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理解皮帶與物體之間的靜摩擦力
力的傳遞和產生阻礙是摩擦作用的兩個基本功能:
在兩物體接觸面間的摩擦作用是互為相反的兩個作用力,分別稱作主動摩擦力和被動摩擦力。主動摩擦力是主動力通過摩擦方式施加在物體上的作用力;被動摩擦力是由主動摩擦力引起的反作用力。這兩個作用(力)是有區別的,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一個是作用力、一個是反作用力;一個顯示的是力的傳遞作用、一個顯示的是阻礙作用。對運動而言,前者是牽動物體同步運動的作用力,作用力方向與物體同步運動方向相同,後者是阻礙物體運動的作用力,作用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因此,按現階段的力學解釋,前者不屬於摩擦力的定義范疇。
如圖所示:以物體B為研究對象,在動力P的作用下,物體A在重力G的作用下將產生被動摩擦力Kp;同樣,以物體A為研究對象時,慣性力F是引起相對運動的外力(沒有慣性力物體A將隨同物體B一起運動,不會引起相對運動)。這時,與之平衡的是由反作用力N引起的被動摩擦力Kf;若以物體A和物體B為一體來分析,Kp和Kf是一對互為反向的內力。它們分別隱含於P、F的形式中。
由上可知,Kp和Kf具有雙重含義,它們既是被動摩擦力,又分別是慣性力F和動力P在界面的表現。Kp和Kf的雙重含義代表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理量,摩擦的動力作用是指主動摩擦力;摩擦的阻礙作用是指被動摩擦力,被動摩擦力是不會使物體產生運動的。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同樣,當Kp和Kf作主動摩擦力進行分析時,也不能按摩擦力來理解;它表現為力的傳遞性,它是動力和壓力的綜合效應。
因此,通常理解為:
以物體為研究對象,這個靜摩擦作用是主動力通過摩擦方式施加在物體上的作用力。
② 高一物理摩擦力皮帶主動輪從動輪
主動輪帶動皮帶轉,皮帶又帶動從動輪轉,當然是主動輪先轉
由於是主動輪帶動皮帶,對於主動輪來說,摩擦力是阻礙主動輪運動的,摩擦力與主動輪運動方向相反,而對於皮帶來說,主動輪是皮帶運動的動力,摩擦力方向與皮帶運動方向相同從動輪同理
其實就是看摩擦力是阻力還是動力,是阻力肯定就反向,動力就同向
出題人不會只告訴你c,d點是接觸點而不說到底是皮帶上還是輪上的,一般的題都會說的很明白,就像那道題人家把圖都分開畫給你看了。皮帶和輪運動方向當然相同了,就像水平皮帶上放著物塊運動一樣啊
③ 物體在皮帶上隨皮帶運動 為什麼會受摩擦力
如果不受摩擦力(摩擦力=0),物體會停留在原地(即作慣性運動),也就是在皮帶上「打滑」。如果靜摩擦力小於動摩擦力,物體也會打滑,不過打滑的速度比摩擦力=0時小。換句話說,皮帶移動得快,物體移動得慢。只有當靜摩擦力大於動摩擦力,物體才會在皮帶上隨皮帶運動,速度一樣。
④ 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是什麼摩擦
是靜摩擦.
置於固定平面上的物體由於受沿它們接觸表面切向的外力作用有相對滑動的趨勢但還沒有發生相對滑動的時候,存在於接觸表面的阻礙這種滑動趨勢的現象,謂之「靜摩擦」。這里應注意兩點:一是兩個緊密接觸而又相對靜止的物體;另一點是具有相對滑動的趨勢,但又還沒有發生相對的滑動。
如果是滑動摩擦,那麼就會有相對運動.存在相對運動的話.那就不會帶動皮帶轉動了
⑤ 皮帶打滑,那個主動輪與相連的的皮帶只受主動輪給他的摩擦力,怎麼又會因為阻力而打滑呢
摩擦傳動都會打滑,打滑的嚴重成度和皮帶的張力有關。張力越大,皮帶打滑越小。
⑥ 高一物理關於摩擦力(皮帶運動)
恩,是D。
摩擦力和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我們老師--地球人
強調了好多遍的呢~~很重要!)
p點是由輪帶動皮帶,所以輪是帶動皮帶向下運動,皮帶相對輪向上運動,故皮帶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Q點是由皮帶帶動輪,所以輪是阻止皮帶向上運動,所以皮帶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⑦ 三角皮帶為什麼能產生更大的靜摩擦力
三角帶屬於V帶傳動,V帶傳動需要較大漲緊力,張緊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所以靜摩擦力就越大
⑧ 物理關於皮帶輪輪上的摩擦力的問題
很簡單
主動輪永遠是受到的是阻礙它轉動的摩擦力(皮帶給的)所以主動輪怎麼轉它受到的摩擦力就與其轉向相反
皮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就是轉動方向
反之從動輪永遠受到的是給它動力的摩擦力(皮帶給的)所以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主動輪的轉向相同
皮帶則受到的與主動輪轉向相反
輪和皮帶都收到對方給的摩擦力
還有對方給的壓力
還有各自的重力
⑨ 為什麼皮帶傳動中,皮帶與皮帶鋼軌間的摩擦是有益的
是的。先理解什麼叫友益。就是,利於這個過程。
皮帶要傳送物體,所以當物體被摩擦力帶動,並且完成這個傳送過程。因此,摩擦力是有益摩擦。
⑩ 皮帶傳動裝置摩擦力方向及原因
摩擦力:
C點,按C點切線向上,作用在主動輪上。摩擦力為阻力,阻礙N轉動,與N轉動方向相反。
D點,按D點切線向下,作用在皮帶上。摩擦力對皮帶來講是動力,與傳送帶運動方向相同。
A點,按A點切線向下,作用在皮帶上,阻礙皮帶轉動,與皮帶轉動方向相反。
B點,按B點切線向上,作用在M輪上,帶動M輪轉動,與輪轉動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