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做旗袍滾邊用什麼壓腳
擴展閱讀
皮衣外翻怎麼辦 2025-05-16 00:26:17

做旗袍滾邊用什麼壓腳

發布時間: 2022-09-20 16:54:33

A. 旗袍開叉包邊做法 簡單的製作方法分享

1、以袖口製作過程為例:分兩步完成。夾牙子和拉筒包邊。

2、夾牙子:用現成的夾牙子繩很方便,用夾繩壓腳,再方便不過了(用中間針位)

3、轉彎處用手慢慢轉動圓角,在圓弧的地方打剪口3~4個,約4mm

4、這樣就很容易車好圓弧了,這樣夾牙繩就車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邊了

5、拉筒包邊:用26s梭織拉筒,搭配一個專用壓腳,這個壓腳很重要。

6、拉筒擋板要卡在壓腳的缺口裡,包邊前,把包邊條松開一段,再開始包邊

7、把布條穿好,布條拉出來一段,再開始包邊,拐彎處,用手慢慢轉動圓角

8、包直邊的時候,要拉著布邊(不要拉包邊條),這樣袖口就包邊完成了

B. 旗袍滾邊如何製作啊

這個我教你吧,(*^__^*) 嘻嘻……我們天天做這個呢。

滾邊工藝,有很多種方法的,這個要根據你需要的效果來做。


1、滾條製作。

1)顏色。

配色是個大學問,對於我這個設計師來說,配色是第一位的。可以雅緻。也可以撞色。可以遵循傳統,可以打破傳統。關鍵看你想要什麼樣的效果。


2)上漿。

老師傅做滾條(我是指專業做旗袍的老師傅,比如我O(∩_∩)O~),一般都會對滾條布縮水,然後刮漿。而拒絕使用各種粘合襯。為啥呢,因為考慮到了後期的穿著和效果。這是專業旗袍的一部分。可惜,現在這樣做的旗袍太少了。因為太麻煩。


3)斜裁。

45°角斜裁,必須滴。因為布條的拉扯力。緯絲有彈力,一拉變形,所以放棄。經絲,沒有彈力,不利於滾邊邊緣線的塑造(否則太僵硬),所以,45°是兩者的結合,最好的滾條角度最好的拉伸力。


4)寬度。

裁剪多寬,要根據你需要的滾邊的成型效果來定的。

如果是成型滾邊寬度在0.5cm,那麼你的滾條應該在2.2-2.5,這個要看滾條的厚度和彈力來定。做之前,可以多試驗幾次看看效果。


2、滾邊工藝。分為機縫、手縫。

機縫的也可以做到表面沒有明線,但是不好的地方在於,機縫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拉扯滾條和大身布,不能保證滾邊的松緊。如果一旦有松有緊,那滾邊最後就不好看(有的地方會皺巴巴的)。

建議手縫。但是很多商家為了追求速度,一般第一道縫紉線還是採用機器縫紉,最後一道線採用手縫。這樣的縫紉方法是目前好一點的旗袍比較常用的,但是本人並不認同,貌似多少有點掩耳盜鈴的味道。

最好的旗袍,滾邊所有的縫紉線全部是手縫的,因為手縫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滾條的松緊程度,這樣滾出來的邊,才粗細均勻,不會有起伏褶皺。


你看看先看看下面的這個圖片,如果有不懂的再私信我吧。


C. 老式縫紉機縫絨布用什麼樣的壓腳

牛筋壓腳,可以塑料壓腳。最好是用帶兩個滾輪的壓腳,這個是最適合縫制皮革類

D. 求視頻:家用縫紉機滾邊壓腳怎麼用哪位朋友知道請幫忙。謝謝啦!

把布塞進壓腳下的小縫里,然後隨著機器的開動,布就會自動卷進去。要注意,一定要是薄的料子才可以。

E. 32種壓腳使用方法

1、萬能壓腳也是常說的通用壓腳,一般是出廠時配套安裝的,一般用於直線縫或曲折縫的縫合。在設定時,根據面線張力控制--設定為「自動擋」。或根據不同面料和縫紉的效果做適當地調整。其針距常用2~2.5毫米。

F. 普通旗袍採用的是什麼式的滾邊

普通旗袍一般都是單滾,例如這種:

G. 家用縫紉機什麼壓腳適合什麼布料的縫紉,求科普

一、金屬壓腳
金屬壓腳在縫紉設備上最為常見。金屬壓腳耐用,耐磨,適用面廣,不易變形。金屬壓腳多為全鋼材質,表面有鍍鉻處理和鍍鎳處理兩種,鍍鉻壓腳光澤較亮耐磨,鍍鎳壓腳表面則較暗啞抗氧化。
二、樹脂壓腳
樹脂壓腳由於對面料的壓力較小,而且表面與面料摩擦力大,不易打滑,近幾年在縫紉機上廣泛使用,尤其是縫制輕薄光滑的面料、有塗層的面料、皮革面料等有明顯優勢。樹脂壓腳的主要優勢在於送料均勻,壓力小,不留齒痕。但是樹脂壓腳使用壽命較短,用時要注意檢查壓腳底部的光滑程度,不要出現毛刺,避免出現面料的鉤絲,不要讓壓腳和送布牙直接接觸空機運行,否則壓腳底部磨損明顯。
三、透明塑料壓腳
透明塑料壓腳目前主要用於綉花機、花樣機和釘扣機上,透明的壓腳便於觀察縫制的狀態。
壓腳的使用要結合縫制的工藝要求來選擇,下面介紹幾種不同用途的特種壓腳:
一、定規壓腳
定規壓腳可以按照縫制的縫份大小來設置檔邊位置,讓面料沿檔邊送入,保證線跡的順直與縫份的准確。
二、卷邊壓腳
卷邊壓腳適合用於縫制薄料的較窄卷邊。此類卷邊在夏季女裝的及童裝中非常常見,如果不藉助此壓腳或者專用拉筒縫制起來難度大、質量差、效率低。
三、隱形拉鏈壓腳
隱形拉鏈安裝的時候使用此壓腳可以把拉鏈齒裝入引導槽中,縫紉線緊貼隱形拉鏈縫制,保證隱形拉鏈的縫紉質量,降低縫紉難度。
四、塔克壓腳
塔克壓腳可以車縫出規律美觀的塔克褶,一般用於薄料的女襯衫、女裙製作上。
五、縫珠串壓腳
用於安置直徑小於4mm的珠串、珠片、細繩,還可以用於厚面料邊緣縫制嵌線滾邊。
不同用途的壓腳種類繁多除以上介紹的幾種外,常用的還有高低壓腳、滾輪壓腳、劈縫壓腳、滾邊壓腳等,需要根據需要和面料類型來選擇。壓腳更換時還要根據面料的厚度來調整壓腳的壓力,來更好配合縫制。下表是不同面料類型對應的壓腳壓力。

H. 縫制毛衣服用什麼壓腳好

編織物壓腳

編織物壓腳

「鑲邊、絲帶、亮片、繩扣」

可用於安裝最大寬度為5mm的鑲邊、絲帶、亮片、繩扣等。

在安裝壓腳之前,請先擰松壓腳上的螺絲,然後將編織物沿著壓腳上的導向槽插入;

前後滑動壓腳上的導向槽,調節至適合編織物的寬度通過的位置;

旋緊螺絲,並將編織物拉至導向槽的後方;

將編織物壓腳安裝到縫紉機上;

選擇曲折針跡,並將針跡的寬度調節至略寬於編織物寬度的大小;

開始縫紉,將編織物固定在面料所需的位置。

暗縫針跡壓腳

「包邊,暗縫」

暗縫針跡壓腳

通過暗縫壓腳上的可調節導向裝置,可在多種面料上製作暗縫針跡。暗縫壓腳可用於製作包邊針跡、安裝蕾絲花邊,以及面料的接縫,兼具裝飾性和實用性用途。

製作暗縫針跡

將布料沿所需的折縫邊緣折疊,然後從距布料邊緣約5毫米處疏縫;

沿疏縫的線跡折回布料,然後將布料反面朝上放置;

放置布料,使折縫的邊緣緊靠壓腳的導向裝置,然後放低壓腳撥桿;

選擇暗縫針跡;

調節針跡寬度直到針的落針點微抓住折縫;

開始縫紉;

縫紉結束後拆除疏縫線跡。

製作包邊針跡/貼邊針
選擇包邊針跡或/直線針跡針跡;

調節針位,使之落在距布料邊緣的合適位置,然後將針落下;

調節壓腳導向裝置,使之緊貼布的邊緣,然後放下壓腳撥

桿。

4.開始縫制。

暗縫針跡壓腳

提花壓腳

「裝飾性,流蘇效果」

提花壓腳

用於製作裝飾性3D線環和流蘇效果。

選擇曲線針跡,並將針跡的寬度調節至5mm以上;

調小面線張力並在需要縫制的面料上試縫,直至調節至滿意的效果;

將壓腳中心位置的導向槽對准面料上的花樣的線條,並開始縫紉。

I. 縫紉面料老打趕!用什麼壓腳

你說的打趕是不是上下面料不重合?那樣的話要用手把面料拉的緊一點會好些,熟練了自然就好了,或者可以試試滾輪壓腳

J. 縫紉機壓腳是鐵的好還是塑料的好嗎

塑料的壓腳一般用於皮衣、pu材料、pvc材料的縫制。

由於鐵壓腳和這些材料接觸時可能無法行走或推脫,塑料壓腳一般採用聚四氟乙烯樹脂製作,這種材料能起到很好的順滑作用,是鐵壓腳沒有的。

縫紉機的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或電動機等部件構成。機架是機器的支柱,支承著台板和腳踏板。使用時操作者踩動腳踏板,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機頭旋轉。手搖器或電動機多數直接裝在機頭上。

組成部件:

一般縫紉機都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組成。

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鉤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地配合,循環工作,把縫料縫合起來。

機座分為台板和機箱兩種形式。台板式機座的台板起著支承機頭的作用,縫紉操作時當作工作台用。台板有多種式樣,有一斗或多斗摺藏式、櫃式、寫字台式等。機箱式機座的機箱起著支承和貯藏機頭的作用,使縫紉機便於攜帶和保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縫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