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學旗袍秀基本步該怎麼走
(一) 腳,一位站好,發力點在股直肌(大腿前側的這塊肌肉),先有他發力,帶動大腿起來,大腿帶動小腿,經過屈膝掩膝,向前邁出。 這里要注意幾點:
旗袍步 要演繹得端莊大方,我們的發力點不能再胯部,而在股直肌這塊肌肉,要稍稍屈膝掩膝,為什麼模特步叫貓步?就是說,我們在行走時,兩條腿是交錯的,兩腳始終都在一條線上,所以叫貓步。在行走時,注意三個字:伸、蹬、跟。我們抬起的這條腿叫動力腿,腳尖向前伸;後面這條主力腿一定要撐直,腳掌輕輕用力向前蹬,千萬不能屈;身體緊跟向前移動;左右輪換,以此類推。
動力腿帶動小腿,一定要經過屈膝後掩膝,那你腳抬起走出來後,步態就是交錯的,即兩腳始終交錯在一條線上的!
要注意,因為旗袍叉開得比較高,所以,腳不要抬起得太高,腳離開地面最多一寸左右,但也不能順著地面拖過去,這樣走起來就比較秀美。
(二)手位
旗袍步手型是秀長型的。三指合攏,食指稍稍分開,拇指內靠,這樣從各個角度看,手型都比較秀長。
走時靠腿,走起來手擺動靠胳膊肘擺動,向前走時手不要擺太高,向里送一點點,向後擺時注意,你的腋下胯旁一定要有些輕微的摩擦,否則,走起來就很鬆弛,要走得更美更有韻味,手一定要稍稍往裡送一點點。肩、手、腕、指四部位都放鬆,感覺就很秀長秀美!
(三)表演旗袍秀 旗袍舞時,一定要注意十二個字要求:
端莊大方 文靜高雅 雍容華貴。
把你的氣質和服裝融為一體,美就產生了,帶給觀眾是美的享受!
旗袍步旗袍秀的站姿歸納為十二個字:
挺而不僵 柔而不懈 亭亭玉立
1. 目光向遠方望去,彷彿看到藍天白雲大海
站姿歸納為五個字
收:收緊腹直肌和腹鈄肌。
立:要立胸腰,不要挺胸!
提:提臀,提氣。
松:肩胛骨的力往下沉放鬆,不聳肩
沉:腳踝骨以下力向下參透,以上的力向上拔,給人亭亭玉立的感覺。
2. 八個方位
一點位:站立的正前方。
二點位:右肩鈄前方
三點位:右肩的朝向
四點位:右肩鈄後方
五點位:正後方
六點位:左肩鈄後方
七點位:左肩的朝向
八點位:左肩鈄前方
3. 旗袍秀 旗袍舞的十個基礎腳位
1).正步腳位:雙腳並攏腳後跟靠在一起,腳尖外開
2)小八步位:左腳向八點位,右腳向二點位
3)分 步 :雙腳與肩同寬,不要太開或太攏
4)模特一位:左腳向一點位,右腳向二點位。
5)左一步 :左腳向左側平開一步,同時用有胯帶右肩稍稍扭一點腰,目光在八點位和一點位之間,兩手自然下垂。
6)右 一 步 :與左一步相反
7)左 靠 步:用左腳膝蓋掩住右腳膝蓋的三分之一,整個中心向上拔!
8) 右 靠 步 :與7左靠步相反
9)後 墊 步 :重心在左腳,右腳三分力,整個中心向上拔!
10)前墊 步:重心在右腳,左腳三分力,整個中心向上拔!
② 漢服和旗袍可以選同樣的音樂嗎
摘要 親,可以的噢
③ 哪些舞可以穿古裝,我喜歡古裝,穿著古裝可以跳哪些舞PS:最好是穿漢服跳的
採薇、禮儀之邦、桃夭、驚鴻舞、西洲曲、相和歌
其實大部分古典舞都可以
④ 斜著身體轉圈怎麼轉 有些漢服舞的動作
漢服的舞蹈動作其實沒有強勢的硬性規定,主要講求的是意境和神韻。漢舞的轉圈動作有些底子的基本會即興起舞,一個人一種風韻,每個人的感覺都不同。
簡單的動作(譬如向右轉或者左轉隨意)雙肩放鬆下沉,左手上舉,右手側平舉,兩手之間約120°左右,右手手腕壓低,雙手手臂放鬆,手指成微蘭花狀,頭輕偏向一側(不要偏得太大,要不然別人還以為你頸椎有病),腰部放鬆,身體微後傾,旋轉。
⑤ 想知道漢服吧和旗袍吧到底怎麼回事
我喜歡漢服,也喜歡旗袍。個人認為也許是有誤會。作為整個中華民族。漢服和旗袍都可以競爭成為國服。但就我們漢族而言,那我們的民族服裝就肯定是漢服了。就沒有什麼好爭辯的。
⑥ 旗袍 舞蹈
有一個爵士舞,叫《蒂恩貓舞》,你去看看吧。
⑦ 有什麼舞蹈是穿旗袍跳的
《茉莉花開》(女子三人舞)、《鏡中緣》(男女雙人舞)、《家·梅表姐》(女子獨舞)、《胭脂扣》(女子獨舞)這些都是穿的旗袍```
⑧ 漢服古風舞蹈怎麼編排
不是的。古典舞所用的服裝不僅不局限於漢服,甚至不局限於古典服裝。
古典舞源自於戲曲、武術等古典素材,形成了一種古典風格的特殊舞種,但是,既然成為一種舞種,並不是只限於古典題材的舞蹈,而是可以適用於幾乎所有題材的內容,比如現代民間的扇子舞,茉莉花,漁家兒女情等,都可以用古典舞的形式表演。
⑨ 跳古風舞,除了漢服和旗袍還能穿什麼 (新成立了個漢服社,特別煩,
可以用古裝啊。古裝和漢服畢竟有差距,而且古裝更具藝術特色,應該更適合跳舞,跳出來也比較好看。再不行可以用根據古風圖做衣服,游戲一類的同人服裝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