,這類會員建議以"誘"招為主要吸引進店的頻率,不斷發布相關具有誘惑力的買贈信息。c類會員一般是"新陳代謝"會員,或因自家寶寶長大了,不再需求本系統產品,如何利用這類資源,可借簽"傳銷"模式以便這類會員幫忙發展會員。所以,精準的數據管理和分析是母嬰店生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個方式里講到,將任務分配到人,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就像咱們改革開放初期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只有將任務分配到人,才能將效益最大化。但這一點門店老闆貫徹的很不好,估計是因為店長的態度不堅決導致的,不堅決,什麼事也做不好。第二個方式里的會員制大家就更熟悉了,相信很多門店老闆都實施了會員制,可仍有很多門店老闆做的並不好,因為大部分老闆只知道會員積分,但數據的統計同樣重要,這一點就需要我們靈活處理了,每一個技巧都不難,但用心做的時候,裡面的學問就大了。
二貼心的"體驗式"服務
在很多獨體店中很少見到大型連鎖店的溫馨服務場景,若顧客在店內停留在10秒以上是否能為顧客遞上一杯茶水。但在揮戈看來,這均為"銷售"服務!何為"體驗式服務":如某顧客進店一瞬間,我們店員尋問的不是"某某,你需要買什麼",而是以一種親切的問候:"某某,你今天穿得很漂亮"。等攀談式的非銷售上的語言交流。
為停留在店內10秒以上的顧客遞上的不是茶水,而是你店主推的奶粉試飲;為抱著小孩進店的客戶,給小孩換上的是你家尿不濕的試用裝;主動給進店小孩喂上一點"米粉"試吃;小孩游泳後主動穿上你店尿不濕等等,總之將傳統型的"為了銷售而銷售"變為"先為顧客服務再讓顧客滿意消費"為目的的"服務型銷售"模式!
三增值服務項目的添加
隨著社會科技化的不斷發展,網購對實體店的沖擊日益加劇,就會發現近兩年母嬰行業催生的四大部類"游泳、理發、攝影和產後恢復"是有效增強顧客粘性及進店率的法寶之一,因為這四項是任何顧客在網上不能體驗甚至買不到的,唯一的體驗就是進店。如何利用好這新生的四大部類,自然成為各母嬰店搶購的重要手段之一。當然具體的增值服務項目的開設還得門店老闆自行掌控,比如有的門店老闆甚至試圖在母嬰店開設畫畫項目,我覺得可以啊,這樣還可以延長客戶的壽命期呢!
四由"零售型"拓展為"批發型"銷售
即動用一切可利用資源,整合各合作商優勢,將貫用的"店內店外"活動移植到有影響力的廣場、公園等聚眾場所進行類似"母嬰用品購物節""母嬰用品嘉年華"等活動,以此擴大其在當地知名度及影響力。再則借其行業資源,將其所代理產品,在不影響自身店鋪銷售的情況下,科學布點、規范售價,以此推動品牌在區域內的影響力及能見度。為之達到"抱財取暖"之目的。
五員工量化級"績效管理"或"承包"制管理
在當下"招人難、用人難"的怪圈下,打造一幫核心具有戰鬥力的團隊實在較難,如何讓有共同志向的人跟著一起干?就得靠過人的膽識了。如某店年銷售額為500萬,按25%盈利計算,老闆盈利125萬,而員工年收入達8萬(月均4000元,年終及各種福利),若分店年任務制定550萬,仍按25%計算,超出50萬,同比多盈利5萬元,是否能將超出這50萬,按5%分利於員工(即2.5萬),員工在原收入8萬基礎上多收入2萬5,可以想像:員工的積極性及戰鬥力是否會極大的提升!這種經營模式特別適合那種還沒實施股份制的企業,不僅能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加公司的收益。當然,已經採用了股份制公司的企業也可靈活運用此技巧,比如可以將此策略運用到中下層員工身上。
六"地推式"品牌推廣與宣傳
所謂名牌是因為大家的熟知度而非認識度!如當年的"王老吉",出道之時,相信很少有人喝它,後來是因為大家到處都看見了它的廣告才引起了我們對它的注意,才真正喝上了它。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店在區域內讓老百姓都知道,就非常重要。假如能以你店為圓心,凡能輻射到的小區、公園、醫院、公交車等地方,都能看見你母嬰店的名字,那你的店鋪在區域內是否成為當地的名牌,可想而知!塑造品牌也就自然的事了。曾有專業人士調查,做一次廣告所帶來的利潤是廣告費用的九倍,而在你的店周圍做廣告也會更加有效果,更何況做這種簡單的廣告只要多用點心、多花點時間就夠了,也耗費不了多少成本。
俗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之說!更何況嬰童行業講的是"專業和細節"!所以不要抱怨"生意不好做",而是應深思"生意應該怎麼去做"?為了母嬰店良性發展,以上六大要點僅供大家參考!
俗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些人聽過很多技巧仍舊經營不好一家店,為什麼?無外乎兩點:第一,缺乏對於經營技巧的靈活運用。第二對於經營技巧的貫徹實施不到位。有人說:「有心無事不成,其實不然,因為成功的人都將心意化作了行動。共勉!
⑷ 童裝童鞋生意好做不利潤怎麼樣!
各行各業想做好都得有方法,看著別人生意紅火以為啥都好做,其實當自己去嘗試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容易!
不過童裝童鞋貨源好的話,率潤還是很大的,現在每家每戶的寶寶就1-2個,各個都是家裡的寶呀!
⑸ 孕嬰店和童裝店相比較哪個好做點
其實童裝比較好做,因為有很大的市場!因為小孩子皮膚嫩所以品牌童裝最受歡迎!而童裝的前景也很好,進價也中等。
⑹ 想開一個童裝孕嬰店,有經驗的指導一下
童裝處於向品牌發展的轉型階段,市場商機很多,但是不穩定因素也很多。童裝品牌還沒有形成,何來品牌折扣呢。目前一些折扣店貨源大都很不穩定,建議做好前期准備後再開始做。店鋪選址、裝修風格、產品檔次與風格定位、營銷定位等等都是關繫到生意好壞的重要因素了。 消費者中80後占據主導,所以款式與質量很重要了,縣城建議做中檔產品。童裝2-12歲年齡段銷量大,中檔產品一般是店鋪面積每平方米需要800-1200元的貨物,冬季需要資金多些。 童裝店鋪選址非常重要,童裝屬於挑選性較強的產品,消費者習慣比較著購買,所以最好選在同類檔次集中的地方做。 如果你的店鋪面積較大,或者周圍缺少嬰幼兒用品,你都可以同時做的。如果附近其他家經營的嬰幼兒產品已經比較有優勢,建議你專業做好童裝。本身童裝店鋪經營產品可以包括0-16歲,能夠讓顧客一站式購物更好。QQ827691781
⑺ 給寶寶買衣服要注意什麼樂友孕嬰童店的童裝怎麼樣
給寶寶買衣服首先是質量問題 一般衣服為全棉的為主,
第二個品質等級在a類和b類衣服比較有保障。更加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衣服放在手背摩擦兩下感覺衣服 會不會粗糙磨到孩子的皮膚,
第三個孩紙經常走動最好穿寬松的衣服為主,偏運動風。而且一般圓領的衣服孩紙會比較喜歡,有領怕孩子會癢。
第四個衣服有選擇場地一般偏向斯文的雪紡裙都是逛有空調的廣場或者拜訪別人家,因為類的0裙子好看但是太厚小孩容易出汗。所以逛街家裡主要以運動為主。
第五每次買衣服觀察衣服標配和鏈子是否會刮傷孩子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