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中國人很少穿旗袍呢
不能這么說,其實旗袍在中國是比較正式的場合才穿的,不少的婚禮,新娘子就是穿旗袍的。
就好像日本,和服,他們一般在結婚、慶典等等才多穿,還有一些是比較傳統的人才穿。年青一輩的人都比較少穿和服的。
服裝的潮流是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來定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沒必要要求每個民族的習慣都一樣吧。而且對於一些少數民族來說,還可能不知道有旗袍這種服裝,他們穿的是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服式,但他們也是中國的一分子不能說不愛國。
就好像說,不穿和服的日本人,不是真正的日本人,不穿韓服的韓國人,不是真正的韓國人一樣。
另外,按旗袍的特點來說,的確是比較華麗的服裝之一,婚嫁,接待場合很用,但對於一般平民來說,我個人認為不好說能成為主流,因為旗袍的本身設計容易也爆光大腿(我太out了),瘦和胖的人一穿,我要吐白沫了。個小矮的人不好看,太多太多的要求了,所以說,不同的人要根據自身特點穿合適自己的衣服。
女人穿旗袍,男人穿龍袍和馬褂。
Ⅱ 復興漢服就復興漢服,為什麼要抵制旗袍
沒有都抵制旗袍吧,只是有些人不喜歡而已,我就挺喜歡旗袍的
Ⅲ 漢服復興為什麼有少數民族反對!我們要復興的是漢服,又不是復古!他們幹嘛反對,憑什麽只有他們少數民族
漢族復興根本沒有什麼人去反對,只要你在界限之內,現在有極少數人開始有大民族主義傾向,這樣不好,但是還沒有聽說誰反對復興漢服的,可能有人說穿著不方便吧,那也不是少數民族反對的,你這個標題就是想像代入,少數民族也有開始穿西裝的,甚至有開始試著穿漢服的,這不代表什麼,穿什麼衣服是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只要不違反一些場合的規定,合適就好。
Ⅳ 漢服已經被淘汰不符合時代潮流了,完全比不上唐裝旗袍中山裝,為什麼還要復興它,,
我不知道題主是糊塗還是裝糊塗,抑或別有用心。
所謂唐裝,乃是由清朝的服飾長袍馬褂變化而來,說白了,是某少民的服飾,那不是漢族人的服飾。漢族人的服飾因為被清統治的原因,被迫丟棄了,所謂剃發易服你不會不了解。這在17世紀中期是多麼大的政治啊。
第二,唐裝旗袍流行也有其政治原因和歷史原因,但是隨著我們國家從一百多年來的積貧積弱到而今逐步強盛,我們要求找回自己民族的主體性,這也是情理之中。而服裝是很重要的一個符號,通過這個符號,我們加強自己的民族主體性,於國家進步絕對是好事。如果說民族服裝不重要,你讓日本人韓國人扔掉自己的民族服裝穿唐裝旗袍試試?
Ⅳ 漢服能復興嗎,復興的幾率有多大
絕對可以復興成功
但那隻是時間關系。
先從復興者角度來說,03年王樂天第一個穿上漢服,走到街頭,短短8年,已從當年的幾百人,成為50000之多。
再者,ZF06年承認,漢族的服裝是漢服,現在需要的只是普及。
近期,溫XX已經說了,中/國要成為文化強國;註定了漢文化的復興。
從國際角度來說,中國目前形勢很像前蘇聯
而蘇聯解體是因為美國,美國有錢,能打仗。而美國現在沒錢,短期內不可能打起來
給了我國發展的時間,而有物質,精神上也會富裕,自然就開始注重文化
然而旗袍馬褂等所代表文化,不可能比5000年得漢文化有魅力。
∴漢服必定復興成功
Ⅵ 為什麼網路上會有人提倡漢服,反對唐裝旗袍
這些人只是反對將旗袍唐裝作為漢民族的服飾,同時提倡復興漢服也只是針對漢民族而已。他們希望自己民族了解自己的民族服飾,民族文化,呼籲大家重視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傳統,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而已。當我們被入關的滿人剃發衣服的時候,當我們被西方列強用火炮敲開國門的時候,當我們在白人、日本人、韓國人、黑人面前缺乏自信甚至中國的女人們被他們認為很easy的時候,當面屏幕都在給滿清歌功頌德的時候,甚至當我們面對少民的欺負無力反抗的時候,我們作為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漢民族難道不該做點什麼嗎?漢服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通過漢服了解我漢家文化,通過漢服了解我漢家歷史,通過漢服喚醒我漢家榮辱觀。我們國家在軍事上已經足夠強大了,不在是隨便讓人欺負卻只敢攻打人家大使館發泄的滿清了,但是我們的人民卻依然如同百年前沒有任何的自信心,頭上的辮子剪了,心中的辮子卻還在。所以提倡漢服很有必要。
提倡漢服,是提倡「將漢服作為在一些場合用於代表漢族形象的服飾」這一觀念,不是讓所有人穿,不是成為國服。那為什麼反對唐裝旗袍?不是反對人穿,而是反對(在漢服理念提出之前)相當部分人將唐裝旗袍作為漢族的民族服飾、作為漢族的形象代表。這些服飾應追溯至滿族服飾,是滿族服飾與現代審美結合的產物,可以是近代中國的代表,甚至可以是現代中國的形象,但不應作為漢族的代表。這和入侵沒關系,就像如果設計師用火星人服飾與地球審美結合設計出新的服飾,受到歡迎,被大部分漢族人穿著,我也不能承認讓這種東西作為漢族的形象代表呀。我們的包容,是樂於接觸甚至吸收其它文化,我們可以穿各種衣服,我們不排斥、不抵制其它文化,但不是用其它文化來替代我們呀。我們這個民族的形象,應由漢服代表。漢族之形象,謂之漢服,順理成章,你可以推翻我們宣傳的所有衣制,這也是好事呀,因為可以有更多專業的人加入。我們所做的也就有了意義。
Ⅶ 為什麼穿旗袍馬褂人沒民族感情
這話完全是無稽之談。旗袍馬褂原本就是民族服裝,和現在的西式服裝完全不同,所以穿旗袍馬褂的人才是有民族感情。你先讀讀書弄清楚再說話,不要說話不經過大腦思考,本末倒置。
Ⅷ 為什麼漢服一直復興不起來
不誇張的說,我們亦處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改革開放為我們帶來了豐厚的物資基礎,但面對自身文化認知層面很多還處於蒙昧之中。應時代之需,各方面的優秀傳統文化開始逐漸回歸。漢服也重回我們的視線,廣受世人關注、好評。但十多年的發展的過程中亦出現某種異化:
漢服復興並非獵奇斗艷、扮仙復古;更不是曬優越感甚至上演為文化爆力。我們要不忘其初,更要著眼未來;最終是為了讓我們積極向上,獲得成長;為了讓我們能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重建華夏人文風貌。
漢服復興,衣禮諧行,在前行的路上不能缺禮而獨行。漢服只有在禮的統御下才能構建出完整體系,有了這個系統才能從全局視野應對很多發展中的問題。比如穿漢服方不方便的問題。很顯然,很多時候的儀式感是必須犧牲便捷性才能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