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蘇式旗袍拿什麼扇子
擴展閱讀
戶外運動服女裝哪裡有賣 2025-05-16 03:58:30
女裝店怎麼宣傳 2025-05-16 03:45:20
打錘的為什麼不能戴手套 2025-05-16 03:42:19

蘇式旗袍拿什麼扇子

發布時間: 2023-07-12 22:35:58

Ⅰ 古裝旗袍走秀拿什麼道具好

扇子或蕭

Ⅱ 奶奶們都愛用的扇子,究竟是怎樣製作的

奶奶們都愛用的扇子其實製作的方法還是有些復雜的,奶奶們使用的扇子一般都是比較珍貴的綾絹扇,這種扇子是可以當作裝飾品的,拿出來還可以彰顯自己的身份,一把好的扇子就跟一件好的旗袍是一樣的,老一輩的人對於這樣的小把件還是特別的講究的,畢竟扇子也是中國的特色

其實在老上海有很多的老奶奶都有綾絹扇,因為上海距離蘇州是比較近的,所以說上海也有很多擅長綾絹的,而且在綾絹組裝完畢以後,其實也可以自己設計和畫上圖案,當然選擇有圖案的綾絹也是可以的。

Ⅲ 古代女子用的扇子叫什麼名字啊

古代皮戚塵女子常用的扇叫團扇。或羅扇、紈扇、合歡扇。

扇子,最早稱為「霎」,與羽毛有關。但那時的扇子並不是用來拂涼驅暑的,而是用來遮陽擋風的,插在車上也是一種儀仗。

考古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扇子是戰國的。湖北江陵馬山磚廠楚墓出土過一把竹編的扇子,扇柄在扇子的一側,就像一扇單扇門。單扇門在古代稱作「戶」,扇子當儀仗使用時左右開合也像門戶,「扇」字之所以從羽從戶,由此可以得到明證。

至少在漢代就出現了團扇,因為是用絹製成的,故又稱為羅扇、紈扇,團扇形如圓月,暗合中國人團圓如月、合歡吉祥之意,故又稱為合歡扇。扇子也有並面、便面、障面等雅稱。

團扇多為「圓如滿月」的樣式,但也包括了各種「方不應矩,圓不中規」的方圓形、腰圓形、梅花形、葵花形等多種樣式。團扇的出現打破了羽扇的單調格局,使扇形更加豐富了。

扇面的面積雖然有限,但也給書畫家們開辟了一塊題詩作畫的小天地。文人在扇面上題詩作畫,這就大大提高了扇子的文化品位。最遲到唐代,繪畫作書的團扇已經相當流行,新疆阿斯塔那的一座唐墓出土了一把木柄絹質團扇,扇面上就繪有花鳥。

唐代畫家周昉的名畫《簪花仕女圖》中也畫有一位手執繪有牡丹花的團扇。在團扇上繪畫作書到宋代達到頂峰,至今仍有不少宋代的絹本團扇扇面被保存下來。

古代男女都用團扇,在唐代永泰公主墓和李鳳墓的壁畫上就都繪有用團扇的男人,但是等到摺扇傳入並流行以後,男人在正式場合都使用摺扇,團扇就變成女性的專用物了。

(3)蘇式旗袍拿什麼扇子擴展閱讀:

團扇詩中,最經典的要數唐代王建的《宮中調笑·團扇》。美人用來遮面的團扇,確實有濃郁的女性氣質。

《宮中調笑·團扇》唐代: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

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釋義:

團扇,團扇,宮中的美人病後用它來遮面。抱病三年,容顏憔悴,再沒有誰同她商量管弦!管弦,管弦,無情的春草把通往昭陽殿的道路阻斷。

它的造型優美。秉承「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為造型設計哲學的老祖宗們,積極觀察周邊事物,不斷抽象出大自然的美好之物,將它們融入到團扇里。從簡單的方、圓造型,到六角、葵花、芭蕉、海棠、梅花,越來越多優美的樣式開始出現在團扇上。

團扇小巧。有圖可證,拿大扇子的一般是侍女,而唐朝的貴人仕女們拿的扇子,大多小巧別致。唐代的扇子用「輕羅」,很薄的絲織品,小扇拿在手中輕巧異常。宋朝的扇面直徑在23~仔做25厘米之間,扇子長度在35~40厘米之間。宋畫里那些女子燃禪所拿的扇子,那就更是小巧可愛了。

Ⅳ 穿白色旗袍用什麼顏色的扇子

穿白色旗袍用黑色扇子 最好帶點金色的花紋

Ⅳ 黑色旗袍配黑色的扇子好看不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首先要看自己的喜好,還要看什麼場合,黑白配,黑紅配,黑黃配都可以。

Ⅵ 旗袍拿扇子的動作

扇子可以用來擺多種陪脊改pose,蘆判摺扇可以收好伸出去放在一側,特別起范兒;或者打開來放在腹部前方。團扇則更好凹造型,雙腿交叉,身體微微傾斜,兩手輕輕握著團扇。不管是推出去,還是放在胸前都可以,注意身體別太僵硬。

Ⅶ 旗袍拍照姿勢怎麼擺

旗袍照擺姿1:雙手撐傘擱肩上拍背影

各種綢傘是拍攝旗袍照的必備道具,背影照神秘又好看,可以用來豐富組圖。

旗袍照擺姿6:手放下巴處

中年女性朋友們拍攝,畫面一般都是優雅的風格,用手放在下巴的位置,看起來比較女人味,但是注意擺放的位置,最好是如圖手指微微翹起,看起來更加嫵媚。

Ⅷ 旗袍上的流蘇叫什麼

旗袍上的流蘇叫穗子。

流蘇又稱穗子,為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絨等紮成、如禾穗狀的飾物,常見掛與帳中窗簾四角或玉佩扇子手柄。有道是道家崇紫色,釋門尚姜黃,才子香紅佳人綠,流蘇,隨風飄搖盪漾,傳遞著古雅與婉約的韻味。

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常用於舞台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唐代婦女流行的頭飾步搖,是其中一種。還有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以珍珠串成,按等級劃分,數量有所不同。

流蘇製作款式簡介

製作流蘇的方式,與繩結藝術有一個不同的地方是,它是帶有神秘的宗教意味。當時的流蘇方式只是用四種顏色的羊毛繩線,以綁結方式製成。

由於時代的變遷,加上各地的風俗各異,令流蘇有了重大的不同;主要的材料和製作方法不同,已分有兩種特式-阿什肯納茲式和塞法迪式。

一個縫結圈、2個結扎十個縫結圈、2個結扎五個縫結圈、2個結扎六個縫結圈、2個結扎五個縫結圈、2個結扎。其餘三條如以上的方式製造。從10、5、6和5的圈的數目總和為26個圈數,為13圈數的2倍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