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裝穿搭 » 大小孩童裝陳碩哪裡人
擴展閱讀
皮帶磨損怎麼補 2025-05-15 10:00:37

大小孩童裝陳碩哪裡人

發布時間: 2022-06-29 15:50:29

Ⅰ 陳碩貞歷史真有其人

陳碩貞,又名陳碩真,睦州青溪縣(今浙江淳安境內),巾幗女傑。於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眾起義,自封為「文佳皇帝」。最後雖然被鎮壓了,但因她開天闢地般的壯舉,現代史學家翦伯贊稱她為「中國第一個女皇帝」。
歷史介紹
陳碩貞自幼父母雙亡,和一個妹妹相依為命。姐妹倆歷經世間風霜雨雪,嘗遍人間辛酸苦辣,姐妹倆一直熬到妹妹被鄉鄰收養,陳碩貞到一鄉宦人家幫工,這才能吃上一頓飽飯。清溪山高谷深,河道交錯,物產十分豐富,正因如此,朝廷在此徵收的賦稅也很多,搜當地百姓負擔十分沉重。
這一年,清溪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災,朝廷不但不開倉賑糧,還照樣徵收各種賦稅,導致民不聊生,賣兒鬻女,流離失舍,餓殍載道。陳碩貞看到鄉親們的苦難景象,想到自己也曾得到過鄉親們的幫助,於是不顧自己安危,偷偷打開東家的糧倉救濟災民,結果被東家發現,捆綁起來,打得遍體鱗傷、死去活來,眾鄉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當天夜晚,眾多鄉親自發組織起來,沖入關押陳碩貞的柴房,將其救出,為逃避官兵的搜捕,陳碩貞逃入深山之中隱跡,裝扮成一位道姑,療養身體。
陳碩貞在養傷期間,覺得只有推翻朝廷,才能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陳碩貞決定利用道教來發展信眾,作為以後起義的力量。她先是散布一些消息,說自己在深山遇到了太上老君,並被收為弟子,並向大家展示她所學到的種種法術,因為鄉民希望她成仙後能更多的為民造福,對陳碩貞「升仙山受仙法」的說法深信不疑,過了一段時間,她又宣稱,自己已經得到了太上老君的神諭,馬上就要羽化登仙了。但這時,有人向官府告密說:陳碩貞成仙升天是假,圖謀不軌是真。於是官府派人四齣搜尋,將陳碩貞抓了回來,並以妖言惑眾圖謀不軌之類的罪名將案件上報上司,幸好眾多鄉親積極籌措資金,打通了關節,這才使得陳碩貞無罪釋放。經歷這次風波後,陳碩貞覺得官府已經注意到了自己的行為,若不盡快起義,恐怕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猛虎歸山,蛟龍入海,自然就會掀起一場風浪。陳碩貞有一位親戚叫章叔胤,他積極支持陳碩貞的起義計劃並做了大量的宣傳組織工作。章叔胤對外宣傳說,陳碩貞已從天上返回青溪,現在她法力無邊,變幻莫測,可以召神將役鬼吏。這說法一傳十,十傳百,愈傳愈玄,方圓百里的百姓無不對陳碩貞頂禮膜拜,陳碩貞的每一句話都是神語仙音,足可令信徒赴湯蹈火而不辭。
眼看信徒發展的人數差不多了,公元653年十月,陳碩貞正式宣布起義,與官府進行對抗。她仿照唐朝官制建立了政權,任命章叔胤為僕射,總管各項事宜,而她自己則稱為「文佳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參加農民起義的婦女不計其數,但做領袖的婦女卻寥若晨星,而做領袖且又稱皇帝的婦女,則只有陳碩貞一人,從這一點上講,她作為農民起義領袖,無疑是最具有魅力和魄力的一個。
陳碩貞發動起義後,得到當地人民的廣泛擁護,青溪人童文寶首先率眾響應,在很短的時間里,義軍就發展到幾千人,為壯大力量,陳碩貞和章叔胤兵分兩路,章叔胤領兵攻佔桐廬,陳碩貞自己率軍兩千攻佔睦州治所及於潛(今浙江昌化東南)。睦州各地的百姓群起響應,起義軍很快發展到數萬人。陳碩貞能夠以區區兩千人馬就攻陷睦州首府及所屬諸縣,頓時朝野震動,為了將義軍剿滅,朝廷對起義地區實行封鎖,嚴格控制人口流入義軍,所有進入睦州地區的人員一律受到盤查,就連僧侶也不放過。
為了打開局面發展力量,陳碩貞乘勝進攻安徽,攻打歙州(今安徽歙縣)。但由於歙州駐軍防守嚴密、抵抗頑強,陳碩貞手下雖有幾萬人,但大多是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普通百姓,又沒有攻城器械,歙州久攻不下。
不得已,陳碩貞從歙州撤出,改變原來集中兵力進攻的方法,制定分路出擊,採用運動戰與襲擊戰結合的方針,打擊敵人擴大勢力范圍。在此方針下,陳碩貞命童文寶統兵四千,掩襲婺州(今浙江金華)。童文寶率兵進入婺州後,與官軍遭遇,變掩襲成強攻。
這時,擔任婺州刺史的是崔義玄,此人身經百戰,頗有智謀。崔義玄在城中聞報警報,立即召集文官武將,准備發兵抵抗,官員們卻懾於義軍的聲威,紛紛說:「陳碩貞有神靈護衛,敢與其兵對抗者,無不殺身滅門,還是迴避為上」。絕大多數人不願前去。這時,一個叫崔玄籍的司空參軍卻說:「順天心合民意的起兵,有時尚且不能成功,陳碩貞不過是個有點法術的女人,一定堅持不了很久」。崔義玄聞聽此言,大喜過望,立即命崔玄籍為先鋒官,他自己統率大兵跟進。
陳碩貞聞知童文寶在婺州受阻,帶領主力來到婺州支援,參戰的義軍達數萬人。義軍雖然在人數上占優勢,但起義才一個來月,戰士未經訓練,戰鬥力有限,過去能克州陷府,憑的是聲威和拼勁,如今聲威和拼勁雖在,但面對訓練有素,指揮得當的官兵卻有些力不從心。
兩軍在婺州境內僵持著,陳碩貞為打破僵局,改變客地作戰,敵情不熟等不利條件,不斷派出間諜,剌探敵情,有一次僅被唐兵擒住的間諜就達數十人。而崔義玄這邊也沒閑著,向四方發出了求援。
就在兩軍僵持之際,一天晚上,忽然有一顆隕星墜落在陳碩貞的大營中。崔義玄立刻大造輿論,說這就是陳碩貞的將星隕落,陳碩貞必死無疑。崔義玄統帥的軍隊頓時軍心大振,而陳碩貞一方的士氣則大大低落。
公元653年十一月底,揚州長史房仁裕的援軍到達婺州,與崔義玄前後夾擊義軍。戰斗情況相當慘烈,參戰的數萬義軍,最後除一萬多被俘外,其餘大部戰死。「文佳皇帝」陳碩貞及僕射章叔胤在戰斗中被俘,最後英勇就義。
當然,當地百姓不肯相信陳碩貞的死,他們編造了一個傳說,說當起義軍最後被圍困在一個山頭上時,陳碩貞立馬山頭,回顧左右,義軍已經所剩無幾。她揮舞雙劍,准備再沖下山來。房仁裕和崔義玄指揮官兵萬箭齊發,山上頓時箭如雨下,陳碩貞舞動雙劍,遠遠看去只見兩團白光,護著全身。但官兵的箭輪番向那兩團白光射去,最後,陳碩貞胸腹連中數箭,兩團白光漸漸收斂了。就在官兵一擁而上,想抓住陳碩貞時,忽然天邊飄來一朵彩雲,一隻巨大的鳳凰降落在山頭,嚇退了官兵,然後載上陳碩貞騰空而去。於是,那山現在就叫「落鳳山」。
陳碩貞的事業在婺州終結了,雖然她從起兵到兵敗身亡,不過一個多月時間,但是東南震動,影響極大。她自稱皇帝,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後來武則天稱帝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她的影響。今天我們在青溪的「天子基」、「萬年樓」等遺跡中,似乎仍可找到當年的「文佳皇帝」的影子。

Ⅱ 在《因法之名》中陳碩是如何從邊緣人物,逆襲為一道靚麗風景線的

劇中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改變自己命運,改寫人生,同時這部劇反映的是社會現狀問題,很值得深思。

陳碩就像《射鵰》中的黃蓉,三分正七分邪。正是他性格中的三分正驅使著他決定干這么一件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會做的事情,即便心裡拒絕了一百次,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雙腿,不知不覺的開始跑起來了。

反而像陳碩這樣一個渾身毛病,毛毛躁躁的人物上所體現出來的那種有點市儈,甚至有點瑕疵的正義感,讓人覺得真實,而且很容易就被其感動了。

而這份最質朴的情愫是最感人至深的,也是人性中最閃耀的部分!陳碩這個角色也是千千萬萬普通觀眾活生生的寫照,因為他們從陳碩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影子: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顆熱血,一顆正義之心,只是被繁瑣忙碌的生活所掩蓋了。

陳碩的扮演者王驍他簡直把這個角色演活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王驍賦予了陳碩這個角色靈氣,在很多人眼裡陳碩就是該劇的演技和能量擔當,也是該劇的笑點擔當。

因此可毫不客氣是王驍扮演的陳碩讓這部《因法之名》大放光彩,讓這部冰冷,沉悶,甚至有點距離感的作品有了溫度,更加接地氣了。很多觀眾都相信陳碩這個人物,他就是我們身邊一個極其普通的年輕人。

Ⅲ 復旦陳碩人品怎麼樣

好。陳碩,復旦大學經濟系教授,研究興趣主要集中於發展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史及應用微觀計量經濟學,人品誠實守信,樂於幫助學生,人品很好。

Ⅳ 陳碩真是唐朝皇帝嗎

  1. 陳碩真不是唐朝的皇帝,是唐代浙東農民起義軍女首領。

  2. 簡介:

    陳碩真(公元620年—公元653年),睦州雉山梓桐源田莊里(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梓桐鎮)人,早年喪夫,有些書上又寫作陳碩貞,唐代浙東農民起義軍女首領。

    永徽四年(653),浙江一帶農民不堪官吏貪求及豪強逼掠,陳碩貞與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縣的覆船山六甲嶺山組織農民起義,自稱文佳皇帝,以叔胤為僕射。隨即遣叔胤率眾趁夜襲占桐廬(今浙江桐廬西),自引兵2000攻克睦州、於潛(今臨安西),攻歙州(今安徽歙縣)不克;其將童文寶領兵4000攻婺州(今浙江金華),為官軍所阻。時唐廷命揚州刺史房仁裕發兵南攻,婺州刺史崔義玄等率兵北進,義軍在下淮戍(今桐廬東北)與崔義玄部遭遇,大潰,被殺數千人,退至睦州境,又有萬人相繼投降官軍。十一月,房、崔兩部會合,義軍終因寡不敵眾而敗,陳碩真等被俘殺。

Ⅳ 王驍:司命讓他為人知,陳碩讓他火了,四十而立的他熬出了頭了嗎

《因法之名》唯一讓人覺得驚喜的是陳碩,這個看似「痞里痞氣」的「三流」律師,其實是最真實的人性寫真。

Ⅵ 陳碩的個人簡介

1991.9-1995.7 大連理工大學 環境工程專業 本科
1995.9-1998.4 大連理工大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碩士
1999.3-2004.9 大連理工大學 環境與生命學院 博士
1998.4-今 大連理工大學 環境與生命學院 講師
1999.12-2001.1 韓國Po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訪問學者
2002.12-2003.6 奧地利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訪問學者

Ⅶ 歷史上的三位女皇之一陳碩,為何被人扒光衣服,最後屈辱自盡

因為陳碩並沒有太大的能力與當時的政府對抗,所以被抓住後受到了羞辱然後自盡。陳碩的一生也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她是比武則天更早出現在歷史上的一位女皇,但是卻結局悲慘。今天就帶大傢具體了解一下這位女皇。

陳碩在位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個月。陳碩失敗之後自然是被抓了起來,因為是作為起義的領袖所以也受到了極大的屈辱。士兵為了羞辱她甚至扒光了她的衣服並且還將她遊街示眾。結束後有獎陳碩關入了監獄中,但是受到了那麼多屈辱的陳碩自然沒有了活下去的念頭,所以最終選擇了在監獄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陳碩的結局相比較於武則天確實有些悲涼,不過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她的力量太薄弱了不足於抗衡。

Ⅷ 歷史上的陳姓名人有誰

有陳勝、陳壽、陳霸先、陳子昂、陳友諒等。

1、陳勝

陳勝(?—前208),字涉,秦末陽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一說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南)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他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

不久後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後被秦將章邯所敗,遭車夫刺殺而死,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後,追封陳勝為「隱王」。

2、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3、陳霸先

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今浙江長興)長城下若里人,祖籍潁川(今河南禹州),漢太丘長陳寔之後,南北朝時期陳朝開國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早年擔任新喻侯蕭映(梁武帝侄子)傳令吏,受器重。大同十年(544年),廣州兵亂,蕭映被圍,陳霸先一戰解圍,受梁武帝矚目。次年,受任為交州司馬,前往交州討伐李賁等人。

侯景之亂,陳霸先得知都城被圍,立即准備赴援。大寶三年三月,在建康摧毀侯景勢力。陳霸先奉命鎮守在京口(今江蘇鎮江),王僧辯鎮守在建康。梁承聖三年(554)九月,梁元帝被西魏所殺。

陳霸先與王僧辯迎梁元帝第九子蕭方智至建康,准備稱帝。承聖四年,北齊派兵南向,護送貞陽侯蕭淵明即位。

九月,陳霸先在京口舉兵,除去王僧辯,把蕭淵明趕下台,蕭方智登基稱帝。陳霸先總攝梁朝軍國大事,分別於紹泰元年(555)底和太平元年(556)六月,先後擊潰北齊兩支武裝力量的大規模進犯。

後進爵為公,拜丞相、錄尚書事、鎮衛大將軍,進封義興郡公,拜大傅;又進位相國,總百揆,加九錫,封陳公,尋進爵為王。

太平二年(557)受梁禪稱帝。永定三年(559年),陳霸先去世,在位三年,享年五十七歲。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萬安陵。

4、陳子昂

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0)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陳拾遺。

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24歲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女皇武則天重視,授麟台正字。後升右拾遺,直言敢諫,曾因「逆黨」反對武後而株連下獄。

在26歲、36歲時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頗有些遠見。38歲(聖歷元年698)時,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陳子昂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

其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

陳子昂與司馬承禎、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5、陳友諒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農民起義領袖,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鳩州,殺徐壽輝,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

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姓

Ⅸ 抖音姑娘別回頭就讓這昨夜醉酒的人吶是什麼歌完整歌詞

歌名:《當我要走的時候》

演唱:陳碩子

作詞:陳碩

作曲:陳碩

歌詞:

就在我要走的時候, 你緊緊攥著我的手

道一聲珍重, 下次不知道何日再見了

就在我難受的時候, 你緊緊靠在我胸口

說一聲再見, 再見不會是永遠

就讓這時光別停留, 就讓這姑娘別回頭

就讓這昨夜醉酒的人吶, 不再淚流

就讓這時光別停留, 就讓這姑娘別回頭

就讓這昨夜流淚的人吶, 不再難受

就在我要走的時候, 你緊緊攥著我的手

道一聲珍重, 下次不知道何日再見了

就在我難受的時候, 你緊緊靠在我胸口

說一聲再見, 再見不會是永遠

就讓這時光別停留, 就讓這姑娘別回頭

就讓這昨夜醉酒的人吶, 不再淚流

就讓這時光別停留, 就讓這姑娘別回頭

就讓這昨夜流淚的人吶, 不再難受

就讓這時光別停留, 就讓這姑娘別回頭

就讓這昨夜醉酒的人吶, 不再淚流

就讓這時光別停留, 就讓這姑娘別回頭

就讓這昨夜流淚的人吶, 不再難受

就在我要走的時候

Ⅹ 古代陳碩貞都受了什麼刑

受裸刑而死,隋末巾幗女傑陳碩貞於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眾起義,自封為「文佳皇帝」。陳碩真是當地百姓的崇拜對象。後來起義失敗了,陳碩貞被俘。

在遭處死的時候,唐軍為了破壞其在百姓心目中的極高威望,行刑時剝光了陳碩真的衣褲,使她一絲不掛地跪在秋風之中,以供廣大圍觀者對女性胴體的欣賞,這對於任何女性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隨之,劊子手又當眾對她實施凌辱,然後,割去其雙乳,想以此來摧毀其意志,但是,陳碩貞對於劊子手的種種暴行卻毫無畏懼,挺直了自己赤裸而堅強的身軀,欣然的向死亡走去。

裸刑是中國古代史上針對女性,把女犯的衣服剝光後處刑,是統治者最卑劣最下流的刑罰,除了貶低其身份之外還額外起了一個羞辱的作用。

在「穿衣文化」的世界觀形成後,中國人便開始以裸體為恥了,裸刑處決在奪去犯人生命的同時也在貶低他的身份,侮辱他的人格,尤其是把女犯的衣服剝光後處刑。

中國婦女的地位一向低微,犯下死罪的女人更為世人所不齒,因此將她們裸身處決不但不會認為有傷風化,反而往往為官方和民間所接受。北魏孝文帝第一次在刑法中明令禁止「裸形處決」,可惜傳統的力量總是可怕的,這條尊重人權的法規在孝文帝死後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紙空文,之後歷代王朝仍然使用去衣裸刑。

雖然「裸形處決」對婦女來說也是難堪之辱,但畢竟可以「一死了之」,但統治者還有更卑劣的手段——杖刑,杖刑不是死刑(也有活活打死的情況),婦女還不得不繼續忍受來自周圍的冷眼和嘲笑,這對她們的傷害甚至比凌遲所造成的痛楚還要深。無賴子弟終日圍觀,撫摸挑逗,嬉笑取樂。婦女羞辱難耐,有的當場碰死。

(10)大小孩童裝陳碩哪裡人擴展閱讀

陳碩真(620年—653年),一作陳碩貞,睦州雉山梓桐源田莊里(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梓桐鎮)人。唐代浙東農民起義軍女首領。

早年喪夫。永徽四年(653年),浙江一帶農民不堪官吏貪求及豪強逼掠,陳碩真與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縣的覆船山六甲四十八黨(今白際山脈主峰擱船尖雲心寺)組織農民起義,自稱「文佳皇帝」,以章叔胤為僕射。

隨即遣叔胤率眾趁夜襲占桐廬(今浙江桐廬西),自引兵2000攻克睦州、於潛(今臨安西),攻歙州(今安徽歙縣)不克;其將童文寶領兵4000攻婺州(今浙江金華),為官軍所阻。

時唐廷命揚州刺史房仁裕發兵南攻,婺州刺史崔義玄等率兵北進,義軍在下淮戍(今桐廬東北)與崔義玄部遭遇,大潰,被殺數千人,退至睦州境,又有萬人相繼投降官軍。十一月,房、崔兩部會合,義軍終因寡不敵眾而敗,陳碩真等被俘殺。

傳說,陳碩真與後來當了武周皇帝的武則天還有一段情和怨。

那是在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三月的一天。天高氣爽,春和景明,京都長安城裡的一班紈絝子弟來到了城西十五里的名勝古跡感業寺踏青。這班人見到了寺中一位漂亮的小尼姑,便垂涎三尺,上前調戲。小尼姑的哭喊聲被寺中的慧覺尼姑聽到了,見這班人對小尼姑欲行非禮,不由「惡從心頭起,恨向膽邊生」,猛喝一聲:「大膽狂徒,佛頭凈地,休得無禮!」

棍隨聲出,一個騎馬蹲襠式,手中柴棍便向這班潑皮橫掃過去,「嘩」的一聲,就撩倒了十幾個,余者目瞪口呆、手足無措。慧覺厲聲斥責道:「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作此醜行,豬狗不如,下次膽敢再犯,姑奶奶決不輕饒,還不快滾!」這班紈絝辮子如逢赦令,紛紛抱頭鼠竄。

這被解救的小尼姑原來就是被唐太宗李世民臨幸過的武則天武才人,她是遵從太宗遺命,在永徽元年(650年)正月來到這皇家尼庵削發為尼的。

慧覺尼姑就是陳碩真,唐貞觀年間才十五歲的她就得到異人傳授,學會了兵法和武藝。十九歲那年,為了解救同鄉一個打抱不平殺了狗財主的後生章叔胤而受到官府的通緝。於是她女扮男裝,隻身前往在揚州城裡開木材行的舅父處避難。

陳碩真飢餐露宿,受了千辛萬苦,步行到楊州,一打聽,才知道舅父的木材行已被知府的妻弟強行霸佔了,舅父已在三年前攜家北上,到京都長安城裡謀生去了。陳碩真風塵僕僕,整裝北上,一個月後,經多方打聽,才打到了這位曾在家鄉辦過義學、樂善好施、闊別多年的親人。

舅父見外甥女長得英俊高大、一付男兒模樣,且又雄才大略、武藝超群,心中大喜,主張陳碩真隱姓埋名,到皇家尼庵感業寺以帶發修行掩護,積極進行農民大起義的各項准備工作,舅父交遊廣、熟人多、閱歷深,自願為外甥女南下北上,聯絡四方豪傑、結識各路英雄,成了農民義軍的無名英雄。

武則天不僅天生麗質,而且博學多才;陳碩真武功絕倫,又富有正義感;倆人心意相投。武則天受欺凌被解救的事發生後,倆人更加親密無間,背著人以姐妹相稱。

這年冬天,武則天的光頭上已長出披肩青絲。一天,高宗皇帝李治派大內總管到感業寺宣召,迎她回宮。臨行前夕,姐妹倆作了徹夜長談,她們從佛門談到農事,從國家前途談到個人抱負。晨曦初露,迎接昭儀的車駕來到了感業寺,登輦前,姐妹倆千叮嚀萬囑咐,依依惜別。

陳碩真對武則天細語曰:「兩年後東南有戰事,即姐所為也,望妹不以姐為不忠,給予贊助。」武則天略作沉思,微微含首,姐妹灑淚而別。

後來感業寺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個是後來被陳碩真拜為僕射的章叔胤,另一位是日後被封為大將軍的童義寶,他們向陳碩真詳細地報告了三年來為起義所作的各項准備工作,認為時機已經成熟,請陳碩真立即南下,領導起義。陳碩真讓他倆先行出發,她自己對京城的內線工作作了布置,便於春節前趕到了田莊里。

陳碩真率眾數萬,在田莊里舉行起義。就在陳碩真全力抗擊揚州刺史房仁裕和鶩州(金華)刺史崔義玄的聯合進攻時,曾派潛伏在京城「內線」通過「關系」為武昭儀送去一封信。然而,「胸懷大志,別有所圖」的武則天卻置之不理。後來起義失敗,陳碩真在睦州受刑前責怪武則天「義妹不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碩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