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和服、旗袍(或唐裝)和韓服的問題
http://ke..com/view/10208.htm
http://ke..com/view/120447.htm
http://ke..com/view/37326.htm
http://ke..com/view/.htm
都是網路里搜的,我另外整理了一下,已經pm給你了,受到沒有?希望幫到你
『貳』 1/2領子的裁剪是什麼意思
1/2領子的裁剪是剪半個領窩長。以旗袍為例:1/2N等於半個領窩長,(因為領下口線需要與衣身領窩縫合,所以二者等長),內傾式立領一般領寬為3至6㎝。由於在領前設置了2至3.5㎝的翹勢,領子上口線的長度變短,與頸部的空隙減小,使之貼脖。這種領子是旗袍、男女禮服等華服常採用的領型。
『叄』 中國旗袍與日本和服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急急急!!
因為、安穩;微緊的腰身體現出腰臀的曲線。旗袍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和服雖然基本上由直線構成而和服則是注重包藏之美。如將和服拆開而和服則偏重於素淡;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絲綢;由兩者的特徵來看但它卻能顯示莊重。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人們可以看到。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首先無袖或短袖等;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此不同在婚宴的禮服顏色上。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旗袍顏色偏重於艷麗擺側開衩缺少對人體曲線的顯示顯得矜持凝練;標新且靈活多樣。
和服屬於平面裁剪加大開衩商業氣息濃厚較少為人的體型所左右用以製作和服的面料緊扣的高領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立領盤紐所以在量體裁衣方面比較自由、絲絨等製作的旗袍給人以雅緻而莊重的感覺;不是唯一的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從兩者的顏色來看。
其次也很少給人以衣不合體的印象。在製作和服時只是在領窩處開有一個20厘米的口子。現代旗袍腰身合體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單片衣料即使穿著同一尺寸的和服也不是必要的;符合日本人的氣質;上領時將多餘的部分疊在一起、寧靜旗袍是簡練注重貼身的形態美它可以因人而異多帶有官派作風。由於和服的裁剪製作具有上述特點選用織綿緞;收腰在腰間調節尺寸
『肆』 旗袍做工細節講解
旗袍的做工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鎖邊 作用:將旗袍小肩線、側縫線、底襟止口線、袖底縫用同類色線鎖邊。 適用情況:此工藝多用於沒有里子的旗袍或容易散口的面料。
2. 打線釘 部位:前、後片省位,臀圍線,腰節,開襟止點,腋下省,緔領點,後領中縫,袖山頂點,袖肘省等。 注意事項:打線釘時上下兩片衣料要完全吻合。
3. 緝省縫、扣燙 緝省縫:按照打好的線釘緝省縫,緝縫省尖位延長0.8cm,不縫回針,留10cm線頭,手工打結。 扣燙:省道熨燙有兩種方法,一是省道向中心線方向扣倒熨燙,二是將省道分開向兩邊熨燙。腰省中間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
4. 歸拔前、後衣片 歸拔前衣片:對於腹部突出的體型,需在腹部區域拔出一定的弧度,操作時需在胸部墊一塊墊布。 歸拔後衣片:拔開側縫及中心線的腰部區域,並配合體型的要求拔出背部曲線。整體歸拔處理時,在後背相關部位用大頭針固定後,通過腰臀部位的歸拔使衣片符合人體的自然狀態。
5. 貼牽條 作用:使歸拔好的衣片外形曲線定型。 注意事項:牽條的布料需要直紋,約1~1.2cm寬,在貼牽條之前,先將牽條在轉彎的位置剪若干個剪口,以便轉彎。給旗袍貼牽條時要使左右兩邊對稱,以免旗袍兩側不一樣。
6. 合側縫 操作:將開拉鏈的一側縫按前、後片正面相對縫合,留出裝拉鏈的長度和裙衩長度,分縫熨燙。
7. 緔拉鏈 選擇拉鏈:選擇質量好的隱形拉鏈,長度要比開口的長度長2~3cm。 操作:在衣片上按照做縫的印記確定拉鏈位置,將拉鏈的反面與後衣片的正面對齊,利用拉鏈專用壓腳按凈縫線從上到下車縫拉鏈到開口處。將拉鏈拉合,在另一端用畫粉每隔3~4cm做左右平衡的標記,然後從上到下按標記車縫拉鏈另一端在前衣片側縫。從底端反面拉出拉鏈,小燙正面拉鏈口。
8. 做底襟 操作:將底襟止口按預留的縫份扣凈,用三角針繰縫固定。
9. 縫合肩縫、側縫 肩縫:將前、後片正面相對,前、後分肩線對齊,按凈縫線緝縫,後分肩線略有吃勢,縫合後分縫熨燙。 側縫:縫合旗袍前、後片側縫至開衩止點,縫合時對准前、後片對位點,側縫分縫熨燙。
10. 做里子、緔里子 做里子:將里子按衣片的量縫省,合肩縫、側縫,熨燙。 緔里子:把里子用繰縫針法固定在拉鏈處,用平縫針法固定在門襟位。
11. 做門襟、滾邊工藝 門襟:將面里料門襟沿線車縫,要求在接近BP點上和人體胸上凹位處略有吃勢。 滾邊:將正45°斜邊布在衣片正面按設定的寬度車縫,翻正熨燙,在反面用繰縫針法固定滾條。
12. 做裙衩與下擺、緔里子 操作:熨燙裙衩與下擺,固定擺縫的面、裡布,將已折燙好的擺縫衩裡布覆在面布擺縫衩位上,鋪平衣片,各位置對准確定,然後用絎縫將面布、裡布開衩位折邊固定,再用繰針把面布、裡布的開衩位繰牢、固定。
13. 做領子 操作:將一片無縫份的實樣樹脂領襯放在領面的反面黏合,然後將領面上端剪去縫份,用正45°斜邊布在衣片正面按設定的寬度車縫,翻正熨燙。扣燙領面下端縫份,將領里和領面正面相對,對齊止口邊,沿著樹脂領襯外口邊向外0.1cm的位置緝縫,頭尾要回針。緝縫後把兩領片的縫份修剔剩0.5~0.7cm。將領里、領面的正面翻向外側,讓領面比領里讓出0.1~0.2cm,並燙平。
14. 緔領子 操作:領子放在衣片上,領面與衣片的正面相對,將領面的領下口與雙層衣片領窩對齊,縫合。將領里折向衣身的裡布,把領窩的止口覆蓋住,在領口下角與衣身縫合的轉角處不能出現止口露出的現象。然後再用繰針將領里的領下口邊與衣身的領窩繰牢。
15. 做袖子 操作:先縫袖子面布、里子的肘省,縫制方法及質量要求與緝衣身省道工藝相同。將省道縫頭向上折燙,並在前、後袖縫的肘位上進行歸拔。收袖山,將袖片的衣片、里子兩側面對面對齊,分別沿凈縫線緝縫,分縫熨燙。熨燙袖縫止口,按一定的寬度折燙袖口折邊。將袖口面布與袖口裡布縫合,固定里、面袖。
16. 緔袖 操作:將衣片袖山套入衣片衣身的袖窿內,對齊後緝縫。袖子面布與衣身面布縫合後,用絎縫將袖窿裡布與面布暫時固定。將袖山裡布折邊1cm,用大頭針把袖山裡布暫時與袖窿裡布固定,用手針繰縫袖山裡布與衣身袖窿。
17. 後工序工藝 操作:手工製作盤扣,裝釘在門襟、領口等位置。在門襟、領口等位置釘子母扣,加強牢固度。進行手針工藝、裝飾工藝以及旗袍整燙工藝。
『伍』 做一件到膝蓋這么長的旗袍大概要多少布 旗袍的領子怎麼做
那要看你的身高、體重,我158cm、40kg,只用了一米二。先把前領窩畫在紙上,找前領窩的中點,做中點的平直延長線,在延長線上畫剩下的前領窩;向上起10度,做延長線畫後領窩
『陸』 想自己買布料做旗袍,布料大約需要多少我身高。。。
1. 選擇旗袍面料時,應考慮面料的開幅寬度,通常織錦和真絲面料的開幅在80CM到90CM之間。
2. 根據您的身材,如果您打算製作無袖旗袍,那麼兩個裙長的布料(總計200CM)應該足夠。
3. 如果您選擇棉麻混紡或化纖仿絲料,這些面料的開幅通常為120CM或144CM。這種情況下,一個裙長的布料(100CM)就足夠了。
4. 如果您擔心在製作旗袍開襟和領口時布料不夠,可以額外准備50CM的布料。如果是需要袖子的款式,則應再加上一段袖長的布料。
5. 請注意,裙長是指從後領窩到旗袍下擺的位置,袖長是指從肩部到袖口的位置。
6. 如果您體型較大,可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布料。註:以上尺寸均為建議,實際用量可能會根據設計細節和身材差異有所變化。
『柒』 衣領有多少種分類
衣領的分類有:圓領、V領、方領、立領、翻領。
1,圓領
圓領,就是一般領口的設計款式。圓領式樣在中國的漢朝便有出現,當時主要是作為內衣穿著,但一直到隋唐才開始盛行,成為官式常服。這種服裝延續了唐,五代,宋,明,並對日本,高麗等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現代的圓領T恤更加普及,能展示出完美的身體線條,還能給人一種輕松自由的感覺。而且,圓領T恤還很適合用於多檔次搭配,視覺效果好的沒話說之外還有就是他的隨意性也是讓很多人著迷的地方。
2,V領
衣服領口呈現字母「V」的形狀。
3,方領
方領指領角呈方形的領型。如領面較窄,則稱之為小方領。
4,立領
立領是正裝衣服風格,是指領子穿著的時候是立起來的,而且沒有辦法翻下去。立領服裝講究的就是簡潔、利落、挺拔。
5,翻領
指翻在底領外面的領面造型。一般的衣物都有翻領,適合青少年的穿著。
(7)旗袍領窩一般怎麼畫擴展閱讀:
圓口是日常最常見的領子開口方式,幾乎能從每個人的衣櫥里找出一件圓領衫。圓領衫」平易近人「對穿著者不挑剔的特點也成為了許多經久不衰時髦單品的標志性設計。所以無論是內穿還是外搭,圓領衫是每個季節最需要的單品。
V領上衣可以使脖子線條自然伸長,有拉長身高和瘦身的效果,搭配同樣修身的瘦腿褲,可以讓你在視覺上更加顯瘦,而且這么搭配不容易出錯,隨意又輕松。
V領露出性感鎖骨,讓脖頸顯修長,而且還讓上半身超級顯瘦,搭配寬松闊腿褲,可以輕松打造出完美的X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