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服製作如何輕松學會製作交領上襦 引 來自漢服
典型襦裙的裁剪方法,本款襦裙採用交領、直袖的形式,下身搭配褶裙即可,採用外衣塞在裙內的形式,所以上衣兩側不需要開衩,下擺尺寸也較小。
② 如何給娃娃做漢服
給娃娃做漢服的方法如下:
1、准備剪刀不需要太大,小小的,還有尺子,台式縫紉機很多娃娘到後期會考慮入手一台小的縫衣機,兩三百可以的了,而且這種小小的縫紉機你會發現比自己用手要好用的多,而且手縫比較容易扎手。
2、水消筆,這個我們是可以在布上做記號用的,相當於以前的粉筆,這個一洗就會掉的了。紙板,紙板是你做衣服做的紙樣,然後根據裁剪好的紙樣裁剪布,然後在一起縫合在一起。
3、裝飾品。例如一些扣子蕾絲絲帶什麼的,可以買一點回來裝飾你做的娃衣。
4、給娃做衣服必要的一定要根據你的娃娃風格,比如是比較攻氣的妝容還是比較溫柔的,適合古風的還是歐式風格還是隨意點的,確定好風格以後就可以開始做了,我比較喜歡的就是古風的,因為比較簡單一點。
5、量好自己娃的所有尺寸,跟人一樣量好胸圍、腿長之類的,然後准備好的布料選擇喜歡的顏色開始用縫紉機拼接。
6、漢服做著其實是最簡單的,因為用到的布料會少,按紙樣裁剪布料,紙樣上面會有一條白邊,把白邊連著布料一起剪。
7、縫合兩邊的接袖,可以看到紙樣兩邊袖子都有一條線,剪紙樣的時候那條線也是要剪的,然後用線把兩塊袖子上的布料縫起來,縫位為一厘米。
8、接著縫合左右側衣前接片,縫位依然為一厘米,最後就縫合後中線(中線在衣服的前面中間和後面中間),縫位一厘米。
9、全部縫合完之後按照自己喜歡的顏色給娃衣上開始做裝飾,比如你的刺綉很厲害你可以選擇在娃衣上選擇綉上娃的名字。或者各種花朵都是可以的。
10、然後就是裙子,下裙其實做成跟漢服一樣的齊襦裙是簡單的需要圍合一周半,也就是說裙腰是娃腰圍1.5倍所以知道腰圍就知道我們的裙頭需要多長。
11、漢服的娃衣需要及地,所以就需要量從腰到腳跟的數據作為裙長,最重要的就是褶子,褶子決定了你下擺的波浪有多少個,才能做出那種腰身細、下擺寬大褶皺的效果,另外褶子也是計算布量的一部分。
12、一般的裙褶多為順褶,也就是這樣的,一個褶子,包括露出的褶子部分,和被捏合在地下的布量,所以我們說褶寬指的是這兩個部分。
我一般都是用自己的指頭,來做褶子。一般按照4分娃還是3分娃來看褶子需要多少。
13、在縫之前,新手最好用珠針把捏的褶別起來,一邊縫一邊拆,這樣不容易縫錯縫歪,然後拆一個縫一個。
14、縫的時候把折邊短的,面對面貼著裙正面,按折線縫制,然後把底下長的那邊翻到另一面,繼續在剛才裙正面的縫線,再縫一遍,剛好能把底下長出的裙腰縫合。
15、系帶按照腰圍,反面三邊只縫兩邊,一頭那邊做留口,翻到正面,就可以了。
做好之後給娃娃穿上就好了。
③ 漢服怎麼做
首先要看是制哪一種形制的漢服,說起漢服的形制有連裳制、上衣下裳制、通裁製這三種,還有就是款式、顏色、布料、配飾。
形制和款式可以選一些可以當常服的漢服,比如說:上衣下裳制的漢服而在這裡面也有很多種漢服比如說可以選一些:襖裙、半臂襦裙、褙子、交領襦裙、齊胸襦裙、齊腰襦裙、袒領襦裙、短褐、曳撒,而它又分好幾層比如說:齊胸襦裙分為里外四層分別是最里的內衣、其次的打底上衣和襯裙、再其次的上襦和下裙、最後的大袖衫和披帛。
顏色我是這樣分的明艷暗,內衣可以選白色的、打底上衣和襯裙可以選淺色的深色也沒問題這主要是看你的喜好、上襦是看你打底上衣的顏色是淺就選淺是深就深,下裙是看你後面的大袖衫來選撞色也沒問題!下裙要是有花紋就更好了、大袖衫的選色你看我前面說的我就不再說了最後是披帛你就選撞色的這絕對好看。
布料的選擇,內衣選棉布這主要是舒服、打底上衣和襯裙選蠶絲這樣會使漢服有光澤、上襦和下裙還有大袖衫披帛選那種薄薄的紗布會使人有著眼前一亮的感覺。
最後漢服做起來真的很麻煩,布料也很貴,做還不如買。
④ 怎樣做漢服!~~~
漢服製作方法——轉自漢網論壇
襦裙簡易裁法
(聲明:用這種方法確實能做出一套襦裙,我一直是這樣做的,但是……未必就是正確答案。所以,也希望有經驗的前輩對其中的錯誤能加以指正。)
這里貼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為合身型的交領短襦,寬度以人的胸圍大小為基準,長度僅過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長度到臀部或超過臀部的,下擺需加寬而成圓弧形,就不是圖(1)中的方形下擺了。當然也可以繼續採用這種剪裁法,但寬度須以臀圍大小為基準,這樣當襦束在裙內後,上身就會有太多多餘的布量),裙為圍合式半截長裙。
一、襦的裁法
交領襦的常見裁法有兩種。因為交領的緣故,前襟會重疊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難滿足
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這兩種常見的裁法都是由兩片布來組成一件襦。一種是後中破開法(如圖(1)所示),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後背正中。古畫中常見人的衣服後背正中有一道明顯的線,當是採用了這種裁剪方法;另一種是前襟補量法,即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右前襟,這種剪裁法的優點是縫合部位被左襟所掩蓋,衣服表面看不出來。這兩種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是通過調整肩袖部斜度來滿足前襟重疊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一片布即夠,不需要另外再裁開來,但因為我不是很了解這種方法,也就不詳說了。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01889.jpg[/img]
下面要介紹的是後中補量法(這是我經常用的方法,因為我覺得這種方法要更傳統一些)。
步驟一:開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幾個數據:胸圍、肩袖長、背長、衣長、袖緣寬、領邊寬、袖口止口、衣服下擺止口等。
胸圍:指衣服的胸圍而非人體的胸圍。它等於人體的凈胸圍+衣服松量。把軟尺水平狀通過乳峰點的位置測得人體的凈胸圍(注意軟尺要松緊適度),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決定,一般來說,松量4CM~6CM為緊身型(適合要求比較緊身的中衣或單穿的襦),8-10CM為合體型(可單穿或裡面再加一兩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寬松型,但這是對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裡面准備做夾棉,還要在各型的基礎上視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參考現代成人女子的凈胸圍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長:從脖子後隆起的那塊頸椎(也稱後頸點)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長裡面還包含了袖緣的寬度。長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慮到漢服袖長回肘的說法,可以做得更長一些),短袖除非想做半臂,否則建議最短只做到小臂中部,因為漢女服的講究是不露手,現代雖然可放寬些標准,但太短了也不雅觀。現代參考尺寸(只到小臂與手掌的交界處):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長:從後頸點量到腰部最細處。現代參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長:可以直接量,是從後頸點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寬的地方(因為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長加,一般背長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緣寬:隨個人喜好自定。至於是否要袖緣,一般來說,窄袖可無緣,大袖須有緣,中袖則有無緣自定。
領邊寬:隨個人喜好自定。但注意其寬窄比例要與人的臉型與身材配合,不可太誇張。如瘦小的人則不宜做太寬的領邊。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縫份)是用於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緣,止口1CM即可,如果無袖緣,那麼要留2~3CM。
下擺止口:2~3CM。
步驟二:開格,剪出一塊方形的布料或紙樣(圖(2))。如果是比較不容易變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變形的布料如雪紡真絲之類,最好先做紙樣。開格的大小為:長=1/4胸圍+肩袖長-袖緣寬+袖口止口;寬=(衣長+下擺止口)×2
開格後在布料(紙樣)上畫出以下幾條輔助線,輔助線的位置如圖(2),說明如下:
肩袖線:是襦前後部分的中分線(或者說對折線)
1/4胸圍線:這條線可確定後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圍線:這條線確定衣服的寬度
背長線:確定腰的位置
胸圍線:這條線通過胸部但並非通過乳峰點,可表示袖窿(袖子與衣身的交界線)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線的垂直距離為:凈胸圍/6+7CM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38607.jpg[/img]
步驟三:畫出衣身與袖子下方的線、後中線、領口線、左前襟線(圖(3))。
衣身與袖子下方的線:如圖所示。袖子下方的線與衣身的交界處宜在胸圍線與背長線之間,如果在胸圍線之上,則袖窿過窄,如在背長線之下,則袖窿過寬。這條線決定袖子的形狀,圖中僅為示範,至於是窄袖還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類的,由個人選取的款式決定這條線的畫法。須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後片的拼接。
後中線:後背正中的線。把圖2中的輔助線變為實線即可。
領口線:畫法如圖。AB長度=後領橫+(領邊寬-N)+M,其中後領橫=1/4頸圍=凈胸圍/20+2.9CM;M為領邊離脖子的寬度,M越大領口越大;N的大小為0CM~領緣的寬度,在M為0的前提下,它決定著領邊的角度,理論上,當N為0時,領邊剛好到頸側,當N等於領邊的寬度時,領邊則立起來包住頸部。但是,AB長度<1/2大肩寬(大肩寬是左右肩峰點的長度,測量時要通過後頸點)。後領深=1/3後領橫。
領口線與後中線的交界處須為直角,然後畫圓順的弧線經B點到C點。圖中C點為胸圍線到背長線間的左邊線上的任一點,但最高不能超過袖子下方的線與衣身的交界點,最低不宜低於背長線。B點到C點的弧線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處離BC的直線最好不要超過1~1.5CM。注意一整條線都要圓順流暢。
左前襟線:在BC弧線上作垂直線到下擺線上,垂直線離最左邊線的距離約為2~6CM(如果距離太大,兩側的衣縫會被拉得變形,如果太小,就不能靠衣襟的系帶來調節領口的大小與衣身的松緊)。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413799.jpg[/img]
步驟四:把布料(紙樣)沿肩袖線對折,畫出袖子下方與衣身的止口(1CM)(如圖(4)),然後把袖子下方線與衣身線剪出來(圖中陰影部分的外側線)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527603.jpg[/img]
步驟五:剪出衣片。把對折的布料(紙樣)打開,畫出後中線、領口線與左前襟線的止口(1CM),然後沿止口線外側剪開(如圖(5)。圖中箭頭表示與布料邊沿平行的經紗方向。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69242.jpg[/img]
步驟六:畫出第二塊衣片。把圖(5)中的布料(紙樣)反過來,覆在另一塊布料上,照這塊衣片的形狀剪出第二塊衣片。
步驟七:剪出領邊與袖緣(圖略)。領邊的長=圖(3)中領口線的長度×2,領邊的寬=(做好後款式所需的寬度+止口1CM)×2。袖緣的長=袖口長度+止口2CM,袖緣的寬=(做好後款式所需的寬度+止口1CM)×2
襦的剪裁完成。
二、裙的裁法
漢服傳統的裙是圍合式的裙子,裙由數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兩側有系帶(如圖(6)。裙片的數目不固定,因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數目越多,裙圍與裙擺的幅度才會越大。漢代裙式僅四幅,唐代一般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現代的布幅寬,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積而減少裙片的數目,現代圍合式裙子的裙片數一般為3~4片,但從傳統的繼承上來說,做漢式裙最好還是採用傳統的裙片數,如6、8、10、12片等。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716350.jpg[/img]
下面介紹裙片的裁法。這里介紹的裙片裁法為剪開法(借鑒現代裁剪法,非傳統方法,個人覺得這種方法比較方便),須做紙樣,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步驟一:開剪前先掌握以下數據: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裙圍、裙長。
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需要哪一個數據視基本款式而定。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應根據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圍、下胸圍、腰圍的數據。
裙圍:=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1.5~2倍+褶量+裙左右側增加的止口量(2~4CM)。其中倍數根據個人的行走習慣和布料的重量決定,走路時步伐越大,裙圍的倍數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圍的倍數則可略小些,但不能小於1.5倍,否則有會有走光的危險。褶量大小決定裙子褶襇的數量與大小,褶襇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這里不詳述。但要注意褶的數量與大小要根據布料的厚薄與人的體型來決定,因為褶襇會增加裙上部的體積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體型比較豐滿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適量的褶襇(適量的褶襇可以起到掩飾體形的作用,不過若布料較硬並且裙下擺較大能形成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襇)。
裙長:由款式決定。但裙長下方須到腳踝處,若裙長過短,露出襪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觀的。
步驟二:開格並剪好。開格大小如圖(7)。開格後在紙樣上畫出垂直的輔助線,數量2、4條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線為准兩邊對稱距離畫輔助線(如圖(8))。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823174.jpg[/img]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839716.jpg[/img]
步驟三: 放擺(如圖(9))。沿格中的輔助線剪開,最上方留一絲連著不要剪斷,然後覆在另一張較大的紙上,用大頭針之類定住中間的一片,把其餘幾片按相同的距離展開,展開的距離越大,裙片上方的彎曲度就越大,做成的裙子裙下擺也就越大,同時下擺起的波浪度也越大。這里也要根據布料的厚度、硬度來決定擺量的大小,布料越厚越硬,放的擺量就要適量,否則做出來裙下部的體積會過於龐大。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927182.jpg[/img]
步驟四: 沿上層放好的紙樣外沿,在下層的紙上畫出裙片的輪廓線(如圖(10)。注意裙片上方與下方的弧線都要畫得圓順,同時四個角要保持直角。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05952448.jpg[/img]
步驟五:畫好裙片的止口,裙片上方、兩邊都是1CM,下擺處為2~3CM,打好經紗方向線(如圖(11)),剪出來(圖(12)),裙片紙樣的做法完成。一般來說裙片的經線方向是與地面垂直的,也有經紗方向與地面成斜角的做法,這種做法可以形成比較柔和的波浪,但不宜用於太容易變形的布料以及會破壞花紋的布料。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1030671.jpg[/img]
[img]http://www.hanminzu.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181030944.jpg[/img]
步驟六:用紙樣在布料上裁出所需的裙片數。裁完後注意再用紙樣對照一下,因為裙片的邊是斜線,容易拉長變形,所以需要再對照一下原樣,把因拉伸而長出來的部份剪掉。
步驟七:裁出裙腰。裙腰長度=裙圍-褶量-裙左右側增加的止口量(2~4CM)+止口量(2CM)。裙腰的寬度自定。注意當裙腰的寬度增加到一定量時,裙腰也可像寬腰帶一樣,起到修正腰形的作用(最好裙腰採用比襦和裙片顏色略淺的布料)。但裙腰的寬度不宜大於腰與人體胸前肋骨最下方之間的距離(除非特別設計的款式)。
完成。
參考資料:http://www.shitouji.org/archiver/?tid-4645.html
⑤ 漢服製作大神教做該漢服,求詳細步驟或圖解,本人身高165
製作漢服需要准備:布料、剪刀、畫線粉筆,具體的製作方法如下所述:
1、首先准備一塊長一米五,寬一米的布,上下左右對折一下,具體見下圖。
⑥ 新手向:如何做一條漢服齊腰襦裙,裁剪製作時錄
製作步驟:
第1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步
齊腰下裙一般需要三至三點五米長的布
第2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步
把三邊捲起包邊…如圖
第3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3步
第三步就是打褶了(這需要計算褶子的大小)我打的是4cm褶……用尺子量好長度
第4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4步
在4cm處捻起,做褶
第5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5步
褶子下方要與前面一個褶子相接
第6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6步
注意:打褶的時候縫紉機踩到褶子一半長度即可,方便下一個打褶
第7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7步
如圖
第8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8步
打褶完成~
第9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9步
取另一布料或同類布料在群頭處比劃,得到所需的長度
第10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0步
裁剪,整理,熨燙如圖
第11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1步
裁剪系帶布料…可自己隨意搭配
第12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2步
系帶和群頭……系帶約一點五米左右長
第13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3步
縫紉,系帶
第14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4步
線要直
第15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5步
然後拿筷子或棍子翻翻翻~我用這個是因為這個東西離我最近……
第16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6步
翻呀翻
第17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7步
翻到系帶的頭頭要整理好
第18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8步
系帶整理好的樣子
第19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19步
熨過之後的樣子
第20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0步
把褶裙擺好
第21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1步
開始上群頭
第22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2步
群頭上好一邊翻過來是這樣的
第23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3步
然後上系帶
第24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4步
翻過來上
第25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5步
最後我們開始在前面的縫隙中車一次,把後面縫上……這一步要尤其仔細……因為…稍不注意群頭就會歪……很醜
第26步
一片式漢服齊腰/齊胸/下裙/中裙/褶裙製作教程 第26步
完成
⑦ 漢服中齊胸襦裙的製作方法、步驟
襦裙簡易裁法
(聲明:用這種方法確實能做出一套襦裙,我一直是這樣做的,但是……未必就是正確答案。所以,也希望有經驗的前輩對其中的錯誤能加以指正。)
這里貼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其中襦為合身型的交領短襦,寬度以人的胸圍大小為基準,長度僅過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長度到臀部或超過臀部的,下擺需加寬而成圓弧形,就不是圖(1)中的方形下擺了。當然也可以繼續採用這種剪裁法,但寬度須以臀圍大小為基準,這樣當襦束在裙內後,上身就會有太多多餘的布量),裙為圍合式半截長裙。
一、襦的裁法
交領襦的常見裁法有兩種。因為交領的緣故,前襟會重疊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難滿足
前襟布量的要求,因此,這兩種常見的裁法都是由兩片布來組成一件襦。一種是後中破開法(如圖(1)所示),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後背正中。古畫中常見人的衣服後背正中有一道明顯的線,當是採用了這種裁剪方法;另一種是前襟補量法,即兩片布的縫合線在右前襟,這種剪裁法的優點是縫合部位被左襟所掩蓋,衣服表面看不出來。這兩種方法之外還有一種是通過調整肩袖部斜度來滿足前襟重疊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只需要一片布即夠,不需要另外再裁開來,但因為我不是很了解這種方法,也就不詳說了。
⑧ 兒童古裝漢服裙怎麼穿、圖片,小孩子的古裝衣服穿法視頻
中國風服飾變得越來越流行,不管是現在年輕女性還是小孩子都喜歡穿中國的古裝漢服裙,因為不僅衣服好看,而且人們穿著氣質也會變得不一樣。尤其是現在兒童的漢服裙,款式各種各樣,有適合夏天穿的,也有適合冬天穿的,但不少兒童不會自己動手穿。那麼,兒童古裝漢服裙怎麼穿、圖片,小孩子的古裝衣服穿法視頻呢?
兒童的古裝漢服裙一般都是需要爸爸媽媽幫忙才能穿上,第一步先穿中衣,因為古人穿衣是以右衽為主,所以先系左側的中衣帶子,後系右側的中衣帶子,松緊程度按照個人舒適情況而定。第二步中衣先系裡面然後再系外面,下裙的穿法與中衣穿法順序一致,把中衣包圍起來,先系左側的帶子,再將裙子順著腰部纏繞起來,系住下裙外的帶子。第三步將系帶按著腰部的尺寸緊貼著下裙,可按照個人喜好適當繞兩圈或三圈後系緊,再幫一個蝴蝶結,這樣算基本完成了。
其實小孩子的古裝衣服穿法也不是很復雜,如果第一穿可能會比較麻煩一些,如果多穿幾次,可能也就幾分鍾就完成了,也可以參考以下的視頻方法。
⑨ 漢服製作教程
漢服製作教程如下,供參考:
1、計算數據。
首先需要計算一下所穿漢服人物的身材數據,比如袖長和衣長,還有腰圍這樣的衣服的數據,身高也要注意一下,然後在紙上記錄一下,免得直接製作,穿不上或者太小了都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了。
2、確定漢服類型。
在製作之前,先要想好做個什麼樣的漢服,漢服的類型是比較多樣化的,有襦裙那樣的,也有束腰的,當然還有明制或者宋制的,既然是初學者,那麼太復雜的肯定做不來,一般就是做那種上下兩件套的那種漢服更容易一些。
3、出手稿。
如果剛好是學的設計行業,那麼肯定會畫畫,先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先出一個手稿,然後看到哪個不合適在改改,如果會電腦繪圖的話就更好了,還可以上色,這就需要專業技能了。
4、准備布料。
製作漢服就是要准備合適的布料,看是要做哪種類型的漢服,然後選擇的面料就不一樣,有的漢服適合棉麻布料的,有的漢服適合輕柔布料的,這個都是要細細研究和考慮好的,免得做出來效果不理想。
5、准備機器。
初學者想要製作漢服的話,就需要有一台縫紉機,自己手動縫紉的話是非常漫長的,所以准備個縫紉機是很重要的,不僅僅可以提高效率,還可以提高質量呢。當然不會用的話還要學習一下用縫紉機。
6、講究細節。
根據自己的稿圖縫紉出來衣服之後,還要注意一下細節,比如說腰帶的款式花紋或者上半身需要配個什麼配飾,比如說那種衣襟掛墜就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還有如果是扣子的話,需要編個什麼樣好看的扣子,都可以弄一下。
⑩ 兒童齊胸襦裙怎麼穿
兒童齊胸襦裙怎麼穿
兒童齊胸襦裙怎麼穿,齊胸襦裙講的是漢服齊胸襦裙,對於剛入手齊胸襦裙的女生來說,可能會為它的的穿法有些頭疼,因為不知道齊胸襦裙的穿法。那麼兒童齊胸襦裙怎麼穿呢?
兒童齊胸襦裙怎麼穿1
齊胸襦裙怎麼穿系帶
1、系法一:兩片式齊胸襦裙。先穿後片裙,需將上襦系帶穿上裙子,然後圍著後背繞到胸前,並在胸前打結後系緊。之後將帶子繞一圈後系在前面,並且在胸前的位置再次打結。接著將前片裙齊胸上不圍到後面,將後片裙在胸前打的結蓋住,同樣的方法將系帶繞到背後並打結。
2、系法二:將帶子從腋下繞到胸前,並在五分之一的位置打結,然後將系帶做成麻花狀並繞到一側,然後按照同樣的方法在兩側打結,做成上圖的形狀即可。
3、系法三:按照系法二的步驟,繼續將繞好的帶子在麻花帶上纏繞,並且留下8厘米的長度,然後打成小結,兩邊都打成雙耳結即可。也可以將胸前帶子拉緊,在裙頭的中間系成蝴蝶結。
兒童齊胸襦裙怎麼穿2
齊胸襦裙怎麼樣穿不會掉
在穿齊胸襦裙的時候,一定要將兩片裙子完全的裹住,然後互相打結,並將系扣隱藏好,就可以避免它向下滑了,結一定要打緊,穿出來的效果才會比較美觀而且優雅。在選擇齊胸襦裙時也要注意,它有兩種款式,分別是對襟齊胸襦裙、交領齊胸襦裙,如果要比較主流的建議選擇前者。
齊胸襦裙可以當齊腰穿嗎
一般是不可以當齊腰穿的,因為齊胸的襦裙如果當齊腰穿,它容易拖地,但也有一些格子高的人可以這樣穿,前提是不是兩片式的,如果是兩片式的齊胸襦裙不要當齊腰來穿。
一、適合寶寶的漢服款式
(1)齊胸襦裙
組圖里的齊胸襦裙是一個容錯率比較高的漢服款式,如果是可愛好動的'小公主,那麼這樣的服裝款式是比較適合寶寶的。
並且現在也有將齊胸襦裙做成了連衣裙的款式,考慮到寶寶還沒有發育完全的原因,傳統的齊胸漢服可能會有些不方便,所以可可建議可以給寶寶選擇連衣裙款式,清新小巧,十分可愛。
(2)衣長盡量選擇短一些的
在穿漢服的時候,很多小姐姐都更偏向於裙長稍微長一些,因為這樣的漢服看起來仙氣飄飄,十分動人,惹得不少公子為其傾心。
但是在給寶寶選擇漢服的時候,裙長不宜太長,裙擺到腳踝的位置就可以了。
因為寶寶本來就比較好動,稍不留神就容易踩到裙擺摔倒,不要因為安全問題影響了寶寶一天的好心情。
(3)晉制漢服
除了齊胸襦裙以外,可可認為晉制漢服也是很適合寶寶的。
很多武俠劇里,那些雷厲風行的漢服款式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晉制漢服。
如果是男孩子的話,這樣的風格肯定深受他的喜愛,都覺得俠客很帥,畢竟對於男孩的浪漫來說,一是機器人,二就是俠客了。
經典的交領齊腰款式,穿在身上十分干練,不會有拖沓的感覺,滿足了男孩子想要成為武俠的夢想。
但是在給寶寶穿著晉制漢服時,要注意一個問題。
由於晉制漢服的袖子普遍比較寬大,所以在日常生活里可能會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若是在外出遊玩,去拍照的話,那麼這樣的漢服風格更會受到男孩子喜愛的。
二、大人的漢服怎麼選擇?
大人的漢服在選擇起來就比寶寶要簡單很多了,但是可可還是建議盡量與寶寶保持同一個風格,這樣兩人看起來才會更像親子裝。
媽媽的選擇會比較多,可以陪小公主穿齊胸襦裙,也可以陪男孩子圓一圓武俠的夢想。而爸爸的話,建議就選擇晉制漢服,和男孩子一同穿著的話,兩人都是仙風道骨,還真有父子兵上陣的味道。
並且在配色方面,有兩個建議。
第一是跟孩子穿同樣的配色,就好似把大人的漢服改小了套在了孩子身上一樣。
第二,孩子穿的顏色可以稍微豐富一些,飽和度更高一些,小孩子的俏皮可愛會體現的更明顯。
而大人的顏色則建議不易太鮮艷,穩重一點,如果和孩子一樣鮮艷的話,相互之間就沒有一個對比,搭配出來就不會有很好的效果,並且在可可看來,這樣和孩子像是有一個互動,比穿同樣的漢服會更好看。
總之,在給寶寶選擇漢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安全的問題,寶寶生性好動,很容易因為服裝所帶來的不便利而受了傷,所以在裙長和衣服寬度的選擇方面,要注意短一點,稍微修身一點,不要太過於寬松。
如果你已經心動了,那就趕快和家裡的寶寶一起穿上美美的漢服親子裝吧!
和孩子一起穿親子裝不僅吸引眼球,還能帶他從小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營造耳濡目染的優秀文化環境,長大了,會更有古典的氣質!
並且在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的同時,還能增強孩子對漢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畢竟同袍要從小抓起嘛。
兒童齊胸襦裙怎麼穿3
買回來的齊胸襦裙大部分是兩片式的,穿的時候注意順序。
1、首先穿上吊帶,這個是自己的衣服,如果裙子顏色淺或者感覺不安全可以穿。
2、然後穿上上襦,就是那件上衣,打結。
3、穿上裙子,要分清正反,短的系帶是後片,長的系帶是前片。將後片的短系帶拉至胸前打結。
4、將前片往上提拉,蓋住胸前的結,整理好裙頭,將前片兩端的長系帶分別拉至身後纏繞,一般兩圈,將系帶拉回胸前打結。這樣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
1、齊胸襦裙是一種開胸式的,所以說要把下面的齊胸襦裙套上來,再扎緊,一定不能讓這個齊胸襦裙掉下來就可以了。要不然就爆光了。
2、一片式齊胸破群用料比較省,上身後也很纖細,所以想買齊胸的朋友可以入手這款。唯一的缺點就是斜角拼接的裙子上身後,有些地方拼接線是斜的,片幅越少斜度越大,強迫症的人可能會看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