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上半身旗袍下半身裙子叫什麼
擴展閱讀
女裝督導下店該做什麼 2025-05-10 20:35:52
旗袍搭配的鞋子怎麼搜索 2025-05-10 20:34:07

上半身旗袍下半身裙子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04 01:40:43

㈠ 前兩年流行一種服裝,上身是古典的旗袍,下身卻是現代的裙子(什麼裙子不知道),這種衣服叫做什麼

五四裝,民國校服

㈡ 看到一個裙子上面是旗袍的下面是擺裙不知道是什麼牌子

你說的是改良版的旗袍,好多做這種衣服的,不只是一個牌子!

㈢ 清朝男子上身穿的馬褂,下身穿得像裙子的那個叫什麼

叫長袍。
通常兩邊開衩,後來規定皇族開四衩,平民不開叉。

㈣ 上身穿旗袍馬甲下身配什麼

旁邊上身傳祺袍馬甲,下邊可以配一個打底褲,都很好看呢

㈤ 想多了解一些日本的服飾文化!!像那種上半身是短袖,下半身像裙子的衣服叫什麼名字,結構是怎樣的

琥珀的是緊身忍者裝吧= =你如果要問下半身像裙子的那個應該是桔梗的巫女服,不過也不是短袖,一般叫做斷袖或者分袖。一般在神社裡打工的巫女(非正巫女),穿著主要由肌襦袢(はだじゅばん)[白色的和服內衣],白(くい)[白色的和服外衣],緋袴(ひ ばかま)[紅色的和服裙子]3件組成。腳穿白足袋[白色的和服襪],紅紐草鞋。頭發長的話,後面的頭發必須要用白色的檀紙包著,再用麻線紮上。打工巫女的 工作基本上就是負責神社境內和社內的清掃,修理繪馬[祈禱的時候把願望寫在繪馬上,然後掛在神社內專門掛繪馬的地方],神符販賣等等,有時候還會跳神楽 (かぐら)(一般由正巫女負責)[神樂舞是指為了要祈禱,在神的面前,讓神開心而跳的日本古有的舞蹈]。手持神楽鈴(かぐらすず)[一共有12個鈴鐺,上 中下三層分別是3,4,5個。手柄處後付有5種顏色的帶子(綠,黃,紅,白,青)是跳神樂舞時不可缺少的道具],正式巫女比起打工的巫女,還會穿其它裝束。千早(ちはや)[白色的和服外套,印有各種花紋,按階位級別不同花紋也不同,最常見的是鶴松紋],頭上還會帶花簪子和金冠。除了跳神樂舞,還得幫助管理社務,和式結婚儀式時看見的大多是穿著這種裝束的巫女。肌襦袢一般穿著在白衣的裡面。長度大約是白衣的一半。 白衣用和服專用帶子縛住之後,外面再穿著緋袴。 巫女裝束的緋袴,大多都是想裙子一樣,和劍道,弓道時穿著的袴不一樣(中間是分開的)。腰部(上方靠中間灰色部分,左6cm+32cm+右6cm=44cm)內有硬板,摸上去感覺像硬紙板。汗! 腰部的白色麻繩是巫女袴的特徵。如圖由兩條麻繩穿過一部分紅色布的部分縫制而成(布的內側是不貫通的)。前方腹部部分和背後部分都有縫有這種白色麻繩。[日本古時候驅魔時常用的就是用白色麻繩來布置結界] 前後帶子的長度不一樣。前方帶子部分的左右全長共138cm,後背方帶子部分的左右全長共80cm。上圖裙子的部分有黑色的線條,是表示重疊褶皺的地方。 緋色並非大紅色,而是比紅色稍微偏橙,呈亮紅。 千早(鶴松紋)是穿在最外面的,一般只有在跳神樂舞,結婚式的時候才穿。 就像之前提到的,階位不同,花紋也不同 。其他裝飾品
檀紙:包後面長頭發的白色檀紙,白色檀紙實物, 紅紐草鞋:一般價格在1500日幣左右 簪(かんざし)[花簪子] :常配著千早的時候使用。多用於神樂舞和結婚式 前天冠(まえてんがん)[金冠] :常配著千早的時候使用。多用於神樂舞和結婚式。 神楽鈴(かぐらすず):多用於神樂舞,帶子長6尺。 五中顏色代表了構成世界的五個要素(還有種說法是說為了讓釋迦牟尼能夠引渡自己去極樂世界)。無論哪種說法是對的,跳神樂舞的時候舞動起來的樣子是非常漂亮的。
好吧還是等你搞清楚到底是誰的衣服再說吧= =琥珀明明穿的跟李洛克一樣啊大哥!!!

㈥ 上半身旗袍下半身長裙這樣可以算作cos什麼(擬人也可以)

COS是英文Costume 的簡略寫法,其動詞為COS,而玩COS的人則一般被稱為COSER。一般意義上來說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譯名是出自台灣,意思是指角色扮演。以現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內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裝、小飾品、道具以及化裝來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視覺系樂隊以及電影中的某些人物。 如果那是一個動漫角色,你還要加上假發、美瞳等等。 以下是一些COS的圖片:

如果您和他們一樣,那就是cos。

㈦ 有一種上衣是旗袍,裙子是大擺裙叫什麼

這種款式應該屬於改良旗袍裙,沒有專屬的叫法,這是禮服設計師將傳統旗袍按照現代人的審美進行改良的結果。還有,秀禾服也算是上衣是旗袍,裙子是大擺裙。

㈧ 有一種紅旗袍,上衣和裙子分開打的那種叫什麼名字啊

旗袍的一種 基本都是定做的

㈨ 裙子的種類,裙子的種類有哪些

按具體樣式:

1、統裙

從裙腰開始自然垂落的筒狀或管狀裙。又稱筒裙、直裙、直統裙。常見的有旗袍裙、西裝裙、夾克裙、圍裹裙等。

①旗袍裙。左右側縫開衩。因造型與旗袍中腰以下部分相同而得名。多選用絲綢、絲絨、錦緞、羊毛絨等面料裁製。

②西裝裙。通常採用收顙、打褶等方法使裙體合身。因與西裝上衣配套穿著而得名。多選用呢、絨、化纖混紡織物和針織面料裁製。

③夾克裙注重拼縫裝飾,在縫合處緝明線,有橫插袋或明貼袋,後裙擺開衩或前中縫開門,也可採用暗褶。因與夾克衫的裝飾特點相近而得名。多以堅固呢、小帆布等比較厚實的面料裁製。

④圍裹裙。從裙腰至擺開口的裙片 ,通常在前身交疊,以紐帶系合。因圍裹式穿著而得名。面料不限。也可不用紐帶,圍裹下體後將余幅塞入裙腰。

2、斜裙

由腰部至下擺斜向展開呈A字形的裙。多用棉布、絲綢、薄呢料和化纖織物等裁製。按裙型構成可分為單片斜裙和多片斜裙。單片斜裙又稱圓台裙。

是將一塊幅寬與長度等同的面料,在中央挖剪出腰圍洞的裙,宜 選用軟薄面料裁製。多片斜裙由兩片以上的扇形面料縱向拼接構成。通常以片數命名,有兩片斜裙、4片斜裙、16片斜裙等。

常見的品種有鍾形裙、喇叭裙、超短裙、褶裙和節裙等。

①鍾形裙。外形似鍾的裙。腰部常以褶飾使裙體蓬起,內加襯里或亞麻布質的襯裙。

②喇叭裙。裙體上部與人體腰臀緊密貼附,由臀線斜向下展開,形似喇叭狀。

③超短裙:迷你裙。

④褶裙。有定型褶的裙。通常採用可塑性高的面料,加熱壓出褶形。有百褶裙、褶襇裙等。百褶裙的裙體為等寬一邊倒的明褶和暗褶。褶襇裙通常在臀圍以上部位為收攏緝縫的襇,臀圍線以下為燙出的活褶。褶襇裙的褶襇一般比百褶裙寬,並富於變化。

⑤節裙。又稱塔裙。裙體以多層次的橫向多片剪接,外形如塔狀。通常為曳地長裙,每節裙片抽碎褶,產生波浪效果。19世紀初盛行於歐洲皇室,多穿用於隆重的社交場合。現已將節裙改短,便於日常穿著。

3、纏繞裙

纏繞裙用布料纏繞軀乾和腿部,用立體裁剪法裁製的裙。因纏繞方法不一,裙式也多種多樣。纏繞裙常作為晚禮服,當人體動作時,裙體縐褶的光影效果給人以韻律美感。

4、百變裙

一款可以有多種穿法,隨心穿,隨心變,百變百搭;一條裙子可以變換成上百種禮服、連衣裙、吊帶裙、長裙、中裙、短裙、半身裙、舞裙造型,被稱為「智慧裙子」、「魔幻裙子」的新款裙子。

(9)上半身旗袍下半身裙子叫什麼擴展閱讀

裙自古以來就通行世界。如原始人的草裙、樹葉裙、獸皮裙,古埃及人的麻布透明筒狀裙,克里特島人的鍾形裙,古希臘人的褶裙,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羊毛圍裙,古印度雅利安人的紗麗裙。中國先秦時期男女通用上衣下裳,裳即裙。

魏晉南北朝時期時興直襟式長裙,並有單裙(襯裙)、復裙(外裙)之別。隋唐以後,女子盛行上襦下裙,裙的品種、款式日趨多姿多彩。

歷代著名的裙有夾纈花羅裙、單絲花籠裙、石榴裙、翠霞裙、隱花裙、百鳥翎裙、雙蝶裙、鬱金裙、月華裙、鳳尾裙、彈墨裙、魚鱗百褶裙、彩綉馬面裙等。至近代,世界各國的裙不盡相同,並互相借鑒,使裙的品種日益豐富。

㈩ 楊冪帶火了一種裙子叫上面旗袍,下面洛麗塔,有多洋氣

楊冪帶火了一種裙子叫上面旗袍,下面洛麗塔,有多洋氣?洛麗塔小裙子款式很多,因為每個lo姑娘的喜好不同,所以市場上會有各種各樣的洛麗塔小裙子。因為洛麗塔裙可以融入各種元素,所以洛麗塔裙的款式中有很多中國風。但目前大部分中式洛麗塔裙都是用齊胸的皮裙來設計的。本期棉棉是一款洛麗塔的小禮服,不是用齊胸的皮裙設計的。齊胸Lo裙過時,中式洛麗塔的馬甲更好看,充滿優雅。

選擇合適的發型

既然這個洛麗塔是中國風洛麗塔,那我們在選擇發型的時候就應該以中國風為主。雖然模特頭上的中國風發型看起來有點復雜,但是中國風發型不止一個。女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發型,只要是中式的,都可以搭配這條洛麗塔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