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旗袍什麼面料最好 有這幾種選擇
旗袍最常見的面料應該就是真絲了,非常的好看,另外這幾年香雲紗和絲絨面料的旗袍也很受歡迎,用在旗袍上面顯得很有氣質,非常特別。
旗袍什麼面料最好
絲綢面料最好。
提到旗袍,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印象就是絲綢。正是這第一印象,旗袍面料更繞不過它。手感絲絲柔滑飄逸,幽雅珍珠光澤,有面料「皇後」美譽。時至今日,我們又賦予它「健康纖維」、「保健纖維」的美稱。絲綢的保健功能是各種不同材質的面料都無法比擬的、無法替代的。它含有人體所須的18種氨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氨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是我們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
旗袍有哪些面料
1、真絲面料的旗袍
真絲是旗袍的主要製作面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和透氣性,柔軟細膩,光澤溫柔。擁有順滑的手感和良好的垂墜感,絲質的旗袍整體充滿了奢華貴氣,很適合出入正式場合。
2、香雲紗面料的旗袍
香雲紗為原生態傳統面料,以桑蠶絲為原料,屬於比較高端的品種。穿著它做成的旗袍,走動會產生沙沙聲,還具有防水防曬的優點,色澤古樸懷舊,經久耐穿,手感又挺爽柔潤,非常適合有古典韻味的知性女子。
3、絲絨面料的旗袍
絲絨是一種又輕又保暖的面料,手感絲滑,柔韌,親膚,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利用絲絨製作出的旗袍更是旗袍中的經典,最能展現東方女子神韻。絲絨旗袍不但面料看上去比綢緞旗袍溫柔很多,保暖功能也是更勝一籌。粗略可見的肌理和質感顯得厚重,很適合秋季穿著。
4、棉麻面料的旗袍
棉麻面料就是由棉和麻纖維混紡而成的一種面料。做成旗袍,款式既樸素又大方,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濕性,手感柔軟,質朴,穿著舒適,不同於絲質旗袍的光芒萬丈,更顯韜光養晦,凸顯少女感,也適合日常穿著。
旗袍面料怎麼選
1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對於崇尚自然舒適,喜歡時尚的年輕人,在日常選購棉麻面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2夏季可選擇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什色府綢、各種麻紗、印花橫貢緞、提花布等薄型織品;自製的短旗袍,輕盈、涼爽、美觀、實用。
3春秋季可選擇化纖或混紡織品,如各種閃光綢、滌絲綢、以及各種薄型花呢等織物。這些織品雖然吸濕性、透氣性差,但其外觀比棉織品挺括平滑、絢麗悅目,在不冷不熱的季節中穿用很適宜。
旗袍什麼款式好看
1、短旗袍
短旗袍也可說是「改良旗袍」,與傳統旗袍比較,普及面更廣泛和日常,東方色彩韻味較淡,風格多樣,不僅修身,因為長度較短活動也更加自如。不斷吸取西式裁剪法,融入更多流行元素,很適合個子較為矮小的姑娘或是時尚達人們選擇。
2、中長款旗袍
中長款旗袍沒有短款旗袍那麼挑身材,只要個頭不是太嬌小都可以穿著,也不會因為裙擺太短而裸露太多,顯得更為沉穩大氣。對一些偏胖或是下身有肉的女性來說可以起到完美遮蓋的作用,也富有中式韻味,適合成熟女性展現優雅的氣質。
3、曳地旗袍
曳地旗袍也就是超長旗袍,長度一般垂於腳面,是從30年代就開始盛行的款式,盡管後來旗袍款式不斷變更,曳地旗袍卻一直被保留下來。開叉一般裁剪至膝蓋處,比較隨身,給人一種修長纖細的感覺,是高個子女孩不錯的選擇。
⑵ 旗袍怎麼穿
肩寬好解決如果想露旗袍裡面穿黑色(如果是結婚就穿紅色)透明沙衣服,不想漏就穿半袖旗袍。豐胸可以穿對襟旗袍,也可以穿高領露乳溝的。臀部大小其實不太影響旗袍主要是跨部,如果太大就開衩高點。腿粗就不露,穿長旗袍,開衩的衩邊嵌邊(做旗袍的都知道怎麼加邊,加的長了直接看不見腿了,走路的時候也就看見一小半)。古代流行過「十八鑲」就是這類。其實你要是實在不行可以穿分體的,下半身直接羅裙不露腿了。可以參考《京華煙雲》里的改良旗袍。怕什麼什麼身材都可以穿。非露不可就只能穿黑色(紅色)褲襪了。
⑶ 跳沙坑怎麼才能跳的遠
首先你要有很好的起跑速度,要沖起來,先練習你的加速度,因為跳遠的助跑距離有限,練習加速度,還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踩好步點,要是你沒踩好步點,要麼犯規,要麼就是成績不是很理想,建議你最好在你起跑的地點做個標記,然後多次練習,爭取盡量踩到踏板上,保證每一步的距離都差不多,差太多了,容易出錯,或犯規,最後還有一個要點就是起跳,支撐腿在起跳的那一瞬間一定要全力蹬出去,擺動腿一定要迅速跟上,咱一般人也就練習個挺身跳最好了,不能象專業運動員那樣走步式的.挺身跳到起跳後,一定要記得把雙腿往腹部收,盡量讓雙腿抬高,延遲落地的時間,可以增加不少的距離.
⑷ 跳沙坑有什麼技巧嗎
(一)如果是立定跳遠,就是如下那樣:鞋子最好是輕便的運動鞋,最好有些抓地力的那種鞋底(別買成釘子鞋)x0dx0a預備: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後擺。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x0dx0a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x0dx0a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沖。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擺,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x0dx0a立定跳遠的輔助練習 x0dx0a挺身跳:原地屈膝開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動作,髖關節完全打開,做出背弓動作,落地時屈膝緩沖。 x0dx0ax0dx0a(二)如果是跑步跳遠就是這樣:x0dx0a跳遠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部分組成的。它們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因此,正確地完成跳遠技術的各個部分動作,以及實現各部分動作的有機結合是跳遠技術的關鍵。x0dx0a一、助跑 x0dx0ax0dx0a跳遠的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密切相關。跳遠助跑的任務就是獲得最高的助跑速度,並為准確踏板和快而有力的起跳做好技術、身體和心理上的准備。 x0dx0ax0dx0a1.助跑的方法 x0dx0ax0dx0a跑是跳的基礎,跳是跑的發展與結果。跑不好,就跳不好。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這種現象,當欲跳越一定寬度的壕溝時,人總要加上幾步助跑。當汽車穿越同樣的坡度時,快速行駛的汽車總比慢速行駛的汽車沖得要遠得多。這足以說明,快速助跑對提高跳遠成績的積極作用。x0dx0a x0dx0a(1)助跑的起動姿勢 x0dx0a助跑的起動姿勢直接影響助跑的穩定性與准確性。助跑的起動姿勢有兩種:一種是從靜止狀態開始,一般採用兩腿微曲、兩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兩腿前後分立的「站立式」起動姿勢。另一種是走幾步或走跳步結合踩上第一個標志點,行進間開始的起動。第一種方法,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變化較小,有利於提高助跑的准確性。第二種方法,助跑則比較自然,動作比較放鬆。但由於是動態,每次踩上標志的位置和速度不易控制,對准確踏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x0dx0a(2)助跑的加速方式 x0dx0a助跑的加速方式有兩沖:一種是積極加速,一種是逐漸加速。積極加速方式是從助胞一開始就跑得很積極。步頻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這種加速方式能較早地擺脫靜止狀態,並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點是助跑開始幾步的步長較短,步頻較快,上體前傾也較大。這種助跑方式適合於絕對速度較快的運動員。但因助跑動作緊張,起跳的准確性差,所以世界優秀運動員很少採用這種方法。逐漸加速方式一股是在加大步長或保持步長的基礎上提高步頻。這種加速時間較長,加速過程比較均勻平穩。因此,跑的動作比較輕松、自然。起跳的准確性較好,每次試跳成績也較穩定。x0dx0ax0dx0a2.助跑的距離 x0dx0a跳遠助跑距離的長短,應以保證助跑任務的順利完成為依據。助跑過長或過短,都不利於助跑速度的發揮與利用,影響起跳的效果。一般來說,運動員的加速能力和加速方式是決定助跑距離長短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講,30米和100米跑的成績,可作為確定運動員助跑距離的指標之一。x0dx0a跳遠的助跑距離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根據比賽時外界條件的變化及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進行相應的調整。x0dx0ax0dx0a3.助跑節奏 x0dx0a助跑節奏主要是指跳遠運動員發揮最高速度、利用最高速度、快速合理地進入起跳的方式與方法。跳躍中助跑速度的增加應與運動員的起跳力量成正比。原蘇聯波波夫的試驗測試表明,助跑速度每增加0.2米/秒或起跳扇形角每增加10度,都要求運動員增加2%的起跳力量。倘若起跳力量的發展不能適應助跑速度的要求,就會影響起跳效果,因達不到必需的騰起角度而影響跳遠成績。x0dx0a x0dx0a4.最後幾步的助跑技術 x0dx0a跳遠最後幾步(6—8步)助跑是整個助跑技術的關鍵。在最後幾步助跑中,既要保持高速度,又要做好起跳准備。這是—個難度較大的技術環節。因此,運動員的技術風格和特點,往往體現在這一階段。 x0dx0a最後6—8步的助跑技術,主要表現為兩種技術特徵,一種是最後幾步的步長相對縮短,步頻明顯加快,形成快速進入起跳的助跑技術節奏,另一種是在步長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加快步頻,形成快速上板的助跑技術特徵(步長沒有明顯的變化)。日前,世界優秀運動員普遍採用後一種跑法。這種助跑技術有利於保持和發揮最高助跑速度,最後幾步呈加速狀態,使助跑和起跳的銜接更加緊密。x0dx0ax0dx0a二、起跳 x0dx0ax0dx0a1.起跳的任務 x0dx0a跳遠起跳是完整技術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它要求運動員在最高助跑速度的前提下,在0.1秒左右的時間內,按正確順序完成—系列起跳動作,從而獲得盡可能大的騰起初速度和適宜的騰起角度。 x0dx0ax0dx0a2.起跳的幾種類型 x0dx0a由於運動員的技術水平、訓練水平、身體素質不同,在運動實踐中往往表現出以下幾種不同的起跳類型: x0dx0a(1)被動性起跳。這種起跳特點是緩沖時間過長,蹬伸動作慢,而且蹬得不充分。反作用力不能很好地通過身體重心。這種起跳大都出現在身體素質較差、支撐能力較弱、動作不協調的初學者身上。 x0dx0a2)制動性起跳。運動員在起跳前有明顯的下蹲動作。起跳腿向前伸得過遠,腳著地時膝關節較直,上體後仰。身體重心前移不積極。起跳時制動較大,不利於最大限度地保持水平速度。因此是一種不合理的起跳技術。 x0dx0a(3)打擊式起跳。這種起跳看起來很用力,但動作幅度小,用力不柔和,足掌著地時碰撞力較大,在緩沖期不能柔和地進行緩沖,用力生硬,缺乏彈性,起跳效果差。 x0dx0a(4)「跑步式」起跳。所謂跑步式起跳,並不意味著用跑的動作順勢踩過起跳板。由跑轉入跳是有其本質區別的。「跑步式」起跳是相對於制動性和打擊式起跳而言的,因為與這兩種動作相比,「跑步式」起跳在動作形式上更接近跑的動作,上體保持正直,兩臂前後擺動,擺動腿積極前擺,小腿折疊較緊,起跳腿積極向下向後踏板,腿著地後整個身體迅速前移。 x0dx0a「跑步式」起跳有利於助跑與起跳的緊密結合,有利於助跑向起跳的轉換過渡,在用力特點上也比制動性起跳和打擊式起跳柔和連貫、向前性好,有利於發揮肌肉的速度力量。實踐證明,這是—種合理的起跳技術,採用這種起跳技術能較好地保持水平速度,並能在較短時間內,創造較大的騰起角高度。 x0dx0ax0dx0a整個起跳過程可分為上板、緩沖和蹬伸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有著不同的力學待征和具體要求。總的說來,上板要快速柔和,緩沖的動作幅度要適中,要及時地積極前移身體,蹬伸動作要完成得快而有力。 x0dx0a(1)上板放腳:上板放腳是助跑與起跳結合的關鍵性技術,是人體由「跑」向「跳」過渡的開始。攻板放腳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起跳效果。正確的攻板放腳動作應該是:在最後一步助跑中,起跳腿膝關節抬得較低,起跳腳應積極、主動地著地。這既可減少著地時的沖撞力,又為著地後快速前移身體做好准備。起跳腳著地時,足跟與足掌幾乎同時接觸地面(見圖5著地瞬間)。 上體角度為90一107度,小腿與地面夾角約為65度左右,膝關節為175一l 78度角。 x0dx0ax0dx0a(2)緩沖 x0dx0a起跳腳著地後,在水平速度慣性力和運動員身體重力作用下,產生很大壓力,迫使起跳支撐運功器官完成退讓性工作,這一動作過程為緩沖階段。緩沖的作用主要在於減緩起跳的制動力,迅速改變身體重心的運動方向,分解支撐運動器官強大的沖擊性慣壓負荷,保證身身體積極前移,為蹬伸創造有利條件。 x0dx0ax0dx0a優秀跳遠運動員在緩沖時膝關節彎曲角度是138—145度。如劉易斯是140度,鮑戚爾是148度。研究結果表明,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和起跳技術的完善,起跳跳緩沖時,膝關節的彎曲度趨於減小。起跳時,膝關節的彎曲度越大,起跳時間也就越長,這不利於完成爆發式的蹬伸動作。因此,要提高起跳效果,增大騰起初速度,首先要提高緩沖效果。緩沖是蹬伸的基礎和前提,它決定了蹬伸的初始條件(身體姿勢、生理和生物力學條件)。 x0dx0ax0dx0a(3)蹬伸 x0dx0ax0dx0a蹬伸階段是由起跳腿膝關節最大彎曲時始至起跳腳蹬離地面瞬間止。 x0dx0ax0dx0a蹬伸動作與騰空初速度及騰起角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蹬伸動作越快、越充分,騰空初速度和騰起角越大。因而成績也就越好。在蹬伸時,不僅要強調起跳腿的蹬地動作,同時還要強調擺腿、擺臂動作的協調配合。當蹬伸動作結束時,運動員得重心應位於較高的位置,起跳腿的髖、膝、踝關節充分伸直。上體和頭部保持正直姿勢,此時身體前傾或後仰都會產生迴旋或加大制動。擺動腿大腿接近水平,小腿自然下垂,雙臂前後擺動,並注意提肩、拔腰。優秀運動員這時所形成的蹬地 x0dx0ax0dx0a騰空步後的空中動作有「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種。我們在此介紹「挺身式」空中動作。 x0dx0a起跳騰空後,擺功腿下放、伸髖與稍稍順勢前移的起跳腿靠攏。在騰空最高點時,身體充分伸展,形成「挺胸展髖」的姿勢,兩臂上舉或後擺,然後收腹舉腿,雙腿前伸,完成落地動作。 x0dx0a「挺身式」的優點在於落地前能充分地拉長軀干前向的肌肉群,有利於完成收腹舉腿和落地伸腿動作。在騰空後,由於擺動腿不需要在體前久留,有利於身體伸展維持身體的平衡。但空中動作的形式與用力特點與助跑起跳動作的銜接不太緊密x0dx0ax0dx0a(三)如果是三級跳,就是這樣的:x0dx0a正式比賽中,三級跳遠的規定形式是:單腳跳,起跳腿落地後再起跳的跨步跳,擺動腿落地起跳的跳躍,用雙腳落於沙坑。 x0dx0a三級跳遠的成績也是取決於助跑時所獲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產生的垂直速度,同時還與每一個動作完成的質量,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和三跳的比例有關。由於從助跑中獲得的水平速度在三跳的過程中不斷降低,所以如何減少水平速度的損失而又獲得合理的垂直速度,是三級跳遠技術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x0dx0a一般地說,三級跳遠的騰起角為:單腳跳時十六到十八度,跨步跳時十二到十五度,跳躍時十六到二十度。三跳的長度比例是單腳跳最長,跨步跳最短,跳躍次長。 x0dx0a在助跑之後,沿直線向前連續做3次不同形式跳躍。第一跳為單足跳,須用起跳腿落地;第二跳為跨步跳,須用擺動腿落地;第三跳為跳躍,雙腳同時落入沙坑。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中國於1923年作為單項比賽項目。三級跳遠成績主要取決於助跑時所獲得的水平速度和各次起跳的垂直速度。此外,合理的騰起角度和適宜的3跳間比例也是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 。助跑通常是距離較長,速度較快,跑跳動作連貫自然。第一跳起跳腿離地時,應在空中保持跨步的姿勢,隨即兩腿在空中換步,起跳腿在落地時應有扒地動作,雙臂由前向後做大幅度配合擺動。第二跳時,擺動腿和兩臂有力地向前擺動,重心前移,待腳向下扒地的同時,兩臂向後做擺動。第三跳,擺動腿做蹬伸時,另一條腿和兩臂由後向前上方擺出。一般以蹲踞式或挺身式作為第三跳落地時的騰空姿勢。3跳之間的長度大多是第一跳稍長於第三跳,第二跳最短。三級跳遠技術大致分為高跳型、平跳型、中間型。高跳型也稱力量型,特點是第一跳身體重心騰起高而遠,3跳距離變化較大。平跳型也稱速度型,特點是身體向前速度快,重心軌跡低而平,第一、三跳距離變化不大。中間型也稱現代平跳型,特點是在保持第一跳較長距離下,仍能使第三跳增長距離。
⑸ 沙池跳遠的方法和技巧
急行跳遠
技術分為4個要點:
助跑
,
踏跳
,空中姿態,落地。
第一,助跑,助跑是急行跳遠的最關鍵技術。助跑速度要快,節奏感強,有彈性。
第二,踏跳,踏跳時不能減速找板,要以最高的速度攻板踏跳。最佳的起跳角度是18~
24度
(理論上是45度,但那是違背
自然規律
的,
生物界
沒有能達到這個角度的),也就是說踏跳瞬間身體要
向斜
上方盡力騰起,雙臂斜上擺動帶動身體跳起。
第三,空中姿態,可以採用蹲踞式騰空,也就是踏跳瞬間,
擺動腿
隨身體向前擺動,與地面成平行狀態,保持這個姿態(空中的
弓箭步
,這個就叫騰空步)一段時間(很短,根據自己的水平),然後踏跳腿向擺動腿靠攏,准備落地。
第四,落地,落地時腰腹發力,雙腿盡力向胸前靠攏,小腿向前伸展,完成落地。標準的落地,人是向側向倒的(或向臀部
小坐
)。如果向前倒,就是起跳不充分,如果向後倒就是助跑速度不合適。
⑹ 旗袍有幾種類型 平時見得最多的旗袍領口
在現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旗袍愛好者,喜歡穿旗袍,同時對於旗袍也是非常了解的,但也有一些對旗袍不怎麼了解的人,那麼我們便了解一下旗袍有幾種類型?平時見得最多的旗袍領口?
旗袍有幾種類型
旗袍款式多樣,分類方法也各種各樣,旗袍的開襟通常有七種,包括單襟、雙襟、直襟、斜襟、琵琶襟、曲襟以及無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旗袍的袖型大致上可分為無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長袖、窄袖小、喇叭袖、大喇叭袖、馬蹄袖等。在製作方面,雙襟比單襟復雜,要先在旗袍上開了兩邊的襟,然後把其中一個襟縫合。旗袍的每一種領型都有各自的特點和樣式。在選擇旗袍的時候,領型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因素。
平時見得最多的旗袍領口
1、圓領。它是旗袍最常見的一種領型。經典立領是對旗袍古韻的最好保留,嚴絲合縫地包裹著女性的脖頸,體現的是女性一絲不苟的態度和骨子裡的東方美。
2、V領。V字領是改良旗袍經常會用到的領型。雖說缺了些傳統旗袍的古韻,但是它能讓一件旗袍立刻充滿設計感和時尚感。
3、水滴領。水滴領是指在領口處留出一個水滴形狀,胸口處露三分,有種無法言說的性感,別具風情。
4、方領。方領的形狀中規中矩、方方正正,領角的包邊又方中帶圓,十分精緻。這種領型,給人端莊大氣的感覺。
5、波浪領。波浪領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領型,領邊是起伏的波浪形。不似傳統領型,波浪領多了一些浪漫和俏皮,造型很特別。
旗袍有哪些面料
1、真絲面料的旗袍真絲是旗袍的主要製作面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和透氣性,柔軟細膩,光澤溫柔。擁有順滑的手感和良好的垂墜感,絲質的旗袍整體充滿了奢華貴氣,很適合出入正式場合。
2、香雲紗面料的旗袍香雲紗為原生態傳統面料,以桑蠶絲為原料,屬於比較高端的品種。穿著它做成的旗袍,走動會產生沙沙聲,還具有防水防曬的優點,色澤古樸懷舊,經久耐穿,手感又挺爽柔潤,非常適合有古典韻味的知性女子。
3、絲絨面料的旗袍絲絨是一種又輕又保暖的面料,手感絲滑,柔韌,親膚,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利用絲絨製作出的旗袍更是旗袍中的經典,最能展現東方女子神韻。絲絨旗袍不但面料看上去比綢緞旗袍溫柔很多,保暖功能也是更勝一籌。粗略可見的肌理和質感顯得厚重,很適合秋季穿著。
4、棉麻面料的旗袍棉麻面料就是由棉和麻纖維混紡而成的一種面料。做成旗袍,款式既樸素又大方,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濕性,手感柔軟,質朴,穿著舒適,不同於絲質旗袍的光芒萬丈,更顯韜光養晦,凸顯少女感,也適合日常穿著。
旗袍有什麼講究
一、旗袍的色彩:年齡大些的,面料顏色稍深些,款式適當寬松一些,以體現莊重華貴;中年女性宜選擇色彩明快、富麗高雅的面料,以體現典雅大方;年輕女性則選絢麗多彩的顏色和活潑俊俏的款式,以體現青春活力。
二、旗袍的款式與尺寸:穿著一定要特別合身,過緊行動不便,而過於寬松又難以顯現女性的形體美。微胖的人不適合穿裙子太短的旗袍,可以選擇旗袍長度是中長款的,一般是在膝蓋以下。
三、旗袍的領口與人的臉型:氣質高雅而脖子較長的女士非常適合穿高領旗袍。脖子較短的女士適合穿無領的。
⑺ 跳沙坑有什麼技巧
1.多做起跳成騰空步練習。讓學生體會騰空後,頭和上體的姿勢。起跳可分為上一步起跳和助跑三至五步起跳,同時注意手臂的向上擺動。
2.多做立定跳遠拋體練習。做這一練習時在沙坑上放一跳高海綿墊。腳蹬離坑沿做立定跳遠向前拋體,兩腿須伸直,兩腳後跟盡量遠伸,用身體的肩和臀同時落在海綿墊子上。
3.助跑墊上拋體。四至六步助跑單腿起跳(與跳遠助跑起跳相同)後向前拋體,兩腿伸直,兩腳後跟盡量遠伸,用身體的肩和臀部同時落地。
當然,跳遠的落地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落地時需減少身體重心軌跡與足跟落點距離是落地技術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以良好的空中動作為基礎。以上三個糾正練習不但可以克服空中前旋的問題,同時也是為跳遠落地動作專門設計的,對跳遠的落地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⑻ 香雲沙真絲旗袍染上顏色用什麼東西來洗才洗的干凈
若是因洗滌不當導致衣物褪色,這種情況建議到專業的洗衣店咨詢是否可重新漂染。
清洗絲綢織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真絲綢品種繁多,建議清洗前查看衣物的洗滌標簽。有些品種不宜洗滌,如花軟緞、織錦緞、古香緞、天香絹、金香縐、金絲絨等;有些品種適合乾洗,如立絨、漳絨、喬其紗等;有些可以水洗,洗前先在冷水中浸泡10分鍾左右,浸泡時間不宜過長。深顏色一般易掉色,冷水或溫水洗滌,不宜長時間浸泡;輕柔捏洗,切忌大力搓洗。機洗時選擇輕檔。
2、不耐鹼,應選用中性不含酶或絲綢專用洗滌劑;
3、不可使用含氯助洗劑浸泡,可用含氧助洗劑去色漬;
4、採用擠壓洗,忌擰絞,擠壓除水,懸掛陰干或折半懸掛陰干,勿陽光下暴曬,不宜烘乾;
5、要使用柔順劑維護柔軟手感和抗靜電。
6、真絲衣物宜懸掛存放,存放衣物的箱、櫃要保持清潔、乾燥,盡量密封好,防止灰塵污染,不要灑除臭劑或香水,不要放置樟腦丸。保藏真絲服裝,對薄型的內衣、襯衣、褲子、裙子、睡衣等,先要洗滌干凈,熨干後再收藏。對不便拆洗的秋冬季服裝、襖面、旗袍要用乾洗法洗刷干凈,熨平為止,以防止發生霉變、出蛀。經過熨燙,還可以起到殺菌滅蟲的作用,熨燙時將衣物晾至七八成干再均勻地霧噴清水,待3-5分鍾再燙,熨燙溫度應控制在130度至140度之間,熨斗不宜直接按觸綢面,以免產生極光,必須在上面加蓋一層濕布再燙,以防高溫使絲綢發脆,甚至燒焦。
⑼ 為什麼旗袍很難穿得好看得體
1、旗袍裝更適合珠圓玉潤的身材
古韻十足的旗袍,展現出來的是女性的優雅和從容。帶著一種溫婉的魅力,有著幾分性感的姿態。將女人的嬌媚與個性展現的淋漓盡致。所以這種旗袍裝對女人的氣場要求就非常高,尤其是像這種比較冷峻的風格,不太適合一些甜美姑娘的穿搭,所以穿起來也總會顯得不是那麼得體大方。
⑽ 沙坑跳遠技巧 沙坑怎麼跳遠
1、原地模仿起跳練習。兩腳前後站立,擺動腿在前稍屈膝,起跳腿在後,身體重心落在前腳上。動作開始時,擺動腿蹬地,起跳腿積極的由後向前邁步,模仿向下放腳的踏板動作,全腳掌滾動著地,隨即緩沖和蹬伸起跳,同時兩臂要配合雙腿的動作積極擺動。要和身體各部分配合協調,起跳腿蹬伸迅速,擺動腿向前上方擺動積極,身體重心迅速跟上。
2、在跑道上連續做緩跑三步或五步結合起跳的練習,用擺動腿落地。
3、學習起跳後騰空步動作的練習。在跑道上助跑四至六步,起跳後完成騰空步動作。下落時以擺動腿落進沙坑,接著向前跑出。
4、在離起跳標志2米左右處設置一個高約60~80厘米的跳箱,學生起跳後,擺動腿落地跳箱上。
5、在沙坑邊擺放一個低欄架(或拉一根高度約30~50厘米的橫皮筋),短距離助跑後,起跳完成騰空步,擺動腿越過障礙物後下落沙坑並向前跑出。
6、助跑起跳成騰空步,用頭部觸及前上方的懸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