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什麼叫旗袍男士
擴展閱讀
陳寶蓮徐錦江電影 2024-05-05 11:58:00
冬季童裝有什麼款式 2024-05-05 11:56:54

什麼叫旗袍男士

發布時間: 2023-01-17 14:08:43

❶ 兒子穿旗袍昰男旗袍嗎

是。兒子穿旗袍屬於男士旗袍,是男旗袍。旗袍,又稱褀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❷ 「旗袍」最早是男子的象徵,後來為什麼成為女性專屬

在民國服飾史上,旗袍可以說是一筆最驚艷的「糊塗賬「。

民國時期,孫中山喊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可反諷的是,不久便興起了旗袍。曹聚仁曾在《上海春秋》一書中說:「前清亡而旗袍興,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變化」。

大約到1934年左右,旗袍從革命回歸古典,既擺脫西化的模範,也擺脫對旗人婦女的模範,成為時人需求的袍子。

與此同時,象徵勇武的男子旗袍,卻在新的時代里成為了文雅之袍,甚至文雅到酸腐如孔乙己的長袍。再後來,男人穿長袍,就彷彿女人穿裙子一般,具有女性的特徵了。

❸ 旗袍曾經男女款式都有,為何男性旗袍消失了,女性旗袍卻受到世界的贊譽

旗袍,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服,是被世界認同的. 旗袍的歷史 旗袍(Qipao, Chinese dress, choegasam〕 旗袍起源於中國上海。 旗袍 qípáo [chi-pao] 為民國時期中國婦女開始穿著的一種帶有傳統風格的長衫。其式樣從滿族婦女的袍子改制而成,故稱。

❹ 男生該如何優雅地穿旗袍

,哈哈:男人穿上旗袍的話真是不敢想像前面缺什麼呢!屁股又缺少什麼呢……哦……太平公主!旗袍的滋潤在乎恰腰,突胸, ,

近日,男生穿旗袍畢業照引起網友關注,畢業季,網友曬出一組舞蹈學院同學們的畢業照,男同學們也穿上旗袍,擺出各種優雅舞姿,妖艷程度讓人直呼「辣眼睛」。

民國時代男的都穿旗袍。那時候北平男女穿的長袍都叫大褂,是旗人的說法。要說起來,那時上海女人穿的「旗袍」才是當時的時裝。只是借用了旗人大褂的一些元素而已。因而叫做海派旗袍。這種「旗袍」還真不是給男人穿的。男的硬要穿,那就娘炮了。[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男生想要優雅的穿上旗袍可比女人難多了,因為旗袍是女人的專利呀。如果男生直接將旗袍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的話,會讓路人吐斷腸。那該怎麼辦呢?只能先讓自己變得像女人了。腿毛,胡須,汗臭這些都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呢,假發,假胸,束腰,口紅,美白膏,絲襪,高跟鞋,都不可少。尤其是走路的步伐需要細細的練習,要走出小姐姐的范來,才有優美感。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臉皮要厚一點,膽子要大一點,因為當你穿上性感的旗袍招搖過市時,既要有迎接別人口水的心理准備,還要有迎接色狼撫摸的心理准備,看到這里了,你還會有優雅的穿上旗袍這個想法嗎?

今年高考誕生一個新歇後語:男人穿旗袍一奇差無比(旗叉無B),就是罵這些男人的。這些男人應該把女性護舒寶戴在嘴上,護書保也很吉利呀!

很正常,發揚國風文化!

男人也穿,但是不叫旗袍,叫長衫。穿長衫帶禮帽拿文仗,是清朝末年中華民國的服飾,也挺好看。

假裝自己是女生

抖音上有個很火的教禮儀的,那就是個男的,穿著旗袍,可以去學學他怎麼穿的,感覺比女的穿的都優雅,嫵媚,其實吧,男的要真騷起來的話,真的很會騷[笑哭]

不應該是旗袍!而是長袍!

❺ 女人穿的款式叫旗袍,男人穿的款式,不能也叫旗袍,那叫什麼呢

女人穿的款式叫旗袍,
男人穿的款式叫中山裝,
或者西裝,唐裝等。

❻ 男士旗袍的設計理念

設計靈感是來源於過去男性穿的寬大的袍子、長袍馬褂。
設計理念:簡約、大方、有賣點、有設計感、返單方便、能跑量、性價比高、具爆款潛力 設計需求,結合流行趨勢。
「素雅而簡潔,個性而不張揚」,推崇原生態主題下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健康舒適生活,追求天人合一的衣著境界。

❼ 旗袍男生可以穿嗎

旗袍是按照女性的身材曲線做出的服裝,男生的身材很少有穿下的,大多旗袍帶有花紋,男生穿著很奇怪,但是男生有一種類似於旗袍的衣服就是馬褂,可以看到說相聲時經常穿著

❽ 唐裝女士叫旗袍男士的叫什麼

世俗的來看,唐裝就是旗袍馬褂。對外國人來說,中國特色的衣服都是唐裝,從旗袍馬褂到肚兜,戲曲服飾、舞蹈服飾,等等等等……男女的都叫旗袍,有時候還套馬褂。唐裝是一個集合,旗袍是唐裝裡面的一個元素。

❾ 一種斜襟旁扣的古代中式衣服,略寬長袖,直板長袍,男式,應該年代不會太遠久,請問是叫什麼(不要跟我說

民國的長馬褂

❿ 請問女的穿的叫旗袍,男的穿的叫什麼啊

男的穿的是長袍馬褂。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國民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的《服制條例中》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

長袍,為大襟右衽、平袖端、盤扣、左右開裾的直身式袍,這種沒有馬蹄袖端的袍式服飾在清代原屬便服,稱為「衫」、「襖」,又俗稱「大褂」。馬褂,對襟、平袖端、身長至腰,前襟綴扣襻五枚。馬褂原為清代的「行裝」之褂,後逐漸成為日常穿用的便服。

(10)什麼叫旗袍男士擴展閱讀:

民國建立後,前後約曾頒布過三個全民性的服飾制度,分別為民國元年的《服制案》、民國三年的《祭祀冠服制》、民國十八年的《服制條例》,另有汪偽政權的《國民服制條例》。

民國元年(1912),北洋政府制定了一個《服制案》,公布了男女禮服條文,男款禮服較為繁雜,分大禮服和常禮服,常禮服又分為甲乙兩類,其中大禮服和甲種常禮服再細分為晝用和晚用兩種,均以西方的燕尾服、晨禮服等服飾為藍本;乙種常禮服則為長袍和馬褂組合的套裝,來自晚清的男子便服。

民國三年(1914)曾公布過有《祭祀冠服制》,為根據古經書臆造的祭服(「士庶」祭服可通用乙種常禮服),帶有濃厚的以等級尊卑為特徵的帝制時代輿服制度色彩,國民政府時期被廢除,此不詳敘。

到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又重新制定了一個《服制條例》,條文由禮服、制服和附則三章構成並有附圖。此條例台灣地區一直到2000年之後才被正式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