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上的刺綉是什麼
擴展閱讀
帶著拳擊手套打什麼 2025-05-26 08:25:46
即墨童裝面料怎麼樣 2025-05-26 08:25:45

旗袍上的刺綉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23 00:26:21

❶ 鰲拜旗袍上綉的什麼

梅蘭竹菊嘛,古代高雅清麗的象徵~旗袍本身就有那種古典的韻味,旗袍上綉菊,兩者交相輝映~望採納~

❷ 何為刺綉

所謂刺綉,理論上說就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通稱。

我國刺綉的歷史卻十分悠久。《周禮?考工記》在「觀古人之象」時便將「作會」(繪畫)與「綉」相提並論,說「畫繢之事,雜五色……五采備謂之綉」。不論你是准備繪畫還是刺綉,都要先在材料上畫出圖案;正所謂「綉亦需畫乃刺之」。

1945年6月4日,在聯合國制憲會議晚宴上的中國代表團留下了一張十分珍貴的照片。照片中的三個人從左至右分別是中共代表董必武、無黨派人士代表吳貽芳、國民黨代表魏道明。吳貽芳博士是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第二位大學女校長,當時她身著一襲深色旗袍,然而斜襟上用「鎖綉」手法刺綉的圖案,卻讓綉圖有了一種立體浮雕的感覺,使整件色彩低調的旗袍也似乎「活」了起來。

❸ 什麼是刺綉

所謂刺綉,理論上說就是針線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通稱。

我國刺綉的歷史卻十分悠久。《周禮?考工記》在「觀古人之象」時便將「作會」(繪畫)與「綉」相提並論,說「畫繢之事,雜五色……五采備謂之綉」。不論你是准備繪畫還是刺綉,都要先在材料上畫出圖案;正所謂「綉亦需畫乃刺之」。

1945年6月4日,在聯合國制憲會議晚宴上的中國代表團留下了一張十分珍貴的照片。照片中的三個人從左至右分別是中共代表董必武、無黨派人士代表吳貽芳、國民黨代表魏道明。吳貽芳博士是中國第一屆女大學生、第二位大學女校長,當時她身著一襲深色旗袍,然而斜襟上用「鎖綉」手法刺綉的圖案,卻讓綉圖有了一種立體浮雕的感覺,使整件色彩低調的旗袍也似乎「活」了起來。

❹ 旗袍上的流蘇叫什麼

旗袍上的流蘇叫穗子。

流蘇又稱穗子,為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絨等紮成、如禾穗狀的飾物,常見掛與帳中窗簾四角或玉佩扇子手柄。有道是道家崇紫色,釋門尚姜黃,才子香紅佳人綠,流蘇,隨風飄搖盪漾,傳遞著古雅與婉約的韻味。

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製成的穗子,常用於舞台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唐代婦女流行的頭飾步搖,是其中一種。還有冕旒,帝王頭上的流蘇,以珍珠串成,按等級劃分,數量有所不同。

流蘇製作款式簡介

製作流蘇的方式,與繩結藝術有一個不同的地方是,它是帶有神秘的宗教意味。當時的流蘇方式只是用四種顏色的羊毛繩線,以綁結方式製成。

由於時代的變遷,加上各地的風俗各異,令流蘇有了重大的不同;主要的材料和製作方法不同,已分有兩種特式-阿什肯納茲式和塞法迪式。

一個縫結圈、2個結扎十個縫結圈、2個結扎五個縫結圈、2個結扎六個縫結圈、2個結扎五個縫結圈、2個結扎。其餘三條如以上的方式製造。從10、5、6和5的圈的數目總和為26個圈數,為13圈數的2倍的數目。

❺ 粉色刺綉旗袍連衣裙,彰顯女人獨特魅力,你覺得怎麼樣

粉色代表甜美、溫柔、純真,散發著優雅高貴的風范。作為時尚界永恆的流行色,粉色最能穿出女性浪漫柔美的氣質。當粉色遇上中式優雅旗袍,碰撞出別樣的格調和女人味,如夢如幻。粉色旗袍有多美?

圖中這位小姐姐身穿一件粉色的緞面旗袍連衣裙,衣服上的圖案是採用刺綉的方式勾勒出來的,顯得整個旗袍特別的秀美。旗袍可以很好的展現我們女性的身材曲線,而且能夠凸顯我們的個人氣質。這款粉色旗袍將小姐姐的身姿完美的展示出來,前凸後翹,特別好看。美女手捧一個精緻的團扇,給人感覺特別的柔婉嬌羞。

白色百搭,但是不太好駕馭,也是非常適合模特的顏色。淺藍色百搭,其實只要顏色選的好,其實和一般的深色搭配,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淺咖色也比較百搭,主要是淺咖搭配一些淺色系都會很和諧。

咖色以及其他咖色的搭配就不多說了,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家嘗試一下。小姐姐今天穿的是一件咖色的小裙子,真的是很時尚了。淡顏色比較多的一些旗袍連衣裙佔比10%白色是今年最火的顏色,而且其實也很百搭,如果全白一定很吸睛。但是會覺得比較壓抑,顏色不太好駕馭。

黑色是百搭色,也是今年相對比較流行的顏色。但是有的也要看整體的一個搭配,整體協調。五彩斑斕的搭配佔比5%這個顏色比較任性,因為適合所有的顏色。但是小面積的五彩斑斕,或者密集,或者就是順色,都不好駕馭,但是也比較百搭。

橘黃色也是比較流行的顏色,也是很低調的一個顏色。紅色、棕色、綠色這些亮色搭配都比較顯白。紅色中和皮膚的藍綠搭配,顯瘦,但是不好駕馭。如果你要要運用紅色,一定要把握好紅色的分度。其實紅色是偏橘色,不是紅色。

❻ 什麼叫重工刺綉,剛在網上找刺綉風衣,發現很多說是重工刺綉,不明白什麼意思

意思是花了在工藝方面很多功夫的刺綉。

刺綉分絲線刺綉和羽毛刺綉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綉料上穿刺,以綉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它是用針和線把人的設計和製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織物上的一種藝術。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

中國刺綉主要有蘇綉、湘綉、蜀綉和粵綉四大門類。刺綉的技法有:錯針綉、亂針綉、網綉、滿地綉、鎖絲、納絲、納錦、平金、影金、盤金、鋪絨、刮絨、戳紗、灑線、挑花等等,刺綉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藝術裝飾,如服裝、床上用品、檯布、舞台、藝術品裝飾。

(6)旗袍上的刺綉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般重工刺綉的衣服:

1、旗袍

若論刺綉被運用得最廣的地方,當屬旗袍無疑,旗袍的內斂與專屬東方的風情加上刺綉的華美高端,糅合在一起就能營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氣質與魅力,全力凸顯你的高雅與端莊。

春節期間,穿一襲刺綉旗袍,無論與家人們相聚還是去見親朋好友都顯得格外的知性和得體,讓人一見難忘。

2、外披

刺綉型的外披非常的流行,而且又是一種非常好搭配的款型。

面料大多選用蠶絲或輕紗,輕盈飄逸,浪漫優雅。顏色一般也比較艷麗,再加上刺綉的點綴,讓無論走到哪裡都是目光關注的焦點,而且它穿脫方便,自如地應對冷暖場合。

3、外套

在洋氣的外套里添加優美的刺綉圖案,瞬間有種中西合璧的美感,點亮周圍人的眼球。

介於棕色與橘色之間的顏色華麗、高貴又透著活潑生機,彰顯膚色並且輕松減齡。簡潔而大方的款型又能適合各種體型的女生,中長款設計也可直接當裙子穿。

這種顏色也十分之易於搭配,一件在手,穿搭無憂。

❼ 如何鑒別旗袍是手工的還是機制的

旗袍,對中國女子而言,代表了一種鐫刻在骨子裡的美麗。30、40年代是旗袍的頂盛期,如今的改良旗袍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旗袍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以一個「中西合璧」的新服式,成為兼具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准服裝,將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東方氣質完美表現。今天,我們請大師為你介紹的主要是如何鑒別高檔手工旗袍與機制旗袍的不同之處,掌握了這些鑒別技巧,你就能為自己定製真正優良的旗袍了。


手工與機制旗袍在製作工藝和穿著效果上的十點不同:


1、版型不同


機制為了節約成本,只有數量有限的幾個版型,然後利用其批量製作的優勢,來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比較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體型各不相同,機器做出來的衣服無法兼顧各種體型,所以不可能做到非常貼身。


手工製作單件起做,為每一位顧客量身打版,可以充分展露其優點,並彌補身材上的不足,做到無論什麼樣的身材都可以穿著起來合身,美麗。


機制旗袍,後鑲緄邊,針腳明顯


手工旗袍,後鑲四道緄邊,配色考究,外觀無針腳


2、緄邊不同。 機器製作緄邊的優點是速度比較快,製做時間短,一條三米長的緄邊拿機器製作也就需要2分鍾時間,因此成本比較低。而手工製作一道緄邊,卷布,縫線都需要人工來做,而且做工講究的旗袍,其布卷出來的松緊程度,以及針腳的均勻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即使是熟手,製作一條三米長的緄邊也至少需要花半天功夫,成本也自然要比機制來的貴很多了。


機器製作的緄邊通常是由衣服本身的料子折疊後,用機器紮成的,目的是為了收邊,只能滿足基本的審美需要。而手工製作的緄邊是後鑲上去的,因此可以根據衣服的顏色單獨選料進行搭配,可以起到很好的點綴效果,加之,做工講究的旗袍,其手工緄邊手感飽滿,曲線自然圓潤,針腳細密均勻(從外觀上基本看不見針腳),可以從細節處體現出穿著者的高貴品味。雖然現在也有一些旗袍採用後鑲緄邊的做法,但其做工與穿著效果與手工還是有很大差別。

❽ 旗袍四大派別有著怎樣的美

旗袍四大派分別是:京派,海派,蘇派,廣派。各派都有各派的美。

四、大膽開放的廣派旗袍。還有一個派別,叫廣派,也有叫粵派的,流行於南方沿海省份,受西方影響較深,廣派強調露、亮、奇,在四個派別中是最不像旗袍的一個派別了。

❾ 大紅旗袍綉什麼花好看

手綉的圖案包括龍、鳳、祥雲、牡丹、梅花、荷花等等,也有現代氣息濃厚的,會有一些抽象的圖案,但比較少見。

❿ 旗袍深受人們喜愛,傳統紋飾在旗袍中有什麼應用

1.雲紋。在古代,無論是王族還是文人,雲紋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雲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形狀不固定,人們將其繪製成固定的紋樣並應用到服飾上。雲紋象徵著神聖與和平,受到人們的崇拜。雲紋如同流水一般,與自然生活節奏相適應。在現代旗袍設計中,將雲紋放在重要位置,能夠突出穿著者的淡雅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