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之妾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鵝黃色裙子配什麼馬甲 2025-07-09 21:45:12
寶馬三系皮帶多少公里換 2025-07-09 21:31:07

旗袍之妾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12-28 02:52:33

❶ 圖蘭朵是誰啊

劇情:燕薊王的女兒圖蘭朵國色天香,成為諸多異國鄰邦王子、儲君追求的對象。他們不僅垂青於圖蘭朵的美色,還覬覦著王權和這片強盛的國土,他們威脅著國家的安定。圖蘭朵公主決定出三道謎語,有誰能夠全部猜中,她就嫁給誰,但如若猜不中就將被處死。這樣,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便成了刀下之鬼。一天,有位異鄉人卡拉夫前來破題,他連破三題,贏得了公主的芳心,她也給公主出了難題--猜出他的姓名和來歷,假如公主猜中,自己甘願被處死,假如猜不出,他將帶著公主遠走高飛。和卡拉夫一起逃亡的父親鐵木爾,為了東山再起,主動前來告密,在宮中碰到在多年前的戀人陸玲公主,而一直是乳娘身份的陸玲正是圖蘭朵的母親,二代人的恩怨在那一日的皇宮終於了結了。
穿越時空,情定上海—普契尼歌劇《圖蘭朵》

歌劇《圖蘭朵》
經典版本的《圖蘭朵》是三幕歌劇,普契尼作於1924年(未完成)。這是普契尼最後一部歌劇,在完成他計劃作為該劇高潮的二重唱之前,癌症奪去了他的生命。這部作品的最後一場由普契尼的學生阿爾法諾於1926年替代完成。《圖蘭朵》的腳本,由阿達米和西莫尼根據義大利劇作家戈濟的同名戲劇撰寫。
其劇情描述美麗的中國公主圖蘭朵宣布:有三個謎語,能猜中的就可以招為女婿,猜不中就要殺頭。結果各國的王子慕名而來,波斯王子因為沒猜中,遭殺頭的命運;韃靼王子卡拉夫喬裝打扮,卻猜破了謎語。圖蘭多因不知卡拉夫身份,不願履行諾言。於是卡拉夫與圖蘭朵立約,要她在第二天猜出他真實姓名,不然,就要執行諾言。圖蘭朵找卡拉夫女僕探聽,女僕守秘而自殺。最終,還是卡拉夫自己說明了身份,使圖蘭多肅然起敬,甘願委身於他。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卡拉夫的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這是卡拉夫在要求圖蘭多猜其身份的那一夜所唱。
穿越時空的愛情—新版《圖蘭朵》遵循了普契尼原著的經典而優美的音樂,但對劇情,服裝,布景等作了創造性的改變。彷彿好萊塢電影一般:英雄經過時空隧道,一下子來到另一個的世界。錐形的綠色激光光束就像時間機器一樣把穿著牛仔褲和皮革上衣的現代卡拉夫王子投進久遠的年代,接著,卡拉夫藉助現代化的電腦很容易地破譯了圖蘭多的謎語。舞台背景突然變換,出現了現代上海燦爛的夜景。圖蘭朵脫下了沉重的古代服裝,一襲中國旗袍,合唱隊也全部換上了現代人的裝束,圖蘭朵的隨從成了大酒店的服務員,推上擺著香檳,蛋糕的小車,在美麗的黃浦江畔,有情人終成眷屬。
新版歌劇《圖蘭朵》於2006年4月9日在瑞士蘇黎世歌劇院首演,立即引起了轟動,連續上演了二十場還欲罷不能

❷ 為什麼說旗袍不過膝的是妾

沒這個說法
正室是通過正式婚禮手續、順序迎娶的,絕大多數是父母指定或者媒人牽線的,就是所謂「明媒正娶」,有且只有一個人,稱之為「妻」,家中地位高,生的兒子是嫡子,一般情況下,是嫡子繼承家業。而妾室是不需要上述手續的,有能力便可自娶,家中地位比妻低,生子是庶子,一般不具備繼承家業的可能。但是由於妾是自己娶的,所以不少情況下都比妻年輕漂亮,不過也有主要目的是代替不能生育的妻給家庭生孩子以延續家業的,也有隻是生育機器的。另外還有一種「通房丫頭」,地位比妾低,又比一般丫頭高,是妻妾生理不方便的時候代替某些事情的,但是平時還得做丫頭的事(有些不用做還可以指揮),如果生下孩子,有時候可能升級為妾。

❸ 古代正室與偏房的成婚旗袍區別

首先肯定是顏色上的不同。其次,正房一般是不穿旗袍的。

成婚衣裙的一些區別:

  • 裙褂與小鳳仙:
    裙褂,也叫褂裙.裙褂,也有分側襟的,那叫小鳳仙款,或者可以叫二奶褂。裙褂和小鳳仙可以說是同一時期的產物。

    以前,都是大戶從家娶正房的時候才准穿裙褂。也只規定,只有正房可以穿裙褂,就是龍鳳褂。如果是娶側房(偏房或者妾),那就只能穿小鳳仙.所謂正襟為大,小鳳仙的側襟偏就是這樣來的了.

  • 旗袍:

    旗袍——很多人認為「旗袍顯身材,要有玲瓏的曲線才穿得好看」,實際並不這樣!旗袍的穿著「氣質」在於女性的脖子上,脖子短的,身材再好也穿得不好看。 裙褂就對身材要求不高,剪裁好的裙褂不但能夠先大氣,還能把身材顯的很收腰。

    而旗袍的誕生是相當於中國女性的特色衣服,相當於早期的時裝,並不屬於嫁衣的范疇。在是傳統上來說,裙褂是正統的嫁衣,妾侍先穿旗袍的。


自然,往細致里區分,顏色上,正紅或者明朱,只能正室穿;而偏房選色只能近茜色,赭石等。花色綉樣上,正室可用金線,圖樣上也會更高貴。而偏房除了只能戴銀飾以外,嫁衣綉樣可能會選擇杜鵑這種此等的圖樣。


引文資料來源於:《結婚穿裙褂、小鳳仙、旗袍的區別 》作者:dgxidian,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534010100gqzf.html


❹ 正妻旗袍和妾室旗袍的區別

旗袍正襟和斜襟的,就是扣子的位置不同,而正襟的是正妻穿的,斜襟的是小妾穿的。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


旗袍: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❺ 《知否》中為什麼別的女孩子都是長衫,明蘭卻是短身小襖

大家都應該知道《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前一陣子特別火的電視劇吧。一共有78集,到現在為止在騰訊視頻上已經有115.1億次的播放量了,可以說這部劇深受大家喜愛。這部劇是由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現在他們早已經官宣了。

明蘭的一言一行都是深受母親的影響,母親跟她說過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氣。所以明蘭一直很乖巧,在府中不怎麼愛出風頭,生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就連自己的衣著打扮都比其他姐妹,要樸素,就害怕招來閑言碎語說明蘭就是個小娘的女兒還穿得那麼顯眼。 其實為什麼說明蘭不像其他女孩穿的是長衫,而穿的是短身小襖,就是明蘭謹記母親對她的教誨,在逆境求得生存不要拔尖出頭,不要太惹人注目。安穩生活就好。這也是一種生存之道吧。

❻ 旗袍走秀之家和旗袍之家在稱呼上有什麼不同

旗袍走秀之家,讓人在聽上去感覺它是比較有特色的定製款,讓人感覺裡面的旗袍可能比較高檔時尚。旗袍之家的話,讓人感覺就是一個旗袍的世界,各種款式各種花色任你挑選,比較接地氣的。

❼ 民國看旗袍怎麼分正房和妾

旗袍無法分辨妻子地位。正房是明媒正娶,小妾則是領進門即可,正房與老爺平起平坐,小妾永遠不能與正房平起平坐。

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

傳教士、商人、革命黨人競相創辦女學,掀起了一股女權運動浪潮,尋求解放的社會大氣候盪滌著服飾妝扮上的陳規陋習。服裝裝飾一掃清朝矯飾之風,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注重體現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馬甲的形式出現,馬甲長及足背,加在短襖上。


(7)旗袍之妾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

事實上,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

❽ 金鯉魚的百襇裙的原文

金鯉魚有一條百襇裙

金鯉魚有一條百襇裙,大紅洋級的,前幅綉著「喜鵲登梅」。金鯉魚就喜歡個梅花,那上面可不是綉滿了一朵朵的梅花。算一算,足足有九十九朵。兩只喜鵲雙雙一對地停在梅枝上,姿式、顏色,配得再好沒有,長長的尾巴,高高地翹著。

頭是黑褐色的,背上青中帶紫,肚子是一塊白。梅花朵朵,真像是誰把鮮花撒上去的。旁邊兩幅是綉的蝴蝶穿花,周邊全是如意花紋的綉花邊。

裙子是剛從老樟木箱子里拿出來的,紅光閃閃地平鋪在大沙發上。珊珊不知怎麼欣賞才好,她雙手撫著胸口,興奮地嘆著氣說:「唉!不得了,不得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美麗的百襇裙!」

她彎下腰伸手去摸摸那些梅花,那些平整的襇子,那些細致的花邊。她輕輕地摸,彷彿一用力就會把那些嬌嫩的花瓣兒摸散了似的。

然後她又斜起頭來,嬌憨地問媽媽:「媽咪!這條百襇裙是你結婚穿的禮服嗎?」

媽媽微笑著搖搖頭。這時爸爸剛好進來了,媽媽看了爸爸一眼,對珊珊說:「媽咪結婚已經穿新式禮服嘍!」

「那麼這是誰的呢?」珊珊又一邊輕撫著裙子一邊問。

「問你爸爸吧!」媽媽說。

爸爸並沒有注意她們母女在說什麼,他是進來拿晚報看的,這時他回過頭來,才注意到沙發上的東西。他扶了扶眼鏡,仔細地看了看,並沒有看出什麼來。

「爸,這是誰的百襇裙呀?不是媽咪跟你結婚穿的嗎?」珊珊還是問。

爸爸只是輕輕搖搖頭,並沒有回答,彷彿他也鬧不清當年結婚媽咪穿的什麼衣服了。但是停一下,他像又想起了什麼,扭過頭來,看了那裙子一眼,問媽說:「這是哪裡來的?」

「哪裡來的?」媽咪謎語般地笑了,卻對珊珊說:「是你祖母的呀!」

「祖母的?是祖母結婚穿的呀!」珊珊更加驚奇,更加地發生興趣了。

聽說是祖母的,爸又伸了一下脖子,把報紙放下來,對媽咪說:

「拿出來做什麼呢?」

「問你的女兒。」媽媽對女兒講「問爸爸」,對爸爸卻又講「問女兒」了,總是在打謎語。

珊珊又聳肩又擠眼的,滿臉洋表情,她笑嘻嘻地說:

「我們學校歡送畢業同學晚會,有一個節目是服裝表演,她們要我穿民初的新娘服裝呢!」②

「民初的新娘子是穿這個嗎?」爸爸不懂,問媽媽。

「誰知道!反正我沒穿過!」媽咪有點生氣爸爸的糊塗,他好像什麼事都忘記了。

「爸,你忘了嗎?」珊珊老實不客氣地說:

「你是民國十年才結婚的呀!結了婚,你就一個人跑到日本去讀書,一去十年才回來,害得我和哥哥們都 小了十歲(她撅了一下嘴)。你如果早十年生大哥,大哥今年不就四十歲了?連我也有二十八歲了呀!」

爸爸聽了小女兒的話,哈哈地笑了,沒表示意見。媽媽也笑了,也沒表示意見。然後媽媽要疊起那條百 襇裙,珊珊可急了。說:「不要收呀,明天我就要拿到學校去,穿了好練習走路呢!」

媽媽說:「我看你還是另想辦法吧!我是捨不得你拿去亂穿,這是存了四十多年的老古董咧!」

珊珊還是不依,她扭著腰肢,撒嬌地說:

「我要拿去給同學們看。我要告訴她們,這是我祖母結婚穿的百襇裙!」

「誰告訴你這是你祖母結婚穿的啦?你祖母根本沒穿過!」媽媽不在意地隨口就講了這么一句話,珊珊略顯驚奇地瞪著眼睛看媽咪,爸爸卻有些不耐煩地責備媽媽說:

「你跟小孩子講這些沒有意思的事情干什麼呢?」

但是媽媽不會忘記祖母的,她常說,因為祖母的關系,爸爸終於去國十年回來了,不然的話,也許沒有 珊珊的三個哥哥,更不要說珊珊了。

爸爸當然更不會忘記祖母,因為祖母的關系,他才決心到日本去讀書的。

在這里,很少一可以說簡直沒有人認識當年的祖母,當然更不知道金鯉魚有一條百襇裙的故事了。

六歲來到許家

許大太太常常喜歡指著金鯉魚對人這么說:她呀,六歲來到許家,會什麼呀?我還得天天給她梳辮子,伺候她哪!」

許大太太給金鯉魚的辮子梳得很緊,她對金鯉魚也管得很緊。沒有人知道金鯉魚的娘家在哪兒,就知道是許大太太隨許大老爺在崇明縣的任上,把金鯉魚買來的。可是金鯉魚並不是崇明縣的人,聽說是有人從鎮 江把她帶去的。六歲的小姑娘。

就流離轉徙地賣到了許家。她聰明伶俐,人見人愛。雖然是個丫頭的身份,可是許大太太收在房裡當女兒看待。許家的丫頭多的是,誰有金鯉魚這么吃香?她原來是叫鯉魚的,因為受寵,就有那多事的人,給加上個「金」字,從此就金鯉魚金鯉魚地叫順了口。

許大太太生了許多女兒,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五——還是小姐。到了五小姐,索性停止不生了。許家的人都很著急,許大老爺的官做得那麼大,她如果沒個兒子,很蹩扭。

因此老太太要考慮給兒子納妾了。許大太太什麼都行,就是生兒子不行,她看著自己的一窩女兒,一個賽一個地標致,如果其中有一個是兒子,也這么粉團兒似的,該是多麼的不同!

那天許大太太帶著五個女兒,還有金鯉魚,在花廳里做女紅。她請了龔嫂子來教女兒們綉花。龔嫂子是湖南人,來到北京,專給宮里綉花的,也在外面兼教閨中婦女刺綉。

許大太太懂得一點刺綉,她說顧綉雖然翎毛花卉山水人物無不逼真,可是湘綉也有它的特長,因為湘綉參考了外國綉法,顯得新鮮活潑,所以她請了龔嫂子來教刺綉。

龔嫂子來了,閨中就不寂寞,她常常帶來宮中逸事,都不是外面能知道的。所以她的來臨,除了教習以外,也還多了一個談天的朋友。

那天許大太太和龔嫂子又談起了老爺要納妾的事。龔嫂子忽然瞟了一眼金鯉魚,努努嘴,沒說什麼。金鯉魚正低頭在白緞子上描花樣。她這時十六歲了,個子可不大,小精豆子似的。許大太太明白了龔嫂子的意思,她尋思,龔嫂子的腦筋怎麼轉得那麼快,眼前擺個十六歲的大丫頭,她以前怎麼就沒想到呢!

金鯉魚是她自己的人,百依百順,逃不出她的手掌心。把金鯉魚收房給老爺做姨太太,才是辦法。她想得好,心裡就暢快了許多,這些時候,為了老太太要給丈夫娶姨太太,她都快悶死了!」

六歲來到許家,十六歲收房做了許老爺的姨太太,金鯉魚的個子還抵不上老爺書房裡的小書架子高呢!就不要緊,她才十六歲,還在長哪!可是,年頭兒收的房,年底她就做了母親了。金鯉魚真的生了一個粉團兒似的大兒子,舉家歡天喜地,卻都來向許大太太道喜,許大太太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

許大太太不要金鯉魚受累,奶媽早就給雇好了。一生下,就抱到自己的房裡來撫養。許大太太沒有什麼可操心的了。許大老爺,就讓他歸了金鯉魚吧!她有了振豐——是外公給起的名字——就夠了。

有許大太這樣一位大太太,怪不得人家會說:「金鯉魚,你算是有福氣的,遇上了這位大太太。」

金鯉魚也覺得自己確是有福氣的。可是當人家這么對她說的時候,她只笑笑。人家以為那笑意便是表示她的同意和滿意,其實不,她不是那意思。她認為她有福氣,並不是因為遇到了許大太太,而是因為她有一個爭氣的肚子,會生兒子。所以她笑笑,不否認,也不承認。

無論許大太太待她怎麼好,她仍然是金紅魚。除了振豐叫她一聲「媽」以外,許家一家人都還叫她金鯉魚。老太太叫她金鯉魚,大太太叫她金鯉魚,小姐們也叫她金鯉魚,她是一家三輩子人的金鯉魚!金鯉魚,金鯉魚,她一直在想,怎麼讓這條金鯉魚跳過龍門!

到了振豐十八歲,這個家庭都還沒有什麼大改變,只是這時已經民國了,許家的大老爺早已退隱在家做遺老了。

這一年的年底,就要為振豐完婚。振豐自己嫌早,但是父母之命難違,誰讓他是這一家的獨子,又是最小的呢!對方是江寧端木家的四小姐,也才不過十六歲。

從春天兩家就開始准備了。兒子是金鯉魚生的,如今要娶媳婦了,金鯉魚是什麼滋味?有什麼打算?

有一天,她獨自來到龔嫂子家。

綉個喜鵲登梅吧

龔嫂子不是當年在宮里走動的龔嫂子了,可是皇室的余蔭,也還給她帶來了許多幸運。她在哈德門里居家,雖然年紀大了,眼睛不行了,不能自己穿針引線地綉花,可是她收了一些女徒弟,一邊教,一邊也接一些定製的綉活,生意很好,遠近皆知。交民巷裡的洋人,也常到她家裡來買綉貨。

龔嫂子看見金鯉魚來了,雖然驚奇,但很高興。她總算是親眼看著金鯉魚從小丫頭變成大丫頭,又從大丫頭收房作了姨奶奶,何況——多多少少,金鯉魚能收房,總還是她給提的頭兒呢。

金鯉魚命中帶了兒子,活該要享後福呢!她也聽說金鯉魚年底要娶兒媳婦了,所以她見了面就先向金鯉魚道喜。金鯉魚謝了她,兩個人感嘆著日子過得快。然後,金鯉魚就說到正題上了,她說:「龔嫂子,我今天是來找龔嫂子給綉點東西。」

於是她解開包袱,攤開了一塊大紅洋緞,說是要做一條百襇裙,綉花的。

「綉什麼呢?」龔嫂子問。

「就綉個喜鵲登梅吧!」金鯉魚這么說了,然後指點著花樣的排列,她要一幅綉滿了梅花的「喜鵲登梅」,她說她就愛個梅花,自小愛梅花,愛得要命。她問龔嫂子對於她的設計,有什麼意見?」

龔嫂子一邊聽金鯉魚說,一邊在尋思,這條百襇裙是給誰穿的?給新媳婦穿的嗎?不對。新媳婦不穿「喜鵲登梅」這種花樣,也用不著許家給做,端木家在南邊,到時候會從南邊帶來不知道多多少少綉活呢!她不由得問了:「這條裙子是誰穿呀?」

「我。」金鯉魚回答得很自然,很簡單,很堅定。只是一個「我」字,分量可不輕。

「噢——」龔嫂子一時愣住了,答不上話,腦子在想,金鯉魚要穿大紅百襇裙了嗎?她配嗎?許家的規矩那麼大,丫頭收房的姨奶奶,哪就輪上穿紅百襇裙了呢」就算是她生了兒子。

可是在許家,她知道得很清楚,兒子歸兒子,金鯉魚歸金鯉魚呀!她很納悶。可是她仍然笑臉迎人地依照了金鯉魚所設計的花樣——綉個滿幅喜鵲登梅。她答應趕工半個月做好。

喜鵲登梅的綉花大紅百襇裙做好了,是龔嫂子親自送來的。誰有龔嫂子懂事?她知道該怎麼做,因此她直截了當地就送到金鯉魚的房裡。

打開了包袱,金鯉魚看了看,表示很滿意,就隨手疊好又給包上了,她那穩定而不在乎的神氣,真讓龔嫂子吃驚。龔嫂子暗地裡在算,金鯉魚有多大了?十六歲收房,加上十八歲的兒子,今年三十四嘍!到許家也快有三十年嘍,她要穿紅百襇裙啦!她不知道應當怎麼說,金鯉魚到底該不該穿?

金鯉魚自己覺得她該穿。如果沒有人出來主張她穿,那麼,她自己來主張好了。送走了龔嫂子回到房裡,她就知道「金鯉魚有條百襇裙」這句話,一定已經被龔嫂子從前頭的門房傳到太太的後上房了。

甚至於跨院堆煤的小屋裡,西院的丁香樹底下,到處都悄聲悄語在傳這句話。可是,她不在乎,金鯉魚不在乎。她正希望大家知道,她有一條大紅西洋級的綉花百襇裙子。

很早以來,她就在想這樣一條裙子,像家中一切喜慶日子時,老奶奶,少奶奶,姑奶奶們所穿的一樣。她要把金鯉魚和大紅百襇裙,有一天連在一起——就是在她親生兒子振豐娶親的那天。誰說她不能穿?這是民國了,她知道民國的意義是什麼——「我也能穿大紅百襇裙」,這就是民國。

百襇裙收在樟木箱子時,她並沒有拿出來給任何人看,也沒有任何人來問過她,大家就心照不宣吧。她也沒有試穿過,用不著那麼猴兒急。她非常沉著,她知道該怎麼樣的沉著去應付那日子——她真正把大紅綉花百襇裙穿上身的日子。

可是到了冬月底,許大太太發布了一個命令,大少爺振豐娶親的那天,家裡婦女一律穿旗袍,因為這是民國了,外面已經興穿旗袍了,而且兩個新人都是念洋學堂的,大家都穿旗袍,才顯得一番新氣象。

許大太太又說,她已經叫了億豐祥的掌櫃的來,做旗袍的綾羅綢緞會送來一車,每人一件,大家選吧。許大太太向大家說這些話的時候,曾向金鯉魚掃了一眼。金鯉魚坐在人堆里,眼睛可望著沒有人的地方,身子扳得紋風不動,她真沉得住氣。

她也知道這時有多少隻眼睛向她射過來,彷彿改穿旗袍是沖著她一個人發的。空氣不對,她像被人打了一門根子。她真沒想到這一招兒,心像被蟲啃般的痛苦。她被鐵鏈鏈住了,想掙脫出來一下,都不可能。

到了大喜的日子,果然沒有任何一條大紅百襇裙出現。不穿大紅百襇裙,固然沒有身份的區別了,但是,穿了呢?不就有區別了嗎?她就是要這一點點的區別呀!一條綉花大紅百襇裙的分量,可比旗袍重多了,旗袍人人可以穿,大紅百襇裙可不是的呀!

她多少年就夢想著,有一天穿上一條綉著滿是梅花的大紅西洋緞的百襇裙,在上房裡,在花廳上,在喜棚下走動著窸窸窣窣的聲音,是從熨得平整堅實的裙襇子里發出來的。那個聲音,曾令她羨妒,令她渴望,令她傷心。

一去十年

當振豐趕到家,站在他的親生母親的病榻前時,金鯉魚已經在彌留的狀態中了。她彷彿睜開了眼,也彷彿哼哼地答應了兒子的呼聲,可是她什麼都不知道了。

這是振豐離國到日本讀書十年後第一次回家——是一個急電給叫回來的。不然他會呆多久才回來呢?

當振豐十八歲剛結婚時,就感覺到家中的空氣,對他的親生母親特別的不利,他也陷入痛苦中。他有撫養著他的母親,寵慣著他的姐姐,關心著他的父親,敬愛著他的親友和仆從,但是他也有一個那樣身份的親生母親。

他知道親生母親有什麼樣的痛苦,因為傳遍全家的「金鯉魚有一條百襇裙」的笑話,已經說明了一切。在這個新舊思想交替和沖突的時代和家庭里,他也無能為力。還是遠遠地走開吧,走離開這個沉悶的家庭,到日本去念書吧!

也許這個家庭沒有了他這個目標人物,親生母親的強烈的身份觀念,可以減輕下來,那麼她的痛苦也說不定會隨著消失了。他是懷著為人子的痛苦去國的,那時的心情只有自己知道,讓他去告訴誰呢!

他在日本書念得很好,就一年年地呆下去了。他吸收了更多更新的學識,一心想鑽研更高深的學問,便自私得顧不得國里的那個大家庭了。雖然也時時會興起對新婚妻子的歉疚,但是結果總是安慰自己說,反正成婚太早,以後的日子長遠得很呢。

現在他回來了,像去國是為了親生母親一樣,回來仍是為了她,但母親卻死了!死,一了百了。可是他知道母親是含恨而死的,恨自己一生連想穿一次大紅百襇裙的機會都被剝奪了,對她是一件多麼殘酷的事。

她是鬱郁不歡地度過了這十年的歲月嗎?她也恨兒子嗎?恨兒子遠行不歸,使她在家庭的地位,更不得伸張而永停在金鯉魚的階段上。生了兒子應當使母親充滿了驕傲的,她卻沒有得到,人們是一次次地壓制了她應得的驕傲。

振豐也沒有想到母親這樣早就去世了,他一直有個信念,總有一天讓這個叫「媽」的母親,和那個叫娘」的母親,處於同等的地位,享受到同樣的快樂。這是他的孝心,悔恨在母親的有生之年,並沒有向她表示過,竟讓她含恨而死。

這一家人雖然都悲傷於金鯉魚的死,但是該行的規矩,還是要照行。出殯的那一天,為了門的問題,不能解決。說是因為門窄了些,棺材抬不過去。振豐覺得很奇怪,他問到底是哪個門嫌窄了?

家人告訴他,是說的「旁門」,因為金鯉魚是妾的身份,棺材是不能由大門抬出去的,所以他們正在計劃著,要把旁邊的門框臨時拆下一條來,以便通過。

振豐聽了,胸中有一把火,像要燃燒起來。他的臉漲紅了,抑制著激動的心情,故意問:「我是姨太太生的,那麼我也不能走大門了?」

老姑母苦笑著責備說:「傻孩子,怎麼說這樣的話!你當然是可以走大門……」

振豐還沒等老姑母講完,便沖動地,一下子跑到母親的靈堂,趴伏在棺木上,捶打痛喊著說:「我可以走大門,那麼就讓我媽連著我走一回大門吧!就這么一回!就這么一回!」

所有的家人親戚都被這景象嚇住了。振豐一直伏在母親的棺木上痛哭,別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勸解,因為太意外了。結局還是振豐扶著母親的棺柩,堂堂正正地由大門抬了出去。

他覺得他在母親的生前,從沒有能在行為上表示一點孝順,使她開心,他那時是那麼小,那麼一事無知,更缺乏對母親的身份觀念的了解。現在他這樣做了,不知道母親在冥冥中可體會到他的心意?但無論如何,他沉重的心情,總算是因此減輕了許多。

現在算不得什麼了

看見媽媽捨不得把百襇裙給珊珊帶到學校去,爸爸倒替珊珊說情了,他對媽媽說:「你就借她拿去吧,小孩子喜歡,就讓她高興高興。

其實,現在看起來,這些都算不得什麼了!那時,一條百襇裙對於一個女人的身份,是那樣地重要嗎?現在想來,真是不可思議的。看女學生只要高興,就可以隨便穿上它在台上露一露。唉!時代……」

話好像沒說完,就在一聲感喟下戛然而止了。而珊珊只聽了頭一句,就高興得把百襇裙抱了起來,其餘,爸爸說的什麼,就完全不理會了。

媽媽也想起了什麼,她對爸爸說:「振豐,你知道,我當初很有心要把這條百襇裙給放進棺材裡,給媽一起陪葬算了,我知道媽是多麼喜歡它。可是……」

媽也沒再說下去了,她和爸一時都不再說話,沉入了緬想中。

珊珊卻只顧拿了裙子朝身上比來比去,等到裙子扯開來是散開的兩幅,珊珊才急得喊媽媽:「媽咪,快來,看這條裙子是怎麼穿法嘛!」

媽拿起裙子來看看,笑了,她翻開那裙腰,指給爸爸和珊珊看,說:「我說沒有人穿過,一點兒不錯吧?看,帶子都還沒縫上去哪!」

(8)旗袍之妾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這是一篇真切動人、寓意豐富、講究技法的小說。

通過金鯉魚穿一次百襇裙夢想的破滅,小說表現了身為小妾的小人物令人心碎的遭遇及其凄慘的一生。封建等級制度無孔不入地滲透到日常生活領域。

使得穿什麼衣服也成了一種社會身份的標志,一種政治化的權力問題,由此揭示了舊中國婦女沉痛的心靈創傷。

參考資料:網路-金鯉魚的百襇裙

❾ 為什麼說旗袍不過膝的是妾

正妻穿戴正統保守,妾室開叉較大,所以有旗袍不過膝的是妾之說。

正妻和小妾的穿旗袍的區別:

首先肯定是顏色上的不同。其次,正房一般是不穿旗袍的。

正室可以穿正紅,大紅。正室是通過正式婚禮手續、順序迎娶的,絕大多數是父母指定或者媒人牽線的,就是所謂「明媒正娶」,有且只有一個人,稱之為「妻」,家中地位高,生的兒子是嫡子,一般情況下,是嫡子繼承家業。

而妾室是不需要上述手續的,有能力便可自娶,家中地位比妻低,生子是庶子,一般不具備繼承家業的可能。

旗袍的基本信息:

旗袍是一種女性服裝。起源於滿族女性的傳統服裝,經民國初年的改良,逐步定型為現代旗袍的基本式樣,成為中式女性禮服和常服的重要品類。

她是唯一既存在於歷史、又活躍於現實的服裝,從功能性的服飾到意識流的文化,她將諸多話題集於一身,激發人們的無限想像——旗袍,她已經遠遠超越了「服裝」這一簡單的設定,從最後一個王朝中走來,在現代社會中最終演變為文化符號,承載了一個國家的民族情結。

❿ 有關長衫摺扇的詩句

1. 關於長衫的詩句
關於長衫的詩句 1. 關於裁縫的詩句
1、銀燈青瑣裁縫歇唐王昌齡 《長信秋詞五首》2、燈底裁縫剪刀冷唐白居易 《寒閨怨》3、裁縫滅盡針線跡唐杜甫 《白絲行》4、裁縫無處等唐孟浩然 《閨情》5、為客裁縫君自見唐李白 《廬江主人婦》6、欲學裁縫須准擬唐元稹 《相和歌辭·董逃行》7、還恐裁縫罷唐虞世南 《相和歌辭·中婦織流黃》8、裁縫長短不能定唐張籍 《舞曲歌辭·白紵歌》9、對君裁縫泉下衣唐張籍 《雜曲歌辭·妾薄命》10、為許裁縫改昔時唐劉希夷 《搗衣篇》11、裁縫憶老妻唐沈佺期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12、裁縫雲霧成御衣唐杜甫 《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13、只向裁縫委箱篋唐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14、裁縫寄遠方唐楊凝 《秋夜聽搗衣》15、裁縫細意花枝斗宋陳克 《漁家傲·寶瑟塵生郎去後》16、燈下裁縫宋戴復古 《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17、料想裁縫宋蔣捷 《白薴》18、白薴裁縫宋蔣捷 《應天長·柳湖載酒》19、裁縫衣著宋無名氏 《九張機》20、非獨學裁縫唐孟郊 《古意》21、破盡裁縫衣唐元稹 《張舊蚊幬》22、春衫無復舊裁縫唐元稹 《六年春遣懷八首》23、衣衫難作遠裁縫唐元稹 《酬樂天得稹所寄紵絲布白輕庸製成衣服以詩報》24、病妻親為我裁縫唐白居易 《元九以綠絲布白輕褣見寄,製成衣服,以詩報》25、燈底裁縫剪刀冷唐白居易 《空閨怨》26、金刀玉指裁縫促唐陳標 《長安秋思》27、且試莫裁縫唐朱琳 《開緘怨》28、裁縫紈與素魏晉曹植 《浮萍篇》29、旅服少裁縫南北朝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30、裁縫篋笥人南北朝何遜 《與虞記室諸人詠扇詩》31、狀錦無裁縫南北朝何遜 《詠雜花詩》32、裁縫付邊使宋李復 《和人子夜四時歌》33、裁縫失分寸宋梅堯臣 《送徐無黨歸婺州》34、裁縫大練成春服宋司馬光 《春貼子詞·皇太後閣六首》35、金針玉尺裁縫處宋王珪 《宮詞》36、天邊華蓋會裁縫宋王禹偁 《和馮中允仙娥峰》37、裁縫中禁又迎祥宋夏竦 《皇後閣端午帖子》38、裁縫雲霧成御衣宋項安世 《四伯父生朝集老杜句二十韻》39、裁縫苦思詩千首宋楊萬里 《至日薄寒》40、裁縫寄遠道唐李白 《子夜四時歌·冬歌》。
2. 關於裁縫的詩句有哪些
1.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釋義:更深人靜銀燈下裁衣才停歇,目光還轉向宮城明主那邊看。

2.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唐:李白《子夜吳歌·冬歌》

釋義:妾將裁製好的衣物寄向遠方,幾時才能到達邊關臨洮?

3.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宋:戴復古《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

釋義:看身上已經穿得破舊的春衫,清楚地記得這是當年送別時,你在燈下連夜剪裁製成。

4.為客裁縫君自見,城烏獨宿夜空啼。唐:李白《廬江主人婦》

釋義:你賢惠啊,為路過你家的客人縫補衣服。可惜卻像城牆樹上的烏鴉孤獨的鳴叫。

5.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唐:白居易《寒閨怨》

釋義:秋霜欲下,玉手已經預先感到寒冷。寒燈下,她握著冰冷的剪刀為遠方戍守的丈夫縫制著冬衣。

6.去年離別雁初歸,今夜裁縫螢已飛。唐:張紘《閨怨》

釋義:去年離別正是北雁南飛,今夜燈下衣已不見流螢蹤跡。

7.裁縫無處等,以意忖情量。唐:孟浩然《閨情》

釋義:妻子在家獨自等待,只好將情意裁進衣中。

8.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唐:杜甫《白絲行》

釋義:女工精心地製作舞衣,細心地把舞衣熨平,看上去是一件不曾剪裁的舞衣,不見針線縫過的痕跡。

9.還恐裁縫罷,無信達交河。唐:虞世南《中婦織流黃》

釋義:還怕裁縫做完衣服後,卻沒有辦法送到交河。

10.念君此行為死別,對君裁縫泉下衣。唐:張籍《妾薄命》

釋義:想到夫君此行抱著必死不歸的心情,妾身便當作為夫君裁剪黃泉下穿的衣服。
3. 關於裁縫的詩句有哪些
1.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釋義:更深人靜銀燈下裁衣才停歇,目光還轉向宮城明主那邊看。 2.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唐:李白《子夜吳歌·冬歌》 釋義:妾將裁製好的衣物寄向遠方,幾時才能到達邊關臨洮? 3.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宋:戴復古《木蘭花慢·鶯啼啼不盡》 釋義:看身上已經穿得破舊的春衫,清楚地記得這是當年送別時,你在燈下連夜剪裁製成。

4.為客裁縫君自見,城烏獨宿夜空啼。唐:李白《廬江主人婦》 釋義:你賢惠啊,為路過你家的客人縫補衣服。

可惜卻像城牆樹上的烏鴉孤獨的鳴叫。 5.秋霜欲下手先知,燈底裁縫剪刀冷。

唐:白居易《寒閨怨》 釋義:秋霜欲下,玉手已經預先感到寒冷。寒燈下,她握著冰冷的剪刀為遠方戍守的丈夫縫制著冬衣。

6.去年離別雁初歸,今夜裁縫螢已飛。唐:張紘《閨怨》 釋義:去年離別正是北雁南飛,今夜燈下衣已不見流螢蹤跡。

7.裁縫無處等,以意忖情量。唐:孟浩然《閨情》 釋義:妻子在家獨自等待,只好將情意裁進衣中。

8.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唐:杜甫《白絲行》 釋義:女工精心地製作舞衣,細心地把舞衣熨平,看上去是一件不曾剪裁的舞衣,不見針線縫過的痕跡。

9.還恐裁縫罷,無信達交河。唐:虞世南《中婦織流黃》 釋義:還怕裁縫做完衣服後,卻沒有辦法送到交河。

10.念君此行為死別,對君裁縫泉下衣。唐:張籍《妾薄命》 釋義:想到夫君此行抱著必死不歸的心情,妾身便當作為夫君裁剪黃泉下穿的衣服。
4. 關於斗笠的詩句有哪些
1.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2.黃庭堅《鷓鴣天》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3.蘇軾《浣溪沙》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4.黃庭堅《浣溪沙》

新婦灘頭眉黛愁。女兒浦口眼波秋。驚魚錯認月沈鉤。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斜風吹雨轉船頭。

5.黃庭堅《漁家傲·盪漾生涯身已老》

盪漾生涯身已老。短蓑箬笠扁舟小。深入水雲人不到。吟復笑。一輪明月長相照。誰謂阿師來問道。一橈直與傳心要。船子踏翻才是了。波渺渺。長鯨萬古無人釣。

6.朱敦儒《浣溪沙》

西塞山邊白鷺飛。吳興江上綠楊低。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將風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斜風細雨不須歸。

7.張元干《水調歌頭·柱策松江上》

拄策松江上,舉酒酹三高。此生飄盪,往來身世兩徒勞。長羨五湖煙艇,好是秋風鱸鱠,笠澤久蓬蒿。想像英靈在,千古傲雲濤。

8.無名氏《浣溪沙》

釣罷高歌酒一杯。醉醒曾笑楚臣來。夕陽維纜碧江隈。蓑笠每因山雨戴,船窗多為水花開。安居流景任相催。

9.陸游《書感》

半世狂疏踐駭機,暮年持此欲安局?會憑香火消前業,已築茆茨訟昨非。薄俗慣看翻覆手,憂心空復倒顛衣。煙蓑雪笠家風在,送老湖邊一釣磯。

10.朱熹《鷓鴣天·已分江湖寄此生》

已分江湖寄此生。長蓑短笠任陰晴。鳴橈細雨滄洲遠,系舸斜陽畫閣明。奇絕處,未忘情。幾時還得去尋盟。江妃定許捐雙佩,漁父何勞笑獨醒。
5. 關於笑靨的詩句
1.雙蝶綉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2.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樹樹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3.日日雙眉斗畫長,行雲飛絮共輕狂。不將心嫁冶遊郎。 濺酒滴殘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彈淚說凄涼。

4.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5.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6. 關於旗袍的詩詞
錦衣旗袍詩,曼玉花樣時。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寫了五四運動以後中國青年在封建專制家庭里的生活、痛苦和斗爭。書中他對各個女性的服飾描寫著墨不多,卻極具代表性:蕙「穿一件滾邊玉色湖縐短襖,系粉紅裙子」。這是五四以後大家閨秀的裝束。婉兒「穿了一件玉色湖縐滾寬邊的袖子短、袖口大的時新短襖,系了一條粉紅湖縐的百褶裙」。馮樂山給婉兒做喇叭袖的時髦短襖,原是為了給自己爭面子的。這身衣著表明了婉兒的侍妾身份。

五四以後的漢族城鎮女子還是習慣於上穿襖下穿裙,窄袖長襖逐漸向喇叭袖短襖過渡。這時只有旗人才穿旗袍。在《家》、《春》、《秋》中是找不到穿旗袍的女人的。

張愛玲對服裝的講究是出了名的,她對自己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服飾自然會作精心的設計。《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原是麻油店千金,嫁入大戶後,為了不被人看輕,在衣著上是緊追潮流的。

她「身上穿著銀紅衫子,蔥白線鑲滾,雪青閃藍如意小腳褲子」。辛亥革命後,一度掀起過女權運動。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影響,上衣下褲成了女子的時興裝束。只是在正式場合,良家女子還得系裙。

二十多年後,曹七巧的女兒長安長成了大姑娘,可仍待字閨中。當有人為她介紹對象時,她「換上了蘋果綠喬琪紗旗袍,高領圈,荷葉邊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

上面穿旗袍,下面穿百褶裙,這是滿漢女裝款式交融的結果。而高領圈和鑲荷葉邊的袖子都是當時的時尚。

張恨水《啼笑姻緣》中的陶太太是一個摩登的民國女子。她「穿了一件銀灰色綢子的長衫,只好齊平膝蓋,順長衫的四周邊沿都鑲了桃色的寬辮,辮子中間,有挑著藍色的細花,和亮晶晶的水鑽,她光了一截脖子,掛著一副珠圈,在素凈中自然顯出富麗來」。
7. 描寫旗袍的詩句有哪些
詠旗袍女三首:

(一)

錦袍素雅身段嬌,春風拂柳展妖嬈。

舞步輕盈驚四座,醉眼周郎矚小喬。

(二)

錦袍華貴淑女嬌,玲瓏曲折現苗條。

媚態橫生銷魂處,飄然漫步飛燕騷。

(三)

錦袍炫麗儀態嬌,圓臀玉腿細柔腰。

痴迷竟日旗服美,飽覽娥眉樂陶陶。

五律 · 旗袍

綠柳風中擺,新荷雨里搖。

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

乍現玲瓏態,憑添嫵媚嬌。

從來民國范,大美數旗袍。

錦衣旗袍詩,曼玉花樣時。——巴金《激流三部曲》

旗袍(形成於民國時代的女性服裝):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