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旗袍的歷史及形制特點
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二、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三、它的形制特點豐富多彩: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2. 襯衫買大了很多 能不能改小點
1、可以改,如果是大了只需要在襯衣後面做兩個收腰的就可以。袖子長了就做一對袖扣。衣服的某些部位尺寸是不能更改的,例如領子、肩寬、立襠等,這些部位改了容易影響衣服的整體版型。
2、前提是送去口碑好些的裁縫店。修改費用一般是原價值的20%-30%左右。
(2)大人襯衣怎麼改成小孩的旗袍擴展閱讀:
襯衫挑選方法:
1、合身
2、面料
好面料不僅是買的時候好,還需要經歷過無數次的洗滌後,依然如新的效果才叫好。面料的品質也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面產地、紡織廠、支數、單/雙股、織法和後整理工藝等等。
3.衣領
一件襯衫的做工好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衣領的挺直度。
4.活領撐
即使做工再好再貴的再好的襯衫,穿久了後領子都會變形,尤其是只縫了一個塑料片子在領子里的普通襯衫。高品質的襯衫一定是具備領撐的,靈活的領插片可以保持領子的筆直。
5.針織貝紐扣
不要看紐扣它很小,但它是決定你襯衫好壞最直觀的東西。
參考資料:網路.裁縫
3.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3)大人襯衣怎麼改成小孩的旗袍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
4. 短式旗袍又短又小怎麼改
短式旗袍又短又小怎麼改
如果是又短又小的話,可能改不了,只能是又長又大的話可以更改
5. 寶寶長大了,舊衣服怎麼處理呢
送給熟人家的孩子。
寶寶衣服不能穿了,扔了怪可惜。不防把它們洗干凈送給熟人家的小寶寶,一般關系好的親戚朋友,他們是不會嫌棄的,畢竟小孩子的衣服不便宜,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買衣服的錢了。
送給山區里的孩子,或者捐給希望工程。
其實在一些貧窮的地方,家庭是特別困難的,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給寶寶買新衣服穿。其實希望工程里設置了一個專門收舊衣服的地點,你可以把寶寶不穿的舊衣服寄給他們,也算你為貧窮孩子做了一件善事了。
可以把舊衣服改成別的有用的東西。
像孩子不穿的保暖襯衣,你完全可以給孩子剪成一個肚兜,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戴上,以防受涼。還可以把它們做成一塊一塊的抹布,平時擦桌子或者是擦油煙機都是非常不錯的。還可以做成坐墊,放在板凳上,屁股就不會感到特別冷。讓這些不用的舊衣服變廢為寶。
6. 該如何搭配旗袍
平時穿的話,初夏和深秋可以搭上披肩,,針織衫和紗披肩都可以搭
7. 父母可以穿孩子的舊衣服嗎你怎麼看
父母當然可以穿孩子的衣服了,我看這樣很好啊!
以前我們生活水平低,只有過年時才會給小孩買件衣服,大人一般是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那時候衣服一直穿到爛,沒有多餘的衣服。現在不同了,人們隨時都可以買衣服,衣服不但都很結實耐穿,而且不掉顏色。孩子長得快,有些衣服很新就穿不上了或者因為過時了孩子不願意穿了。只要大小合適或者花色不是太小孩子氣,大人完全可以穿孩子的衣服,而且這是最好的利用這些閑置衣服的方法。
我和我們孩子的爸爸就經常穿孩子不穿了的衣服。
我們孩子原來稍有些胖,現在瘦下來了,他的幾件新襯衣就顯得有點肥了,他就把這些衣服交給了他爸爸,他爸爸穿著不肥不瘦剛剛好,所以今年夏天他爸就沒有買新襯衣,省了不少錢哦。
孩子現在長高了,前幾年的有些衣服我能穿,就是袖子長了點,我就把袖子剪去一塊再用縫紉機縫上,這樣我穿著就很合適了,這些衣服都是些休閑的襯衣、衛衣什麼的,一點也不過時,我穿著很舒服也很顯年輕,別人還以為是我自己買的呢,其實要是我自己去買衣服,肯定買不了這么時髦的。
其實多年來,我和老公也一直把我們不穿了的衣服都送給了我們的老人們,他們也都充分利用了我們的這些衣服,能穿的穿,不能穿的改,有的衣服不能穿了,被我婆婆做了枕頭皮、鞋墊子啥的,我覺得挺好。
每次穿上孩子的衣服,心裡都會想起孩子穿這件衣服時的樣子,甚至還能聞到孩子特有的味道,心裡會湧起一陣溫暖,所以,穿孩子的衣服是一件很節約、很環保、很時尚、很溫情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下面這幾件衣服都是我和老公正在穿的我們孩子原來的衣服。
生活因勤奮而快樂,幸福因分享而增值,請關注我哦!
8. 穿舊了的衣服都怎麼處理
根據自身能分配的時間來處理是最適合每個人的解決方案。
第一類、沒時間的人:
1、降級成家居服、睡覺時穿的服裝
2、降級成內搭服裝
3、扔掉、送人(比如適合送出的親友、來家中幫忙的保潔阿姨、遠郊山區)
4、釋放衣櫥空間,放入行李箱作為旅行時專用服裝
5、如果工作和服裝相關也可以降級成道具,比如說有人是服飾搭配師,在給客戶作搭配示範的時候,可以用舊衣演示,讓客戶有直觀認識
第二類、有時間的人:
1、賣二手(需要拍照、上傳、回復網友留言、發貨等任務)
2、舊衣服改造(變成靠墊套、大人衣服變小孩衣服、剪成抹布擦地、製作成書衣等)
3、閨密二手服裝交換party(請一些朋友到一位女性朋友家中聚會,大家都帶一些自己穿著已經不太合適的服裝,然後互相交換,往往在過程中會促成很多服飾的交換和新風格的接納,大家邊交流,邊搭配出了很多套可以穿著的服裝,是不是很環保和增進姐妹間的感情呢?)
為大家提供一些閑置捐贈通道:
一、同心互惠:為打工子弟募捐冬衣募捐活動
1、接受總部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盞鄉皮村同心實驗學校(捐贈物品) 姜國良收 郵編:100018
如果不方便可以打電話:400-659-0098、010-84332170,工作人員或是志願者會上門接收
2、福奈特洗衣店攜手同心互惠合作,大家可以將捐贈衣物送往福奈特洗衣店北京各分店。
關注微信公眾號:春楠整理,了解實用整理干貨,幫您整理有形物品無形人生
9. 旗袍怎麼理解都有那些品類啊
旗袍一般從長度來區分可分為中短款旗袍和長款旗袍。
再從服裝細節來說:
按旗袍的開襟來看:
旗袍的開襟通常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琵琶襟、曲襟以及無襟。
按旗袍的領型來看:
旗袍的領型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以下八種樣式:傳統立領、企鵝領、鳳仙領、無領、水滴領、竹葉領 、馬蹄領等。
按旗袍的袖型來看:
大致上可分為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等。
10. 大人不穿的舊衣服怎麼處理
送到順義板橋太陽村,家了不用的東西都可以送那,賣廢品不值幾個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