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的偏旁 什麼
偏旁:皮
拼音:pí
釋義:
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
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
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
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
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
6、有韌性的:皮糖;
7、酥脆的東西受潮後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
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
9、由於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
10、姓;
組詞:蝦皮、麵皮、皮尺、牛皮、瓜皮、皮帶、皮包、皮毛、頑皮、皮囊、橡皮、桂皮、賴皮、剝皮
(1)什麼偏旁能加皮帶的皮擴展閱讀
《說文解字》:皮,剝取獸革者謂之皮。從又,為省聲。凡皮之屬皆從皮。
附二 白話版《說文解字》:皮,剝下獸皮叫皮。字形採用「又」作邊旁,用省略式的「為」作聲旁。所有與皮相關的字,都採用「皮」作邊旁。
詞語解釋:
1、皮尺
拼音:[pí chǐ]
釋義:用漆布等做的捲尺。
2、頑皮
拼音:[wán pí]
釋義:(兒童、少年等)愛玩愛鬧,不聽勸導
3、皮囊
拼音:[pí náng]
釋義:皮製的口袋,常比喻人的軀體(含貶義)。
4、橡皮
拼音:[xiàng pí]
釋義:用橡膠製成的文具,能擦掉石墨或墨水的痕跡。
5、皮黃
拼音:[pí huáng]
釋義:戲曲聲腔,西皮和二黃的合稱。也作皮簧。
㈡ 皮的部首是什麼偏旁
皮的部首:皮。
皮
拼音:pí,部首:皮,筆畫:5,繁體:皮,五筆:HCI。
釋義:
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
2、皮子。
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
4、(兒)表面。
5、(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
6、有韌性的。
7、酥脆的東西受潮後變韌。
8、頑皮。
9、由於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
10、姓。
組詞:瓜皮、皮尺、蝦皮、皮毛、皮帶、麵皮、皮包、牛皮、橡皮、桂皮、皮囊、皮襖。
筆順
(2)什麼偏旁能加皮帶的皮擴展閱讀:
一、
瓜皮 [ guā pí ]
釋義:
1、見「瓜皮船」。
2、見「瓜皮帽」。
二、皮尺 [ pí chǐ ]
釋義:用漆布等做的捲尺。
三、蝦皮 [ xiā pí ]
釋義:曬乾的或蒸熟曬乾的毛蝦。也叫蝦米皮。
四、皮毛 [ pí máo ]
釋義:
1、帶毛的獸皮的總稱。
2、比喻事物的淺層或表面。
3、比喻表面的知識。
五、皮帶 [ pí dài ]
釋義:用皮革製成的帶子,特指用皮革製成的腰帶。
㈢ 皮可以加什麼偏旁組成一個新字。並組詞。
皮可以加什麼偏旁?組成一個新字。並組詞:
[披]
披靡
披星戴月
披閱
[波]
秋波
煙波浩渺
波濤洶涌
[坡]
陡坡
東坡居士
順坡下驢
[被]
被衣
衣被
被褥
[破]
破釜沉舟
看破紅塵
破瓜
㈣ 「皮」字加偏旁組成新字有哪些再組詞有哪些
1.土+皮為:坡
組詞:上坡坡地山坡緩坡陡坡
2.氵+皮為:波
組詞:波浪風波水波聲波波紋
3.衤+皮為:被
組詞:棉被被動被子植被被頭
4.疒+皮為:疲
組詞:疲憊疲勞疲乏疲軟疲敝
5.彳+皮為:彼
組詞:彼此彼岸彼等彼氏彼蒼
一、坡的釋義
1.地形傾斜的地方:山~。高~。爬~。
2.傾斜:~度。板子~著放。
二、波的釋義:
1.波浪:~紋。隨~逐流。
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並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
三、被的釋義:
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子。~單。棉~。毛巾~。羽絨~。~褥。
2.蓋,遮覆:~覆。澤~後世(恩惠遍及後代)。
四、疲的釋義:
1.身體勞累的感覺:~乏。~倦。~勞。~憊。~敝。精~力盡。
2.懈怠,不起勁:~塌。~軟。
五、彼的釋義:
1.指示代詞。那;那個(跟「此」相對):~時。此起~伏。由此及~。
2.人稱代詞。對方;他:知己知~。~退我進。
(4)什麼偏旁能加皮帶的皮擴展閱讀
一、山坡[ shān pō ]
山頂與平地之間的傾斜面。
引證:巴金 《家》二十:「但是在城外,在田坎上,山坡上,卻有許多人拿生命作兒戲,他們在激斗,掙扎,死亡。」
二、風波[ fēng bō ]
風浪,常比喻糾紛或亂子:一場~。平地~。政治~。
引證: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餘》:「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 張勛 的『復辟』。」
三、被動[ bèi dòng ]
待外力推動而行動(跟「主動」相對,下同):工作要主動,不要~。
引證:毛澤東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三:「這種人老是被動,在緊要的關頭老是止步不前,老是需要別人在他的背上擊一猛掌,才肯向前跨進一步。」
四、疲憊[ pí bèi ]
極度睏倦,沒有精神。憊(bèi):極端疲乏。
引證:瑪拉沁夫 《鹿的故事》:「鹿的速度漸漸地變慢,停下歇息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了,這說明它已疲憊不堪。」
五、彼此[ bǐ cǐ ]
1.人稱代詞。
2.那個和這個;雙方:不分~。~互助。
引證:巴金 《寒夜》十八:「都是一家人,彼此多少讓點步,就沒有事了。」
㈤ 皮可以組什麼偏旁
皮加偏旁 :
坡、
波、
披、
破、
被、
皺、
疲、
玻、
彼、
簸、
頗、
皸、
蚾、
岥、
皽、
紴、
陂、
佊、
鮍、
鈹、
骳、
皷、
狓、
麬、
跛、
皹、
皯、
耚、
帔、
鞁、
皵、
髲、
皶、
翍、
皻、
鮍、
皴、
詖、
詖
㈥ 皮字有哪些偏旁
皮字的偏旁只有皮。
基本字義:
皮,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音為pí,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為用手剝獸皮;後引申為生物學上動物或植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皮層組織,廣義指表面;皮也是一種中國的姓氏。
繁體字:皮,部首:皮,拼音:pí
筆畫:5,結構:單一結構,五行:水
首尾分解:乙又,部件分解:皮
(6)什麼偏旁能加皮帶的皮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麵皮[miàn pí]臉皮。
2、皮帶[pí dài]用皮革製成的帶子,特指用皮革製成的腰帶。
3、瓜皮[guā pí]見「瓜皮船」。
4、牛皮[niú pí]牛的皮(多指已經鞣製的)。
5、蝦皮[xiā pí]曬乾的或蒸熟曬乾的毛蝦。也叫蝦米皮。
㈦ 皮可以加哪些偏旁
皮可以加提手旁、雙人旁等。
皮這個字可以加提手旁變成披,也可以加雙人旁變成彼此的彼。
皮能組成的偏旁字還有很多,比方說可以加衣字旁變成被子的被,加土字旁變成土坡的坡,加石字旁變成破爛的破等等。
還有疲、玻、彼、簸、頗等,不一而足。
㈧ 皮的偏旁是什麼部首
「皮」的部首是:皮
解析:皮是獨體字,結構不可分割,所以它的部首使其本身。
皮:[ pí ]
基本解釋
1.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皮毛。
2.獸皮或皮毛的製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封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狀的東西:豆腐皮。
6.姓。
相關詞彙:皮包 、麵皮、瓜皮、皮帶、牛皮、蝦皮、皮尺、賴皮、頑皮等。
(8)什麼偏旁能加皮帶的皮擴展閱讀:
相關詞彙解釋
1、皮包[ pí bāo ]
解釋:用皮革製成的手提包。
在休息室里,他迅速地打開皮包。
2、麵皮[ miàn pí ]
解釋:臉上的皮膚。也指臉。
《紅樓夢》第七四回:「 鳳姐 聽說,又急又愧,登時紫脹了麵皮,便挨著炕沿雙膝跪下。」
3、皮帶[ pí dài ]
解釋:指輪胎的內胎。
老舍 《駱駝祥子》一:「他們拉最破的車,皮帶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氣。」
4、牛皮[ niú pí ]
解釋:比喻大話。
謝雪疇 《「老虎團」的結局》二:「看過陣地,我們發覺,這『老虎團』硬是個有點牛皮的傢伙。」
5、頑皮[ wán pí ]
解釋:調皮,愛玩鬧。
巴金 《利娜·第二封信》:「你還記得我的驕傲的態度,我的頑皮的微笑嗎?」
㈨ 皮字可以加什麼偏旁組詞
皮加偏旁組成的字有 :波、坡、披、被、破、
組詞:
一、波組詞如下:
波浪風波水波聲波波紋
二、坡組詞如下:
上坡坡地山坡緩坡陡坡
三、披組詞如下:
披甲披露紛披披掛披風
四、被組詞如下:
棉被被動被子植被被頭
五、破組詞如下:
道破破壞打破破碎爆破
釋義:
一、波bō
1.波浪:~紋。隨~逐流。
2.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波是振動形式的傳播,介質質點本身並不隨波前進。最常見的有機械波和電磁波。通常也可分為橫波和縱波。
3.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風~。一~未平,一~又起。
4.姓。
二、坡pō
1.地形傾斜的地方:山~。高~。爬~。
2.傾斜:~度。板子~著放。
三、披pī
1.覆蓋或搭在肩背上:~著斗篷。~星戴月。
2.打開;散開:~卷。紛~。
3.(竹木等)裂開:這根竹竿~了。
四、被bèipī
[ bèi ]
1.睡覺時覆蓋身體的東西:~子。~單。棉~。毛巾~。羽絨~。~褥。
2.蓋,遮覆:~覆。澤~後世(恩惠遍及後代)。
3.遭遇,遭受:~災。~難(nàn)。
4.介詞,用在句中表示主講是受事者:他~(老闆)辭退了。
5.用在動詞前,表示受動:~動。~告。~批評。~剝削。
[ pī ]
古同「披」,覆蓋。
五、破pò
1.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傷變得不完整:手~了。紙戳~了。襪子~了一個洞。
2.使損壞;使分裂;劈開:~釜沉舟。勢如~竹。~開西瓜。
3.整的換成零的:一元的票子~成兩張五角的。
4.突破;破除(規定、習慣、思想等):~格。~例。~記錄。
5.打敗(敵人);打下(據點):攻~城池。大~敵軍。
6.花費:~鈔。~費。~工夫。
7.使真相露出;揭穿:說~。一語道~。案子已經~了。
8.受過損傷的;破爛的:~衣服。房子很~了。
9.譏諷東西或人不好(含厭惡意):誰看那~戲!